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而第三日,雙方行到廣陽郡安次,路上就遇到過一回,而到了晚間,速度較快的公孫珣等人更是早早的在前面的亭舍中給對方預備好了一處房間,甚至還主動贈送對方一隻貓崽子作為禮物。

  第四日,雙方來到了漁陽郡的雍奴,再次半路超車的公孫珣乾脆帶著公孫越與韓當幾人早早站在了亭舍大門口候著對方。

  「老夫人。」這一次,公孫珣不等對方下車就主動上前對著那輛最好的車子笑道。「房間已經為您打掃乾淨了,您每日車馬勞頓,辛苦異常,還請早點歇息……」

  車內笑聲響起:「倒是勞煩文琪你日日辛苦。」

  「既然順路,小子義不容辭。」公孫珣曬笑一聲。「反而是老夫人你們,每日早早啟程,晚上不到天色徹底黑掉又絕不停下,著實辛苦。」

  車簾掀開,露出了那位老夫人的面容:「思兒心切罷了,我這兒子自幼失怙,全是我一手養大,且又只此一子,乃是家中唯一頂樑柱,從我算起,還有兒媳、孫女,若不快快親眼見到他本人,總是讓人不甘的。」

  公孫珣微微一怔,旋即正色點頭:「這倒是人之常情。」

  「之前初次見面,你便自稱是遼西人,自洛陽遊學歸家?」老婦人身體強健,聲音爽朗,在揮斥掉僕婦後乾脆自己走下車來。

  「正是。」

  「遼西何處人?」

  「令支……」

  「也難怪此番會順路。」對方失笑道。「我兒在塞外為官,只怕到盧龍塞前都要叨擾你了。」

  「原來如此。」公孫珣拱手行禮,然後讓開道路。

  「文琪為何不一起進去啊?」老夫人走了兩步,然後才忽然反應了過來。

  「不瞞老夫人。」公孫珣再度解釋道。「自此處開始,我們公孫家便多有商號、貨棧了,便是沿途各處的親朋也多了不少,今日趕得早些,我已經把自家的車隊、家人安排到了附近一處貨棧中歇息……」

  「那你為何又在此處啊?」這位老夫人似笑非笑。

  「正是擔憂老夫人無下榻之處。」公孫珣坦然道。「自漁陽郡往東,人口漸漸疏離,亭舍規模愈發狹隘,老夫人每次都盡力趕路,天色黑透了才下榻,怕是要經常遇到亭舍已滿的困境。再考慮到老夫人一行皆是女流做主,到時候萬一遇到一個不懂禮的住客,起了衝突,豈不是要吃虧?」

  「這燕地人皆不尊老嗎?」對方再度失笑。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老夫人千金之軀,無須冒險。」公孫珣語氣恭恭敬敬,但卻昂首挺胸,一臉坦然。

  「既然著亭舍狹窄,你又提前占了此處,就不怕逼得其他客人露宿?」

  「回稟老夫人,是有幾番客人,但都被我請到了我家貨棧處安歇了。」

  「那文琪為何卻不請我去你家貨棧處休息呢?」老夫人依舊似笑非笑的追問著。「那裡應該更寬綽吧?而且之前看你的隨行車隊,想來那裡的用度也是極好的。」

  「避嫌而已。」公孫珣依舊昂首挺胸,面不改色。「老夫人乃是官眷,住在亭舍中是理所當然。但我遊學之前,曾身為吏員,至今尚未去職,在不清楚老夫人身份之前冒昧邀請,說不定會有毀那位未曾謀面大人的清名……」

  這番話背後是有很多典故的,須知道,兩漢歷史上很多名臣都有在任內驅趕自己家人歸鄉的事跡,很多時候僅僅是因為這些家眷接受了本地吏員的些許奉承。

  「你還是吏員?」老夫人低頭若有所思。「遼西吏員?」

  「是。」

  「也罷。」老夫人忍不住搖頭道。「你可想知道我兒官職姓名?」

  「想知,但不敢知。」公孫珣笑道。「不如不知。」

  「善!」老夫人微微頷首,卻是直接領頭進去了。

  隨後那位中年婦人走過,公孫珣再度領頭行禮,又過來一人,公孫珣出於本能,又要低頭一禮,然而剛一低頭卻聽到耳旁一聲輕笑與一聲貓叫。他抬起頭來,趁著亭舍大門處的火光一看,不禁啞然失笑。原來,這次路過的赫然是一位十五六歲的少女,大眼睛、鴨蛋臉,雙頰處還有淺淺的酒窩,未必稱得上是絕色,但也堪稱容貌秀麗,溫婉可愛了……拋開這些不論,此女手裡還抱著一隻貓,正是之前公孫珣所贈。

  不用說了,此人必然那位老夫人的孫女了。

  兩人相顧一笑,各自頷首。稍傾,亭舍大門合上,公孫珣這才領著人上馬離去,然後第二日一早再來問安。

  就這樣,一路過來,雙方並不結伴而行,但每晚公孫珣卻都提前來到亭舍旁為這家人打點好住處,然後自己去自家商號中歇息,並於第二日再來請安送行。如此再三,竟然一路走到了右北平郡的無終,而從此處再走,北路是出盧龍塞的近路,南路便是令支了,雙方終於要就此告辭了。

  「到了盧龍塞,就有我兒的屬下接應護送了。」這日清早,老夫人拉著公孫珣的手笑道。「而且你之前也說了,你離家經年,又是寡母獨自在家,也該就此離去,去探視母親了。」

  「正該如此。」公孫珣低頭道。「還望老夫人到陽樂後代我向太守言明,此番回去與母親相聚後,必然儘快去郡城奉公!」

  這老夫人本來已經要扭頭上車了,聞言卻忍不住回頭好奇問道:「文琪不是說『不如不知』嗎?怎麼到了此處卻又知道我兒官職身份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