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頁
“如果是這樣,沒問題。儘快明確態度,對雙方都有好處。總之,那是一封簡短的探詢你意見的信對不對?回封信說明態度就是了。……媽媽要走了。這麼著可以了吧?”
“咳。”
——我輕輕嘆了口氣。母親剛走到有玉米稈擋道的柴門旁,馬上折轉身,碎步來到我站的窗口前。臉色與方才不大一樣。
“哦,你剛才的事,”母親多少像路人似的,用女人看陌生男人的、時的眼神看著我,“……園子,你,莫非……已經……那個了?”
“瞎說,媽,你也真是的。”我笑了。我覺得出生以來從沒發出過這麼辛酸的笑,“你認為你兒子會做出這種混事?我,這麼不值得相信?”
“明白了。媽也是怕萬一呢。”母親又恢復了明朗的表情,不好意思地否定了。“做母親的,就是專門為了擔心這事才活在世上的。沒關係了。媽相信你。”
——我當晚寫了一封總覺得不太自然的婉轉拒絕的信。我寫道,事情來得太突然,暫時,我還沒有想到這一步。次日早上回廠途中,我順道去了郵局。負責快件的女人見我的手在抖,頗為詫異。我凝視著那封信被她用粗糙的髒手事務性地蓋上了郵戳。看到我的不幸遭到事務性的對待,安慰了我。
空襲轉移到了對中小城市的攻擊。看來,基本上沒有了生命的危險。學生們中間有投降一說。年輕的副教授發表了暗示性的意見,力圖譁眾取寵。他陳述播具懷疑性的見解時,總是得意洋洋地鼓起鼻翅。每見此壯,我變在心裡說:“我才不上你的當呢。”另一方面,我對一群仍舊相信勝利的狂信者也投以白眼。戰爭勝也好敗也罷,我統統無所謂。我只是,希望轉世再生。
病因不明的高燒迫使我回了家。我盯視著似乎在旋轉的天花板,像念經一樣一遍又一遍地在心裡叫著園子的名字。當終於可以下床時,我聽到了廣島覆滅的消息。
最後的機會到了。人們私下議論著“接下來是東經”。我白襯衣白褲頭,在街上到處轉悠。到了破罐子破摔的盡頭,行走的人們反倒表情明朗了。一刻一刻,平安無事。有人給膨脹的氣球加力時,總想著“要破了,要破了”。所到之出,都充滿了類似這種情景的明快的激動。然而,一刻一刻,平安無事。假如這種日子持續十天以上,人必定發瘋。
一天,瀟灑的飛機穿過馬馬虎虎的高射炮的炮擊,從夏日的天空投下傳單來。那上面寫著日本要求投降的消息。當天傍晚,父親下班後徑直來到了我們郊外臨時的家。
“喂!傳單上說的是真的。”
——他穿過院子剛在走廊坐下,就開了口。然後,把說是來源可靠的英文原文的複寫稿遞給了我。
我拿在手上,一眼就了解了事實。這不是戰敗的事實。這對於我,僅僅對於我,是可怕時刻即將來臨的事實。僅聽見名字就使我發抖的、然而自己一直欺騙自己說“那一天絕不會到來”的人的“日常生活”,已經不由分說地從明天起也要在我身上開始。這,就是事實。
第四章
意外的是,我提心弔膽的日常生活目前沒有開始的跡象。社會陷入了一種內亂,好象人們不去考慮“明天”,竟比戰爭期間還要甚。
借給我大學制服的老校友從軍隊回來了,我把東西歸還給了他。於是,我一時陷入了錯覺,以為自己擺脫了回憶乃至過去,自由了。
妹妹死了。當我知道自己同時是一個可以流淚的人後,得到了淺薄的安心。園子和某個男人見了面訂了婚。我妹妹死後不久,她結婚了。我這時的感覺好比是肩頭的擔子落了地。我一蹦三跳地自己對著自己樂。“這不是她甩了我,而是我甩了她的必然結果。”我不無自負。
我愛把命運對我的驅使牽強地作為自身意志或理性的勝利。這一積年的惡習已經發展成瘋狂的妄自尊大。被我叫做“理性”的特點中,似乎有一種不道德的感覺,有一種飄忽不定的偶然使假皇帝得意登基似的感覺。這個驢一樣的假皇帝,連愚蠢專制可能導致的復仇結果也不能預知。
我在曖昧、樂天的心情下,度過了接下來的一年。泛泛的法律學習、機械的走讀、機械的返家……我什麼都不聽,什麼也都不聽我。我學會了年輕僧侶那老於世故的微笑。我感覺不出自己是死了還是活著。我忘了,好象忘記了。我那天然自然的自殺——在戰爭中死去——的希望不是早已被斬斷了嗎?
真正的痛苦是徐徐到來的。它恰似肺結核,待自覺症狀出現時,病則已經發展到了十分嚴重的地步。
一天,我站在新書日益增多的書店的書架前,抽出了一本裝訂粗糙的譯作。是一個法國作家的饒舌的隨筆集。偶然翻開一頁,一行文字烙印似地射入眼中。可是,一股不快的不安湧上心頭,我合上書放回書架。
第二天早上,突然間想起,於是,我在去學校的路上,順道走入那家離學校正門不遠的書店,買下了昨天的書。民法課剛開講,我就立即悄悄取出它,放在展開的筆記本旁,開始尋找那一行。正是那一行給了我比昨日更加鮮明的不安。
“……女人力量的大小,惟獨取決於其懲罰戀人的不幸的能力的程度。”
我在大學結識了一個親密的朋友。他是某家老字號點心鋪掌柜的兒子。乍看上去,像個老實巴交勤奮好學的學生,可他對於人對於人生所流露出的“哼哼”式的感觸以及他那與我十分相似的虛弱的體格喚起了我的共鳴。我出於自我保護和虛張聲勢,學會了同樣的玩世不恭。比起我來,他似乎在這一點上更加具有不伴隨危險的自信。這自信心來自何處呢?我想。一段時間後,他用識破我童貞的、令我感到壓抑的自嘲和優越的口吻,坦白了他出入不良場所的經歷,並且邀我下次同去。
“想去就打電話找我。本人隨時奉陪。”
“嗯。如果要去的話。……多半……快了。我會儘快決定的。”
我答道。他不好意思地抽了一下鼻子。那張臉告訴我,我現在的心理狀態他一清二楚,這反過去喚起了他的羞恥心,使他想起了完全同於我目前狀況的過去的他。我感到焦躁。這是一種試圖把他眼中的我和現實中的我完全統一起來的老掉牙了的焦躁。
所謂潔癖,就是一種受欲望指使的任性。我原來的欲望是隱秘的欲望,它甚至不允許存在直截了當的任性。我假想的欲望——即,對於女人的既單純又抽象的好奇心——被賦予了冷淡的自由,任性在其中將沒有活動的餘地。好奇心沒有什麼道德可言。或許這就是人類可以擁有的最不道德的欲望。
我開始了痛苦的秘密練習。我凝視著裸體女人像,試驗自己的欲望。——再明白不過了,我的欲望橫豎不吱聲。先從不想任何圖影開始,再從想像女人最下流的姿勢努力,我嘗試著調教自己。我有時仿佛感覺到了成功。然而,這成功卻留下了心碎的掃興。
“咳。”
——我輕輕嘆了口氣。母親剛走到有玉米稈擋道的柴門旁,馬上折轉身,碎步來到我站的窗口前。臉色與方才不大一樣。
“哦,你剛才的事,”母親多少像路人似的,用女人看陌生男人的、時的眼神看著我,“……園子,你,莫非……已經……那個了?”
“瞎說,媽,你也真是的。”我笑了。我覺得出生以來從沒發出過這麼辛酸的笑,“你認為你兒子會做出這種混事?我,這麼不值得相信?”
“明白了。媽也是怕萬一呢。”母親又恢復了明朗的表情,不好意思地否定了。“做母親的,就是專門為了擔心這事才活在世上的。沒關係了。媽相信你。”
——我當晚寫了一封總覺得不太自然的婉轉拒絕的信。我寫道,事情來得太突然,暫時,我還沒有想到這一步。次日早上回廠途中,我順道去了郵局。負責快件的女人見我的手在抖,頗為詫異。我凝視著那封信被她用粗糙的髒手事務性地蓋上了郵戳。看到我的不幸遭到事務性的對待,安慰了我。
空襲轉移到了對中小城市的攻擊。看來,基本上沒有了生命的危險。學生們中間有投降一說。年輕的副教授發表了暗示性的意見,力圖譁眾取寵。他陳述播具懷疑性的見解時,總是得意洋洋地鼓起鼻翅。每見此壯,我變在心裡說:“我才不上你的當呢。”另一方面,我對一群仍舊相信勝利的狂信者也投以白眼。戰爭勝也好敗也罷,我統統無所謂。我只是,希望轉世再生。
病因不明的高燒迫使我回了家。我盯視著似乎在旋轉的天花板,像念經一樣一遍又一遍地在心裡叫著園子的名字。當終於可以下床時,我聽到了廣島覆滅的消息。
最後的機會到了。人們私下議論著“接下來是東經”。我白襯衣白褲頭,在街上到處轉悠。到了破罐子破摔的盡頭,行走的人們反倒表情明朗了。一刻一刻,平安無事。有人給膨脹的氣球加力時,總想著“要破了,要破了”。所到之出,都充滿了類似這種情景的明快的激動。然而,一刻一刻,平安無事。假如這種日子持續十天以上,人必定發瘋。
一天,瀟灑的飛機穿過馬馬虎虎的高射炮的炮擊,從夏日的天空投下傳單來。那上面寫著日本要求投降的消息。當天傍晚,父親下班後徑直來到了我們郊外臨時的家。
“喂!傳單上說的是真的。”
——他穿過院子剛在走廊坐下,就開了口。然後,把說是來源可靠的英文原文的複寫稿遞給了我。
我拿在手上,一眼就了解了事實。這不是戰敗的事實。這對於我,僅僅對於我,是可怕時刻即將來臨的事實。僅聽見名字就使我發抖的、然而自己一直欺騙自己說“那一天絕不會到來”的人的“日常生活”,已經不由分說地從明天起也要在我身上開始。這,就是事實。
第四章
意外的是,我提心弔膽的日常生活目前沒有開始的跡象。社會陷入了一種內亂,好象人們不去考慮“明天”,竟比戰爭期間還要甚。
借給我大學制服的老校友從軍隊回來了,我把東西歸還給了他。於是,我一時陷入了錯覺,以為自己擺脫了回憶乃至過去,自由了。
妹妹死了。當我知道自己同時是一個可以流淚的人後,得到了淺薄的安心。園子和某個男人見了面訂了婚。我妹妹死後不久,她結婚了。我這時的感覺好比是肩頭的擔子落了地。我一蹦三跳地自己對著自己樂。“這不是她甩了我,而是我甩了她的必然結果。”我不無自負。
我愛把命運對我的驅使牽強地作為自身意志或理性的勝利。這一積年的惡習已經發展成瘋狂的妄自尊大。被我叫做“理性”的特點中,似乎有一種不道德的感覺,有一種飄忽不定的偶然使假皇帝得意登基似的感覺。這個驢一樣的假皇帝,連愚蠢專制可能導致的復仇結果也不能預知。
我在曖昧、樂天的心情下,度過了接下來的一年。泛泛的法律學習、機械的走讀、機械的返家……我什麼都不聽,什麼也都不聽我。我學會了年輕僧侶那老於世故的微笑。我感覺不出自己是死了還是活著。我忘了,好象忘記了。我那天然自然的自殺——在戰爭中死去——的希望不是早已被斬斷了嗎?
真正的痛苦是徐徐到來的。它恰似肺結核,待自覺症狀出現時,病則已經發展到了十分嚴重的地步。
一天,我站在新書日益增多的書店的書架前,抽出了一本裝訂粗糙的譯作。是一個法國作家的饒舌的隨筆集。偶然翻開一頁,一行文字烙印似地射入眼中。可是,一股不快的不安湧上心頭,我合上書放回書架。
第二天早上,突然間想起,於是,我在去學校的路上,順道走入那家離學校正門不遠的書店,買下了昨天的書。民法課剛開講,我就立即悄悄取出它,放在展開的筆記本旁,開始尋找那一行。正是那一行給了我比昨日更加鮮明的不安。
“……女人力量的大小,惟獨取決於其懲罰戀人的不幸的能力的程度。”
我在大學結識了一個親密的朋友。他是某家老字號點心鋪掌柜的兒子。乍看上去,像個老實巴交勤奮好學的學生,可他對於人對於人生所流露出的“哼哼”式的感觸以及他那與我十分相似的虛弱的體格喚起了我的共鳴。我出於自我保護和虛張聲勢,學會了同樣的玩世不恭。比起我來,他似乎在這一點上更加具有不伴隨危險的自信。這自信心來自何處呢?我想。一段時間後,他用識破我童貞的、令我感到壓抑的自嘲和優越的口吻,坦白了他出入不良場所的經歷,並且邀我下次同去。
“想去就打電話找我。本人隨時奉陪。”
“嗯。如果要去的話。……多半……快了。我會儘快決定的。”
我答道。他不好意思地抽了一下鼻子。那張臉告訴我,我現在的心理狀態他一清二楚,這反過去喚起了他的羞恥心,使他想起了完全同於我目前狀況的過去的他。我感到焦躁。這是一種試圖把他眼中的我和現實中的我完全統一起來的老掉牙了的焦躁。
所謂潔癖,就是一種受欲望指使的任性。我原來的欲望是隱秘的欲望,它甚至不允許存在直截了當的任性。我假想的欲望——即,對於女人的既單純又抽象的好奇心——被賦予了冷淡的自由,任性在其中將沒有活動的餘地。好奇心沒有什麼道德可言。或許這就是人類可以擁有的最不道德的欲望。
我開始了痛苦的秘密練習。我凝視著裸體女人像,試驗自己的欲望。——再明白不過了,我的欲望橫豎不吱聲。先從不想任何圖影開始,再從想像女人最下流的姿勢努力,我嘗試著調教自己。我有時仿佛感覺到了成功。然而,這成功卻留下了心碎的掃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