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話說,僅此一項操作,曹操便已經服氣的不得了了……因為之前依靠著大堤列陣齊整的黃巾軍經過一里地的前沖,此時非但喊殺聲弱了些許,更關鍵的是,他們大軍的陣型明顯因為各部體力差異而變得有些混亂起來。

  而漢軍上馬完畢,黃巾軍不過又前行了百餘步而已,根本沒有什麼大礙。

  「全軍聽令,迎面沖陣!」公孫珣算準距離後毫不猶豫的大聲下令道。「沖陣之後,依照之前軍議,若無我旗語、金鼓,則諸將以各自部曲反覆衝殺,驅除賊軍往堤上走!」

  言罷,公孫珣當即揮刀示意開戰。

  聽到軍令,最先動作的是白馬義從,他們也一分為二,一些隨韓當護衛著公孫珣與白馬旗在原處,一些則隨公孫越舉著節杖左右橫行,游弋督戰。

  隨即,婁圭也當即下令擂起軍中帶來的兩隻大鼓……一時間,各軍旗幟紛紛向前,全陣齊發,喊殺聲也是瞬間而起。而稍過片刻,戰馬速度便已經起來,馬蹄隆隆,宛如雷聲,直撲向前,儼然是要與黃巾軍煌煌一戰,各自迎面直衝!

  此情此景中,便是之前有些膽怯的曹孟德居然也按捺不住,然後親自披甲持戈,越出中軍,引著夏侯惇等幾十名親衛,跟著大軍向前疾馳,並奮勇疾呼了起來!

  公孫珣理都沒理他,只是回頭瞥了眼身後北面方向,便依舊面如雕塑,從容觀戰了。

  騎兵七千餘對兩萬輕步兵,雙方氣勢皆足,似乎各有所恃。然而,未及接陣,之前自恃人眾的黃巾軍便面色煞白,皆無戰心……如此規模騎兵軍陣,這些以黃河兩岸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農人為底層主力的黃巾部眾,何曾見過?

  之前在堤上,他們居高臨下遠遠望去,再加上漢軍並未上馬,便覺得己方人多勢眾,必然能勝,然而此時騎兵滾滾而來,這些人卻又覺得漢軍何止七八千,怕是數萬也不止了。

  騎在馬上的卜已都是這麼想的。

  大軍相撞,沒有任何可以多言的計策、謀略,就是這麼直接了當的奮勇一突,黃巾軍前部便一觸即潰!

  漢軍騎兵主力馬不停蹄,穿陣向前,或刺或砍,追殺不停,而他們的大部分傷亡都是最初接陣時由於自己控制不住馬勢,落馬摔在地上,或砸在黃巾軍士卒身上所致……而且如此情形下,大部分其實都是直接死亡。

  黃巾軍軍陣頗厚,故此,一次衝鋒力盡之後,雖然黃巾軍軍陣全潰,但殺傷卻不足以稱道。於是,漢軍騎兵各部曲將領便依照之前軍議所言,紛紛召回本部,各自回頭,然後或是對著人群厚密的地方再次組織衝鋒,或是直接對著軍陣鬆散的部分直接砍殺。

  婁圭、韓當,還有留守的白馬義從,甚至是公孫越和督戰隊都看的激動難耐,公孫珣卻面無表情。但眼見著各處黃巾軍全都被衝垮以後,他還是乾脆的努了下嘴,讓韓當和公孫越全部出動……不是求斬獲和功勞,而是希望儘快造成殺傷,讓眼前黃巾軍徹底喪膽,以求轉向身後。

  實際上,當韓當和公孫越一起出動後,公孫珣終究是忍不住再度向身後看了過去,但隔了十幾里地,又能看清什麼呢?

  ————我是rng輸了後決定加更的分割線————

  「初,普以豪勇,多行激烈事。一日,將征,太祖解其氅覆普背,復謂普曰:『卿之豪勇,吾固知也,昔日征鮮卑,非卿斥手奪賊刃,救吾於危難中,幾不得免。然時事易矣,卿今日欲為大將,不可止豪勇,亦當持重!』普感念下拜,自此漸為大將之才。」——《舊燕書》.卷六十九.列傳第十九

  PS:還有,今日熬夜出來一萬五,把這一仗寫完,對應的,周一真沒了,請見諒,RNG後憋氣的不止是你們。

  第二十七章 赴前連赴後

  此時,公孫珣身後十五里的地方,程普、高順的那一千人其實已經被黃巾軍徹底淹沒了。但離此處不遠的漢軍大營中,無論是已經披甲完畢的樂進、李進,又或者是親自攀上營中望台觀戰的呂范,此時卻都沒有出擊接應的意思。

  當然,呂范一度是有些猶豫的。但是,眼見著黃巾軍一波波湧上去,又一波波退下來,而已經變陣成圓陣的漢軍,非但能夠死守,卻還能時不時的反衝時……總之,漢軍雖然有些許傷亡,但呂子衡卻實在是覺得沒有下令的必要……尤其是河畔那邊戰況不明,呂范不知道什麼時候公孫珣才會引兵折返。

  相對應的,東武陽黃巾軍實際上的主帥梁遠此時卻幾乎已經快要崩潰了!他不是因為漢軍頑強戰鬥力而崩潰的,而是因為對兩萬黃巾軍喪失了控制力而崩潰的!兩萬黃巾軍,隨著自家小帥,各自為戰,陣型混亂,步調不一,簡直圍著區區千人亂打!

  實際上,從呂范那個高高的望樓上來看,同一時刻與漢軍接陣的黃巾軍絕不會超過三支以上,根本形不成圍攻之勢。

  而就在梁仲寧心急如焚卻又無可奈何的時候,這個平日裡自恃才高的濮陽大戶子弟,卻忽然在電光石火之間醒悟了一個道理——他才發現自己對大規模戰爭有多麼深的誤解!這不是自己無能,也不是黃巾軍全都是廢物,而是所有人從上到下都沒有大規模作戰的軍事經驗!

  或許多打幾仗,便可以調度自若了?然而,漢軍會給你練手的機會嗎?

  戰場之上,面色恍惚的梁仲寧想通了這一點,卻又更加絕望和崩潰起來……因為再往下想,這個聰明人便進一步明白過來,無論是那裡,看似勢大的黃巾軍都沒有和漢軍野戰的底氣,大規模野戰,黃巾軍幾無幸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