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郭縕也是微微頷首,儼然是對自己的推薦頗有信心。

  其實說白了,制度固然是制度,可大漢朝如今到底還是人治為先的……這郭縕家裡是并州一等一的名門,他以兩千石之尊舉薦一個在境內駐紮的別部司馬,如果資歷對頭的話,那想來中樞應該不會太過為難。

  當然了,最穩妥的一個方案,乃是去求董卓,這董仲穎正是并州刺史,在原本臧旻失去權責後,這些中樞直屬的野戰部隊正該他來統籌。但是怎麼說呢?公孫珣一想到要把這種小心思暴露在堂堂大漢忠良董方伯眼前,心裡就有些發虛……黃巾起義都還沒開始,自己居然就比董卓還道德敗壞,野心難制了嗎,這怎麼說得過去啊?

  所以,他寧可找只能敲邊鼓的郭縕,也不願意去求名正言順的董卓!

  「既然如此,文琪準備舉何人啊?」雙方既然如此坦誠,那自然也就放開了最後一道閘門,郭縕不由也盤起腿來歪了下身子。「你火燒彈汗,天下聞名,乃是公認的青年武略人才,想來心中早有成算。」

  「那是自然。」公孫珣含笑道。「若論才能,能統帥一部獨立而讓我安心的,不瞞郭公,我那些部屬中,其實只有四人而已。」

  郭縕登時無語,就你那幾百人,雖然很精銳,但是四人……還而已?

  「第一個自然是我的腹心屬吏呂范呂子衡,此人曾與我共學於盧師門下……」

  「原來如此!」不等對方說完,郭縕就恍然大悟了。「盧公海內名儒,兼修文武,他的門生自然無話可說……你是要我薦他嗎?若是薦他,便是無職也不妨,僅是盧公門生四字與彈汗一戰的經歷,便可以讓中樞側目了。」

  「非也。」公孫珣搖頭笑道。「此人是我腹心,也是私臣,而且他隨我來北疆,乃是棄了家中妻子在洛陽的,如今要返回洛陽,我又怎麼可能捨得留他在北地?」

  「這倒也是。」郭縕不由嘆氣。「那第二個呢?」

  「第二個乃是我麾下一名曲軍侯,姓韓名當,此時也隨我出行,不過卻先往五台山探路去了。」

  「我曉得此人。」郭縕再度插話道。「文琪不管往哪裡去,都要帶著他。據說此人本是你的鄉人,又極擅弓馬之道,遼西柳城大戰一箭射死柯最坦,彈汗山前渡河時他為先鋒……這些事情,你與人飲酒便常常說起,郡中上下都曉得。但是,此人文琪也未必就捨得吧?」

  「不錯。」公孫珣愈發得意。「我與義公生死相托,便是讓他留在此處,他本人怕也不會答應。」

  郭縕不禁感慨:「文琪確實能得人,可敬,可惜!那還有兩人呢?」

  「剩下二人,一名喚做程普,字德謀;一名喚做高順,字素卿……俱是當世虎臣,而且難得此二人都是穩重性子,可以放心託付方面!」

  郭縕認真應道:「要得便是穩重二字,但職務只有一處,不知道這兩人細細說來有何差異?」

  「差異當然是有的。」公孫珣感嘆道。「德謀出身良家,年少便被舉為郡吏,被我從右北平郡召來時就已經做到了一郡兵曹掾。此人容貌出色,行為得當,待人接物也都有一番水平……」

  郭縕微微頷首。

  「至於素卿此人,則為人清白嚴重,不苟言笑……他曾經犯下殺人重罪被罰為陪隸,是我將他從陪隸中選拔出來的。」

  郭縕不由微微蹙眉:「文琪總不至於想舉薦一個陪隸為軍司馬吧?就算是我願意上書,難道尚書台就會認可嗎?」

  公孫珣倒也認可:「所以說嘛,若是說才能,這四人皆可,但若說到合適,其實我心裡早有計較,怕是只有程普程德謀一人而已!」

  郭縕不由鬆了一口氣,然後就要點頭應下此事。

  不過就在此時,這位太守的耳畔卻又忽然傳來對方的一聲感嘆:

  「人才難得,如今我身邊還是乏人可用!不像郭公你們這些兩千石,下個徵召,派輛車子,就能把一郡一國的人物給招攬到手心裡……也是可惜,可嘆!」

  郭縕一時無言。

  「也罷!」公孫珣忽然搖頭,復又端起那麥飯。「郭公可是答應我了?」

  「答應了,答應了。」躲過那麥飯的郭縕頗有些意興闌珊的感覺。「程普程德謀,我記下了,今夜我就寫公文,明日一早便遣人快馬送往洛陽公車署……你把這麥飯和豆粥都端走吧!」

  目的既然已經達到,公孫珣也就不為難人家郭太守了,當即就將那麥飯和豆粥倒入了一個陶瓮中,準備事後去餵貓。

  當然了,乾脆利索了結此事後,接下來鹵城縣君與一幫郡吏自然也要重新入堂,然後宴席再開,順便行酒論文,談些風月之事,那就不必多言了。

  只不過,等到晚間,當公孫珣將對方一路護送到官寺門口時,這郭太守卻忽然趁著醉意,拽住了公孫珣的衣袖:「文琪,若無意外,此番你若入洛,你我或許便不知何時方能相見了,對否?」

  「然也!」公孫珣不由笑道。「宦海之上,隨波逐流,本就是如此……郭公這是何意,莫非要贈詩與我,聊表心意?」

  「詩我是做不出來的,卻有幾句話與你,可表心意。」

  「珣,洗耳恭聽。」

  「文琪,」郭縕長嘆道。「你知不知道,我心中其實挺羨慕你的恣意風流,也極為佩服你的勇烈功業。因此,每次見到你時就不由去想,若是我也能像你那般一往無前,有進無退,做下如遼西、如彈汗山那等壯舉,豈不是也不枉來此世間一場?」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