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頁
想到這裡,夏小橋就不由得感謝這個時代的徵兵制度,這裡沒有所謂的職業軍人一說,基本上壯勞力拉過來,換身衣服扛著旗杆就算是兵了,因此,河岸對面那些探子們可不知道這邊的都是連正式編制都沒有的民兵,隔著遠了,還以為是樊練手下的虎威軍換了身衣服在訓練呢,頓時將這幫人趁機渾水摸魚的心思給澆滅了。
冬節過完,還有不到一個月就是新年了,今年他們西南十二城可以說是人丁興旺,夏小橋也打算出一次血,讓這些人好好過個富足年!
這裡的人不習慣吃魚,不過,在得知赤水河並沒有從前在皇陵里那條河那樣經常被丟屍體之後,夏小橋將冬儲肉類的目標盯牢了這條寬闊的河流。正值寒冬,赤水河卻不像別的河流那樣結冰,依然是江水滔滔,也難怪中原舊族一直沒有將赤水城拿下來,沒有什麼金手指的話,想渡過這道天險拿下赤水城,簡直是天方夜譚!
不過,這樣的水流和溫度,對於魚類的繁衍,還有捕魚事業的發展,還是非常有好處的。想想前世那些冬捕的時候從河裡撈上來的肥碩的大魚,夏小橋忍不住擦了擦口水……
第163章 冬捕1
說起來,冬捕這個習俗, 幾乎是夏小橋他們那個時空好多地方都有的, 最出名的莫過於場面宏大壯觀的查干湖冬捕了, 在夏小橋他們那個城市, 許多農戶人家也喜歡在村裡的池塘放養一些魚苗,這些魚苗平時是不許捕撈的,只有等到冬至或者快過年的時候, 全村人才集體捕撈,捕撈上來的魚蝦每家分一點, 過年的時候就不需要另外花錢買魚做鹹魚幹了。
不知道赤水河裡都有些什麼魚, 夏小橋便命人去菜市場, 將幾個時常在赤水河捕魚拿來販賣的漁民喚到府里。
聽說城主大人召喚,這幾個漁民仿佛要被皇帝陛下召見一般,恨不得立刻跑回去洗澡換衣服,好在附近的居民聽說他們被城主大人召見, 個個都與有榮焉,有那住得近的, 紛紛拿出家裡備用的衣服給他們換上, 洗乾淨了手上的魚鱗之類的髒東西,這才滿面紅光地跟在城主府的侍衛身後走了。後面還不斷傳來各種羨慕嫉妒恨的嘈雜聲,青城老百姓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他們城主大人的腦殘粉, 現在看到竟然有人光榮地得到了近距離接觸偶像的機會,簡直羨慕的眼珠子都紅了。
聽到夏小橋只是想知道赤水河中究竟有哪幾種可以食用的魚類,幾個專業漁民也不再忐忑了, 紛紛將自己知道的事情和盤托出。
原來,這赤水河中的魚類品種繁多,不過因為吃的人少,一般老百姓家裡缺鹽少油的,這腥味十足的魚蝦實在是沒多少人會買,只有一些飲食精細的大戶人家,會採買些新鮮的魚蝦回去精心烹飪。因此,尋常他們也只是將捕魚作為農閒時節的副業,並不靠這個賺錢的。
不過,往年災荒的時候,確實有不少老百姓忍著魚腥味,從河裡抓了大魚上來烤著果腹。
“那赤水河裡,最常見的莫過於青魚、糙魚、白魚、鯉魚、鱅魚這些大魚,其他的諸如鯽魚、汪刺等體型小魚刺多的魚,大伙兒都不吃的,撈上來也是丟給家裡的貓吃。”
“那幾種大魚里,青魚是最好吃的,魚刺大且少,魚肉鮮嫩可口,只是這青魚力大無窮,一般的漁民沒有趁手的魚叉很難抓住,即便抓來也是死的,那死魚賣不出去,都是自家留著吃的。”
“若是有大船和漁網,可否在河面上拖了漁網捕撈?”夏小橋想了想問道。
“這,往常倒是沒有人這麼做過,那些大船都是官府運送糧糙和鐵礦的,哪裡會拿來捕魚?不過,聽起來倒是和小的們用木船撒網捕魚差不多,應該可以的。”
說做就做,夏小橋讓這幾個漁民先回家去和家裡人說一聲,他決定僱傭這些漁民來幫他試驗用拖網捕魚,當然了,報酬肯定是比他們自己捕魚來賣高得多,這些人一聽自己竟然也能替城主大人幹活,頓時激動的報酬也顧不上了,忙不迭地答應了,還是旁邊一個小廝看不過去,好心提醒他們別忘了去門房,將城主大人賞賜的東西帶回家去。
“咱們城主大人真是太客氣了,就說了這麼幾句話,竟還賞賜了這許多東西。”看到那滿滿一籃子的東西,幾個漁民都忍不住紅了眼圈。他們這些人常年在大河裡討生活,運氣好的每天賣個幾十文錢,運氣不好的,死在河裡也是有的,誰會關心他們家裡人過得好不好?偏偏夏小橋前世就習慣了這些底層百姓之間的人情往來,命人給他們準備的,都是棉布、醃肉、黃米、紅糖等農家可用的東西,籃子裡還有一包嶄新的銅錢,都是為了慶祝新年,夏小橋特意命人新制的“壓歲錢”,上面印了些吉祥話,拿來過年的時候給家裡的孩子們壓歲再合適不過了。
不提這些漁民回鄉後滿臉的得意和榮耀,這邊,夏小橋命人去街上採購了一些專門用來編織漁網的材料,就等著明天那幾個漁民過來上工,就可以編織大型拖網了。
不過,這裡可沒有現代那種動力強勁的機械船隻,為了減輕捕撈的時候需要的動力,夏小橋命人設計了一種簡易版的拖網,擴大了漁網上過濾用的網眼,只捕捉十斤以上的大魚,反正他需要的也就是那些能做成魚丸的大魚,小魚不適合刮魚絨做魚丸,乾脆留著繼續長大好了。
他想過了,這個時空的黎民百姓,確實在烹飪上存在極大的條件限制,許多窮苦人家,僅有的一點錢都拿來買黑面做饅頭了,根本捨不得買油買鹽,即便身體需要,也只是少少的放一點,一般人家根本捨不得拿珍貴的油鹽來炒菜。
因此,他決定大規模捕撈一批大魚,一部分拿去作坊里,做成魚丸,留著過年的時候給軍營里改善伙食;一部分做成鹹魚干,過年前作為福利分發給貧困百姓,這些魚乾不需要什麼烹飪技巧,只需要開水泡發,切成段,在飯鍋上蒸熟即可。因為醃製的時候已經放了鹽和辣椒末、薑末、醬料之類的調味料,甚至連調味都不需要,鋪在黃米上蒸熟了拌飯吃也非常好吃。
第二天,那些漁民一大早就來到城主府報到,彼時夏小橋正和變成了貓崽子的妖王殿下窩在暖和的被窩裡玩“左爪拍右爪”的無聊遊戲,聽到外面通報說昨天請的幾個漁民都到了,稍稍一想,就知道這些淳樸的漁民一定是擔心自己找他們有急事,一大早連早飯都沒吃就跑過來等著了。
“命人帶他們去後面的工坊,讓廚房給他們端些早飯過去,該做什麼,黃總管那邊都知道的,你去跟他說一聲,就說按照我昨天說的,先拿最底下那一張圖紙出來做個樣品,做好了命人拿過來。”
被人這麼一打擾,夏小橋也不能再賴床了,乾脆抱著妖王殿下起床洗漱,命人將昨晚預備好的魚肉餛飩做兩碗出來,還有新近剛做出來的香辣醬萵筍和蝦仁百合釀,倆人吃了一頓簡單的早餐,磨磨蹭蹭的,那邊的漁網已經做好了。
這幾個漁民都是做慣了這些活計的,再加上夏小橋給的圖紙上面標註的都很清楚,請識字的書童幫忙念一念,很快就明白這個拖網該怎麼做了,眾人尋常無視的時候也在家編織一些小的網兜出去賣錢,這會兒分工合作,不到一個時辰就織好了一張小型拖網。
“走,命人到船上試試。”抱著妖王殿下,吃飽喝足的夏小橋帶著一幫人跑到赤水河上捕魚去了。
這個季節正是下雪的時候,外面一片冰天雪地的,早市早已散去,街市上零零散散的一些路人急匆匆地穿著擋雪的蓑衣往前走,夏小橋仔細一看,這些農人許是節省慣了,快到年關了,採買的依然是一些僅供果腹的黑面粗鹽之類的,家裡有孩子的才會稱點兒碎米或者黃米回去熬粥。
“看來,明年是得抓緊發展養殖業了,要養些戰馬,還要多養些豬牛羊之類的,那些荒山放在那裡也是長糙,倒不如分片讓人承包了去,好歹也能就近解決一些勞動力的就業問題,還能多提供些肉食。”夏小橋暗暗想到。
一時間,眾人乘著馬車到了河邊,黃狗兒早命人騎馬趕在他們前面,命人準備好了一艘臨時用戰船改成的漁船,船舷上的武器裝備全部拆了下來,預備等一下安放拖網。
作為一枚合格的吃貨,夏小橋上輩子除了刷各種美食文之外,一些專門介紹美食的紀錄片之類的也是他的最愛,因此,對於漁船和拖網這些捕撈工具的使用,也有個大概的印象,命人放好拖網後,臨時漁船緩緩在赤水河上行駛出去。
冬季的赤水河上浮著一層淡淡的霧氣,仿佛在冰天雪地里揭開了一個熱水瓶蓋子一般,兩岸的空地被白雪覆蓋,不時可見拿著夾子出來套兔子的流民。雖然有夏小橋命人分發的救濟糧,這些儉省慣了的老百姓也習慣於儘可能多地將寶貴的糧食儲存起來以備不時之需,尋常家裡吃的,依然是黑面熬成的麵糊糊,裡面加點乾菜或者麩皮之類的,這些人出來套兔子,大概是準備過年的時候給家裡添一道肉菜罷?
“大人,網拖不動了……”正倚在船舷上看風景呢,那邊負責看守拖網的陰兵侍衛過來稟報導。
“裝魚的木桶都準備好了嗎?”
“準備了三十隻木桶,都預備齊全了。”
“好,命人起網。”夏小橋抱著妖王殿下很自覺地閃到了一邊,他身上穿著名貴的熊皮斗篷呢,他要是站在這裡,只怕那些人根本就不敢起網。
那幾個漁民也是經驗豐富的,聞言和幾個侍衛商量了一下,並沒有一口氣將拖網提起來,而是慢慢往上拉,拉到三分之一的時候,水面上已經開始有大魚跳出水面,試圖擺脫拖網。
只見幾個漁民訓練有素地伸出魚叉,將試圖跳出來的大魚一叉子叉住,拖上來丟到旁邊的木桶里,再繼續拿叉子等在一邊。
夏小橋看了一會兒就看出門道來了,大概是他們這一網裡面的魚太多了,如果強制性拖上來的話,很可能將漁網掙破,幾個漁民拿著魚叉等在那裡,就是要把漁網裡那些勁兒最大的大魚先叉出來,慢慢拖行一會兒,等拖網裡面的大魚掙扎的沒力氣了,再一鼓作氣拖上來。
果然,大概是這赤水河中以往從來沒有人用拖網捕魚,即便夏小橋命這些漁民將拖網的網眼放大了許多,一網下去,依然捕了差不多有一百多條大魚上來,這麼高的捕魚效率,讓幾個職業漁民也大吃一驚。
原先預備的三十個木桶顯然不夠用,那些大魚個個都有夏小橋胳膊那麼長,最長的差不多都有一米了,個個膘肥體壯,如果不是有這麼大的拖網的話,一般的小漁船根本拿它們沒辦法。
冬節過完,還有不到一個月就是新年了,今年他們西南十二城可以說是人丁興旺,夏小橋也打算出一次血,讓這些人好好過個富足年!
這裡的人不習慣吃魚,不過,在得知赤水河並沒有從前在皇陵里那條河那樣經常被丟屍體之後,夏小橋將冬儲肉類的目標盯牢了這條寬闊的河流。正值寒冬,赤水河卻不像別的河流那樣結冰,依然是江水滔滔,也難怪中原舊族一直沒有將赤水城拿下來,沒有什麼金手指的話,想渡過這道天險拿下赤水城,簡直是天方夜譚!
不過,這樣的水流和溫度,對於魚類的繁衍,還有捕魚事業的發展,還是非常有好處的。想想前世那些冬捕的時候從河裡撈上來的肥碩的大魚,夏小橋忍不住擦了擦口水……
第163章 冬捕1
說起來,冬捕這個習俗, 幾乎是夏小橋他們那個時空好多地方都有的, 最出名的莫過於場面宏大壯觀的查干湖冬捕了, 在夏小橋他們那個城市, 許多農戶人家也喜歡在村裡的池塘放養一些魚苗,這些魚苗平時是不許捕撈的,只有等到冬至或者快過年的時候, 全村人才集體捕撈,捕撈上來的魚蝦每家分一點, 過年的時候就不需要另外花錢買魚做鹹魚幹了。
不知道赤水河裡都有些什麼魚, 夏小橋便命人去菜市場, 將幾個時常在赤水河捕魚拿來販賣的漁民喚到府里。
聽說城主大人召喚,這幾個漁民仿佛要被皇帝陛下召見一般,恨不得立刻跑回去洗澡換衣服,好在附近的居民聽說他們被城主大人召見, 個個都與有榮焉,有那住得近的, 紛紛拿出家裡備用的衣服給他們換上, 洗乾淨了手上的魚鱗之類的髒東西,這才滿面紅光地跟在城主府的侍衛身後走了。後面還不斷傳來各種羨慕嫉妒恨的嘈雜聲,青城老百姓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他們城主大人的腦殘粉, 現在看到竟然有人光榮地得到了近距離接觸偶像的機會,簡直羨慕的眼珠子都紅了。
聽到夏小橋只是想知道赤水河中究竟有哪幾種可以食用的魚類,幾個專業漁民也不再忐忑了, 紛紛將自己知道的事情和盤托出。
原來,這赤水河中的魚類品種繁多,不過因為吃的人少,一般老百姓家裡缺鹽少油的,這腥味十足的魚蝦實在是沒多少人會買,只有一些飲食精細的大戶人家,會採買些新鮮的魚蝦回去精心烹飪。因此,尋常他們也只是將捕魚作為農閒時節的副業,並不靠這個賺錢的。
不過,往年災荒的時候,確實有不少老百姓忍著魚腥味,從河裡抓了大魚上來烤著果腹。
“那赤水河裡,最常見的莫過於青魚、糙魚、白魚、鯉魚、鱅魚這些大魚,其他的諸如鯽魚、汪刺等體型小魚刺多的魚,大伙兒都不吃的,撈上來也是丟給家裡的貓吃。”
“那幾種大魚里,青魚是最好吃的,魚刺大且少,魚肉鮮嫩可口,只是這青魚力大無窮,一般的漁民沒有趁手的魚叉很難抓住,即便抓來也是死的,那死魚賣不出去,都是自家留著吃的。”
“若是有大船和漁網,可否在河面上拖了漁網捕撈?”夏小橋想了想問道。
“這,往常倒是沒有人這麼做過,那些大船都是官府運送糧糙和鐵礦的,哪裡會拿來捕魚?不過,聽起來倒是和小的們用木船撒網捕魚差不多,應該可以的。”
說做就做,夏小橋讓這幾個漁民先回家去和家裡人說一聲,他決定僱傭這些漁民來幫他試驗用拖網捕魚,當然了,報酬肯定是比他們自己捕魚來賣高得多,這些人一聽自己竟然也能替城主大人幹活,頓時激動的報酬也顧不上了,忙不迭地答應了,還是旁邊一個小廝看不過去,好心提醒他們別忘了去門房,將城主大人賞賜的東西帶回家去。
“咱們城主大人真是太客氣了,就說了這麼幾句話,竟還賞賜了這許多東西。”看到那滿滿一籃子的東西,幾個漁民都忍不住紅了眼圈。他們這些人常年在大河裡討生活,運氣好的每天賣個幾十文錢,運氣不好的,死在河裡也是有的,誰會關心他們家裡人過得好不好?偏偏夏小橋前世就習慣了這些底層百姓之間的人情往來,命人給他們準備的,都是棉布、醃肉、黃米、紅糖等農家可用的東西,籃子裡還有一包嶄新的銅錢,都是為了慶祝新年,夏小橋特意命人新制的“壓歲錢”,上面印了些吉祥話,拿來過年的時候給家裡的孩子們壓歲再合適不過了。
不提這些漁民回鄉後滿臉的得意和榮耀,這邊,夏小橋命人去街上採購了一些專門用來編織漁網的材料,就等著明天那幾個漁民過來上工,就可以編織大型拖網了。
不過,這裡可沒有現代那種動力強勁的機械船隻,為了減輕捕撈的時候需要的動力,夏小橋命人設計了一種簡易版的拖網,擴大了漁網上過濾用的網眼,只捕捉十斤以上的大魚,反正他需要的也就是那些能做成魚丸的大魚,小魚不適合刮魚絨做魚丸,乾脆留著繼續長大好了。
他想過了,這個時空的黎民百姓,確實在烹飪上存在極大的條件限制,許多窮苦人家,僅有的一點錢都拿來買黑面做饅頭了,根本捨不得買油買鹽,即便身體需要,也只是少少的放一點,一般人家根本捨不得拿珍貴的油鹽來炒菜。
因此,他決定大規模捕撈一批大魚,一部分拿去作坊里,做成魚丸,留著過年的時候給軍營里改善伙食;一部分做成鹹魚干,過年前作為福利分發給貧困百姓,這些魚乾不需要什麼烹飪技巧,只需要開水泡發,切成段,在飯鍋上蒸熟即可。因為醃製的時候已經放了鹽和辣椒末、薑末、醬料之類的調味料,甚至連調味都不需要,鋪在黃米上蒸熟了拌飯吃也非常好吃。
第二天,那些漁民一大早就來到城主府報到,彼時夏小橋正和變成了貓崽子的妖王殿下窩在暖和的被窩裡玩“左爪拍右爪”的無聊遊戲,聽到外面通報說昨天請的幾個漁民都到了,稍稍一想,就知道這些淳樸的漁民一定是擔心自己找他們有急事,一大早連早飯都沒吃就跑過來等著了。
“命人帶他們去後面的工坊,讓廚房給他們端些早飯過去,該做什麼,黃總管那邊都知道的,你去跟他說一聲,就說按照我昨天說的,先拿最底下那一張圖紙出來做個樣品,做好了命人拿過來。”
被人這麼一打擾,夏小橋也不能再賴床了,乾脆抱著妖王殿下起床洗漱,命人將昨晚預備好的魚肉餛飩做兩碗出來,還有新近剛做出來的香辣醬萵筍和蝦仁百合釀,倆人吃了一頓簡單的早餐,磨磨蹭蹭的,那邊的漁網已經做好了。
這幾個漁民都是做慣了這些活計的,再加上夏小橋給的圖紙上面標註的都很清楚,請識字的書童幫忙念一念,很快就明白這個拖網該怎麼做了,眾人尋常無視的時候也在家編織一些小的網兜出去賣錢,這會兒分工合作,不到一個時辰就織好了一張小型拖網。
“走,命人到船上試試。”抱著妖王殿下,吃飽喝足的夏小橋帶著一幫人跑到赤水河上捕魚去了。
這個季節正是下雪的時候,外面一片冰天雪地的,早市早已散去,街市上零零散散的一些路人急匆匆地穿著擋雪的蓑衣往前走,夏小橋仔細一看,這些農人許是節省慣了,快到年關了,採買的依然是一些僅供果腹的黑面粗鹽之類的,家裡有孩子的才會稱點兒碎米或者黃米回去熬粥。
“看來,明年是得抓緊發展養殖業了,要養些戰馬,還要多養些豬牛羊之類的,那些荒山放在那裡也是長糙,倒不如分片讓人承包了去,好歹也能就近解決一些勞動力的就業問題,還能多提供些肉食。”夏小橋暗暗想到。
一時間,眾人乘著馬車到了河邊,黃狗兒早命人騎馬趕在他們前面,命人準備好了一艘臨時用戰船改成的漁船,船舷上的武器裝備全部拆了下來,預備等一下安放拖網。
作為一枚合格的吃貨,夏小橋上輩子除了刷各種美食文之外,一些專門介紹美食的紀錄片之類的也是他的最愛,因此,對於漁船和拖網這些捕撈工具的使用,也有個大概的印象,命人放好拖網後,臨時漁船緩緩在赤水河上行駛出去。
冬季的赤水河上浮著一層淡淡的霧氣,仿佛在冰天雪地里揭開了一個熱水瓶蓋子一般,兩岸的空地被白雪覆蓋,不時可見拿著夾子出來套兔子的流民。雖然有夏小橋命人分發的救濟糧,這些儉省慣了的老百姓也習慣於儘可能多地將寶貴的糧食儲存起來以備不時之需,尋常家裡吃的,依然是黑面熬成的麵糊糊,裡面加點乾菜或者麩皮之類的,這些人出來套兔子,大概是準備過年的時候給家裡添一道肉菜罷?
“大人,網拖不動了……”正倚在船舷上看風景呢,那邊負責看守拖網的陰兵侍衛過來稟報導。
“裝魚的木桶都準備好了嗎?”
“準備了三十隻木桶,都預備齊全了。”
“好,命人起網。”夏小橋抱著妖王殿下很自覺地閃到了一邊,他身上穿著名貴的熊皮斗篷呢,他要是站在這裡,只怕那些人根本就不敢起網。
那幾個漁民也是經驗豐富的,聞言和幾個侍衛商量了一下,並沒有一口氣將拖網提起來,而是慢慢往上拉,拉到三分之一的時候,水面上已經開始有大魚跳出水面,試圖擺脫拖網。
只見幾個漁民訓練有素地伸出魚叉,將試圖跳出來的大魚一叉子叉住,拖上來丟到旁邊的木桶里,再繼續拿叉子等在一邊。
夏小橋看了一會兒就看出門道來了,大概是他們這一網裡面的魚太多了,如果強制性拖上來的話,很可能將漁網掙破,幾個漁民拿著魚叉等在那裡,就是要把漁網裡那些勁兒最大的大魚先叉出來,慢慢拖行一會兒,等拖網裡面的大魚掙扎的沒力氣了,再一鼓作氣拖上來。
果然,大概是這赤水河中以往從來沒有人用拖網捕魚,即便夏小橋命這些漁民將拖網的網眼放大了許多,一網下去,依然捕了差不多有一百多條大魚上來,這麼高的捕魚效率,讓幾個職業漁民也大吃一驚。
原先預備的三十個木桶顯然不夠用,那些大魚個個都有夏小橋胳膊那麼長,最長的差不多都有一米了,個個膘肥體壯,如果不是有這麼大的拖網的話,一般的小漁船根本拿它們沒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