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過這一天,公孫大娘終於還是沒有再墮自己往日的威名,折騰到了下午時分時,墨水終於調試的不濃不淡,油性也正合適了起來。於是一番拓印之後,竟然真的就印出了《詩經》開篇第一首的《關雎》,帶上所謂標點鉤識,正好一百零二字而已。

  而就是這一張大白紙上的區區一百零二字,瞬間就引得令支城中一群土包子全都驚嘆不已!

  縣丞替自家縣君要走了三日辛苦得來的最後成品,還叮囑詩經整個印出來以後未必要通知他一聲,而作為嫡脈繼承人的公孫范竟然把之前污了很多字跡的殘次品給搶走了,也不知道拿回去能有什麼用?

  當然了,這些想法公孫珣也就是在心裡念叨一下而已,面上是一點都不敢露的。沒看到自家老娘那個趾高氣昂的樣子嗎?好像她做出了多大的貢獻一樣……

  其實,這反而是公孫珣有些無知和自以為是了。

  須知道,很多劃時代的技術並不需要太多的門檻,很可能就是將之前已有的幾項技術做適當的整合罷了,甚至有時候連整合都稱不上,僅僅是作出適合推廣的標準化改進而已……但它們偏偏就是改變了時代。

  就好像這個雕版印刷,其實漢代的立石碑的風氣特別流行,捶拓技術也基本上完全普及,之所以沒有用到印書上面,僅僅是差一張好紙而已……然而,在另一個時空里,即便是材質緊密便於保存的左伯紙出現後又兩百年,人們才猛地發現似乎可以把兩種技術結合在一起用來印書!

  這有技術含量嗎?

  沒有,但它就是很重要,就是改變了世界。而公孫大娘這個毫無技術含量的『發明』,就是讓這種方便知識傳播的技術提前了兩百多年面世!

  而且公孫珣不知道是,他這位老娘肚子裡還藏著很多類似的東西,只是礙於種種限制與心思拿不出來或者不想拿出來而已。

  呃,至於你說活字印刷是不是公孫大娘惡意隱藏的技術之一?不是的,真不是的……誰讓她不是工科狗呢,對不對?墨水和活字的材料實在不過關,調製個雕版的墨水都要她老命了,別說活字的墨水和材料了。而既然她沒那本事用活字,也就只好用毫無技術阻礙的雕版了!

  總而言之吧,經過這三天的折騰,不管技術含量高低的問題,也不管這種方法還需要多久的改進才能成熟,但所有人都總歸看明白了……別的不講,以後這天底下的書籍恐怕會越來越多,而且以公孫大娘和安利號的手段,這賣便宜書的書店恐怕也會越來越多!

  沒錯,你沒看錯……這年頭是有書店的!

  長安和洛陽都有書店,很早就有人把最基本的《論語》、《詩經》這些東西刻在竹簡上發賣……但是那個價格可不是一般人能接受的,而且也就是長安、洛陽這種大城市才有這種書店。

  漢代歷史上,著名的王充就因為家裡窮買不起書,於是天天跑到洛陽的書店裡看書,然後看一遍就能背下來,也不知道書店老闆是怎麼一個看法……當然,他在老家會稽的時候,想找個書店蹭書都蹭不到的。

  而正在公孫珣看著這初顯成效的『雕版』胡思亂想之際,公孫范卻去而復返,並帶來了他爺爺,也就是現如今族中事實上族長的邀請……說要請大娘去他家中一敘。

  至於邀請自家老娘去敘什麼,不說大家也都知道。之前就講了,這本朝傳統,無經學傳家,終究是二流世族。而公孫氏在二流世家頂尖的水準上已經煎熬了太久,那麼在老一輩眼裡,任何有助於傳揚家族學術名聲的事情都是比天大的!

  不過,這不關公孫珣的事情,他目送著自家老娘在公孫范的帶領下繼續以趾高氣揚的姿態往族中最大的那個院落中走過去後,就直接轉身,朝著令支城西門處的一個地方走去,那裡是安利號總號大院後方,公孫大娘親口所言的宿舍區是也。

  為何來此處?呃,之前一天李三姨就來找公孫珣了,說是那個新來的帳房非嚷嚷著要見他一面,還說要獻一個奇策給他。

  「子伯兄可還習慣?」推門進入對方的單人宿舍,公孫珣似笑非笑的打量了一下正在低頭忙著著什麼的婁圭。

  「承蒙文琪關照。」正在床頭桌子上伏案寫著什麼的婁圭連頭都沒抬,還真有名士派頭。「既來之則安之……況且,此地終究比在緱氏山下有趣多了,這才三日,我就已經見識到了許多生平未見的新鮮東西。」

  「是嗎?」

  「這是自然。」說著,婁圭還轉身展示了一下自己剛剛完成的阿拉伯豎式。「好東西……比用文字表達利索太多了。」

  「確實。」公孫珣倒也沒有反駁。「還有呢?」

  「還有……」婁圭放下手裡的白紙與鵝毛硬筆,轉身撐著所坐椅子的高背道。「這才三日而已,我就覺得自己之前的那些作為,宛如兒戲!」

  「哪些作為?」公孫珣隨意的坐到了對方的床沿上。

  「當然是收攏亡命之徒那些事情……」婁圭連連搖頭道。「我自以為聰明,比誰都更早看穿了這個世道,便想早做準備。然而到了遼西才知道,那些行徑簡直兒戲!世道一亂,僅僅是有勇力之士就行了嗎?可有糧秣?可有兵甲?可有地利居所?」

  「說的好似我們公孫氏要造反一般……」公孫珣當即哂笑。「我們公孫氏就有兵甲了嗎?莫非安利號還做起了兵甲生意,我怎麼不知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