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頁
想到賀城笙是自己的學生,怎麼都得善待自己女兒的,又想到賀家這家世並不差,林文錫素日裡看這學生的品行也不錯,於是和陸氏商量過後,把這婚事給應下了...
兩家結姻親之好,都是圖和樂的,定親之後賀家往林家這邊送禮也送的勤快,該盡到的禮數都盡到了,林清儀僅見過賀城笙一面,還是在林家碰巧遇見的,第一印象不錯,女兒家的總是羞於言語對對方的感想,姐妹幾個打趣著,大姐姐是頭一個出嫁,底下一群妹妹起鬨。
夜深人靜時林清儀不是沒有憧憬過自己的婚後生活,有爹娘這樣的例子在,林清儀自然的代入了其中,覺得她和夫君的生活也應該是像爹娘這樣甜甜蜜蜜,和和□□。
爹為了娘不納妾,就算是娘生了這麼多個妹妹都依舊待她如初,爹能為娘做到的,她的夫婿也能夠做到,兩個人相互扶持,相伴到老。
十六歲這年,林清儀出嫁。
婚後的生活雖有不僅人如意的地方,但夫妻之間的感情很不錯,賀城笙待她很好,雖然婆婆對自己有些冷淡,但林清儀還是很滿足。
在林家的時候就已經和娘學過不少,賀家二房還是由婆婆把手,所以林清儀要忙的事情不多,忙的事情少了,就有更多的精力放在孝敬公婆和對丈夫關心上。
很快她就有了身孕。
本是欣喜值得高興的事情,只是當她生下女兒後,她好像覺得這家人變了。
本來就對她比較冷淡的婆婆更是無視她了,林清儀只覺得奇怪,過去她還覺得婆婆只是性子冷淡,並不是刻意待她如此,直到婆婆娘家的外甥女到賀家時她才認識到,婆婆的冷淡只針對自己。
賀二夫人對外甥女秦素婉的熱情和貼心更是讓林清儀覺得不舒服,她嫁人以來孝敬公婆,關心夫君,說不上最好,可該做的也都做了,為什麼婆婆轉眼就是這樣的臉色。
林清儀曾和賀城笙委婉提出,得來的是丈夫的安慰,後來她也釋懷了,夫君在身邊,夫妻感情好,總有一天婆婆會對她改變想法。
可她想錯了,有些人,不是你對她好,她就會看得到你的好,從一開始賀二夫人在想這門親事時就打心眼裡瞧不上林家的家世地位,覺得林家還配不上賀家,林家大小姐配不上自己兒子。
所以在四年之後林清儀懷上第二胎,因為這個表妹秦素婉的關係早產險些丟了性命,賀二夫人竟還維護她時,之後的種種,終於讓林家知道了。
林老夫人簡直是要氣死,帶上孫女,直接出了林家往賀家趕來,要給自己孫女討個公道,眼巴巴上門提親的人是你們,娶進門不好好對待的也是你們,生兩個閨女就想的出娶平妻這種事兒來,她就算是再沒文化的農村老太太也知道這樣不行,她兒媳婦都生了七個閨女了都沒納妾,什麼大世家,什麼文化人,做的都是什麼下濫子事。
林老夫人大鬧賀家之後,林清儀的日子實則更難了,表面該應承的當初都應承下來了,可實際上,媳婦娶進門,娘家人又能知道多少。
她起初還對丈夫抱著很大的希望,就算是婆婆再刁難,有丈夫的支持安慰,她還是能好好生活下去,可當她懷上第三胎,婆婆往這院子裡不停塞妾室,妹妹們幾度來探望,幾度規勸之下,生下兒子後的林清儀,看明白了。
生下兒子也沒能讓賀二夫人對她臉色好一些,林清儀開始不去理會這一些,從賀城笙說母命難違,走進妾室院子的那一刻起,林清儀就對他徹底失望...
有人說,糊裡糊塗的過一生也是一種幸福,因為有時候看的太明白了,未必快樂,尤其是這樣的明白,她和賀城笙之間這貌合神離的婚姻持續了十七年,直到長女出嫁,在她和賀城笙為了父親不幫他提拔爭吵,因為父親不給他機會不斷爭辯,要求林清儀回家去說服父親的時候,這段婚姻終於走到了盡頭。
林清儀委屈了十幾年,忍了十幾年,從當時生下兒子的時候她就動過要和離的念頭,可三個孩子都還小,最小的兒子才在襁褓中,她離開賀家的話,三個孩子要面臨怎麼樣的生活她無法想像,她不能把他們留給這樣的婆婆,這樣的爹,今後還要遇上一個不知好壞的繼母。
如今好了,女兒長大出嫁,兒子亦有十來歲,她終於能夠放下這一切,離開賀家。
林清儀消失了一個月時候林家人才知道女兒已經離開賀家單獨住出去,這麼大的洛都城,又不躲進去石頭fèng里了,怎麼會找不到人。
實際上,是賀家的根本沒當一回事。
女兒受了什麼委屈,這些年在賀家受了什麼欺負,哪裡是可以讓賀家再用休書來羞辱,林大學士直接上報官府要求女兒和大女婿和離,賀家若不答應,那就看看誰家的道理足,拼一拼實力,看誰更說得上話。
最終賀家同意和離,賀二夫人憋著一臉豬肝色也阻止不了外頭風言風語,林家兩兄弟帶人前來抬嫁妝,一樣樣一件件全部都清點了清楚,就是連床都拆了帶走,自己不睡,可以當柴火燒了,但絕不留在賀府。
出嫁十七年,林清儀最終與賀城笙和離,離開賀家回到了林家。
母女兩個免不了一頓痛苦,陸氏心疼自己的女兒受了這麼多年的委屈,更心疼她什麼事都放在心裡不願意說,她生了九個孩子,操心了九個孩子的婚事,到最後第一樁婚事其實都不沒操持好,信錯了賀家。
林清儀總是如此安慰陸氏,“娘,不是您看錯了,而是別人也都看不清,沒進那個家門,誰能想到是這樣的人呢。”
陸氏是氣啊,瞧不起林家當初為何來說親,林家不仗勢欺人,但也不是任人拿捏的柿子,賀家二房而已,這賀二老爺這麼多年官職也不見升的多好看,林文錫也做的隱晦,直接下手,把本來要批覆下來給賀城笙的公文截胡了,換了個人替上外任。
全家人都知道不能在林清儀面前多提起賀家的事,會惹她難過,反而是林清儀自己想的比大家都要開,反過來還能安慰爹娘和弟弟妹妹,離了賀家,她輕鬆了,怎麼都不會過的比之前差,既然如此,也就沒什麼好難過...
和離才幾個月,賀二夫人就急匆匆給賀城笙說了親,這回是真說了個不得勢的人家,家世差太多,不過關鍵人家是大閨女嫁進門來做繼室,十五六的年紀配三十五六的年紀,這新媳婦的年歲比賀城笙的長女慧姐兒還要小。
等賀城笙成親後,這城中笑話的人可不少,人家看得明白的這麼多年下來難道還不清楚林家如今是什麼水平,嫁了七個女兒,嫁的夫家個個都是有本事的,最後統計下來,是這賀家的最沒眼色最不懂得把握了,如今娶個比自己閨女小的妻子,娘家人還啥都不是要靠他提拔,以後,哭的日子有的去了。
林清儀時常也能聽到賀家那兒的事,即便是她不想知道,也總有人喜歡把消息往林家這邊傳過來,賀家那年輕貌美的二夫人有身孕了,賀家二爺的後院快起火了,為什麼呢,別忘了賀城笙還有很多妾室,個個都不是省油的燈,以前林清儀雖不討賀二夫人喜歡,但正室嫡妻以及她背後的家都能壓一壓,如今來了個半路出現的新夫人,那些個妾室一見新夫人有身孕,開始鬧騰了。
所以在這有身孕的好消息傳出來之後,沒隔半個月呢,這新夫人摔了一跤,險些小產,只能躺在床上靜養了,再然後,好幾個妾室的臉給撓花了。
過了幾個月新夫人的孩子還是沒保住,一後院這麼能鬧騰的妾室,賀城笙又是個猶豫不決,聽什麼軟話就捨不得的人,到最後後院起火,連帶著他在官場上也受了影響。
這時候的御史台,揪著賀家的事可勁上奏,這後院都把持不好的官員,怎麼能在朝堂上為民效力。
參的多了,皇上也知曉了此事,乾脆是傳了口諭,放了賀城笙半年假,回家好好操持一下家務事,瞧著每日上朝眼睛都青腫的,回到了家肯定沒安生日子。
百姓重要,這內院和身子更重要。
隔一段時間都有這樣那樣層出不窮的消息,有些還是兩個孩子寫信回來說的,林清儀想圖清淨,乾脆離開林家,去了萬福寺禪坐祈福。
林清儀這些年來的心境是越來越平和了,直到和離之前,她已經再也不會為賀城笙留戀什麼,一年多的時間留在林家,反而是過的更舒暢。
安靜下來的時候她常常回想那十幾年,嫁人之前,嫁人之後,她其實想要的很簡單,也就是簡簡單單的生活,夫妻二人感情好,相處愉快,生幾個孩子,與公公婆婆相處也好,少有爭執。
到如今,都看淡了...
林清儀喜歡上了去寺廟裡禪坐的感覺,禪房中十分安靜,簡單的放這些貢品,繼而就是一張乾淨的床,上面一張蓆子。
這天林清儀從禪房裡出來,想要去廟宇中的後殿為爹和娘點一盞燈。
對面的禪房內的門也開了,走出一個年約四十的男子,穿的是一身錦服,臉上的神情卻比她還要平寧,林清儀微微一點頭先行離開去了後殿。
兩家結姻親之好,都是圖和樂的,定親之後賀家往林家這邊送禮也送的勤快,該盡到的禮數都盡到了,林清儀僅見過賀城笙一面,還是在林家碰巧遇見的,第一印象不錯,女兒家的總是羞於言語對對方的感想,姐妹幾個打趣著,大姐姐是頭一個出嫁,底下一群妹妹起鬨。
夜深人靜時林清儀不是沒有憧憬過自己的婚後生活,有爹娘這樣的例子在,林清儀自然的代入了其中,覺得她和夫君的生活也應該是像爹娘這樣甜甜蜜蜜,和和□□。
爹為了娘不納妾,就算是娘生了這麼多個妹妹都依舊待她如初,爹能為娘做到的,她的夫婿也能夠做到,兩個人相互扶持,相伴到老。
十六歲這年,林清儀出嫁。
婚後的生活雖有不僅人如意的地方,但夫妻之間的感情很不錯,賀城笙待她很好,雖然婆婆對自己有些冷淡,但林清儀還是很滿足。
在林家的時候就已經和娘學過不少,賀家二房還是由婆婆把手,所以林清儀要忙的事情不多,忙的事情少了,就有更多的精力放在孝敬公婆和對丈夫關心上。
很快她就有了身孕。
本是欣喜值得高興的事情,只是當她生下女兒後,她好像覺得這家人變了。
本來就對她比較冷淡的婆婆更是無視她了,林清儀只覺得奇怪,過去她還覺得婆婆只是性子冷淡,並不是刻意待她如此,直到婆婆娘家的外甥女到賀家時她才認識到,婆婆的冷淡只針對自己。
賀二夫人對外甥女秦素婉的熱情和貼心更是讓林清儀覺得不舒服,她嫁人以來孝敬公婆,關心夫君,說不上最好,可該做的也都做了,為什麼婆婆轉眼就是這樣的臉色。
林清儀曾和賀城笙委婉提出,得來的是丈夫的安慰,後來她也釋懷了,夫君在身邊,夫妻感情好,總有一天婆婆會對她改變想法。
可她想錯了,有些人,不是你對她好,她就會看得到你的好,從一開始賀二夫人在想這門親事時就打心眼裡瞧不上林家的家世地位,覺得林家還配不上賀家,林家大小姐配不上自己兒子。
所以在四年之後林清儀懷上第二胎,因為這個表妹秦素婉的關係早產險些丟了性命,賀二夫人竟還維護她時,之後的種種,終於讓林家知道了。
林老夫人簡直是要氣死,帶上孫女,直接出了林家往賀家趕來,要給自己孫女討個公道,眼巴巴上門提親的人是你們,娶進門不好好對待的也是你們,生兩個閨女就想的出娶平妻這種事兒來,她就算是再沒文化的農村老太太也知道這樣不行,她兒媳婦都生了七個閨女了都沒納妾,什麼大世家,什麼文化人,做的都是什麼下濫子事。
林老夫人大鬧賀家之後,林清儀的日子實則更難了,表面該應承的當初都應承下來了,可實際上,媳婦娶進門,娘家人又能知道多少。
她起初還對丈夫抱著很大的希望,就算是婆婆再刁難,有丈夫的支持安慰,她還是能好好生活下去,可當她懷上第三胎,婆婆往這院子裡不停塞妾室,妹妹們幾度來探望,幾度規勸之下,生下兒子後的林清儀,看明白了。
生下兒子也沒能讓賀二夫人對她臉色好一些,林清儀開始不去理會這一些,從賀城笙說母命難違,走進妾室院子的那一刻起,林清儀就對他徹底失望...
有人說,糊裡糊塗的過一生也是一種幸福,因為有時候看的太明白了,未必快樂,尤其是這樣的明白,她和賀城笙之間這貌合神離的婚姻持續了十七年,直到長女出嫁,在她和賀城笙為了父親不幫他提拔爭吵,因為父親不給他機會不斷爭辯,要求林清儀回家去說服父親的時候,這段婚姻終於走到了盡頭。
林清儀委屈了十幾年,忍了十幾年,從當時生下兒子的時候她就動過要和離的念頭,可三個孩子都還小,最小的兒子才在襁褓中,她離開賀家的話,三個孩子要面臨怎麼樣的生活她無法想像,她不能把他們留給這樣的婆婆,這樣的爹,今後還要遇上一個不知好壞的繼母。
如今好了,女兒長大出嫁,兒子亦有十來歲,她終於能夠放下這一切,離開賀家。
林清儀消失了一個月時候林家人才知道女兒已經離開賀家單獨住出去,這麼大的洛都城,又不躲進去石頭fèng里了,怎麼會找不到人。
實際上,是賀家的根本沒當一回事。
女兒受了什麼委屈,這些年在賀家受了什麼欺負,哪裡是可以讓賀家再用休書來羞辱,林大學士直接上報官府要求女兒和大女婿和離,賀家若不答應,那就看看誰家的道理足,拼一拼實力,看誰更說得上話。
最終賀家同意和離,賀二夫人憋著一臉豬肝色也阻止不了外頭風言風語,林家兩兄弟帶人前來抬嫁妝,一樣樣一件件全部都清點了清楚,就是連床都拆了帶走,自己不睡,可以當柴火燒了,但絕不留在賀府。
出嫁十七年,林清儀最終與賀城笙和離,離開賀家回到了林家。
母女兩個免不了一頓痛苦,陸氏心疼自己的女兒受了這麼多年的委屈,更心疼她什麼事都放在心裡不願意說,她生了九個孩子,操心了九個孩子的婚事,到最後第一樁婚事其實都不沒操持好,信錯了賀家。
林清儀總是如此安慰陸氏,“娘,不是您看錯了,而是別人也都看不清,沒進那個家門,誰能想到是這樣的人呢。”
陸氏是氣啊,瞧不起林家當初為何來說親,林家不仗勢欺人,但也不是任人拿捏的柿子,賀家二房而已,這賀二老爺這麼多年官職也不見升的多好看,林文錫也做的隱晦,直接下手,把本來要批覆下來給賀城笙的公文截胡了,換了個人替上外任。
全家人都知道不能在林清儀面前多提起賀家的事,會惹她難過,反而是林清儀自己想的比大家都要開,反過來還能安慰爹娘和弟弟妹妹,離了賀家,她輕鬆了,怎麼都不會過的比之前差,既然如此,也就沒什麼好難過...
和離才幾個月,賀二夫人就急匆匆給賀城笙說了親,這回是真說了個不得勢的人家,家世差太多,不過關鍵人家是大閨女嫁進門來做繼室,十五六的年紀配三十五六的年紀,這新媳婦的年歲比賀城笙的長女慧姐兒還要小。
等賀城笙成親後,這城中笑話的人可不少,人家看得明白的這麼多年下來難道還不清楚林家如今是什麼水平,嫁了七個女兒,嫁的夫家個個都是有本事的,最後統計下來,是這賀家的最沒眼色最不懂得把握了,如今娶個比自己閨女小的妻子,娘家人還啥都不是要靠他提拔,以後,哭的日子有的去了。
林清儀時常也能聽到賀家那兒的事,即便是她不想知道,也總有人喜歡把消息往林家這邊傳過來,賀家那年輕貌美的二夫人有身孕了,賀家二爺的後院快起火了,為什麼呢,別忘了賀城笙還有很多妾室,個個都不是省油的燈,以前林清儀雖不討賀二夫人喜歡,但正室嫡妻以及她背後的家都能壓一壓,如今來了個半路出現的新夫人,那些個妾室一見新夫人有身孕,開始鬧騰了。
所以在這有身孕的好消息傳出來之後,沒隔半個月呢,這新夫人摔了一跤,險些小產,只能躺在床上靜養了,再然後,好幾個妾室的臉給撓花了。
過了幾個月新夫人的孩子還是沒保住,一後院這麼能鬧騰的妾室,賀城笙又是個猶豫不決,聽什麼軟話就捨不得的人,到最後後院起火,連帶著他在官場上也受了影響。
這時候的御史台,揪著賀家的事可勁上奏,這後院都把持不好的官員,怎麼能在朝堂上為民效力。
參的多了,皇上也知曉了此事,乾脆是傳了口諭,放了賀城笙半年假,回家好好操持一下家務事,瞧著每日上朝眼睛都青腫的,回到了家肯定沒安生日子。
百姓重要,這內院和身子更重要。
隔一段時間都有這樣那樣層出不窮的消息,有些還是兩個孩子寫信回來說的,林清儀想圖清淨,乾脆離開林家,去了萬福寺禪坐祈福。
林清儀這些年來的心境是越來越平和了,直到和離之前,她已經再也不會為賀城笙留戀什麼,一年多的時間留在林家,反而是過的更舒暢。
安靜下來的時候她常常回想那十幾年,嫁人之前,嫁人之後,她其實想要的很簡單,也就是簡簡單單的生活,夫妻二人感情好,相處愉快,生幾個孩子,與公公婆婆相處也好,少有爭執。
到如今,都看淡了...
林清儀喜歡上了去寺廟裡禪坐的感覺,禪房中十分安靜,簡單的放這些貢品,繼而就是一張乾淨的床,上面一張蓆子。
這天林清儀從禪房裡出來,想要去廟宇中的後殿為爹和娘點一盞燈。
對面的禪房內的門也開了,走出一個年約四十的男子,穿的是一身錦服,臉上的神情卻比她還要平寧,林清儀微微一點頭先行離開去了後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