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而隨著數名義從蜂擁而入,戲志才再度欲言又止。

  —————我是再度欲言又止的分割線———————

  「昔,珣擊破黃巾,降服數萬。至晚,屯於長社,忽夜驚亂起火,一軍盡擾。珣乃謂左右曰:『勿動。吾待士卒為手足,焉能反吾,此必降兵為流言擾,稍有動亂。』乃令軍中各部持械安坐,復聚將於帳下,遂安。待事平,固知為軍中移營故,降兵皆恐,流言或為坑殺,乃夜間相擁而泣,以至喧譁不安,縱火相抗。眾皆服。時操為副將,以降兵違度,可實坑之。珣默然不應,徑單衣入降兵營,宿於中帳。眾將愕然,宿衛不休,至天明,珣從容出帳,降兵皆叩首不休,盡感其德。眾益服。」——《漢末英雄志》.王粲

  PS:這章是晚上的……因為晚上要出去忙些事情,所以熬夜碼出來了,有些倉促,大家見諒。

  https: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手機版閱讀網址:m.

  第十章 思故明來意

  ?  俘虜的騷動第二日很乾脆的平息掉了,所以公孫珣繼續留在淇水畔數日,以監督焚屍,等到六月中旬快要結束的時候才移營去了陽翟,然後才見到了婁圭為他尋來的棗祗與戲忠。

  雙方見禮完畢,公孫珣自然是好言寬慰,而戲忠和棗祗倒也沒有玩什麼戲碼……因為正如戲志才之前自己說的那般,當這位聞名天下的白馬將軍引著數萬大軍浩浩蕩蕩,在麾下無數名將、勇士簇擁著來到跟前的時候,他們根本不可能忽視掉自己這位新主公身上的層層光環。

  再說了,戲忠早已經被婁圭整治了一番,而棗祗根本不是那種會使么蛾子的人。

  「棗文恭盡忠職守,勤勤懇懇,但卻失於固執,不如王叔治許多。」等到二人暫時退下以後,婁子伯是如此對公孫珣言道的。「但其人終究在郡府中辛苦多年,算是個可以信任與直接使用的人才。唯獨戲忠,此人雖然有些才智,卻是典型的眼高手低,所謂只有嘴上功夫而已,想要直接託付正事,未免太急。」

  公孫珣對此深以為然,因為這跟他想像中的二人形象基本對路,而且他也確實做出了讓棗祗直接去軍營中幫助王修奉公,卻把戲志才當做婁圭副手,然後並未給予職司的分派。

  這裡必須得說一下。

  要知道,在公孫大娘的故事裡,那些謀士個個才智過人,好像一出山一言能決天下大事一般。但在官場歷練多年的公孫珣卻早就知道,打仗和政務都是需要身體力行的,而真正有本事的人也都是有職司和經驗的,像那種純粹出主意的職業謀士不是沒有,但並不是主流。

  譬如皇甫嵩帳下的閻忠,他最大的身份是涼州名士和前信都令……是因為丟了官才去入幕做了個單純的謀士;而公孫珣身邊的呂范、婁圭,實際上是心腹私臣,或者說是家臣。

  而且坦誠的講,公孫珣是能看出來的,婁子伯這個從小覺得大漢藥丸的人倒也罷了,對官職並沒有什麼想法,可總領幕府的呂子衡心裡對正經官職卻是很期待的,只是礙於自家主公的事業,將這心思藏起來了而已。

  然而,公孫珣能察覺自己下屬的心思,卻沒注意到自己的做派……恐怕連他自己都沒察覺到是,他如此安排戲志才,也就是動輒將才智之士『謀士職業化』的行為,本身就是一種受自家母親影響的嚴重非正常行為。

  因為真正歷史上的那些頂級謀士,純粹以謀劃為生的人基本上是鳳毛麟角!

  就拿這潁川最出名的幾個謀士而言:

  荀彧是尚書令,實際上主持國家政務幾十年,那是宰相一般的工作;

  陳群前期在曹操幕中做西曹屬,後來參贊軍事,但很快魏國建立,他做的是吏部尚書、御史中丞,然後也是尚書令,成為了實際上的宰相;

  鍾繇呢,是相國、廷尉、中尉、太尉,從舉關中而助曹操開始,就是標準的公卿重臣;

  郭嘉呢,他死得早,可依然是『掌戎律』,是負責軍法的;

  唯一特殊的似乎是荀攸,荀公達這輩子基本上就是在為曹操出主意,而且軍事謀劃極多,算是個標準的謀士,可即便如此,他也一度出任尚書令!

  至於說公孫珣見識過得其他人,諸如程昱、董昭、沮授、審配等人用謀士二字來論,那就更是可笑了!

  歷史上,程昱出將入相,太守、將軍、尚書、公卿都幹過,可就是沒幹過什麼『謀士』;

  董昭呢?此人歷任魏郡太守、冀州牧、徐州牧、侍中、光祿大夫、太僕、衛尉、司徒,簡直是位極人臣;

  沮授更乾脆,在韓馥手下就是騎都尉,而袁紹一來也許給了他軍隊,後來更是奮威將軍,一直都是獨立領兵的將軍;

  審配則和荀彧類似,他是袁紹的總幕府、託孤大臣,也是實際上的丞相職務……

  總之,所謂謀士,其實並不存在這個專有職業,最起碼並不廣泛存在。更多的,乃是會給君主提意見的宰相、尚書、牧守、將軍。而由於他們的日常工作不能被詳細記載,史書上又只會記錄他們的智謀高光時刻,所以後世總結性的將他們統稱為謀士,如此而已。

  或者再舉個例子……王允王子師歷史形象算是謀士嗎?

  當然是!

  但此時人家卻是大漢豫州刺史,標準的漢室重臣,手下眾多才智之士,又像是個君主模板!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