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頁
軟乎乎的國師,硬著吃。
軟飯硬吃。
謝玉帛想了想帳面數字,包括了這一年商言戈賺的錢,感嘆:「本國師太有錢了。」
謝玉帛幽幽道:「明天要坐五小時的大巴。」
商言戈只好放開他,轉而收拾行李,沒人五套衣服是必須的,以防萬一,國師還要多一套。
還要裝上國師喜歡的零食、浴巾、洗漱用品、小被單、拖鞋、蚊帳……
謝玉帛眼睜睜看著商言戈從衣帽間又拖出第三個24寸大箱子,「我又不是去當少爺的,不能到了那邊再買嗎?」
商言戈:「到了那裡買不齊你慣用的。」
謝玉帛不服氣:「我上輩子還吃過草根呢。」
商言戈眼神一暗:「承認了?那回梁河發大水,你監修河道回來之後,瘦了一圈。」
大水之後,周圍村莊顆粒無收,糧食慘絕,謝玉帛憑著自己在百姓心中的親和力,和沿岸村民一起,自發修繕河道保衛家園。
那時他不在京城,發生這事之後,謝玉帛擅自前往處理,回來之後還說那裡生活不錯,百姓們天天投餵他大饅頭。
分明就是靠著跟工人同吃同住,建立起來的信念和信心,偏偏嘴上說得天花亂墜。
存亡面前,百姓的認可豈是那麼容易得到?
謝玉帛閉緊嘴巴,為什麼隔了這麼久,還能揪著上輩子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不放。
最怕陛下明察秋毫。
只能用美色揭過這件事。
翌日,商言戈開了一輛舒適的加長商務車,並且雇了一名山路經驗豐富的司機。
謝玉帛的個人用品塞滿了後備箱,讓國師有點臉紅:「待會兒還要去接教授呢。」
你讓教授的行李往哪放?
商言戈:「問過了,教授沒有行李。」
人家教授一共只帶了兩套換洗衣服,沒了。一下子把國師襯托得錦衣玉食起來,反正商總是很滿意。
林教授第一次坐這種車進山,有些感慨,臨到來了,還能沾這種光。
一共五個小時,商言戈和司機輪流開,最後一個小時,商言戈坐回后座,謝玉帛眉頭一皺,察覺道什麼。
商言戈:「怎麼了?」
謝玉帛:「我預感那邊會停電兩天。」
商言戈:要不我們回去?不想讓國師吃苦。
謝玉帛:「你要不要到了就回去?沒電多不方便……」
他說著說著就閉嘴了。
大家都是從沒電時代走過來的,還真吃得了這個苦。
抵達村口的時候,差不多下午一點,村口有個老人一直等著,見車來了,認了好一會兒才敢上去。
教授以前都是做公交到山口,走路進來的。
「林老師您來了,我已經通知大傢伙了。」老頭滿臉感激,「距離您上一次來五年了,大家都還記著您吶,老張說您那副藥方特別有效……」
「這回咱不住小木屋了,我們住學校宿舍。」老頭解釋道,近年來村里又通路又建新小學,但是小學才用不到四年,就沒有生源了,也沒有好老師,年輕一代都帶著孩子去外面上學。
學校的宿舍一年到頭空著幾間,正好可以住。
林教授笑道:「學校宿舍那不錯,我住了幾十年宿舍了。這是我的學生和他的朋友。」
老頭看向唇紅齒白的謝玉帛,以及站在他身邊不苟言笑的商言戈,撓了撓腦袋:「下午通知停電,停兩天,你們要克服一下了。」
謝玉帛笑眯眯:「沒問題,我也是今年才用上電。」
老頭一下子肅然起敬,以為謝玉帛是哪個山溝溝考出來的大學生,這年頭讀書真不容易,就好比他們村,這幾年在村里讀小學的孩子,沒有一個考上大學。
謝玉帛和商言戈稍作休整,就跟著林教授一起,在小學教室里等人問診。
來的大多數五十歲往上的群體,在家務農。他們格外相信林教授,中醫嘛,越老越吃香。
謝玉帛坐在一旁打下手,無人問津。
謝玉帛沒有主動出擊給人看病的經驗,眼神無辜地看向商言戈。
商總差點想出門給謝玉帛找兩個託兒。
林教授那邊被包圍起來,一時也沒有時間顧謝玉帛。
謝玉帛看了看隊伍末尾的一個奶奶,忙扶著她坐下來,「您左腿不好啊?」
謝玉帛的模樣正得奶奶輩的喜歡,剛一開口,就吸引她的注意力,順理成章地友好寒暄。
比如幾歲了?哪裡人?找女朋友了沒有?要不要介紹?我以前當紅娘的,十里八村的姑娘我都認識……
謝玉帛:「好了。」
老奶奶:「啊?」
謝玉帛:「您走動試試。」
老奶奶方才全心全意說媒,都沒看見謝玉帛幹什麼,將信將疑地站起來,突然發現自己的左腿靈便了一起,再也沒有使不出力氣的拖沓感。
「我能走了!都沒看見下針就好了!」
「果然是林老師的徒弟!」
老奶奶的幾聲讚嘆,引起了其他人的注意力,林教授趁機誇讚了一番謝玉帛的非凡醫術,「別看他年紀輕,比我還厲害。」
於是漸漸地,兩邊人數持平,直到有一回,林教授遇到問題,愁眉不解,詢問謝玉帛解救之法,而謝玉帛不假思索接過了病人,三下五除二給了法子。
軟飯硬吃。
謝玉帛想了想帳面數字,包括了這一年商言戈賺的錢,感嘆:「本國師太有錢了。」
謝玉帛幽幽道:「明天要坐五小時的大巴。」
商言戈只好放開他,轉而收拾行李,沒人五套衣服是必須的,以防萬一,國師還要多一套。
還要裝上國師喜歡的零食、浴巾、洗漱用品、小被單、拖鞋、蚊帳……
謝玉帛眼睜睜看著商言戈從衣帽間又拖出第三個24寸大箱子,「我又不是去當少爺的,不能到了那邊再買嗎?」
商言戈:「到了那裡買不齊你慣用的。」
謝玉帛不服氣:「我上輩子還吃過草根呢。」
商言戈眼神一暗:「承認了?那回梁河發大水,你監修河道回來之後,瘦了一圈。」
大水之後,周圍村莊顆粒無收,糧食慘絕,謝玉帛憑著自己在百姓心中的親和力,和沿岸村民一起,自發修繕河道保衛家園。
那時他不在京城,發生這事之後,謝玉帛擅自前往處理,回來之後還說那裡生活不錯,百姓們天天投餵他大饅頭。
分明就是靠著跟工人同吃同住,建立起來的信念和信心,偏偏嘴上說得天花亂墜。
存亡面前,百姓的認可豈是那麼容易得到?
謝玉帛閉緊嘴巴,為什麼隔了這麼久,還能揪著上輩子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不放。
最怕陛下明察秋毫。
只能用美色揭過這件事。
翌日,商言戈開了一輛舒適的加長商務車,並且雇了一名山路經驗豐富的司機。
謝玉帛的個人用品塞滿了後備箱,讓國師有點臉紅:「待會兒還要去接教授呢。」
你讓教授的行李往哪放?
商言戈:「問過了,教授沒有行李。」
人家教授一共只帶了兩套換洗衣服,沒了。一下子把國師襯托得錦衣玉食起來,反正商總是很滿意。
林教授第一次坐這種車進山,有些感慨,臨到來了,還能沾這種光。
一共五個小時,商言戈和司機輪流開,最後一個小時,商言戈坐回后座,謝玉帛眉頭一皺,察覺道什麼。
商言戈:「怎麼了?」
謝玉帛:「我預感那邊會停電兩天。」
商言戈:要不我們回去?不想讓國師吃苦。
謝玉帛:「你要不要到了就回去?沒電多不方便……」
他說著說著就閉嘴了。
大家都是從沒電時代走過來的,還真吃得了這個苦。
抵達村口的時候,差不多下午一點,村口有個老人一直等著,見車來了,認了好一會兒才敢上去。
教授以前都是做公交到山口,走路進來的。
「林老師您來了,我已經通知大傢伙了。」老頭滿臉感激,「距離您上一次來五年了,大家都還記著您吶,老張說您那副藥方特別有效……」
「這回咱不住小木屋了,我們住學校宿舍。」老頭解釋道,近年來村里又通路又建新小學,但是小學才用不到四年,就沒有生源了,也沒有好老師,年輕一代都帶著孩子去外面上學。
學校的宿舍一年到頭空著幾間,正好可以住。
林教授笑道:「學校宿舍那不錯,我住了幾十年宿舍了。這是我的學生和他的朋友。」
老頭看向唇紅齒白的謝玉帛,以及站在他身邊不苟言笑的商言戈,撓了撓腦袋:「下午通知停電,停兩天,你們要克服一下了。」
謝玉帛笑眯眯:「沒問題,我也是今年才用上電。」
老頭一下子肅然起敬,以為謝玉帛是哪個山溝溝考出來的大學生,這年頭讀書真不容易,就好比他們村,這幾年在村里讀小學的孩子,沒有一個考上大學。
謝玉帛和商言戈稍作休整,就跟著林教授一起,在小學教室里等人問診。
來的大多數五十歲往上的群體,在家務農。他們格外相信林教授,中醫嘛,越老越吃香。
謝玉帛坐在一旁打下手,無人問津。
謝玉帛沒有主動出擊給人看病的經驗,眼神無辜地看向商言戈。
商總差點想出門給謝玉帛找兩個託兒。
林教授那邊被包圍起來,一時也沒有時間顧謝玉帛。
謝玉帛看了看隊伍末尾的一個奶奶,忙扶著她坐下來,「您左腿不好啊?」
謝玉帛的模樣正得奶奶輩的喜歡,剛一開口,就吸引她的注意力,順理成章地友好寒暄。
比如幾歲了?哪裡人?找女朋友了沒有?要不要介紹?我以前當紅娘的,十里八村的姑娘我都認識……
謝玉帛:「好了。」
老奶奶:「啊?」
謝玉帛:「您走動試試。」
老奶奶方才全心全意說媒,都沒看見謝玉帛幹什麼,將信將疑地站起來,突然發現自己的左腿靈便了一起,再也沒有使不出力氣的拖沓感。
「我能走了!都沒看見下針就好了!」
「果然是林老師的徒弟!」
老奶奶的幾聲讚嘆,引起了其他人的注意力,林教授趁機誇讚了一番謝玉帛的非凡醫術,「別看他年紀輕,比我還厲害。」
於是漸漸地,兩邊人數持平,直到有一回,林教授遇到問題,愁眉不解,詢問謝玉帛解救之法,而謝玉帛不假思索接過了病人,三下五除二給了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