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座的真大儒們頓時悟了!原來是陳夢之的學生,怪不得如此的傻白甜,看向姜彝的表情也帶了些同情。姜彝被看的羞憤欲絕,頓時梗著脖子反駁道:“我只看梁王之子乃可造之材,再說了,與齊、吳兩王相比,梁王好歹也算體恤百姓!”

  “是啊!擔心自家百姓餓死,親自下令將自家子民驅逐出境,無罪流放。”楊鄴毒舌譏諷道。

  “等等!你們說的陳夢之,到底是什麼人?”

  “哼!不過是個只知道遵循古禮的蠢貨!”楊鄴冷笑道,“他經常遊說先朝(北越)小皇帝不能丟了綱常,還說要讓太后還政,結果被盛怒的太后趕出皇城,也不知道梁王那老東西究竟看中了他哪一點,竟然請他去做了自己的老師。”

  “額~”夏小橋無語了,這梁王的腦子究竟是有多大坑,才會請這樣的人當老師?幸虧當時北越已經有了亂象,不然就憑他收留了得罪太后的人,難道還能落到好?

  “那現在怎麼辦?”夏小橋看向樊練,西南諸城的新兵大部分都沒有去過北地,即便現在有個天大的餡餅擺在眼前,夏小橋也不敢輕易說出兵。這裡的每一支隊伍都是他精心培養,準備今後鎮守四方的,可不能就這麼折在大雪裡。

  “嘿嘿~大人,您若是放心,就將虎威軍交給我,管教您看一場熱熱鬧鬧的好戲!”樊殭屍許久沒有打仗,渾身都不舒服了,現在好不容易逮到個機會,他也知道夏小橋捨不得那些新兵,因此只提出帶著虎威軍去,畢竟虎威軍全員都是當初陪葬的陶俑鐵甲兵,不是凡人,自然不會被嚴寒凍傷。

  “此事非同尋常,你先說說你打算怎麼做?”事關北地、中原和西南諸城的勢力平衡,在沒有十分的把握之前,夏小橋決不能讓剛剛開始有一點起色的西南諸城再次陷入戰亂。

  “嘿嘿,梁、齊、吳三國不是總說自己是先帝舊人,發誓要讓害死先帝的中原舊族血債血償嗎?這次我就幫他們一把好了,”樊殭屍冷笑一聲,“梁王被困中原,想必他的老朋友齊王和吳王也是十分憂心吧?不過老夫猜測,大概是大雪封山,齊、吳兩國不便出兵?這也沒關係,他們出不來,老夫可以替他們出嘛。”

  “你是說?”

  “我命人連夜趕往齊、吳兩國軍營,先去偷一批軍服旗幟回來,偽稱齊、吳兩國前來救援,且將那梁王的潰兵救出來,再命人放出風聲,說是梁、齊、吳三國已經聯盟,誓報此仇!大人您猜,中原舊族聽到這個消息會怎麼樣?”

  “額~要是我的話,必定會先下手為強,趁著三國尚未合兵,沿途截殺齊、吳兩國援兵……可是,你們不是假的援兵嗎?”

  “現在是假的,等到了齊、吳兩國邊界,假的也變成真的啦!到時候兵臨城下,誰還管他真假呢?反正中原舊族一旦出兵,我就命人去齊、吳兩國散播謠言,說是中原舊族殺了梁王,預備向他們下手了!”

  “如此說來,還需在沿途官道設置屏障,截殺三國往來傳訊之人……”一直沉默的趙弘文突然提議道。

  “妙!正是如此!”樊殭屍和趙弘文相視一笑,瞬間找到了同類。

  第162章 梁國之亂4

  誰說古人就一定淳樸善良的?看樊殭屍和趙弘文這兩個老東西一臉猥瑣地在那兒商量著怎麼坑人,坑完還要順利跑路啥的, 夏小橋整個人都不好了。

  不過, 能夠禍水東引, 這個主意還是不錯的。就是要堤防這些人一團混戰別殃及到西南諸城的無辜百姓才好。

  夏小橋將這個擔憂提了出來, 楊鄴立刻擺擺手,一臉普度眾生的表情慢慢道:“這有何難?那梁王不懷好意地將境內災民驅趕到西南,想我西南諸城向來貧瘠, 此次也是受害者啊,我們可趕在三國和中原舊族混戰之前, 向天下人發布休戰養民的告示, 就說西南諸城已經沒有足夠的糧食, 必須休養生息!”

  “還有,最好還要公開向梁國討還咱們替他們養活這些子民的錢糧!他們梁國的子民,憑什麼要咱們西南諸城養活?梁王是被困了,他那個嗣子可還在梁國呢, 父債子償,天經地義!”二師兄楊鯤立刻替自家親爹補刀, 收穫楊鄴讚賞的目光。

  一幫毫無節操的政客, 立刻開始嘰嘰喳喳地貢獻各自琢磨出來的賤招,或許是看到連楊鄴和姜彝這樣的當時名家都甩掉了節操,這些本來也沒有多少節操的傢伙也不管不顧地甩了馬甲, 一個個將“如何陷害梁王”、“如何讓三國和中原舊族打成爛羊頭”這兩個話題瞬間刷上了熱門……

  “看到他們都這麼壞,我就放心了……”夏小橋抹了一把並不存在的冷汗,悄悄對姜元禎嘀咕道。

  商議完畢, 後面趙氏又命人送了新鮮的羹湯和肉菜過來,方才大宴半途被打斷,眾人忙著敬酒也沒吃幾口菜,這會兒一個個的都餓得半死,免不得在心裡又將那作死的梁王給詛咒了一番,聽到趙氏遣人來送吃食,立刻放下各種算計,美滋滋地開始享用城主府的美食。

  這裡的冬節類似夏小橋他們那個年代的大雪節氣,正是醃製各種臘肉的時候,今年夏小橋當家作主,自然是讓崔氏多多地做了各種臘肉燻肉熏魚之類的醃臘,不但要預備冬日和年節的宴客,還要預備賞賜下屬的年禮,這會兒正好拿出來試吃,桌案上,香噴噴的鹹肉蒸豆皮、香腸蒸蛋羹、燻肉炒大蒜、蘿蔔燉肉、紅燒羊肉燉粉條等等城主府特色美食,吃得眾人搖頭嘆息,恨不得那梁王繼續作死,他們也好趁機在城主府多留幾日,嘗一嘗這府里的各色美食。

  這邊,西南諸城的大小官員在一起烤著火盆熱熱鬧鬧地聚餐,那邊,真傻白甜梁王殿下被人驅趕到一個荒蕪的山谷內,擔心被敵人的弓箭尋到了準頭,連火堆都不敢點燃,一個個幾乎沒有凍死在大雪中。

  “殿下,已經派出去十二批人馬回去報信了,大公子收到急報,一定會派兵前來救援的!”此刻,那個給梁王出主意的謀士才真的害怕了,一切都脫離了他們的算計和掌控,原本他們偽裝好了,假扮流民順著官道,想趁機起兵占領官道附近的一座城池,誰想到竟然被那些守軍給識破,當場就打了起來。

  後來的事情就不必多說了,中原畢竟是那些舊族經營了上千年的地方,哪裡是他們能隨意觸動的?仿佛捅了馬蜂窩一般,不知道從哪裡來了越來越多的中原兵,一路將他們追到了這裡,梁王殿下在奔逃中被亂箭射傷,傷了心肺,梁王若是不幸掛了,他這個當初出主意的人,即便逃回去也是個死,說不定還要連累家人,想到這裡,這謀士四處看看,心裡想著不行乾脆就找個山洞躲起來好了,到時候就假裝在亂軍中失散了,家裡人也能得個撫恤啥的。

  梁王此刻也是十分懊悔,當然了,生性自私的梁王並不後悔將那些被搶了糧食的災民栽贓給了夏小橋,而是後悔不該這麼貿貿然的喬裝進入中原,現在,即便是成功等到援軍,只要他的身份被人識破,將來只怕也要顏面掃地了……誰會願意跟隨一個這樣卑劣行徑的主公呢?

  青州城內,吃飽喝足之後,其他郡府官員都各自回到客房休息,唯獨樊殭屍和趙弘文、姜彝、楊鄴父子被留了下來,事關機密,有些事情還是要悄悄的幹活才好。

  已經是三更十分了,因為心裡存著事,眾人都毫無困意,命人重新點亮油燈,換了新茶和茶點,眾人一邊喝茶,一邊討論接下來具體該怎麼做。

  這種渾水摸魚的機會可不多,趁著眾人商量事情的功夫,大文豪楊鄴親自執筆,快速糙擬了一個安民告示,楊鯤不愧是楊鄴的親生兒子,在坑人這方面完全遺傳了自家親爹的技能,跟著就糙擬了一份向梁國追討錢糧的公文,夏小橋匆匆看過,覺得沒有問題,又命眾人傳閱,確定無誤後,蓋上大印,即刻命人謄抄了往各地傳去。

  不得不說,夏小橋這個休戰的低姿態,讓中原舊族和梁、齊、吳三國都長舒了一口氣,這種時候,要是夏小橋再站出來攪混水,那他們就徹底完了,尤其是中原地區,被三國和西南諸城兩面夾擊,尤其夏小橋還有一支凶名在外的虎威軍,實在是令人膽寒!現在看到夏小橋自稱要“休戰以休養民生”,即便是看他不順眼的人,也不得不稱讚他一聲“體恤民生”。

  和中原舊族不同的是,焦頭爛額的梁王嗣子同時接到兩封西南送來的公開信,差點沒被氣得吐血!這個該死的夏小橋,不但惺惺作態地“收留”了那些梁國驅趕過去的災民,竟然還有臉來找他們追討“養活梁國子民的錢糧”……真要有這許多錢糧,他們自己不會養著那些災民嗎?何必白白將那些壯勞力送給他?

  可是,這件事情說起來也是他們梁國理虧,當時父王錯信了那謀士的蠱惑,又因為國內實在沒有餘糧可以救濟那些被胡人搶了糧食的災民(糧倉里的軍糧是留做戰備的不能動),父王也是迫不得已才將那些人送到了西南,然而,在他們看來這是一舉兩得,在天下人看來,這卻是梁王“無罪流放子民”,簡直是喪心病狂!

  換個角度想想,確實如此,本來梁國邊境的百姓被胡人入侵搶了糧食,就已經夠慘的了,說起來也是梁國軍隊戍邊無能,結果梁國不但不善加撫恤這些災民,反而無緣無故將這些世代生活在這裡的老百姓驅趕到了千里之外的西南,這千里迢迢的,缺衣少食,又是大雪天,死傷也在所難免,一路怨聲載道,也難怪天下人對梁王的態度一下子就變了!

  想到這裡,梁王嗣子不由得懷疑自家父王是不是真的被那謀士給蠱惑了,不然怎麼會聽信他的妖言,做出這樣沒腦子的蠢事呢?

  更糟糕的是,父王將國內大部分的精兵都帶走了,現如今國內空虛,他根本就不敢派出援兵去接應父王,當然了,就他們剩下那點兵力,去了也是給人送菜的,想到這裡,梁王嗣子狠下心來,還是母妃說得對,這種時候,父王是指望不上了,還是自己趕緊收攏勢力等待時機吧,至於是等待梁王的死訊,還是等待別的什麼,就沒人知道了。

  而讓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是,樊練親率的虎威軍,也在磨刀霍霍攪混水的路上了……

  雖然對外發布的停戰公告,夏小橋也沒有放鬆對邊界的駐防,樊練帶著虎威軍悄悄北上後,夏小橋立刻將趙弘文頂上,升為左將軍,臨時負責西南邊界尤其是中原地區的防衛工作,同時在邊界幾個郡開展冬季大練兵活動,無非就是召集一大批民兵,在邊界做出一副積極備戰的樣子,以恐嚇那些在邊界地帶窺視的敵軍探子們。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