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殿上諸位公卿大臣一時紛紛頷首……說到底,公孫珣太年輕了,這種國家興亡之事交給他,這萬一在河北敗了,張角大軍壓入洛陽又怎麼辦?

  「那大將軍可有人選?」天子稍作思索便當即點頭稱是。

  「臣以為,光祿勛趙苞趙公素來知兵,又是清河出身,或可出任北面持節主將!」何進當即舉薦了一人。

  此言一出,趙苞也是當即昂然請戰,不少公卿也紛紛稱讚這個人選。不過,其中吏部曹尚書盧植倒是不及表態,反而是不由瞥向了自己那個立在殿中,依舊面無表情的學生。

  話說,到了此時,盧子干哪裡還不明白,自己分明是中計了!

  公孫珣根本沒有說服他的岳父,他岳父趙苞分明也是一腔忠義,凜然不讓……而當日這廝去見自己,乃是刺激自己主動爭將,以抑制他岳父趙苞!

  畢竟,若自己為將,公孫珣還能在別處為將,可若是趙苞持節,那朝廷又怎麼會同時舉用翁婿二人呢?

  只是不曉得他後來的安排在何處。

  然而,來不及多想了……就在此時,以司徒楊賜為首,諸多受了盧植請託的公卿卻已經紛紛出列,並推舉他盧子干北面持節應對張角了。

  盧植本人報國心切,也只能暫時按下心思,當即出列自請為將。

  果然,趙苞看了盧植一眼,又看了看自己的女婿,倒是乾脆請讓了——他雖然不會因為女婿的私下請求而主動推辭,可盧植既然來爭,他就沒必要再如何如何了,因為他對盧子干也是服氣的,而這樣也省的占住這個位置耽誤自己女婿建功立業了。

  隨即,公孫珣也隨即以師生之儀,請盧植為將。

  見到這一幕,盧子干心中更加恍然,但事到如此也無法多想,反而只能愈發昂首挺胸,慷慨請出河北了。

  天子本就對盧植向來有好感,而且非常信任,如今公卿大多推舉於此人,便在大加勉勵之餘,直接定下了盧子干持節北上,總攬河北軍事一事。

  而接下來,公卿們又紛紛推舉朱雋為南方次將,公孫珣與郭勛為北面次將,各自在揚州和幽州募兵,然後輔助皇甫嵩和盧植,兩面夾擊……這種事情合情合理,似乎就要成為定局。

  不過這裡面有個問題是,南面黃巾軍主力分散三處,所以潁川之後朱雋將來一定會和皇甫嵩分兵,故此應該予以持節。可幽州軍那邊,卻只要面對一個防衛後方的張寶……郭勛和公孫珣兩個人,一個年長的幽州刺史,一個封侯的太守,誰來持節?

  支持公孫珣的公卿大臣其實不少,而一番爭執之下,倒是公孫珣主動請讓,以郭勛本就職責所在為由,建議對方持節總攬幽州兵馬……事情似乎皆大歡喜。

  但就在這時,大將軍何進卻再度昂然請言:「臣還有一策,或可使黃巾賊速平。」

  「大將軍請講。」天子當然不無不可。

  「陛下。」何進正色言道。「南陽是臣故鄉,潁川是臣任職的地方,故此,臣知道彼處水網縱橫,不利騎兵。那麼,何妨調度其中騎兵,集中用於他處?」

  「大將軍的意思是,要將騎兵集中用在河北嗎?」一直沒有開口的五官中郎將楊彪忽然插嘴,引得他一直閉門養神的父親睜開了眼睛,卻又旋即閉上。

  「非也。」何進凜然對道。「我意,公孫太守善用騎兵,以其將才為次將之輔,未免用人不當。而東郡黃巾賊卜已連陷十二城,擁兵數萬,連結河南河北,亦是心腹之患。何不以公孫太守為將,總督河內、并州、洛中騎兵,並速速沿河而下,掃蕩東郡,割裂南北,以定局勢!若事成,亦可以借騎兵之速,各處支援局勢。」

  公孫珣當即自請出東郡!

  「可如此,又要調度多少騎兵呢?」楊彪似乎跟大將軍槓上了。「調度太多,會不會影響潁川之戰?」

  「不會。」何進當即回復。「公孫太守自幽州本就帶來三千騎兵,并州那邊還可以從雁門、太原調來兩千,而洛中,也不是要出什麼精銳騎兵,乃是要陛下發西園廊馬數千,然後就地招募三河騎士便可……以公孫太守之能,三千騎兵便可破廣陽黃巾,並掃蕩太行,若與他七千騎兵,想來便足以橫行大河上下了!」

  楊彪一時無言,若有所思。

  和諸位公卿大臣一樣,天子也一時反應不及,因為他本意乃是先定潁川,再去掃蕩他處。但依照何進所言,只需要七八千騎兵,尤其是去掉公孫珣帶來的三千幽州突騎,再去徵召兩千并州兵馬,如今更是只要三四千廊馬便可,倒也一時有些猶豫……引騎兵沿大河出東郡,割裂南北,自成方面,或許的確是個好主意。

  而且另一方面,天子也需要協助樹立起大將軍的威信,剛剛何進推薦的趙苞,便已經被眾人否了,此番又如何呢?

  實際上,便是皇甫嵩、朱儁二人也沒有因為自己要被抽調馬匹而出言駁斥,因為他們也需要尊重新任的大將軍。更別說,這裡面還有大將軍跟楊氏之間的糾葛……這楊彪吃的哪門子醋,居然跟大將軍爭執起來了?

  「若只是七八千騎兵。」正在此時,五官中郎將楊彪忽然向天子躬身行禮。「臣以為可行!而且,東郡遙遠,又失陷十二城,當請公孫太守卸任涿郡,以五官中郎將之名持節而往……國事危急,臣願意辭職讓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