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公無渡河,公竟渡河!」話音未落,身後大堤下,忽然有人揚聲誦道。「墮河而死,將奈公何?!如此慷慨赴死之姿,便是從了賊,將來也足以名傳州郡!」

  聲音悲愴而又清朗,堤上眾人還以為是某位名士在此,但回頭一看卻居然是個之前投降的黃巾軍俘虜!然而眾人今日經歷的事情太多,卻也一時間不知道該如何應對。

  「好詩歌!」公孫珣回身言道。「此乃樂浪郡朝鮮城的樂府名辭《箜篌引》,講述一瘋癲愚者強渡河水溺亡之事……天下讀書人那麼少,黃巾軍中為何一個又一個?說吧,你又是何人?」

  「黃巾軍兗州副帥梁遠,字仲寧!」此人在堤下遙遙拱手。「手下敗將,讓君侯見笑了!」

  「我聽過你!」公孫珣正色道。「既然降了,便安心留下,替我安撫降兵如何?」

  「君侯!」堤下人放下手來失笑言道。「我非是故意唱詩,引你主意,乃是原本丟盔棄甲,佯裝普通降卒意圖矇混過關、苟且偷生,卻不料見到王度那廢物卻有如此氣度,不由心生慚愧。再加上我離濮陽時曾勸卜帥不要過河,他卻一意孤行,引兵來此,宛如此詩歌中之人一般讓人悲愴……故此,心懷激盪之下,不由想起此歌,便起身吟誦出來,為兩位愚者送行!」

  「然後呢?」公孫珣臉色愈發不善了。

  「然後自然是自吟此歌,送我自己這個愚者『渡河』了!」

  公孫珣忽然強笑:「那卜已不聽你言,擅自渡河,葬送東郡黃巾,你不怨他,反而和王度一般要報他知遇之恩嗎?」

  「當然不是!」堤下人昂然作答。「卜帥婦人之仁,葬送局勢,乃是他咎由自取,只是天下雖大,除了河中之外卻也無我這等人去處了……」

  「這是何意?」公孫珣依舊笑言不止。

  「君侯,你難得善念,想收留本地降兵,卻可曾想過,此舉與卜帥相仿,純屬婦人之仁?」堤下人忽然說起了一件風馬牛不相及的話題。「剛才有人向你轉述卜帥死前所言,我也聽得清楚,他那些愚民的胡話,固然不值一曬,但有一言是對的……蒼天、黃天勢不兩立,而既然為其一,便要視對方為仇寇,變不了的!不然哪裡有這麼多人隨他『渡河』呢?那我既然也曾為黃天而戰,便是不信它,蒼天之輩也容不下我了!既如此,與其苟延殘喘,依舊為蒼天之輩欺壓,不如慷慨一死,以『渡河』之姿笑一笑蒼天之輩!」

  公孫珣張了張嘴,他本想說『我可容爾等黃天之輩』的,但自曹孟德以下全軍軍官大多在此處,再加上黃天之輩也多少讓他感到不對路,所以這話終於是沒有說出口。

  言到此處,天色漸暗,那堤下人徑直往堤上而來,雖然公孫珣和堤上諸將都有默許之意,但兩名義從擔憂他暴起傷人,還是如之前押送王度一般小心看顧著此人往上而來。

  路過堤上,此人看都不看周圍無數目光主人一眼,停都不停,便徑直往下面波光粼粼的水面而走,而隨著兩名義從駐足,此人更是如剛才那般高歌而起:

  「公無渡河,公竟渡河!

  墮河而死,將奈公何?!」

  自堤下至河中連唱數遍,走到河中水齊頸之時,夕陽下的一個浪花打來,卻終究是再無聲響了。

  堤上眾人俱皆無言,也久久駐足不動,一直到黃河上游的夕陽徹底沉下。

  「太平道真是妖言惑眾!」曹孟德許久方才如壯膽一般勉力對著黃河呵斥道,但所言卻只是之前舊語。「卜已亦是妖人,竟然迷惑了如此多人隨他篤信妖道,以至於隨他投河,真是罪無可赦!」

  周邊諸將也是紛紛醒悟一般,各自出言贊同。

  「然而,是誰逼得這些人寧可去死,也要信這個虛無縹緲的黃天呢?」公孫珣有心想當眾問一問曹孟德這個老問題,卻終究是沒說出口,反而轉身就走。

  取而代之的,乃是剛才聽了數遍的樂府名辭。

  詩曰:

  「公無渡河,公竟渡河!

  墮河而死,將奈公何?!」

  ——————我是渡河而死的分割線——————

  「光和末,夏,五月,太祖與黃巾兗州渠帥卜已、副帥梁仲寧、張伯戰於蒼亭、東武陽。賊眾四萬,卜以梁、張引兵兩萬屯東武陽臨太祖營,復親率兩萬眾過蒼亭渡河攻其背。審配駐於黃河側,知情夜報太祖,太祖以程普、高順將精銳一千,於東武陽南五里道中相阻,自勒騎兵,馳赴河畔,待卜至,急擊之,卜大敗,而配亦自河中斷其浮橋,不得歸。又梁、張舉兩萬兵,屢不得破程、高千兵,待太祖馳返,亦敗之,復驅敗兵至河,連結前後,大破之。計獲首自張伯以下萬餘級,降萬餘,赴河死者自卜已、梁仲寧以下,凡七千眾人。東郡乃平。」——《典略》.燕.裴松之注

  Ps:關於黃巾投河……我仔細查了資料,黃巾戰敗除了被屠殺外,自殺反而意外的多,《資治通鑑》上關於某戰之後黃巾軍的表現,原文是『赴河死者五萬許人』……五萬許人……最後,前後一萬六千字……明天真沒了……別期待了。

  第二十八章 盜馬亦盜人

  東郡東北的發乾縣,城中正亂作一團。

  約不到三個月前,本地黃巾軍驟起,殺了縣令,縣中幾家豪右則命運多舛,他們或是被滅族,或是逃到了鄉下,又或者舉家參與到了黃巾暴動中,當時就狠狠的亂了一陣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