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何進固然天資不足,但也不是笨蛋,聞言當即再次有所醒悟:「是因為解除黨錮會讓諸位常侍不滿,請出西園藏錢會讓天子暗恨的緣故嗎?」

  「不然呢?」公孫珣也是愈發曬笑不止。「遂高兄的這個大將軍當的太早了……是好事,但也失之餘根基不穩,如今正該謹言慎行,以求立足穩妥。至於說做事情嘛,最起碼要等到羽翼豐滿之後再說吧?」

  何進再度信服頷首:「文琪說的極對,大將軍一職得來的太過倉促,偏偏卻又職責極重,此時只應該以穩妥為上,卻不該輕易與天子、常侍之間有所齷齪。」

  公孫珣低頭輕笑後臥。

  「不過。」何進見狀也是一時失笑。「如今我畢竟也是大將軍,只要不去招惹天子和常侍們,也不引起士人眾怒,那別的事情總是可以有所為的……文琪直言好了,此番可有所求?」

  「只求平叛之後,亭侯變縣侯,然後再換一大郡便可。」仰頭躺在那裡的公孫珣不以為意道。

  「我想也是……」何進當即頷首。

  話說,從正常人角度而言,這年頭兩千石再往上走,普遍性也就是這兩個追求,一個是爵位自然不必多說,而另一個就是履任地方的富庶與大小了……這是因為有漢一朝,太守權責極大,宛如一郡國君,而偏偏郡和郡之間差距又極大,有的郡只有幾千戶,幾萬人,還在邊境上;而有的郡國卻是幾十萬戶,上百萬人口,偏偏又挨著中樞,政治地位格外的高!

  實際上,即便是當朝天子收官錢的時候,也都很講究這個的——比如說窮的郡會打折,再比如說富庶的郡國會多加錢,還比如說三公格外便宜,這是因為本身有資格買三公職務的人太少,屬於買方市場云云……不過從這個角度來說,也能看出來富庶大郡的附加政治地位。

  那麼總而言之,天下人看到公孫珣此番如此跳脫,認為他忠誠懇切之餘也紛紛覺得他似乎是想追求一下個人功名,倒也數尋常之事了。

  畢竟,有漢一朝,從來沒有人會把功名利祿當做什麼羞恥和負面的東西來看待,也從來不會有人覺得這玩意會和忠誠相悖逆……人人皆不諱盡忠報國之餘,以求個人建功立業。

  「可是若想有如此晉升,怕是要做一路主帥才可以。」何進也躺了下去,然後以手敲打床榻邊沿,壓低聲音繼續言道。「而文琪適才為我講解局勢,說是如今黃巾賊南三北二,最多五路軍勢……卻不知你看中哪一路?」

  所謂南三北二,五路黃巾賊,乃是公孫珣結合剛剛從何進這裡獲取的情報後得出軍事態勢分析,具體而言是這樣的:

  黃河以南,黃巾軍有三路主力,一路在東郡,當地渠帥喚做卜已;一路在南陽,剛剛殺了南陽太守褚貢,首領喚做張曼成;還有一路,乃是潁川黃巾,首領是波才、彭脫,這一路目前最強勢,基本上已經將潁川、陳國、汝南連城一片,而且儼然還有厲兵秣馬,匯合南陽張曼成一起進逼洛陽的趨勢。

  在黃河以北,乃是按照公孫珣本人的觀察和分析,張角兄弟雖然幾乎完全控制了鉅鹿、安平、清河三國,使得黃巾賊的控制區域連成一片,卻也明顯分為南北兩個戰區,一個是張角、張梁率領的大部分主力,正在努力往魏郡這邊攻打;另一個卻是張寶帶領的北線部隊,目前正在冀州最北面設置防線,試圖為張角主力做後衛。

  而南三北二,五路黃巾主力,強弱不一,緊迫性也不同,也就難怪何進要問公孫珣的打算了。

  對於這一點,公孫珣當然早有準備:「不拘哪一處,若能為一路主帥,此番便足夠了……」

  何進當即會意應聲,而二人也不再多言,似乎將要昏睡。

  不過,頓了一頓後,公孫珣卻又忍不住多加了一句:「別的倒也罷了,唯獨我從河北而來,親眼目睹張角處人心不定,若萬一往彼處而去,還需要遂高兄在朝中為我穩一穩局勢。」

  何進立即有些疑惑起來:「以文琪之能,也會覺得張角難打嗎?彼輩如此厲害?」

  仰頭臥在那裡的公孫珣一時苦笑:「遂高兄想多了,我不是怕張角,乃是怕天子……張角那裡占據河北多座大城,又頗能蠱惑人心,萬一深溝高壘,便不免拖延時日,而天子怕是屆時會對此有些不耐。」

  何遂高這才恍然:「如此,我儘量替文琪求別處主帥便是。」

  公孫珣這才放下來心來,二人就此在都亭中和衣而睡,倒是一夜再無言語,似乎之前言談中一路主帥便已然到手一般。

  然而就在第二日,公孫珣與何進一早起床,在都亭大堂上用了些許早餐,然後前者正準備暫時辭別對方,出都亭進入洛陽公車署上書請戰之時,卻忽然間來了一位不速之客,將某人的小算盤摔得七零八落。

  「大將軍!」來人雖是在軍中,卻依舊梁冠儒袍,進入何進所居都亭正堂中後居然也只是對著何進泰然一禮,便與公孫珣拱手相對。「文琪,素來不見,氣勢愈發雄偉了。」

  「文先兄。」

  公孫珣和何進見到來人後居然全都起身微微示意回禮……原來,此人居然是當朝名門之後,司徒楊賜之嫡子楊彪。此時,楊彪楊文先的職司正好是五官中郎將,便無奈隨著何進一起來到城外『修理軍械』了。

  「文先兄是來尋文琪的嗎?」寒暄完畢,又讓了楊彪座位,何進這才坐了回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