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等大夫過來,開了藥方。“幸好這位娘子身子不錯,胎兒暫時保住了。不過需得臥床靜養兩個月,小心看護才是。”

  岳姨娘昏迷不醒,顧謙立在一旁,臉色鐵青。

  待雲管家送走大夫,便派人去檢查小徑,僕從查了說是小徑上的青苔過於濕滑。

  顧謙怒氣未消,命人將香草打了十杖逐出去,又親自選了個穩重的侍婢伺候。

  第21章 局勢

  顧音在自己的院子裡面支起畫架。清風徐來,清晨的空氣中帶有幾分涼意。

  今年不斷有事情發生,已經很久沒有靜下心來畫畫了。動了幾筆,竟然有些生疏。看著眼前盛開的木槿,顧音嘆了一口氣。

  前幾日,小舅舅有要事,離開武樂回京。臨走前又給顧音留下來幾人。兩名侍衛,一個叫做林梧,另一個叫做晏唐。另有一個女侍衛叫做飛紅的,隨身服侍。這幾人身手皆不錯,顧音頗覺得有些大材小用。

  穆景當時說道,“原本以為你在內宅,不過安心閒暇度日就行了,現在看來是我思緒不周。這幾人你先用著,有事及時讓他們報信於我。”

  顧音謝辭道,“小舅舅,您操心太過,我現在好得很,不需要這麼多人。他們都是有才之人,在您身邊才妥當,還是跟您回去吧。”

  穆景道,“西南局勢有些不穩,雖然無大事,還是小心為上。”

  林梧也道,“姑娘不必擔心,將軍在北地還有眾人襄助。”

  顧音只好同意。

  穆景走後,顧音原本想索性在別院住著,等小舅舅辦妥以後直接去京城住上一段時間。但最近西南不是很太平。疫亂漸漸平息之後,有幾地竟有民亂起來。顧音便聽從飛紅等人的建議,先回了武樂城裡。

  她有些不解,問諸人,“這西南還算富庶,雖然前段時間疫亂,但有方神醫定郡王出馬協助,朝廷也大力支持,怎麼還會亂呢?”

  林梧一笑,說道,“既然姑娘問起,我便跟姑娘說說這西南。”

  今上嘉祐帝寵妃凌氏,出自西南,凌家在幾個州府都是頗有勢力,因不過是小家小戶驟然得勢,不知道顧惜民生,在地方上為非作歹,肆意妄為。有幾家出了冤案,上告無門,加上因為疫亂波及,便有人揭竿而起。

  “但是如今形勢還算可控,不然穆將軍也不能安心留您在武樂。聽聞定郡王跟欽差已經去了漢州,平定之日不遠。”林梧道。

  顧音若有所思。

  勉強畫完,顧音瞧了瞧不滿意,撕了畫紙。把器具洗了,想起來問道,“別院那邊,有沒有方姑娘的來信?”

  冬兒隨侍在一旁,搖頭道,“還沒有。”

  顧音上次給方茵送的信還沒有回音,不由有點擔心,“連陽那邊,剛好挨著漢州。”

  “方姑娘跟方大夫在一起,幾城的百姓感激不盡,想來不會有事,姑娘也不必太憂心。”冬兒勸慰道。

  飛紅替她搬進去畫架子,聞言道,“聽說漢州那邊已經快要平定了”。

  顧音笑道,“對了,飛紅,我還沒問你是怎麼跟著小舅舅的呢?說來聽聽。”

  飛紅道,“我從小就沒了爹娘,在靈州城裡乞討為生。有次跟其他乞丐打架,受了傷,躺在草叢裡,穆將軍看見了,便把我領回來。”

  顧音聽了,面露同情之色。

  飛紅笑笑,輕鬆道,“見我是個丫頭,本來打算讓我在廚房做些雜活,我說,我也想跟著他們一起習武,將軍就同意了。”她道,“姑娘善心,其實我的境遇已經比旁人不知好了多少,當年城破之時,不知多少人丟了性命。我們靈州幸而有將軍守城,百姓的日子才能過下去。”

  *

  漢州府衙旁的一處宅邸。

  潘侍衛進來稟告,“稟王爺,秦闌在門外求見。”

  穆峻放下筆,道,“帶他進來。”又吩咐年侍衛,“把梅夫人和梅小公子請過來。”

  一青衣女子牽著一個五六歲的小男孩進來,他起身走到門口,道,“梅夫人,你家夫君來接你了。”

  那女子驚喜交加,回頭看向院外,見潘侍衛領著一個二十歲左右的俊挺男兒到了廊下,正是自己的夫君。

  這秦闌本是漢州的一個習武之人,幼時也讀過幾年詩書,後來家道中落,便隨著叔父出外走鏢,因武藝高強,為人又仗義,在道上頗有幾分名氣。在漢州城裡娶妻生子,小日子過得甚是和睦。

  今年西南年景不好,先是旱情,再又疫亂。連陽和長和兩地疫亂嚴重,而綿州和漢州兩地的旱情最為嚴重。漢州知府薛琛,仗著朝中有人,在地方魚肉百姓,不及時賑災,把救濟的糧草都換成了自己的私房銀子堆著。

  秦闌的妻子梅氏生的貌美,有日外出,被薛琛看上。薛琛網羅了罪名,將秦闌抓捕入牢。那梅氏求告無門,只能去求薛琛,薛琛欲要強占梅氏。梅氏雖然是個小戶女子,性子卻不弱,打聽到有貴人到了西南,便一邊央托秦闌的好友走動,看顧牢獄中的丈夫,另一邊自己帶著孩子趕往綿州,欲找貴人伸冤。

  漢州的民眾生亂以後,衝破了府衙和牢房,秦闌乘機逃脫,打聽妻子去向,結果聽人說妻子已經被薛琛強占自盡,便怒髮衝冠,領著眾人占據了府衙。將薛琛押出來,遊街示眾。又有人乘亂殺了薛琛,釀成更大的暴動。秦闌已經沒有退路,索性占據了漢州府,又席捲到了茂州,跟官兵分庭抗禮。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