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頁
張良道:“大宴三日已過,而漢王軍中仍然人心散漫,連個哨崗也無,這實不妥當。”
劉季笑道:“哪兒有那麼嚴重,項羽都跑了,底下的小兵們樂一樂不正常嗎?子房多慮了。”
張良輕聲道:“漢王忘記彭城了嗎?”
劉季神色一震。
張良繼續道:“明明漢王優勢諸多,只需一個追擊,這天下唾手可得,漢王當真不想嗎?”
劉季沉默良久,將兩人領進內間,才開口道:“可是我已經在天下人面前發誓約定鴻溝為界,這下又該怎麼辦?”
此時陳平進言道:“漢王已占有大半天下,諸位諸侯又歸附於漢王。而楚軍已兵疲糧盡,這是上天要滅亡楚國。如果現在放走項羽無異於養虎為患。”
劉季沉默。
張良笑道:“漢王,倘若勝利,史書上記載的將是漢王的名字。”
劉季聞言良久點一點頭。
三.
戰爭結束的那天,事後回想起來也令人唏噓。
最後一戰,韓信擺長蛇陣先分後和,徹底將項羽的軍隊擊潰。在項羽被圍困之時,張良作楚歌,韓信令營中士卒傳唱。
四面埋伏之下,楚軍中帳里英雄末路。一場劍舞,虞姬別霸王。曾經的殺神奔出營一氣兒連斬數十人,最後於烏江自刎。
當一群烏合之眾拿著項羽的腦袋,胳膊和屍體的一部分紛紛過來討賞時,張良頗有些不忍的移開了視線。
他想起他第一次和項羽見面,還是六年前同項梁商討韓國之事的回程上。當時年輕的將軍何等英氣,帶著勝仗凱旋的得意和初入世事的青年人特有的盛氣凌人,在火光的照耀下騎在高頭大馬上居高臨下的看著他。如今短短六年,這曾經諸位諸侯不敢仰望的存在,現在竟成為這群蠅營狗苟之輩們用以沽名釣譽的籌碼。
可真是世事無常。
張良忽然感到很疲倦。
漢王看來也有些失神,同中帳內喜氣洋洋的氛圍有點兒不符。他頗有些心不在焉地賞賜打發了面前的這群人,然後獨自回了寢宮。
翌日漢王在項羽墓前獨自徘徊良久,不過他也沒有傷感很久,因為他馬上就要從漢王變為漢皇了。
四.
漢王登基後,將自己的名字改為了劉邦。接著,今上就開始分封,先封王再封臣,一氣兒封了韓王信、趙王張耳、淮南王英布、楚王韓信、梁王彭越、燕王臧荼和長沙王吳芮,接下來才開始分封大功臣。
受封之日,今上令張良自擇齊三萬戶。
三萬戶。彭城兵敗後,為了湊夠足夠多的兵馬,將自己最小的十二歲的兒子都送上戰場的蕭何都只拿了八千戶。戰功累累的曹參在群臣心中論功第一也不過拿了一萬戶。而張良獨封三萬,更可況這三萬還在物資豐饒的齊地。
張良很乾脆地拒絕了。他拱手作揖道:“臣剛開始是從下邳起義,與陛下在留縣相遇,這是上天讓臣來輔佐陛下的。陛下用臣的計策,幸而最後都達成了目的。臣只願封在留地就行,不敢當三萬戶。”
張良說話時垂首拱手,儀態完美,自然也就沒有看到高台上的帝皇,那眼中一閃而過的失望。
下朝後,韓信湊到張良身邊來。他有些猶疑道:“為什麼不接受三萬戶呢?如果只有一個留縣,你就不能吃的最好穿的最好了。”
張良聽的想笑,他有意逗他道:“看來在我們楚王心裡,只有吃穿最重要。”
“當然不是這樣!”你才是最重要的,韓信堪堪收住將要脫口的話,心裡有些埋怨張良,嘴上委委屈屈的嘟囔道,“可是你值得最好的啊……”不吃好穿好,子房的病怎麼養好。罷了,大不了以後自己把好的都留起來給他。
張良見他這副模樣,心底一軟,便也收了玩笑心思。他左右看了一眼,確保無人注意這邊,才低聲道:“重言,當心飛鳥盡,良弓藏。”
第19章壹拾玖
一.
張良萬沒料到這一天來得這樣快。
距離他提醒韓信“飛鳥盡,良弓藏”才過去兩年多,大大小小的功臣分封全部完畢也才過去一年,位高權重的楚王就被貶為了淮陰侯。
張良當即乘車到了陳丞相的府上。
“你為什麼要給今上出這種主意?!韓信他已經把鍾離昧殺了,也在雲夢澤跪迎了,你明明知道……”
“不是我要出這種主意,是今上要我出這樣的主意。”陳平打斷道,一雙桃花眼覷住張良,“留侯一向目光如炬,對局勢洞若觀火,怎麼現在對平一個小小的計策倒看不穿了呢?”
張良啞然。
陳平嘆息,忽然軟了語調,頗有點推心置腹的意味道:“子房,你急流勇退,都一年多稱病不理政事了。怎地現在對這件事這麼上心,還問罪到我這裡來了?”
張良沉默。
他這一年來一直對外宣稱從赤松子游,道是要辟穀修道。他也確實大部分時日都呆在山林里,賞景靜坐,心境一直十分平和。如果不是楚王時時來拜訪,張良自己都要以為自己要成仙了。孰料剛聽的韓信被擒的消息時,他又驚又怒,一時間把手上的杯子都摔了,一門心思都在那人的處境如何上,竟全然不知自己的反常。
剛想反思一下自己,眼前就浮現這一年多來兩人相處的情境。韓信雙手沾著皂莢,細細搓揉著他的頭髮;夏日裡兩人踏溪水前行,年近而立和不惑的兩個男人竟像孩童似的互相潑水戲耍;冬夜裡他窩在這比自己小十歲的男人懷裡,全身都溫暖的熨帖。
好像自己和韓信呆在一起的時日裡,自己一直都在反常。
心臟頭一回不受控制的突突跳起來,似乎有什麼隱秘的帶著禁忌的答案就要呼之欲出。
陳平看著面前面色幾變的張良,雖是有心提點,卻也不禁有點黯然道:“子房,從前今上還是漢王時對你諸多順從。漢王中箭重傷臥床,你說要他起來巡視定軍心,漢王發著高熱也爬了起來。後來定都城,左右大臣皆言定洛陽。婁敬去說定關中,今上不聽,你去說,今上當日就擺駕關中。”
“如此君臣情意,多少人想要,偏偏留不住仙人一樣的你。那韓信到底做了什麼,把你都拽到了這凡世?”
“子房,你想過嗎?”
二.
張良一路坐著馬車來到淮陰侯府上。
韓信起先並不知曉這件事,還是門房來報他才連忙趕了出來。韓信趕過來的時候,張良正準備掀開帘子下馬車,他似乎心有所感,手上還拽著帘子的一角,頭就忽然間抬了起來,正正對上望過來的韓信的視線。
那一刻兩人臉上都沒有什麼多餘的表情,卻幾乎同時聽見了那於心內深處“嗡”的一聲悄無聲息的暗鳴。張良還在恍然,而韓信已經反應過來,臉上幾乎是不由自主地露出溫柔的神色來,連嗓音也在低沉中放柔了:“子房,你來了。”
這是張良第一次登韓信的門,卻不是他從前那個楚王的住處,而是一轉眼降為的淮陰侯。王和侯的差別還是挺大的,雖說張良從不在意這些,但並不代表他不知曉,起碼府邸的規格就相差不少。
“本來我想去你那裡的,沒想到你先過來了。”韓信的臉上是顯而易見的喜悅,“你來也好,我本打算去給你送禮,如今你親自上門來看也不錯。”
張良難得的沒有多說,他心裡藏著事,便有些心不在焉,目光散漫的在周圍忙忙碌碌的僕從身上遊走。許是剛搬來這裡不久,韓信從前府邸里的很多東西才拿進來,庭院裡顯得有些雜亂無章。
韓信沒有留意到張良的狀態。他今天實在是太高興了,今上下令讓淮陰侯和留侯共修兵書,這意味著他們可以名正言順的在一起待很長的時日,拖一拖興許就是一年半載。這旨意下來的時候,這麼長時日以來韓信頭一次覺得,劉邦辦事還是可以的。雖然這想法只維持了極短的時間。
韓信領著張良進了他的書閣。
屋內與院子裡大不相同,旁邊的架子上碼著整整齊齊的竹簡,桌子當中用布蓋著一樣東西。
“本打算去你那兒的時候捎上的,現在你來了,”韓信在桌子前站定,看著張良笑道,“掀開看看。”
張良掀起那塊布。
桌上是一個方正的棋盤,是弈的縱橫方格,卻在中間留了幾行沒畫。兩邊各六枚棋子,五散一梟,雙方都擺了個簡單的陣列。
“這是?”張良有些訝異道。
“我記得以前你跟我提過,說是想采六博和弈之長創一個新的棋法。我改了六博的投箸,梟和散各有走法,散一次一格,梟一次兩格,散不能後退,梟卻隨意。若是散過了這條界限,便可以同梟一樣走兩格。”韓信道,“我暫時就想到這些,想著和你一同完善它。不知道這份兒禮,你可高興?”
劉季笑道:“哪兒有那麼嚴重,項羽都跑了,底下的小兵們樂一樂不正常嗎?子房多慮了。”
張良輕聲道:“漢王忘記彭城了嗎?”
劉季神色一震。
張良繼續道:“明明漢王優勢諸多,只需一個追擊,這天下唾手可得,漢王當真不想嗎?”
劉季沉默良久,將兩人領進內間,才開口道:“可是我已經在天下人面前發誓約定鴻溝為界,這下又該怎麼辦?”
此時陳平進言道:“漢王已占有大半天下,諸位諸侯又歸附於漢王。而楚軍已兵疲糧盡,這是上天要滅亡楚國。如果現在放走項羽無異於養虎為患。”
劉季沉默。
張良笑道:“漢王,倘若勝利,史書上記載的將是漢王的名字。”
劉季聞言良久點一點頭。
三.
戰爭結束的那天,事後回想起來也令人唏噓。
最後一戰,韓信擺長蛇陣先分後和,徹底將項羽的軍隊擊潰。在項羽被圍困之時,張良作楚歌,韓信令營中士卒傳唱。
四面埋伏之下,楚軍中帳里英雄末路。一場劍舞,虞姬別霸王。曾經的殺神奔出營一氣兒連斬數十人,最後於烏江自刎。
當一群烏合之眾拿著項羽的腦袋,胳膊和屍體的一部分紛紛過來討賞時,張良頗有些不忍的移開了視線。
他想起他第一次和項羽見面,還是六年前同項梁商討韓國之事的回程上。當時年輕的將軍何等英氣,帶著勝仗凱旋的得意和初入世事的青年人特有的盛氣凌人,在火光的照耀下騎在高頭大馬上居高臨下的看著他。如今短短六年,這曾經諸位諸侯不敢仰望的存在,現在竟成為這群蠅營狗苟之輩們用以沽名釣譽的籌碼。
可真是世事無常。
張良忽然感到很疲倦。
漢王看來也有些失神,同中帳內喜氣洋洋的氛圍有點兒不符。他頗有些心不在焉地賞賜打發了面前的這群人,然後獨自回了寢宮。
翌日漢王在項羽墓前獨自徘徊良久,不過他也沒有傷感很久,因為他馬上就要從漢王變為漢皇了。
四.
漢王登基後,將自己的名字改為了劉邦。接著,今上就開始分封,先封王再封臣,一氣兒封了韓王信、趙王張耳、淮南王英布、楚王韓信、梁王彭越、燕王臧荼和長沙王吳芮,接下來才開始分封大功臣。
受封之日,今上令張良自擇齊三萬戶。
三萬戶。彭城兵敗後,為了湊夠足夠多的兵馬,將自己最小的十二歲的兒子都送上戰場的蕭何都只拿了八千戶。戰功累累的曹參在群臣心中論功第一也不過拿了一萬戶。而張良獨封三萬,更可況這三萬還在物資豐饒的齊地。
張良很乾脆地拒絕了。他拱手作揖道:“臣剛開始是從下邳起義,與陛下在留縣相遇,這是上天讓臣來輔佐陛下的。陛下用臣的計策,幸而最後都達成了目的。臣只願封在留地就行,不敢當三萬戶。”
張良說話時垂首拱手,儀態完美,自然也就沒有看到高台上的帝皇,那眼中一閃而過的失望。
下朝後,韓信湊到張良身邊來。他有些猶疑道:“為什麼不接受三萬戶呢?如果只有一個留縣,你就不能吃的最好穿的最好了。”
張良聽的想笑,他有意逗他道:“看來在我們楚王心裡,只有吃穿最重要。”
“當然不是這樣!”你才是最重要的,韓信堪堪收住將要脫口的話,心裡有些埋怨張良,嘴上委委屈屈的嘟囔道,“可是你值得最好的啊……”不吃好穿好,子房的病怎麼養好。罷了,大不了以後自己把好的都留起來給他。
張良見他這副模樣,心底一軟,便也收了玩笑心思。他左右看了一眼,確保無人注意這邊,才低聲道:“重言,當心飛鳥盡,良弓藏。”
第19章壹拾玖
一.
張良萬沒料到這一天來得這樣快。
距離他提醒韓信“飛鳥盡,良弓藏”才過去兩年多,大大小小的功臣分封全部完畢也才過去一年,位高權重的楚王就被貶為了淮陰侯。
張良當即乘車到了陳丞相的府上。
“你為什麼要給今上出這種主意?!韓信他已經把鍾離昧殺了,也在雲夢澤跪迎了,你明明知道……”
“不是我要出這種主意,是今上要我出這樣的主意。”陳平打斷道,一雙桃花眼覷住張良,“留侯一向目光如炬,對局勢洞若觀火,怎麼現在對平一個小小的計策倒看不穿了呢?”
張良啞然。
陳平嘆息,忽然軟了語調,頗有點推心置腹的意味道:“子房,你急流勇退,都一年多稱病不理政事了。怎地現在對這件事這麼上心,還問罪到我這裡來了?”
張良沉默。
他這一年來一直對外宣稱從赤松子游,道是要辟穀修道。他也確實大部分時日都呆在山林里,賞景靜坐,心境一直十分平和。如果不是楚王時時來拜訪,張良自己都要以為自己要成仙了。孰料剛聽的韓信被擒的消息時,他又驚又怒,一時間把手上的杯子都摔了,一門心思都在那人的處境如何上,竟全然不知自己的反常。
剛想反思一下自己,眼前就浮現這一年多來兩人相處的情境。韓信雙手沾著皂莢,細細搓揉著他的頭髮;夏日裡兩人踏溪水前行,年近而立和不惑的兩個男人竟像孩童似的互相潑水戲耍;冬夜裡他窩在這比自己小十歲的男人懷裡,全身都溫暖的熨帖。
好像自己和韓信呆在一起的時日裡,自己一直都在反常。
心臟頭一回不受控制的突突跳起來,似乎有什麼隱秘的帶著禁忌的答案就要呼之欲出。
陳平看著面前面色幾變的張良,雖是有心提點,卻也不禁有點黯然道:“子房,從前今上還是漢王時對你諸多順從。漢王中箭重傷臥床,你說要他起來巡視定軍心,漢王發著高熱也爬了起來。後來定都城,左右大臣皆言定洛陽。婁敬去說定關中,今上不聽,你去說,今上當日就擺駕關中。”
“如此君臣情意,多少人想要,偏偏留不住仙人一樣的你。那韓信到底做了什麼,把你都拽到了這凡世?”
“子房,你想過嗎?”
二.
張良一路坐著馬車來到淮陰侯府上。
韓信起先並不知曉這件事,還是門房來報他才連忙趕了出來。韓信趕過來的時候,張良正準備掀開帘子下馬車,他似乎心有所感,手上還拽著帘子的一角,頭就忽然間抬了起來,正正對上望過來的韓信的視線。
那一刻兩人臉上都沒有什麼多餘的表情,卻幾乎同時聽見了那於心內深處“嗡”的一聲悄無聲息的暗鳴。張良還在恍然,而韓信已經反應過來,臉上幾乎是不由自主地露出溫柔的神色來,連嗓音也在低沉中放柔了:“子房,你來了。”
這是張良第一次登韓信的門,卻不是他從前那個楚王的住處,而是一轉眼降為的淮陰侯。王和侯的差別還是挺大的,雖說張良從不在意這些,但並不代表他不知曉,起碼府邸的規格就相差不少。
“本來我想去你那裡的,沒想到你先過來了。”韓信的臉上是顯而易見的喜悅,“你來也好,我本打算去給你送禮,如今你親自上門來看也不錯。”
張良難得的沒有多說,他心裡藏著事,便有些心不在焉,目光散漫的在周圍忙忙碌碌的僕從身上遊走。許是剛搬來這裡不久,韓信從前府邸里的很多東西才拿進來,庭院裡顯得有些雜亂無章。
韓信沒有留意到張良的狀態。他今天實在是太高興了,今上下令讓淮陰侯和留侯共修兵書,這意味著他們可以名正言順的在一起待很長的時日,拖一拖興許就是一年半載。這旨意下來的時候,這麼長時日以來韓信頭一次覺得,劉邦辦事還是可以的。雖然這想法只維持了極短的時間。
韓信領著張良進了他的書閣。
屋內與院子裡大不相同,旁邊的架子上碼著整整齊齊的竹簡,桌子當中用布蓋著一樣東西。
“本打算去你那兒的時候捎上的,現在你來了,”韓信在桌子前站定,看著張良笑道,“掀開看看。”
張良掀起那塊布。
桌上是一個方正的棋盤,是弈的縱橫方格,卻在中間留了幾行沒畫。兩邊各六枚棋子,五散一梟,雙方都擺了個簡單的陣列。
“這是?”張良有些訝異道。
“我記得以前你跟我提過,說是想采六博和弈之長創一個新的棋法。我改了六博的投箸,梟和散各有走法,散一次一格,梟一次兩格,散不能後退,梟卻隨意。若是散過了這條界限,便可以同梟一樣走兩格。”韓信道,“我暫時就想到這些,想著和你一同完善它。不知道這份兒禮,你可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