第84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大人放心。」莫戶袧也已經步入中年,但見到對方到來,卻依舊如當年那個破落戶一般恭恭敬敬伏在地上應答。「小人哪裡敢耽擱大人的大事?義公兄一到承德,我便親自帶著十幾名心腹,等到……」

  「細節就不必多說了。」公孫珣蹙眉打斷對方道。「義公就在門外,他自然會與我說清楚,只要事情辦成了就行……莫戶袧,我也不瞞你,你這份功勞於我而言著實不小,我會記在心裡的,將來遲早有說法的,起來吧。」

  莫戶袧當即大喜:「大人賞罰分明,小人素來是心悅誠服的。」

  公孫珣聞言不由失笑:「你如今著漢服,言漢話,還會用成語,我幾乎要認不出你是個鮮卑人了……要我說,不如改個正經的漢名,聽著也順耳。」

  剛剛爬起身的莫戶袧一時尷尬不已,卻沒有接這個話。

  「且不說這個了。」公孫珣也沒在意,便直接繼續交代了下去。「這幾日我其實就是在等你和義公的消息,既然事情辦妥,我也能放心離開幽州了……」言至此處,公孫珣不由頓了頓,卻是仗著身高居高臨下的看了眼愈發恭謹的莫戶袧,眼見著對方並無多餘反應,這才繼續說了下去。「此去不知道什麼時候回來,有些話還是要叮囑於你的。」

  「大人請講。」

  「你在承德,為廣陽三郡北方門戶,需要替我小心防備鮮卑人和烏桓人,倒不是怕了他們,而是說真要是讓那些雜胡賤種湧入我的根基之地,收拾起來的時候多少是件麻煩事,……尤其是右北平的烏桓首領烏延,自稱什麼汗魯王,丘力居和軻比能都能老實下來,他卻整日在盧龍塞外面上躥下跳,一刻都不得安生。」

  「大人放心。」莫戶袧當即昂首保證道。「小人在此立誓,盧龍塞我管不到,可承德這裡,絕不會讓那些雜胡闖進來的,否則就讓我莫戶部就此絕種……至於烏延那裡,大人若是有心,也儘管交給我,其人不過百餘落的實力,全面動員起來不過兩三千而已,跳樑小丑一般的人物,也敢稱王?!一冬一春,我必然能替大人在塞外了結他!」

  莫戶袧慷慨激昂,公孫珣卻不由沉默了片刻。

  話說,在公孫大娘和一大半公孫氏的族人轉入遼東,而他公孫珣卻將重心放在幽州腹心之地,也就是漁陽、廣陽、涿郡這三郡身上時,遼西、右北平這兩郡地方作為連接華北和遼河平原的通道地區,不免顯得薄弱……尤其是那條要命的五百里通道,東面存在著遼西烏桓丘力居部,西面存在著鮮卑新興勢力軻比能部,都是擁兵數萬的真正大勢力,著實讓人憂慮。

  甚至完全可以說,那片連接區域是公孫珣在幽州布局最弱的

  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因為這裡面有不是人力能動搖的地理原因和傳統歷史欠帳——燕山山脈以北是漸漸抬高的丘陵地帶,地形複雜,對於小股遊牧部落而言堪稱天然居所,但對於漢軍大部來說卻只有那幾條通路;至於遼西烏桓的要命位置,卻是當初漢室刻意所為。

  前年末、去年初,公孫珣其實已經出過一次兵,跟軻比能在塞外小戰一場,又順勢會盟了遼西烏桓以及當地的所謂百族雜胡……這已經算是有針對性的鎮壓和安撫了,但依舊不能改變軻比能部和丘力居部客觀存在的現實。

  而也正是因為如此,公孫珣不免需要倚仗於當地的勢力,莫戶袧能夠在承德立城便是這種背景下的結果。

  平心而論,這種無奈下的縱容算是既定方略,是公孫大娘和公孫珣商議過後的無奈選擇,公孫珣的心腹幕僚們討論後也都認可,莫戶袧本人也向來恭順,但公孫珣還是有些發自內心的警惕。

  因為,自幼所受的邊郡貴族子弟教育,還有公孫大娘後來慢慢講述出來的一些歷史『走向』,都讓公孫珣對莫戶袧的異族人身份有些膈應。

  回到眼前,想當初,第一次見到莫戶袧的時候,這廝還只有兩三百雜兵,繼而是五六百青壯、兩三千人馬,而如今隱約已經有了四五千兵馬的形狀……凡十餘年間,這天下一直在努力向前之人可不是只有他公孫珣。

  而真要是讓他再吃下這兩千烏桓部,那可就有六七千控弦之士了!將來中原動盪,自己無力處置塞外之事,會不會就此養出一條真正的惡虎出來?

  「大人另有想法?」莫戶袧說的唾沫橫飛,卻不見公孫珣答應,也是心中一凜。

  「倒不是另有想法。」公孫珣一時嘆道。「只是覺得沒必要如此麻煩,不如以驅趕為上……趕到北面柳城側,段部在彼處,也能襄助你一二。」

  聽得此言,十幾年間一直在大勢力夾縫中摸爬滾打的莫戶袧哪裡還不明白,這是自家擴張的太快,以至於對方有了忌憚之意。

  於是乎,這位莫戶部的頭人不顧心疼,當即正色相對:「大人放心,我一定與段日餘明一起,將烏延攆出邊牆!」

  公孫珣見到對方如此恭順,便微微頷首,然後不再理會,而是轉身匯合了守在院門處的韓當,去北面見那些幽州三郡的豪傑去了。

  莫戶袧自然也趕緊跟上。

  不止是塞外,三郡內的事物也很繁雜,公孫珣忙活了一日,接見了不少人,交代了許多事,第二日方才點起五百義從,帶著婁圭、韓當、戲忠三名心腹,徑直往南而去了。

  值得一提的是,這一次,除了呂范理所當然的留守廣陽外,王修、杜畿、常林、棗祗等人本善內政,也都沒去。便是韓浩也專門留下,作為呂范手頭上的直屬力量引著三百義從依舊駐紮在蟒山下。至於公孫珣此行所帶的五百義從,倒是有一多半新入之人。其中,幽州本地世族豪強子弟,如田疇、田豫、張南、焦觸、文則、鄒丹等人,俱都在內……儼然是公孫珣趁機而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