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咦!

  河畔連綿相辭去,今日方知我是我。

  —————我是秋葉落盡的分割線—————

  「秋,九月,太祖與張角弟寶戰於下曲陽,大破之。同月,皇甫嵩臨廣宗,逢角死,與張角弟梁戰於廣宗,亦大破之。適太祖復將下曲陽兵至,梁愈恐,乃潛夜勒兵,馳赴鉅鹿澤。二將立發兵,以步卒破城,行騎兵斷梁於漳河,戰至晡時,各大破之。斬梁。角先已病死,剖棺戮屍,傳首京師。廣宗累獲首三萬級,赴河死者五萬許人。天下乃平。」——《典略》.燕.裴松之注

  本卷完

  PS:還有書友群,684558115有興趣可以加一下

  很好,大家如此滿意的話我就請個假

  ?實際上是今天一回來就補覺,此時此刻剛從床上爬起來,怎麼看今晚上都來不及了……為了防止世界被破壞,為了愛與和平,也為了不被你們罵,提前請個假……今晚上沒了,容我三思。

  以上

  此致敬禮

  我是可愛又迷人的反派角色,沒錯,我就是養得起貓的火箭隊

  《覆漢》很好,大家如此滿意的話我就請個假

  第一章 豐年好大雪

  ?  十月,洛陽。

  剛剛入冬,便已經天寒地凍,雪花飛舞。

  此時,光祿大夫公孫珣正在後宅無聊的與一隻花貓對峙。

  此番還師入洛,可能是考慮到公孫珣這邊已經大半年沒有接觸女人,生怕他又納了什麼妾,所以後宅中就將本是洛陽出身的馮芷送了過來,以照料他生活。

  然而,馮芷來到洛陽後一發不可收拾,每日間都要帶著公孫珣勉強才三歲的次子公孫平走親訪友……今日往親父馮芳處去,明日往舅舅曹陵處去,後日眼見著大將軍何進後宅處送來禮物,她居然也帶著兒子和禮物親自去拜訪。

  至於今日,則是曹氏族親中要祭祀死去的曹節,她居然也帶著孩子去了。

  怎麼說呢?公孫珣心裡是有些不耐煩的,但念在對方多年小心侍奉,而且確實離家這麼長時間,隔斷訊息良久,再加上這些往來以人情角度來看也終究無可厚非,倒也不好阻攔。

  只不過,他本人是萬萬不可能去跟馮芷那邊的親戚再擺出好臉來打交道的,也就只能在家讀書逗貓了。

  然而,今日上午去隔壁見抱病在家的劉寬,劉寬聽說他最近一直在讀《太平經》,問了幾句後大感興趣,便索要了過去……老頭這把年紀,酗酒酗了幾十年,如今又病怏怏的,公孫珣哪裡會不答應?他立即便將帶在身側的一整套《太平經》給送了過去,但也因此無聊到連書也不讀,只是在家欺負馮芷帶來的這隻瘦花貓了。

  然而,花貓終究不是它主人,欺負起來也沒這麼多樂趣,公孫珣很快也就懨懨起來,直到門外忽然響起了呂范的聲音:

  「文琪,大將軍邀你過府一敘。」

  公孫珣心知戲肉將至,精神當即為之一振……畢竟,此時何進相邀,十之八九是要透露封賞內容的,而自己如果想要趁機有所調整,考慮到大將軍本身的政治能量,這大概是最後也是唯一的調整渠道了。

  而走出門來,迎著雪花,果然幾個跟著公孫珣來到洛陽的私屬幕僚,從呂范到魏越,從婁圭到戲忠,從王修到棗祗,也已經紛紛來到院中相候。

  沒辦法,眾人心裡多少都能明白,自家主公此去大概便能確定此番戰後封賞與去處了。能不在意嗎?

  至於說其他身上有秩的心腹下屬……很抱歉,按照漢室幾乎完美的政治運行體制,那些帶兵之人,如今一分為二,一半駐紮在黃河北面的河內野王縣,一半停留在洛陽西北的平陰。

  而公孫珣本人更是一過黃河就自動被收繳了印信、節杖,以及所有兵權,並出任了光祿大夫。

  多說一句,朱儁那邊也是一樣,如今他的部隊一半在南陽宛城,一半在洛陽東南的緱氏,朱公偉本人也是一入關就卸了兵權,出任太中大夫。

  只有一個皇甫嵩,依然保有兵權,卻是要負責清掃冀州殘餘盜匪的緣故。而即便如此,他手下七萬部隊也被調回了一大半,有的原地解散,有的回戍洛陽,只給他留了兩萬兵馬……聽說,便是其心腹閻忠都垂頭喪氣的孤身返回西涼老家了。

  兩漢四百年,誰不知道兵權的重要性?哪裡會有什麼制度上的空子給野心家鑽營呢?

  實際上,一直到董卓董仲穎之前,後漢歷史上還真沒有任何一個將軍試圖在戰後保有兵權呢……而那個時候的董卓之所以敢賭一把出來抗命,也是因為當時靈帝已經病入膏肓,而大將軍何進這個正經的皇權代言人又有了明確說法。

  甚至於公孫珣此番再度入洛,為防引人矚目,都將五百私兵一分三,先只帶三百義從過河,又只帶一百人入城。

  當然了,無論如何,朝廷如此安排倒也不算苛待功臣,光祿大夫也好、太中大夫也好,都是協調實職之前最為清貴的職務,當年楊賜因為天災罷免三公就是光祿大夫,橋玄在洛中閒居時也掛著這個職務……完全可以說,換成太平年月,就憑公孫珣身上這個光祿大夫的清貴之職,遼西公孫氏都該大開中門燒香祭祖的,因為家門從此就要再上一個層次了。

  可話說回來,打了大半年仗才又來到洛陽的公孫珣,又怎麼會在意什麼清貴不清貴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