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頁
皇帝愁眉不展,看了眼桌子上的菜說:“沒有胃口。”然後忽然看到了離自己沒有多遠的一道熟悉的菜餚。
這道菜是涼拌忘憂草,曾經憑藉著這道菜,顧長歌被陷害禁足,就是在這圓明園之內。而當時誣陷皇貴妃的怡常在卻早已不在了。
顧長歌看他目光停留,笑了一下,說:“這道涼拌忘憂草,臣妾雖然心有忌憚,可還是喜歡。臣妾想,不能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不是?更何況,不過是一道菜罷了。”
“一道菜,當年卻害得你差點……”皇帝說話有些遲疑,當年的事情除了有人陷害,自然還有自己對於皇貴妃的懷疑與不信任,他不想再說。
顧長歌抿唇:“昔人已逝,不提也就罷了,只是臣妾疑心的根本不是菜,而是人……說來也奇怪,”她臉色微微變化,“這些人作惡多端也就罷了,偏偏都喜歡留心這樣的微末細節,什麼菜品啊,藥品啊,都是這樣,當真是防不勝防。”
皇帝忽然想起了什麼:“都喜歡微末細節?她們倒都與皇后交好。”
顧長歌一愣,旋即說:“皇上,皇后娘娘是懂藥理,可是不至於的,她是皇后。”
皇帝嘆了口氣不打算再說,拿起象牙筷子夾了一口涼拌忘憂草往嘴裡放去,咀嚼幾下後說:“味道依然鮮美。”
顧長歌小心翼翼,盛了一點老鴨湯放到他面前說道:“皇上打算如何處置鄭大人?”
皇帝聞言,手停下不動,靜靜看著碗,然後說道:“朕未曾想好。恐怕暫時還不能動他,等過些時候吧。”
顧長歌低頭沉思,肯定道:“是該如此,如今皇后雖然被禁足,可是鄭氏一族勢力盤根錯節,若不能一發致命恐怕後患無窮。更何況,別人會以為是皇上厭棄皇后,連帶著懲戒鄭大人,到時候若要將其黨羽連根拔除,反倒是不占了優勢。”
皇帝抬眼看她一下,表示:“是這個意思。”
顧長歌微笑:“聽說此前皇上許了六皇子去探望皇后娘娘,也算是對皇后施恩了,想來一時半刻鄭氏也會忌憚。”
皇帝不語。
鄭氏將希望寄託於六皇子身上,是肯定的事實。
聽六皇子身邊的太監一直在強調他是聽命於六皇子的,根本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是六皇子逼迫他加害的三皇子。
皇帝心裡有所懷疑,覺得或許六皇子是無辜的。
可是那日將六皇子叫去問話,小小的孩子,竟然將事情圓的滴水不漏,事事周全。
一直在說自己什麼都不知道,那日帶著太監過去也只是因為好奇父皇到底要讓三哥做什麼,一心想要知道三哥上朝是什麼樣子的。
這些都沒問題,問題在於他太過於清楚小太監每日的行動。
什麼時候小太監不在,什麼時候他應該從哪得到了藥,本該一問三不知的事情,他卻說的太周全了。
皇帝反而起了疑心。
再派人細查,發現了曾經鄭太傅與六皇子的一些往來。
當皇帝,怕的不是自己的兒子有才幹,而是害怕將國家交給一個昏君手中,更擔心這個昏君淪為傀儡,外企干政,讓他如何去見九泉之下的列祖列宗。
他越發覺得這件事情鄭家沒少參與,而他更不能輕易打草驚蛇。
顧長歌看著皇帝越來越沉重的表情,輕聲說道:“皇上,不如讓皇后見一見鄭大人吧。”
皇帝一愣。
顧長歌解釋道:“皇后犯了錯,希望能夠有個機會讓皇上原諒她。她其實是真心愛慕皇上的,同臣妾一樣,希望皇上過得好一些,輕鬆一些。如今鄭大人做錯了事,皇上一時不能動鄭大人,不如讓皇后見鄭大人,皇后知道了鄭大人做的事情,一定會勸他收手的。”
皇帝一笑,感嘆她女子無知:“若是這麼好就解決了,那朕將滿朝文武的女兒都娶來養著,一切都解決了。皇后怎會放棄……”
忽然,他想起了一件事,游移不定的看著顧長歌。
顧長歌表示疑問,她狐疑的看著皇帝愣在那裡。
片刻,皇帝笑著拿起筷子:“吃飯,該涼了。”
三日後,鄭太傅奉皇帝特赦,入圓明園探望皇后。
皇后聽聞父親要來,激動的差點睡不著覺,連著盼了兩日,梳洗打扮後一直等著他父親到來。
她父親對她來說一直是嚴厲的,可是又一直是她的心靈支柱,若不是父親,她根本無法走到這個位置上來。如今能夠見到父親,或許一切都有轉機。
更何況,這也說明了皇帝對她的氣也該消了。
羨予在宮門口遠遠看到了鄭太傅的身影,等靠近了連忙行禮,引著他到正殿。
皇后看到父親,從座位上站起來,想了想,卻並未走下去。
鄭太傅沉聲道:“微臣給皇后娘娘請安。”然後行了一個君臣之禮。
皇后這才含淚迎接過去,雙手扶他起來,喚一聲:“父親,您還好嗎?”
鄭太傅表情嚴肅,看著自己的女兒如今的樣子,心裡是又痛又毀:“我告訴娘娘多少次了,不要動皇帝的子嗣!娘娘有自己的孩子,怕什麼呢!”
皇后聞言便要落淚,用袖子掩了眼角,委屈道:“女兒不是不知道,只是女兒實在是害怕……”
這道菜是涼拌忘憂草,曾經憑藉著這道菜,顧長歌被陷害禁足,就是在這圓明園之內。而當時誣陷皇貴妃的怡常在卻早已不在了。
顧長歌看他目光停留,笑了一下,說:“這道涼拌忘憂草,臣妾雖然心有忌憚,可還是喜歡。臣妾想,不能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不是?更何況,不過是一道菜罷了。”
“一道菜,當年卻害得你差點……”皇帝說話有些遲疑,當年的事情除了有人陷害,自然還有自己對於皇貴妃的懷疑與不信任,他不想再說。
顧長歌抿唇:“昔人已逝,不提也就罷了,只是臣妾疑心的根本不是菜,而是人……說來也奇怪,”她臉色微微變化,“這些人作惡多端也就罷了,偏偏都喜歡留心這樣的微末細節,什麼菜品啊,藥品啊,都是這樣,當真是防不勝防。”
皇帝忽然想起了什麼:“都喜歡微末細節?她們倒都與皇后交好。”
顧長歌一愣,旋即說:“皇上,皇后娘娘是懂藥理,可是不至於的,她是皇后。”
皇帝嘆了口氣不打算再說,拿起象牙筷子夾了一口涼拌忘憂草往嘴裡放去,咀嚼幾下後說:“味道依然鮮美。”
顧長歌小心翼翼,盛了一點老鴨湯放到他面前說道:“皇上打算如何處置鄭大人?”
皇帝聞言,手停下不動,靜靜看著碗,然後說道:“朕未曾想好。恐怕暫時還不能動他,等過些時候吧。”
顧長歌低頭沉思,肯定道:“是該如此,如今皇后雖然被禁足,可是鄭氏一族勢力盤根錯節,若不能一發致命恐怕後患無窮。更何況,別人會以為是皇上厭棄皇后,連帶著懲戒鄭大人,到時候若要將其黨羽連根拔除,反倒是不占了優勢。”
皇帝抬眼看她一下,表示:“是這個意思。”
顧長歌微笑:“聽說此前皇上許了六皇子去探望皇后娘娘,也算是對皇后施恩了,想來一時半刻鄭氏也會忌憚。”
皇帝不語。
鄭氏將希望寄託於六皇子身上,是肯定的事實。
聽六皇子身邊的太監一直在強調他是聽命於六皇子的,根本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是六皇子逼迫他加害的三皇子。
皇帝心裡有所懷疑,覺得或許六皇子是無辜的。
可是那日將六皇子叫去問話,小小的孩子,竟然將事情圓的滴水不漏,事事周全。
一直在說自己什麼都不知道,那日帶著太監過去也只是因為好奇父皇到底要讓三哥做什麼,一心想要知道三哥上朝是什麼樣子的。
這些都沒問題,問題在於他太過於清楚小太監每日的行動。
什麼時候小太監不在,什麼時候他應該從哪得到了藥,本該一問三不知的事情,他卻說的太周全了。
皇帝反而起了疑心。
再派人細查,發現了曾經鄭太傅與六皇子的一些往來。
當皇帝,怕的不是自己的兒子有才幹,而是害怕將國家交給一個昏君手中,更擔心這個昏君淪為傀儡,外企干政,讓他如何去見九泉之下的列祖列宗。
他越發覺得這件事情鄭家沒少參與,而他更不能輕易打草驚蛇。
顧長歌看著皇帝越來越沉重的表情,輕聲說道:“皇上,不如讓皇后見一見鄭大人吧。”
皇帝一愣。
顧長歌解釋道:“皇后犯了錯,希望能夠有個機會讓皇上原諒她。她其實是真心愛慕皇上的,同臣妾一樣,希望皇上過得好一些,輕鬆一些。如今鄭大人做錯了事,皇上一時不能動鄭大人,不如讓皇后見鄭大人,皇后知道了鄭大人做的事情,一定會勸他收手的。”
皇帝一笑,感嘆她女子無知:“若是這麼好就解決了,那朕將滿朝文武的女兒都娶來養著,一切都解決了。皇后怎會放棄……”
忽然,他想起了一件事,游移不定的看著顧長歌。
顧長歌表示疑問,她狐疑的看著皇帝愣在那裡。
片刻,皇帝笑著拿起筷子:“吃飯,該涼了。”
三日後,鄭太傅奉皇帝特赦,入圓明園探望皇后。
皇后聽聞父親要來,激動的差點睡不著覺,連著盼了兩日,梳洗打扮後一直等著他父親到來。
她父親對她來說一直是嚴厲的,可是又一直是她的心靈支柱,若不是父親,她根本無法走到這個位置上來。如今能夠見到父親,或許一切都有轉機。
更何況,這也說明了皇帝對她的氣也該消了。
羨予在宮門口遠遠看到了鄭太傅的身影,等靠近了連忙行禮,引著他到正殿。
皇后看到父親,從座位上站起來,想了想,卻並未走下去。
鄭太傅沉聲道:“微臣給皇后娘娘請安。”然後行了一個君臣之禮。
皇后這才含淚迎接過去,雙手扶他起來,喚一聲:“父親,您還好嗎?”
鄭太傅表情嚴肅,看著自己的女兒如今的樣子,心裡是又痛又毀:“我告訴娘娘多少次了,不要動皇帝的子嗣!娘娘有自己的孩子,怕什麼呢!”
皇后聞言便要落淚,用袖子掩了眼角,委屈道:“女兒不是不知道,只是女兒實在是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