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世家子為本郡吏乃是尋常舉動,並不耽誤你讀書,將來你父親為你延請名師,或者有所召,你儘管再去。更不要說,此番趙咨、常林、楊俊、王象,這些縣中有才學的年輕人多半是要接受薊侯徵召的,你也可以向他們請教學問。」司馬直勉力安慰。

  「我知道。」司馬朗點點頭,卻依舊是眼圈一紅。「只是這個衛將軍太喜歡欺負人了,我怕跟著他受欺負。」

  「欺負便欺負吧!」司馬直一時搖頭。「高祖定鼎後,陸賈對陳平言道,說『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將』……如今四海板蕩,一時危殆,雖然天子有振作之意,可局勢卻擺在眼前,所以往後幾年,決定天下命運的已經不是中樞的三公、尚書令了,而是皇甫嵩、朱儁、董卓,還有這公孫珣了,更不要說人家還是河內太守,天然為我等郡君。其實,若非是我養望七年,有心仕途,想於政事上多有所為,否則早就自薦為其幕府私臣了。而既然我與你父不能為之,你身為族中這一代的嫡長,本就該以身作則,哪裡能因為人家喜歡逗你便不敢去呢?」

  十四歲,勉強束髮的司馬朗,聞言趕緊躬身行了一禮,再抬頭時已經勉力控制住了表情,只是趕緊言道:「叔父放心,我一定認真侍奉這位將軍,不使河內司馬氏有礙!」

  司馬直微微頷首,然後繼續安慰道:「其實你也不必怕他,這位衛將軍雖然看起來挺嚇人,但其實是個有威德的人……」

  「叔父,我只見他有威風,卻沒見到有德行。」司馬朗咬牙駁斥道。「若有德行,為何還要臨子名父?為何還要恐嚇里門監?」

  「非也。」司馬直搖頭道。「我今日在里門前一見他,便知道他是個真正有德之人……你看到他的隨行白馬騎兵了嗎?」

  「自然。」

  「那你注意到他的騎兵都在路上嗎?」司馬直繼續問道。

  「都在路上又如何?」司馬朗不以為然。「不在路上還能去溝渠中嗎?」

  司馬直笑而不答,卻是按了按對方與年齡不相稱的高大肩頭,並推了對方一把:「去吧!外面大概等急了,領著你的郡君去尋常伯槐吧,你知道他在哪兒嗎?」

  「侄兒知道。」司馬朗躬身一禮,就此轉身而出。

  公孫珣自然不知道對方叔侄在舍內說些什麼,便是知道了也無妨,而眼見著司馬朗換了裝束,恭恭敬敬的朝自己行禮,他得意之餘卻也迫不及待的想去看看那個常林了。

  一行人辭別司馬直與司馬朗的母親,然後由司馬朗引路,徑直去尋常林。

  然而,司馬朗小心騎在一匹馬上,走過一處里門時,卻指著里門乾脆言道:「郡君,伯槐兄便在此處居住,不過其人此時必然不在家中,不知是該是入內相候,還是直接去田野間尋他?」

  「此時去田野中作甚?」婁子伯一時好奇。

  「一邊要去堆肥,一邊還要為冬日到來打柴存貯。」司馬朗恭恭敬敬的朝婁圭作揖解釋,卻不免有些為這位鄉人感到驕傲和得意。「伯槐兄這個人自幼家貧,而且束髮時便成了孤兒。但他這個人素來講究身體力行,只要自己有力氣便絕不接受別人的饋贈,所以向來是帶著經書下地的,幹活干累了便讀書……」

  司馬朗忽然閉口。

  婁子伯等人順著他的目光看去,正見到一年輕女子提著一個陶罐自里門中而出,遠遠見到這麼多白色戰馬,自然嚇了一跳,卻又回過神來曲身一禮方才轉身自去。

  「這位正是伯槐兄的夫人。」司馬朗小聲言道。「應該是給伯槐兄送湯去了……聽人說,這兩個人成婚數年,便是在田野里相見,也是相敬如賓的。」

  眾人紛紛感慨。

  話說,此番眾人匆匆而來,普通人都未必知道公孫珣做了河內太守,這常林便是想做戲怕是也來不及……換言之,這常林若真在地里,怕是真的有這份品性!

  又或者換種說法,論跡不論心,人家便是有所圖,卻能自束髮開始自力更生外加讀書不止,那也是讓人無話可說的。

  實際上,便是婁子伯、戲志才這種最不講究的人也紛紛無言以對了……要知道,之前司馬直那番作態,這倆人便有些不信,所以專門在里中四處打探觀察,然而看了半日也只能捏著鼻子承認,那個司馬直確實是個樸素而且有德的世家清貧人物。

  至於公孫珣,此時卻又想的更多了。

  話說,在內地郡國廝混的時間越長,公孫珣就越是有一個清醒的認識,那便是所謂高高在上的世族,卻經常有真正道德高尚、才能卓絕之人的……之前司馬直如此,這司馬直推薦的常林也是如此,他們其實都是冠族出身,卻能謹守道德,嚴於律己。

  原因很簡單,官場如戰場,如果沒有一定清名做依仗,世族是沒法在嚴酷的政治鬥爭中將政治權力延續下去的,所以世族的德行教育還是很真實的;而與之相對應的,被世族剝奪了政治權力,處於被壓迫地位的豪強之家,反而行事奢侈無度,且素來不法……原因也很簡單,豪強沒有政治權力,只能把心思放在經濟擴張上面。

  這就是階級是階級,個人是個人的問題了。

  而事情的複雜性便在於此。

  公孫珣那日給自己母親寫信論及『大漢藥丸』,也是結合著他履任長吏多年經歷,重申了他的治平觀點的——打破世族政治壟斷與豪強經濟壟斷,以上下通暢的政治權力與財富流通為調解手段,重構社會階級基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