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是不亂,時候未到而已。

  「自然是凍餒交加,盜匪四起了。」一旁的婁圭忍不住插嘴道。

  「這就是鄙人不願輕易離家的緣故了。」程立看都不看婁圭一眼,便起身昂然朝公孫珣拱手言道。「將軍的威德我怎麼可能不知道呢?但是,亂事既起,便是有將軍這樣的英雄替朝廷掃蕩四方,可天下的動盪怕是才要剛剛起來而已……故此,我程立雖然有些許立身之德,卻也要以保全鄉梓為念!還請將軍不要輕信一些小人之言,以為我是和他們一樣待價而沽,心存不良!」

  公孫珣沉默片刻,卻是回身依舊笑道:「程公多心了,並無人如此進言。」

  「那就好!」程立再度拱手道。「冒昧來訪,出冒昧之言,全賴將軍大度,還請告辭。」

  「明日軍議,」公孫珣輕笑揮手道。「還請程公依舊不吝才智。」

  「理所當然。」言罷,程立看都不看其餘三人一眼,便自顧自出去了。

  房內一時無言,尤其是婁圭,他面色青白不定,估計算是見識到了程立的『性格惡劣』所在。

  「我也先回去了!」董昭干坐片刻,似乎是覺得氣氛有些尷尬,就主動拱手告辭。

  公孫珣不以為意,揮揮手便讓對方去了。

  董公仁一走,倒是呂范伸手彈開榻上一片木牌,自嘲失笑:「其實,我本是想等董公仁走後進言文琪徵辟那程仲德長子程武,以作牽制和脅迫的……現在看來,倒也是心存不良的小人了。」

  婁圭聞言難得泄了一口氣,不由捻須反嘲:「小人難做,我既然已經做了,子衡何必再做?!」

  「都罷了吧!」公孫珣也是仰頭自嘲。「三個小人所侍之人,他又怎麼會來投呢?還是用心於戰事吧!就由你我這臭味相投之人,幫他蕩平鄉里。」

  呂范、婁圭聽到此言,各自起身拱手。

  另一邊,話說董昭出了縣寺,拉住一人隨意打聽了一下,卻居然往程立家中而去,後者剛剛返家,便聞得這董公仁來訪問,難免錯愕當場。

  「董司馬有何事見教?」稍微調整一下後,程立終於還是出門相應,而且沒了之前在縣寺中的昂然直色,這是因為對方本就是鄰郡名士,相互早有耳聞,算是半個鄉人。

  「程公,」董昭甫一入門便正色問道。「我聽說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人各有志,既然你早間已經拒絕了公孫將軍的招攬,為何還要咄咄逼人,上門再行諷刺之事呢?如此舉動,豈不是徒惹人厭惡?」

  程立蹙眉反問:「敢問董司馬,若我不去耿直一番,真有小人進言讓公孫將軍辟我子為吏又如何?我屆時還能以老朽之語應對嗎?」

  董昭沉默片刻,卻又不禁反問:「且不說此言,公孫將軍真不是程公之『日』嗎?」

  程立難得感慨:「動亂將起,龍蛇並舉,不如自保於鄉梓,且坐觀時事。再說了,公孫將軍終究是燕人,德望亦在河北。」

  董公仁無言以對。

  —————我是……的分割線—————

  「黃巾起,太祖嘗過東郡,董公仁為隨軍司馬,舉東阿程立,太祖喜而辟之,立不應。待出,昭私問曰:『將軍不能乎?』對曰:『天下將亂,龍蛇起陸,且觀之。』昭默然,立遂走。待歸,昭喟然語於呂、婁:『吾素聞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今程仲德見機不早,悔之晚矣。』」——《新燕書》.卷七十.列傳第二十

  PS:多說幾句,請晚上不要等……強烈建議每天早上看,作為一個搬磚狗,我也很無奈……尤其是每天一打開文檔就習慣性頭疼。

  還有書友群,684558115有興趣可以加一下。

  第二十五章 思南忽思北

  隔了一日,隨著梁仲寧領著河南諸城那一萬黃巾軍倉惶從蒼亭渡河往北,漢軍各路人馬也都紛紛返回距離蒼亭其實並不遠的東阿聽令。

  「事到如今並無太多可言的了。」東阿縣寺大堂中,婁圭當仁不讓的建議道。「無論如何,都應當召喚黃河上的審正南與王叔治到蒼亭,然後騎兵即刻渡河,以求在河北開戰!」

  諸將俱皆凜然,而凜然之餘有人面色嚴肅,又有人喜上眉梢……前者多為持重之輩,後者多想的是建功立業。

  「這是自然的事情。」坐在上首的公孫珣立即應聲道。「但除此之外,還要考慮濮陽之敵。」

  「濮陽之敵如今無外乎是兩條路可走,一是固守濮陽不動;二是全軍發兵跨河支援張伯與梁遠。」婁子伯捻須而答,依舊昂然自若。「而從我軍這邊來看,無外乎是也是兩條路可走,一是讓白馬楊子張、頓丘牽子經、咸城李退之三人不動,隱隱對濮陽成合圍之勢,鉗制卜已;二是全軍過河,集中兵力打仗,不對濮陽做任何理會!」

  「子伯已經說得很透徹了!」曹操不由拊掌大嘆。「軍情複雜,可子伯卻能臨陣籌劃,相機分派,無有遺漏,堪稱明於軍計了……當日你我少年頑劣於宛洛之間的時候,哪裡會想到有今日呢?」

  「孟德兄此言算是說對了。」公孫珣也是失笑言道。「這些天,軍中諸位總是說我用兵如神,但他們卻不知道,子伯的謀略比我還要強!」

  此言一出,一眾洛陽北軍校尉自然拍馬不迭,便是韓當、呂范這些熟人也難免出言誇讚,搞得婁圭面色緋紅,只好捋須笑而不言。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