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婁圭也是一時無言。

  「不過,此番猜度都是以啞啞可慮老謀深算,從頭到尾刻意欺瞞為前提的。」公孫珣復又搖頭不止,儼然是自己也有些舉棋不定。「然而明臨答夫此人自稱莫離支,獨霸朝綱,然後到如今年紀漸長,身體衰弱也是人盡皆知的確切消息……身體衰弱自然要選繼承人,子承父職必然引發國內不滿也是自然而然的道理。既如此,啞啞可慮又怎麼可能會甘心出來為明臨答夫行此詭計呢?我是不是確實有些多疑了?」

  「不說多疑不多疑!」婁圭此時忽然開口道。「既如此,少君,我有一計,或許可以從容破此局!就看你有沒有這個魄力了!」

  「何計?」公孫珣眼睛都沒有眨一下。

  ——————我是無端多疑的分割線——————

  「冬日見鬼霧,主國家喪亂。」——《舊燕書》.五行志

  PS:還有新書群684558115大家可以加一下。

  第二十五章 漁夫

  臘月,冬日的山谷中到了傍晚時依舊會霧氣繚繞,不過駐紮在這裡的漢軍卻已經毫不在乎,因為他們很快就發現,這霧氣只是傍晚出現,到了晚間就會自動消散,恰如某些地方習慣性的早上起霧到了上午就消散一般。

  換言之,這很可能是本地特殊地形導致的一種小氣候而已,沒必要少見多怪。

  不過,軍中主將公孫珣卻以『霧氣太大』為理由,在此處足足拖延了四日都沒有動身,也是讓全軍上下一時頗有猜度。

  「將軍,」最後,就連徐榮都忍耐不住了。「再等兩日,不說逃逸入山林的敗兵會有所泄露,只怕每旬都要來送補給的高句麗人也要到了,屆時高句麗人有所準備……不要說他們會集結大軍了,只是堅壁清野、早做防範,對我們而言也是一件麻煩事吧?」

  「為何是徐司馬來說此事?」正在與王修核對文書的公孫珣暫停了下來,轉而饒有興致的對上了徐榮。「其餘諸位人呢?」

  徐榮一時無言以對。

  沒辦法,他總不能說其他人都不敢來講,只有他自己敢過來吧?

  哦,別人都畏懼主將,就你徐榮臉大?

  一旁的王修見狀只是微微一拱手,就知機的暫且退下了。

  「只是略有不解而已。」徐榮見到周邊無人,這才稍微解釋了一下。「十年不見的良機就在眼前,我軍又足有萬人……利刃在手,殺心又豈能不生?」

  「說的好,利刃在手,殺心自起。」公孫珣當即頷首。「或者說,大軍來此是幹什麼的?一萬大軍,辛苦集結起來花了我多少心思,動用了我多少人脈,總不能無功而返吧?」

  徐榮連連點頭,其實這才是他最難以理解的事情……要知道,這隻軍隊乃是眼前這位年輕縣君辛苦萬分七拼八湊出來的,比如自己這邊,應該公孫珣動用了極大人情才換來的一次出擊機會;又比如那些胡騎,多半是要花錢的僱傭軍;還有那些遼東的民防、壯丁,若是不儘量打些大勝仗,難道回去後不需要對遼東太守高焉有所交待?

  所以照理來說,眼前的軍中主將才應該是那個最迫不及待的人才對。但是,他偏偏按兵不動。

  「徐司馬。」公孫珣扶著身前的几案繼續嘆氣言道。「不是我推諉,實際上我恐怕才是軍中最想進軍的那個人,因為這隻軍隊其實是我的私軍,皆因我的個人私念才到此處……」

  「是!」徐榮毫不猶豫的再度點頭應道。

  「但是,越是如此我越要小心謹慎。」公孫珣繼續認真言道。「畢竟我不能讓軍中士卒因為我個人的私念而埋骨他鄉。你想想,一萬人,其中足足五千漢軍,當日北出彈汗山乃是朝廷欽命,我都為死傷之眾而日夜難眠,如今僅我公孫珣一人,那就更加背負不動了!徐司馬……」

  「是!」徐榮居然有些緊張了起來。

  「我寧可在此枯守,然後無功而返、喪失良機為天下人笑,也不願讓一郡人哭……沒有保全大軍的覺悟,我又這麼可能私自出兵呢?」

  徐榮沉默片刻,方才繼續追問道:「莫非前方有什麼不妥之處嗎?」

  「不瞞徐司馬,」公孫珣坦誠言道。「我之前是因為有內應才決定過來賭一把,然而坐原下來的太容易了,那守將的行為舉止也太過奇怪,便不免起了疑心……」

  就這樣,公孫珣又將啞啞可慮之事娓娓道來,並將自己的疑慮全盤托出……他其實也是想說服對方,畢竟對方本身就是這隻七拼八湊雜牌軍中實力第二強的人,而且本身還是漢軍,如果他也選擇無條件支持自己的話,那軍中無論如何都不用擔心再起什麼波瀾了。

  「明臨答夫確實年逾七旬了,」徐榮蹙眉言道,「身體漸漸不行也是人盡皆知的事情,所以從大局來看,啞啞可慮和貫那部有所舉動也是常理……不過,將軍謹慎為先我也無話可說,您是想守株待兔?」

  「沒錯,」公孫珣終於將自己的打算擺了出來。「我準備再等幾日,若是對方真有埋伏,那必然比我們耐心更差!」

  是了!這個道理徐榮當然明白……高句麗便是真的搞出了類似於前漢『馬邑之謀』的驚天巨幕,那國小民弱的他們也有一個致命的弱點,便是支撐不久!

  畢竟,想要捕獲一萬大軍,即便是雜牌軍,那高句麗人也必須要有三萬到五萬大軍提前在前方布置好才行,而以他們的人口來論,基本上是需要國中總動員才可以做到這一步……而這麼做,基本上會讓整個國家的一切生產生活行動都陷入到停滯狀態,並且還會對軍事儲備形成巨量的消耗。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