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君侯所言甚是。」鍾繇抬頭看著對方身影言道。「與君侯相較,那些賴在洛陽玩弄權術之人,才是落了下成。」

  「說的好。」公孫珣不去看鐘繇,只是繼續負手對著院中感慨言道。「不過,名實之間也不是那麼簡單的,有實固然可以立名,可有名也未必不能得實。洛陽那邊還是需要多多注意的,省的被人害了都不知道……元常,你說對不對?」

  鍾繇俯身而對,再度汗流不止。

  但公孫珣也只是負手看著院中自己的兒女,也絲毫沒有喚對方起來的意思。

  「繇、繇……繇願為君侯留意洛中名實之變。」鍾繇不知道自己是怎麼說出這句話的,但隔了一年將這句話說出口後,其人居然有些輕鬆之意,汗水似乎也隨著晚風漸漸消散掉了。

  「元常請起。」公孫珣登時微笑,立即走上去扶起了對方。「將來的事情,還要多多倚仗於你了!」

  鍾繇渾身虛脫,只能長呼一口氣。

  「上次對付我的,乃是袁本初。」公孫珣鬆開手後繼續從容言道。「此事恰恰已經有人與我說了,你不是我那兩個族弟,不被他重視,且替我好生留意他的舉動便是……」

  鍾繇聽得此言,一時只覺得其中信息太多,便跟著腳下一軟,但好歹是站住了。

  「且去吧!」公孫珣依舊言笑晏晏。「替我將我的衛將軍印綬取來!」

  鈡元常躬身而退。

  鍾繇轉身離開,卻有一矮胖之人忽然從亭舍廊檐對面處閃出,其人饒過院中正在玩耍的公孫離、公孫定、公孫平、公孫臻四姐弟,直接來到廊下,對著公孫珣拱手言道:「君侯好手段!」

  「將人逼上賊船……這一招不是跟你董公仁學的嗎?」公孫珣似笑非笑。

  「已然後悔了。」趙國中尉董昭一聲嘆氣。「我哪想到,張燕那廝區區數月就能聚眾百萬,此時真能從容脅治他嗎?」

  「此時或許不行,但若有大勢在手,還是能迫其就範的。」公孫珣依舊負手相對。「正如這鈡元常,我也不指望真能收他心,可若將來有一日泰山壓低,其人必然有所決斷。」

  「君侯所言甚是。」董公俯首道。

  「話雖如此了。」公孫珣忽然向前一步,仗著身高舉高臨下言道。「但公仁你需明白,我之所以沒有怪你自作主張,不是因為你的策略將來還有補救的地方,乃是因為陰差陽錯下,有張燕這個願意請降的紫山賊為首,多少能讓冀州百姓多活下來些許……公仁這種人心詭譎的計策,不是說不行,但下次再想為之前,你最起碼應該先試探我一下再做,曉得了嗎?」

  「昭……慚愧。」董昭無奈應聲道。

  「許子遠的家人走了嗎?」公孫珣繼續問道。

  「已然送走了。」董昭趕緊點頭,卻又不禁反問。「他要的百斤黃金真的要給他?區區袁本初一個態度而已,我們遲早也會知道的。而且再說了,正如剛才那鍾繇所言,天下洶洶,大勢翻來覆去,袁本初自己都穩不住身子,還想要對君侯有所壓制,怕也只是一廂情願。」

  「不管如何,既然有功那便得有所賞。」公孫珣拍拍對方肩膀,倒是居然有些悲戚。「我一個邊郡小子,若是連這點都做不到,又如何與人家四世三公的人相爭呢?唯一可悲的,乃是地方上都已經崩壞到這個地步,朝中貴人卻依舊想著這些事情……何苦來哉?」

  董昭躬身相對,也不知道心中到底在想什麼。

  中平二年,夏日暑盛,天下忽然間便亂作一團,人心也跟著紛紛不定起來,然而面對時局,有所感慨的何止公孫珣一人呢?

  東郡韋鄉舊城外的亭舍之內,從濟南相任上下來,正準備去洛中接受新任命的曹孟德雖然暑熱難耐,卻依舊借著夏日陽光下於亭舍院中讀書不止。然而好景不長,隨著亭舍外忽然又一次響起了巨大動靜,本就心煩意亂的他乾脆直接摔了手中在濮陽剛買的安利號新書:

  「外面怎麼回事,白日倒也罷了,怎麼臨到傍晚還如此紛擾?」

  「孟德不必擔憂。」夏侯惇滿頭大汗的從舍外跑進院內。「外面有盜匪在路中相攻,樂文謙已經引伴當去收拾他們了。」

  曹操當即沉默下來。

  「孟德。」夏侯惇見狀忍不住好奇相詢。「朝中讓你入朝為議郎,然後轉任他郡太守……這也算是典歷地方的履歷了,乃是升任顯職的必由之路,你為何一路上反而悶悶不樂?」

  「元讓。」曹操一時搖頭,卻是俯身將書卷從地上撿了起來。「當著你的面,我也無須隱瞞……實話實說,此行我心難安啊!」

  「可是因為聽說公孫珣主動棄置歸鄉的事情,故此擔憂洛中局勢嚴峻?」夏侯惇正色詢問道。

  「有一些吧。」曹操坦誠答道。「但我曹孟德也不至於因為他人如何而有所動搖,實在是這沿途所見,讓人不堪重負。」

  夏侯惇當即反應過來,也是一聲長嘆:「這一路上確實鬧得不像話……尤其是去年遭了兵禍的東郡,自從入境後只覺得到處是盜匪,到處是流民,有時候盜匪、流民根本分不清。不過,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天子雖然暫停了修宮錢,卻還要各地加緊徵收算賦,徵發徭役,以定涼州,這邊之前死了那麼多人,又有那麼多人見過刀兵之利,能不亂嗎?」

  「這便是問題所在了。」曹操握著書卷一屁股坐在了院中的馬紮上。「這一次天子要平涼州,總歸是件正經事,從大局而言,需要錢糧也是無可厚非。但地方上也實在太苦了……此去洛中,若是能去個太平地方為一任太守還好,可若是讓我依舊在中原這地方打轉,你說我該怎麼辦?在任上是逼迫百姓去服涼州的徭役呢,還是不逼迫?是徵收算賦呢,還是不征?再說了,修宮錢終究只是暫緩,若是任內又有催繳,我又該如何是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