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而十來日前,本地黃巾軍小帥又因為接受徵召率城中黃巾軍主力前往了東武陽,那時候城中就已經因為喪失控制力而顯得很不穩了;

  但是,等到黃巾軍戰敗後,這座城市才真正陷入到了徹底無組織的亂境中!

  黃巾軍的潰兵;打著光復旗號從鄉中反撲回來的豪右;城中的無賴地痞;周邊的遊俠盜匪……總之,各路人馬在城中四處火併,到處打劫,紛紛意圖在官軍到來前狠狠撈上一筆!

  當然了,這些人所求之利並非一致,甚至有人根本就不是求財……於是乎,等到漢軍旗號遙遙出現在地平線遠方時,城中大規模械鬥便立即心照不宣的停了下來,只有那些不上檯面的盜賊、地痞,依舊不知死活的縱火殺人劫掠。

  「先不急接手縣寺,也不著急掃蕩黃巾駐點。」甫一入城,滿目狼藉之下,奉命來此城掃蕩黃巾敗兵並接手縣城的關羽便勃然作色。「與我堵住四面城門,然後讓騎兵沿街道、巷市細細掃蕩,無論劫掠、偷盜、強暴,凡作奸犯科者一律拿下!無由而持刃者,也都與我驅逐上街救火!」

  聽到命令,屬下們自然紛紛嚴肅以對……他們哪裡會看不出來,自家頂頭上司關司馬是動了真怒的。而自從出兵以來,大家也算相互熟悉了,又有幾個下屬不對關羽敬畏有加的?開玩笑,誰敢在這時候跟這位主扯淡?!

  一時間,騎兵四處掃蕩,而城門洞裡,關雲長下馬佇立許久,鬚髮隨風而動。半晌,直到下午時分,城中秩序漸漸以肉眼可見變得安穩起來,他才勉強壓住火氣,步行牽馬向前。

  然而,來到縣寺大門前的街道上,這位漢軍假司馬卻又陡然止步:「寺內院中為何如此多人?」

  「回稟司馬。」一名候在此處的北軍曲軍侯當即躬身匯報。「這些人多是本縣縣吏、大戶,他們或是提前取了縣寺,或是提前打下了黃巾賊小帥占據的大宅,還有人守住了府庫,俱是有功之人。此番也是按照軍令救了火以後,專門來此覲見司馬的……」

  「那便讓這些有功之人在官寺內『覲見』好了。」關羽當即嘲諷道。「我自在官寺外處置事物……取幾個凳子來,再去將捉到的賊人俱皆帶到此處,我要親自過問辨識,晚間再去『覲見』那些有功之人。」

  這曲軍侯根本不敢多嘴,反而乾脆的把縣寺大門一關,將一群『有功之臣』給關入了縣寺院內,免得關羽眼見心煩,這才去準備凳子。

  就這樣,一群縣吏、豪右在縣寺內隔著大門目瞪口呆、提心弔膽,關羽卻和屬下一群有品秩的曲軍侯在縣寺外的街道上安穩落座。

  其中,關雲長自然是捻須閉目養神,並靜待各路人馬提著那些作亂之人至此,而那些六百石的曲軍侯們卻是喜笑顏開之餘,忍不住閒談不止。

  喜笑顏開是必然的,打仗打贏了,還是如此迅速如此乾脆的大勝,那升官發財自然指日可待。

  不過,也有人面露憂色,顯得極為突兀,倒是立即引起了同僚們的注意:

  「老裴還在擔憂玄德君的傷勢?」

  「也難怪老裴會如此,那劉君須是個體面的幽州豪傑,見到老裴落馬便親自去救,卻不料老裴爬上馬去了,他自己反而落入黃巾賊陣中。」

  「聽說,劉君當時被尋到的時候,小腹上直挺挺的被插了一把環首刀,靠著躺地上裝死才躲過一劫……得虧中郎將回去後不見他,專門遣人去尋,否則,怕是要交代在這東郡了!」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也是各自感嘆劉備命大。

  「倒不是很憂慮傷勢。」那裴姓曲軍候聽了半天,卻又不禁搖頭。「我臨行前專門去探視過玄德君,才知道他腹上挨了如此深一刀,卻居然沒有傷到內臟,故此復原的極速,眼瞅著就能下地了。」

  「那這是好事啊,你為何還面有憂色呢?」周圍人自然不解。

  「我是在擔憂玄德君的氣運。」這裴軍侯皺眉道。「聽人說,當日中郎將在涿郡大破廣陽黃巾時,也是如此大勝,可玄德君居然在大勝中挨了一個老頭一刀;之前在韋鄉,雖然有所小挫,但傷亡不大,偏偏他一個斷後的軍侯又挨了一刀;如今,這第三戰剛來,他就挨了第三刀……這三刀,一刀比一刀狠……你們說,他這人是不是有些運道上的說法,是不是跟從軍相衝啊?」

  「那老裴的意思呢?」周圍人繼續問道。

  「既然受人救命之恩,那就要盡力幫一幫他。」裴軍侯坦然答道。「他本是盧公子弟,又是中郎將和護軍司馬的師弟,戰後論功,品階應當無憂,屆時我再讓家裡人幫幫忙,說不定能幫他取個縣令來做,轉成地方正經文職……不過,看眼前局勢,黃巾賊南北兩處依舊勢大,說不定戰事遷延,咱們還要再打,那他下一次要是再挨刀又該怎麼辦,若是下一次頂不過去又如何?」

  眾人聽到此處也是紛紛亂言……有人說請個本地巫婆給劉玄德開個光什麼的;有人說災厄三次為滿,說不定劉備很快就時來運轉了;還有人說,這運道是改不動的,不妨這次回去就一起找中郎將求個情,讓這劉玄德跟著王修王長史去黃河上管後勤。

  這幾句話說的可笑至極,然而這個時代巫道於民間廣泛流傳,軍中也自然不能免俗,如此話題倒數尋常……於是乎,幾人越說越遠,最後聽得飽讀經書的關羽都忍不住要睜開眼睛開腔呵斥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