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人挺有意思的。」公孫大娘不由失笑。「是個有本事而且務實的……杜畿這個名字,我好像也有些印象,只是確實記不大清了。」

  公孫珣一時恍然。

  「至於他剩下的兩個點子……什麼『縛』和『殺』,一聽就知道,應該是說對這些豪強要分化對待,既拉又打的意思……對吧?」

  「母親說的一點沒錯。」公孫珣倒也乾脆。

  「那你覺得怎麼樣呢?」公孫大娘反問道。「這個杜畿的主意?而且,有沒有一個更具體的方案出來?」

  「我覺得不錯。」公孫珣趕緊應聲道。「而且方案也有一個現成的……」

  「那就去做吧!」公孫大娘扶了扶自己的黑框眼鏡。「不必事事問我……非要問我,我也只能說你這大半年花了太多錢,用了太多東西,安利號在關內已經有些吃力了,確實不能這麼下去了。該下手,就下手!」

  「已經到這份上了嗎?」公孫珣一時猶疑。「我知道這邊花費極大,可安利號既然是一體的,為為什麼遼東那裡沒問題,這裡卻吃力呢?是我哪裡做的不對嗎?」

  「不是。」公孫大娘搖頭道。「小時候就跟你講過的,對於商人而言,財富這兩個字不在於地窖里存了多少金子、銀子,而在於你有沒有把錢花出去。這個道理就好像你在外面做官,不在於你官做的多大,而在於有多少人願意服從你一樣。而且我記得也跟你說過,安利號真正強大的地方在於連通和暢行,在於這個框架本身,在遼東那邊,雖然青州來的流民也不斷,卻因為安利號能深入到鄉里,盤活整個遼東,所以能做到一直有進有出……」

  「兒子明白了。」

  公孫珣也不是不懂這些往日裡自家老娘灌輸的道理,只是許久不聞不問,這才懈怠了不少,此時對方一說,他也就立即恍然。「母親是說昌平這邊只出不進,難以運作起來,到底是有些空耗家底,而若是能有所收取,即便是入不敷出,也能想法子維持下去?」

  「不錯。」公孫大娘點頭稱是。「所以我說這個杜畿是有些看頭的,你確實得趕緊下手了,從廣陽開始,殺一批、拉一批,不把這地方的經濟命脈拿到手裡,你的民屯就運作不起來。」

  公孫珣正色點頭。

  「文琪。」公孫大娘說到此處難免有些嘆氣。「你臨時變卦跑到昌平來,我其實無話可說,因為理由太能站得住腳了,我這次來也不是來問罪的……不過,我還是有一問,遼東那邊你到底準備怎麼處置?而且,如果不能握住遼西通道,將來遼東的力量又怎麼接進來?」

  公孫珣沉默片刻,但終於還是低頭言道:「那就得想辦法既把昌平這邊的事情做好,又把遼西給徹底打通……」

  「現在只有咱們娘倆。」公孫大娘不以為然道。「我直說吧……我給你算了算時間,四年,你最多只有四年的時間!可從昌平到遼東,一路上有廣陽郡、漁陽郡、右北平郡,然後才是遼西郡,而等到出了盧龍塞,有烏桓人、鮮卑人、幾十上百個雜胡部落,還有遼東屬國,最後才能到遼河,接入遼東。四年的時間,你能把這麼多東西握在手裡嗎?你不是已經在昌平呆了大半年卻連豪強都沒動手嗎?」

  「母親錯怪我了。」公孫珣一時嘆氣。「其實之前不動手,現在卻將杜畿的計策扔出來是有原因的……母親你想想,昌平雖然土地貧瘠,卻畢竟是薊都邊上,算是幽州核心地界,在這裡立身,多少算是在天下人的視線之內,洛陽那個天子到底是個明白人,袁紹也對我起了警惕心,之前我哪裡敢?」

  「現在怎麼又敢了?」公孫大娘不由微微蹙眉。

  「現在不是西涼平叛大敗了嗎?」公孫珣終於說了實話。「只有董卓一個人全軍而回……其實也只有跟司隸挨著的涼州這麼亂下去,中樞和天子才會對我還有其他地方上的人和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公孫大娘恍然大悟……正如公孫珣會對安利號有些不懂的地方一樣,她對這種事情也不免有些隔行如隔山。

  言至此處,公孫珣稍微頓了頓,方才繼續言道:「實際上,如果我沒猜錯,要不是杜畿正好剛一過來就親耳聽說了這場大敗,他也未必會這麼急著扔出來這個策略來……實在是一眼就看破了我的隱忍,和如今想要作為的心態,所以才因地制宜、投我所好。」

  公孫大娘愈發醒悟了過來:「這麼說,你其餘的那些謀士……又是怎麼回事呢?」

  公孫珣也不客氣:「能怎麼回事?其實子伯還好,他可能是真不懂這方面的事情,至於子衡,反而私底下勸過我的,他的意思是,儘量不要搞得那麼誇張和徹底……豪右也好、世族也罷、官吏也成,大家繼續維持之前的一團和氣才是最重要的,將來即便是要做大事,也可以繼續倚仗舊的制度來動員力量。」

  「其他人呢?」公孫大娘好奇問道。

  「其他人,王叔治、常伯槐,還有審正南和董公仁,甚至還有洛陽的阿越、阿范他們,全都保持沉默,其實應該也是跟呂范類似,所謂無人能稱的上反對,但終究是不支持,而又因為知道我這個人的作風和心思,所以乾脆閉口不談此事……唯獨一個初來乍到,想求晉身之階的杜伯侯,還有一個整日往昌平城裡喝酒賭錢的戲志才,算是依照我的心意,給我出了對應的主意。」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