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正是如此。」

  「那你家為何多年只造出這種用來如廁的白色軟紙呢?」蔡邕茫然不解。

  公孫珣聞言冷笑:「蔡郎中啊,咱們剛才不是說了嗎?沒有經文傳家的世族,終究只是二流。而能養一個造紙作坊,且有獨門工藝的家族,哪個不是一流世族呢?須知道,這造出來的紙,終究還是用來書寫的多!」

  蔡邕為之恍然:「怪不得你剛才說令堂對此耿耿於懷……想來是那些有造紙作坊的大家,欺她是女子,是商人,又出身邊郡,所以自恃名族,懶得理她?而且,你母親離不開遼西,你家又終究只是在環渤海諸郡有些手段,出了這個圈子,恐怕更是寸步難行?」

  「這些經學士族,豢養造紙工坊,也不過是為了附庸風雅。」公孫珣昂首冷笑道。「而且他們家中豪奢無度,書簡再重也有僕人為他們駕車搬運;刻錄再難,也有刀筆吏為他們代勞。若非我母親,哪裡會有人想過以此來利天下?!可是這群人卻個個不識抬舉……」

  「我嬸娘懸賞百萬錢,以求新紙,此事當年環渤海皆知。」公孫越也再度插嘴道。「然而,數年間卻只得了這一種白紙工藝,還是從臨近遼西的涿郡一家士族中求來的,除此之外再無進展……」

  「這次我是真曉得你們所求了。」蔡邕微微捻著鬍鬚感嘆道。「令堂一女子,居然也心懷文教,我又豈能坐視不理?再說了,我這人也沒其他的愛好,唯獨書法、音樂、辭賦而已,此事若成,於我也大有裨益,公私兩便,不能不助……爾等可有什麼具體的訊息?說與我,我以書寫石經的名義替你們索要這造紙的工藝!」

  「蔡邕自矜能書,兼明斯(李斯)、(史扛)之法,非得紋工不妄下筆。工欲畚其事,必先利其器。用張藝筆、左伯紙,及臣呂,皆古法,兼此三具,又得臣手,然後可以盡徑丈之勢。方寸千官。」——《三輔決錄》.趙歧

  公孫珣和公孫越對視一眼,齊齊失笑,後者旋即又從盒中取出了數種紙張,一一鋪列在前!

  PS:還有新書群,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加一下,684558115。

  第二十五章 務實

  天氣漸涼,秋雨如注。

  劉寬府邸附近的一處小宅院中,身上帶著潮氣的許攸甫一踏入某人的房間,就忙不迭的踮起腳來:「哎呀呀,又來了嗎,這次又是哪家送來的紙張?」

  「東萊左氏。」正趴在地板上鋪陳紙張的公孫珣頭也不抬的答道。「這左家的紙緊密光潔,乃是我見過最出色的紙張,若有此紙,怕是就能直接作為書籍存世了……」

  「我怎麼記東萊本來就是珣弟你家商號鋪陳所在呢?」許攸聞言蹙眉問道。「當年令堂懸賞求紙,這左氏應該知道的吧?」

  「何止是知道?」公孫珣嘆了口氣,卻是繼續趴在地上整理紙張。「子遠兄不曉得,這左伯左子益乃是名聞青州的書法家,專攻八分,家中的造紙作坊也是頗為有名。當年我母親曾專門派人到他家求紙,結果人家理都不理。而這蔡郎中根本沒向左氏開口,但消息傳開後,人家愣是遠隔千里把自家的紙,還有工匠全都送了過來。而且子遠兄聽說了嗎?那京兆韋氏的韋端,竟然直接上書朝廷,說是石經一定要他家的墨來寫,否則不得神韻……」

  「哎呀……」許攸捻著鬍子連連搖頭。「這種事情,這種事情倒也是……不過珣弟,韋端倒也罷了,這左伯之事……此一時彼一時也,你就沒必要多計較了。」

  公孫珣微微點頭,心說我就知道你會這麼講,就好像自己那位族兄知道此事後一定又要說什麼『將來咱們兄弟富貴了一定要給這姓左的好看』一般。

  「伯圭不在嗎?」許攸繼續裝模作樣地四下張望了一下。

  「大兄交遊廣闊。」公孫珣依舊俯身在地。「最近更是與那袁公路頗為投契,常常到那邊盤桓。今日據說還有南郡襄陽蔡氏的蔡瑁征拜為郎,那蔡瑁乃是蕩寇將軍張溫的妻侄,蔡氏又是襄陽巨族,所以袁公路頗為重視,便於今日在府中設宴,我大兄中午便啟程去了……」

  「原來如此。」許攸略微感慨道。「如今石經一事乃是天下矚目的大事,一共分派了四十八塊石碑,前些日子不過才立下了第一塊,就有上千輛車子過來抄錄,從太學一路堵到了開陽門……你們兄弟替各自老師主持《毛詩》、《韓詩》的刻錄,藉此一躍為士人、貴人所重也是理所當然。」

  「誰說不是呢?」

  「不過……」

  「子遠兄有何話要說?」

  「不過珣弟為何沒有去那袁公路府上呢?不是說那蔡瑁要來嗎?」

  「此輩與我何益?」公孫珣忍不住脫口而出。

  「說的好!」許攸猛地一拍手道。「照我說,倒是伯圭名聲初顯,以至於被這些虛勢迷花了眼睛……他也不想想,這種表面宴遊有何用處?那蔡瑁再是南郡巨族,又干他何事?至於袁公路,此人四世三公,前途不可限量,固然不得不結識一番。可也僅僅結識一番就足夠了,真要是想再進一步,被人家所看重,難道就憑一起多喝了三五次酒便成了嗎?最起碼也得像那蔡瑁還有我一樣,身上有個郎官的名號才行吧?珣弟啊,你這兄長不如你務實啊!」

  公孫珣默然無言。

  話說,他剛才那話並不是這個意思,只是心裡覺得那蔡瑁和袁術將來都是在南方起勢,而且還全都是廢物,對自己將來並無大用而已。真要是換成了袁紹設宴招待曹操,別說下雨了,就是下刀子那自己肯定也要去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