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頁
金向蓉病了這麼多年,金三夫人幾乎放棄,就想這麼算了,瘋了就瘋了,金家養著,可阿禾的出現,讓她重新燃起了希望,當年就是他的死刺激了女兒,如若他沒死,向蓉的病是不是會好起來。
最後還是龍將軍出面求證了這件事,在他那裡打聽到了關於這個將領的事,也就是金向蓉瘋了的那一年,阿禾被人帶去的邊境,似乎是受過很重的傷,記憶斷斷續續的,也記不全所有,只記得自己要來參軍,然後回去找一個人,而找誰,他記不得了。
這些年來他一路最終在龍將軍身邊,功勳不可計,上的戰場次數,也不可計,他隱隱的想起了一些什麼,尤其是在龍將軍提到金家三小姐金向蓉的時候,他只覺得心中疼的厲害。
而當看到金三夫人和金三老爺時,雖記不得,阿禾明明白白的能夠感受到自己心中的怒意,他和他們之間有過節。
他是在亂葬崗中被人所救,要不是憑著一口氣,他早就死了,而他為什麼會重傷被扔在亂葬崗中,他直覺和他們脫離不了干係。
最後金三夫人是跪著求他去見金向蓉一面,不管失憶也好,多恨他們也好,當年是他們派人抓的他,險些打死他,但這些和金向蓉都無關,只求他現在去見見自己女兒。
屋子裡傳來金三夫人的哭聲,一個為人母的這般低聲下去懇求,放下所有姿態和自尊,聽著的人都動容了,阿禾答應了前往金家。
一個失憶一個瘋,好像是都不想對過去那段回憶有所碰觸,可當阿禾見到瘋了的金向蓉,看著她躲在床內小心翼翼的看著走進來的人,神情兇狠的看著他們,緊緊抱著懷裡枕頭的模樣,那一截一截缺失的回憶,關於他們的,全部都回來了。
他沒有想到她會變成這樣。
金三夫人在一旁哽咽道,“她暈了過去,醒來後孩子沒了,之後她就瘋了,這麼多年一直時好時壞,嚴重的時候連尋常能近身的丫鬟都靠不近她。”
阿禾坐到了床邊,金向蓉打量了一下他,果然是縮去了角落。
太多的感概了,阿禾看著金三夫人,“能容許在下和她單獨呆一會兒。”
所有的人都出去了,阿禾沒有強迫的去靠近,而是坐在床沿保持一定距離看著她,語氣溫和,“向蓉,我回來了。”
金向蓉無動於衷,阿禾只覺得一陣酸楚,眼眶濕潤,他受的苦算什麼,他都沒有及早的恢復記憶回來找她,帶她走,讓她一個人這麼多年。
他一時半會也記不起所有的事,想得多了頭疼,他就和她說著能夠記起來,只有兩個人知道的事情,整整一個時辰,最後金向蓉是靠在床角睡著了,阿禾把她抱了過來,躺下蓋好被子走出屋子,看著金三夫人,“我明天再來。”
瘋了這麼多年,見到了他都認不出來,如何能讓她這麼快記起自己,阿禾連續來了□□天,才贏得她不拒絕他,願意讓他接近一些,似乎是潛意識裡的親近,他說起那些事的時,她總是聽得很認真,像是都記得似的,可問她了,她都是搖頭,笑嘻嘻的看著他。
她終於沒有把他當成是壞人,沒有抗拒他。
此時龍將軍在洛都城留的時間已經夠久了,阿禾來到金家,向金三老爺和金三夫人要求,帶走金向蓉,帶她去邊境,離開洛都城。
他要帶她,再私奔一回...
也是全部設計好,這天下午,像二十年前的那樣,阿禾拿著包袱等著,碧玉帶著換好丫鬟服的金向蓉偷偷溜出屋子。
等到了花園裡,阿禾拉上她開始往後院的小門跑去。
自然也是有人要追,很快金三夫人帶人出現,像是在腦海中演練很多遍,下意識的動作,是金向蓉拉上阿禾飛快的朝著後院跑去,這一路有人追,卻是有驚無險的讓他們到了後院,碧玉跟在後面,看著小姐越來越輕快的步伐,邊落淚邊跟著他們跑。
終於是到了小門那邊,當阿禾打開門,拉著她出了金府的那一刻,金向蓉臉上的神情有了明顯的變化,看阿禾的眼神也都不一樣。
後有追的人,他們立即上了準備好的馬車,碧玉和車夫坐在外面,阿禾在馬車內陪著她,金向蓉困了,睡著了。
不知過去了多久,馬車已經出城,跟上了龍將軍回去的軍隊,金向蓉醒了。
馬車內的光不是很亮,她看的模糊他的樣子,真真切切在自己眼前,真的是他。
她依舊是覺得累,可卻不肯閉上眼休息,一直看著他,生怕下一刻眨了眼他就不見了,可她實在是太累了,最後撐不住閉上眼睡去,閉眼之前,她對著他的方向似夢語喃喃了一句,“阿禾,你終於來了。”...
作者有話要說:明天番外是大姐,大姐番外是朝著美好嚮往,給她個好結局,所以特別寫的,屬於夢想o(╯□╰)o
☆、第182章番外三:林清儀
林文錫和陸氏成親第二年就有了林清儀,當時林文錫還是翰林院侍讀學士,剛剛在皇上面前嶄露頭角。
林清儀出生的時候林家正是上升時,又因為她是嫡長女的關係,林老夫人也對她也十分疼愛,沒管這第一胎是男孩還是女孩子,一視同仁。
所以林清儀的童年生活,比別人家的孩子來的更簡單幸福,爹幾乎是年年升官,祖母對自己疼愛有加,爹娘感情很好,家中沒有別的兄弟姐妹,更沒有什麼妾室通房,林清儀的日子無憂無慮。
林清儀三歲的時候陸氏懷上了第二胎,生下了二姑娘,當時的林老夫人還沒有什麼微詞,這農村裡頭也有生三女最終抱兒子的,所以直到四妹出生前,三姐妹在林老夫人面前都是受寵的。
直到四妹出生,林老夫人開始有微詞要為兒子納妾,當時林清儀已經七歲,七歲的孩子,該養成的性子已經養成,知道自己是大姐姐要照顧妹妹們,也知道自己是最大的孩子,不應該讓娘操心,乖巧懂事。
小時候的林清儀是幾個孩子中最不讓陸氏操心的一個,會幫她一起照顧幾個妹妹,性子溫和,又不像二丫頭那樣成天闖禍,調皮搗蛋。
也許是有做長姐的意識,也許是疼愛妹妹們讓習慣了,林清儀後來養成性格就不是個愛爭搶的,也不太喜形於色,家中孩子多了,難免會有些忽略孩子們的情緒,會鬧騰會告狀的,總是在父母面前受矚目一點,不管是好的矚目還是不好的矚目,總是能夠讓人注意的到。
林清儀不太常和陸氏談心,最多的就是聽妹妹們說話,三妹和四妹起了爭執,二妹調皮,又欺負四妹了。
在她議親前的十四年裡,林清儀充分的做好了一個長姐應該做的,貼心,照顧弟妹,懂得謙讓,又是娘的好幫手。
此時的林文錫已經坐上了翰林院大學士的位子,在朝中重臣之間,二品官確實不起眼,但他勝在受皇上重視,誰都知道這出生平凡,甚至可以說出身很低的林大學士是皇上跟前的大紅人,洛都城中褒貶不一。
世家眼裡林家就是典型的暴發戶,沒有深厚的世家底蘊,別人家祖上好歹出了什麼重臣,林家祖上,那是清一色的農民,耕田戶。
當然像林文錫這樣靠自己身打拼又高娶了個媳婦,在洛都城中為官的人不少,可樹大招風,誰讓他受聖寵,特別的招搖,談論他的自然多。
所以當林家夫人陸氏生下第七個女兒時,洛都城中幸災樂禍的太多了,什麼受聖寵,生不出兒子就沒有人繼承香火,女兒出嫁就是潑出去的水,別人家的兒媳婦了,林大學士空有自身的學識,根本延續不下去麼,這不急著收學生,生子不成只能在學生身上下功夫了。
當時的林文錫已經收了兩個學生,饒是洛都城中有這麼多人說林家的不是,也難抹殺林文錫才識上的成就,皇上聖明,寵一個臣子也有他的理由,沒有出色的地方怎麼能入的了皇上的眼,所以說歸說,也有人把孩子往林文錫這邊送。
轉眼即是林清儀說親的年紀,求親的不在少數,見過林清儀的都說這林家大小姐溫婉賢淑,是個不可多得的好女子。
這邊林文錫的學生之一的賀家也對這婚事起了些意。
世家好,世家也有不好的地方,人多了,幾房人最終繼承家業的肯定只有一房,那麼其餘的幾房相對就會被忽視,此時在家中照顧不到,其實還不如娶有強勁背景的兒媳婦。
賀二夫人看來看去,最後覺得林家這婚事好,作為嫡長女出嫁,當爹的林大學士肯定會幫襯著大女婿,自己兒子如今當官之初,也是需要這樣的助力。
賀家這般考慮了,很快就派人前去提親。
大家大戶之間的婚事,說到底都有些這樣那樣的因素考慮,就是林文錫和陸氏的感情很好,當年是林文錫自己瞧對了眼,陸將軍在答應這婚事時也考慮了很多,所以林文錫在長女的婚事上更是想得多。
賀家來提親,林文錫和陸氏自然是覺得賀家有誠意,林家從未表現出過意屬於賀家,你都上門來提親了,難道不是看中意覺得喜歡才來的。
最後還是龍將軍出面求證了這件事,在他那裡打聽到了關於這個將領的事,也就是金向蓉瘋了的那一年,阿禾被人帶去的邊境,似乎是受過很重的傷,記憶斷斷續續的,也記不全所有,只記得自己要來參軍,然後回去找一個人,而找誰,他記不得了。
這些年來他一路最終在龍將軍身邊,功勳不可計,上的戰場次數,也不可計,他隱隱的想起了一些什麼,尤其是在龍將軍提到金家三小姐金向蓉的時候,他只覺得心中疼的厲害。
而當看到金三夫人和金三老爺時,雖記不得,阿禾明明白白的能夠感受到自己心中的怒意,他和他們之間有過節。
他是在亂葬崗中被人所救,要不是憑著一口氣,他早就死了,而他為什麼會重傷被扔在亂葬崗中,他直覺和他們脫離不了干係。
最後金三夫人是跪著求他去見金向蓉一面,不管失憶也好,多恨他們也好,當年是他們派人抓的他,險些打死他,但這些和金向蓉都無關,只求他現在去見見自己女兒。
屋子裡傳來金三夫人的哭聲,一個為人母的這般低聲下去懇求,放下所有姿態和自尊,聽著的人都動容了,阿禾答應了前往金家。
一個失憶一個瘋,好像是都不想對過去那段回憶有所碰觸,可當阿禾見到瘋了的金向蓉,看著她躲在床內小心翼翼的看著走進來的人,神情兇狠的看著他們,緊緊抱著懷裡枕頭的模樣,那一截一截缺失的回憶,關於他們的,全部都回來了。
他沒有想到她會變成這樣。
金三夫人在一旁哽咽道,“她暈了過去,醒來後孩子沒了,之後她就瘋了,這麼多年一直時好時壞,嚴重的時候連尋常能近身的丫鬟都靠不近她。”
阿禾坐到了床邊,金向蓉打量了一下他,果然是縮去了角落。
太多的感概了,阿禾看著金三夫人,“能容許在下和她單獨呆一會兒。”
所有的人都出去了,阿禾沒有強迫的去靠近,而是坐在床沿保持一定距離看著她,語氣溫和,“向蓉,我回來了。”
金向蓉無動於衷,阿禾只覺得一陣酸楚,眼眶濕潤,他受的苦算什麼,他都沒有及早的恢復記憶回來找她,帶她走,讓她一個人這麼多年。
他一時半會也記不起所有的事,想得多了頭疼,他就和她說著能夠記起來,只有兩個人知道的事情,整整一個時辰,最後金向蓉是靠在床角睡著了,阿禾把她抱了過來,躺下蓋好被子走出屋子,看著金三夫人,“我明天再來。”
瘋了這麼多年,見到了他都認不出來,如何能讓她這麼快記起自己,阿禾連續來了□□天,才贏得她不拒絕他,願意讓他接近一些,似乎是潛意識裡的親近,他說起那些事的時,她總是聽得很認真,像是都記得似的,可問她了,她都是搖頭,笑嘻嘻的看著他。
她終於沒有把他當成是壞人,沒有抗拒他。
此時龍將軍在洛都城留的時間已經夠久了,阿禾來到金家,向金三老爺和金三夫人要求,帶走金向蓉,帶她去邊境,離開洛都城。
他要帶她,再私奔一回...
也是全部設計好,這天下午,像二十年前的那樣,阿禾拿著包袱等著,碧玉帶著換好丫鬟服的金向蓉偷偷溜出屋子。
等到了花園裡,阿禾拉上她開始往後院的小門跑去。
自然也是有人要追,很快金三夫人帶人出現,像是在腦海中演練很多遍,下意識的動作,是金向蓉拉上阿禾飛快的朝著後院跑去,這一路有人追,卻是有驚無險的讓他們到了後院,碧玉跟在後面,看著小姐越來越輕快的步伐,邊落淚邊跟著他們跑。
終於是到了小門那邊,當阿禾打開門,拉著她出了金府的那一刻,金向蓉臉上的神情有了明顯的變化,看阿禾的眼神也都不一樣。
後有追的人,他們立即上了準備好的馬車,碧玉和車夫坐在外面,阿禾在馬車內陪著她,金向蓉困了,睡著了。
不知過去了多久,馬車已經出城,跟上了龍將軍回去的軍隊,金向蓉醒了。
馬車內的光不是很亮,她看的模糊他的樣子,真真切切在自己眼前,真的是他。
她依舊是覺得累,可卻不肯閉上眼休息,一直看著他,生怕下一刻眨了眼他就不見了,可她實在是太累了,最後撐不住閉上眼睡去,閉眼之前,她對著他的方向似夢語喃喃了一句,“阿禾,你終於來了。”...
作者有話要說:明天番外是大姐,大姐番外是朝著美好嚮往,給她個好結局,所以特別寫的,屬於夢想o(╯□╰)o
☆、第182章番外三:林清儀
林文錫和陸氏成親第二年就有了林清儀,當時林文錫還是翰林院侍讀學士,剛剛在皇上面前嶄露頭角。
林清儀出生的時候林家正是上升時,又因為她是嫡長女的關係,林老夫人也對她也十分疼愛,沒管這第一胎是男孩還是女孩子,一視同仁。
所以林清儀的童年生活,比別人家的孩子來的更簡單幸福,爹幾乎是年年升官,祖母對自己疼愛有加,爹娘感情很好,家中沒有別的兄弟姐妹,更沒有什麼妾室通房,林清儀的日子無憂無慮。
林清儀三歲的時候陸氏懷上了第二胎,生下了二姑娘,當時的林老夫人還沒有什麼微詞,這農村裡頭也有生三女最終抱兒子的,所以直到四妹出生前,三姐妹在林老夫人面前都是受寵的。
直到四妹出生,林老夫人開始有微詞要為兒子納妾,當時林清儀已經七歲,七歲的孩子,該養成的性子已經養成,知道自己是大姐姐要照顧妹妹們,也知道自己是最大的孩子,不應該讓娘操心,乖巧懂事。
小時候的林清儀是幾個孩子中最不讓陸氏操心的一個,會幫她一起照顧幾個妹妹,性子溫和,又不像二丫頭那樣成天闖禍,調皮搗蛋。
也許是有做長姐的意識,也許是疼愛妹妹們讓習慣了,林清儀後來養成性格就不是個愛爭搶的,也不太喜形於色,家中孩子多了,難免會有些忽略孩子們的情緒,會鬧騰會告狀的,總是在父母面前受矚目一點,不管是好的矚目還是不好的矚目,總是能夠讓人注意的到。
林清儀不太常和陸氏談心,最多的就是聽妹妹們說話,三妹和四妹起了爭執,二妹調皮,又欺負四妹了。
在她議親前的十四年裡,林清儀充分的做好了一個長姐應該做的,貼心,照顧弟妹,懂得謙讓,又是娘的好幫手。
此時的林文錫已經坐上了翰林院大學士的位子,在朝中重臣之間,二品官確實不起眼,但他勝在受皇上重視,誰都知道這出生平凡,甚至可以說出身很低的林大學士是皇上跟前的大紅人,洛都城中褒貶不一。
世家眼裡林家就是典型的暴發戶,沒有深厚的世家底蘊,別人家祖上好歹出了什麼重臣,林家祖上,那是清一色的農民,耕田戶。
當然像林文錫這樣靠自己身打拼又高娶了個媳婦,在洛都城中為官的人不少,可樹大招風,誰讓他受聖寵,特別的招搖,談論他的自然多。
所以當林家夫人陸氏生下第七個女兒時,洛都城中幸災樂禍的太多了,什麼受聖寵,生不出兒子就沒有人繼承香火,女兒出嫁就是潑出去的水,別人家的兒媳婦了,林大學士空有自身的學識,根本延續不下去麼,這不急著收學生,生子不成只能在學生身上下功夫了。
當時的林文錫已經收了兩個學生,饒是洛都城中有這麼多人說林家的不是,也難抹殺林文錫才識上的成就,皇上聖明,寵一個臣子也有他的理由,沒有出色的地方怎麼能入的了皇上的眼,所以說歸說,也有人把孩子往林文錫這邊送。
轉眼即是林清儀說親的年紀,求親的不在少數,見過林清儀的都說這林家大小姐溫婉賢淑,是個不可多得的好女子。
這邊林文錫的學生之一的賀家也對這婚事起了些意。
世家好,世家也有不好的地方,人多了,幾房人最終繼承家業的肯定只有一房,那麼其餘的幾房相對就會被忽視,此時在家中照顧不到,其實還不如娶有強勁背景的兒媳婦。
賀二夫人看來看去,最後覺得林家這婚事好,作為嫡長女出嫁,當爹的林大學士肯定會幫襯著大女婿,自己兒子如今當官之初,也是需要這樣的助力。
賀家這般考慮了,很快就派人前去提親。
大家大戶之間的婚事,說到底都有些這樣那樣的因素考慮,就是林文錫和陸氏的感情很好,當年是林文錫自己瞧對了眼,陸將軍在答應這婚事時也考慮了很多,所以林文錫在長女的婚事上更是想得多。
賀家來提親,林文錫和陸氏自然是覺得賀家有誠意,林家從未表現出過意屬於賀家,你都上門來提親了,難道不是看中意覺得喜歡才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