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頁
程吟知他素來爭氣,不肯落於人後,且如今又是托寄此處,多少事自己是做不得主的,便點頭應了。
顧鈞留給鍾回的住處其實離此處並不甚遠。因此雲哥一路送她到那裡,程吟只來得及問他姓字、年齡、籍貫,家中還有什麼親人等等。哪知這孩子口風竟緊得很,只說自己是王府里一位管事的親戚,父母早亡,祖父母又年邁,便於年前來了這裡當差。余者皆未多言。
第70章 28 出關
中午趙易果然帶著雲哥匆匆來了。他見這幾個月來,程吟那裡幾無消息,今日卻突然來尋他,便料定她是遇到了難事。他雖年少,卻也算得上是飽歷世間事。去歲在家鄉行乞時,已是到了山窮水盡地步。若不是遇上程吟等人,怕也就此淪落了。卻不想後來因此事反倒柳暗花明起來。如今在王府里,既得良師教導,又有幾個同齡的益友相伴,心中便更堅定了從前忠善一生之信念。
如今德清老王爺雖並不管事,子侄中也無擔著要職的,但他這一系畢竟出過兩位公主分別嫁到了北地和東湖。除了晟光公主以外,如今翀光君之生母,就是老王爺之么妹。所以雖則老王爺之父乃承華帝僅有的一個同胞幼弟,算起來與今上都是一個祖宗,但畢竟已是隔了三代了,他便是高了一輩,本來也不得享受如今尊榮的。自翀光君之母亡後,北地與王府已無甚來往了。但彭果卻是聖上欽准了常駐府中的。他素來與府中世子關係和睦,因此若說到有關東湖消息,京中有哪處來得快些,便是德清王府了。
“姐姐憂心之事,確實並非全無道理。只是我在府中,雖與各位公子一處教習,但他們畢竟年少,所以外頭事情未必知道多少。不過我這裡有一人,對袁閬此人,倒是還略有所知。”趙易聽了程吟述說詳情後,便說道。程吟自然是急問他是何人,何處能訪得。
“我難得出來一次,定然不會讓姐姐再白跑。這人我已帶來了。”趙易說著,便叫在門外守著的雲哥進來了。
見程吟面露疑色,趙易便又解釋道:“我初入府時,管事的也分了一兩人與我。年前一日,卻恰碰見了雲哥投親到這裡來。不想因他身量不足,那些人便疑心他虛報年齡,不願意收他。那時我才跟著府上公子門出門回來,趕巧便撞見了此事。我因怕他回去不得活路,於是便說其頗合自己眼緣,求告了才要下了他。他到了我這裡後,每日倒也勤儉。只到了去歲末時,卻突然來與我哭訴一事,求我救他……”
程吟聽了趙易訴說,方才明白。原來這雲哥原名雲戈,原是東湖那邊人。自小便是孤兒,不知出身,撫育他的人便是袁閬手下。他在東湖時,也頗習文弄武。去歲時,他便被人送到了京師這裡,只說是彭果一個親隨的遠房親戚,因家中父母得了疾病去世,故而前來投靠。他在此處,不時有人過來找他,問他彭果及王府諸人動向。因他年齡小,跟的又偏偏是趙易這個外來戶,便沒送出去過什麼有用消息。因此到了歲末時,也不知是因東湖巨變還是對方見他究竟也無甚用處,便漸漸地無人來他這裡問津了。他本來心裡頗高興,卻不想突然被彭果那親隨發現他身份有假。因怕王府管事的追究,尚且不敢將明里他拿出去。不過暗暗地已是下了幾次絆子了。他怕自己終有一日要折在此處,便去求告趙易。趙易見他年齡尚幼,雖然行事懵懂無知,並非真的奸邪之人,便使了些小小手腕,替他將事情擺平了。由此方才相安無事到今日。
程吟聽了這前後因果,方才了解這雲哥為何獨獨對趙易死心塌地的。因此她便向其問起袁閬那邊事來。那雲哥看了眼趙易,見他沖自己點頭,便道:“將我養大之人,乃是一個獨臂獵人。也不獨是我,他所養之人,總有一二十個孩子,其中大半是男孩,也有幾名女孩。除他以外,有師父教我們這裡的話,並一些拳腳上功夫。而教我們讀書識字的卻是位半瞎的老先生,聽說是從別處擄來的。那獨臂獵人卻除了騎馬射獵外,並不通其餘這些,所以我想他也只是代人管我們罷了。我出來前一月間,曾另有一人與我們日日訓話,說大汗養育我們許久,到了該報答的時候了。那獵人倒似乎頗不以為意,只一邊削箭頭而已。這人對我們雖從無親手打罵,但底下幾個師父卻是凶得很。他每常見了,也並不多管。後來我便來了此處跟了趙小相公。”
程吟聽了便問他袁閬那邊派來接頭的人他可認識都是誰。雲哥便搖頭道:“每次來的都不是同一人。但是我雖在王府當差,但跟的是公子們,因此也容易出得來。所以他們只需自報了家門,我便知道是誰了。不過若是這些人此刻站在我面前,我自然是認得出的。”
程吟又問:“你說的那二十幾人,是都派到了此處麼?”
雲哥搖頭道:“我不知道。但那時還有人學塔塔及西域諸國的話。所以我想,他們必是要去那幾個地方的。”
程吟聽了,點頭謝了他。趙易看她再無話要問了,便叫雲哥仍回門口去守著。等他離開,他才開口道:“我昨日跟著他們府上世子爺的小公子出門,正碰上彭果從外頭回來,一臉急切盼望之色。小公子等他進去了,便隨口問起一個相熟的隨從有什麼事。那隨從說袁閬占了王都,自封大汗,彭果自然不快。我想此事人盡皆知,又有什麼可怪之處。卻不想今日早上只見一幫小廝們在門房那邊廝混,彭果身邊那幾個隨從竟都不見了。我想定是朝中要在東湖那邊有所動作,故而抽調了他的人去。且此事既然做得如此隱秘,想必不會是明目昭彰的出兵而已。”
顧鈞留給鍾回的住處其實離此處並不甚遠。因此雲哥一路送她到那裡,程吟只來得及問他姓字、年齡、籍貫,家中還有什麼親人等等。哪知這孩子口風竟緊得很,只說自己是王府里一位管事的親戚,父母早亡,祖父母又年邁,便於年前來了這裡當差。余者皆未多言。
第70章 28 出關
中午趙易果然帶著雲哥匆匆來了。他見這幾個月來,程吟那裡幾無消息,今日卻突然來尋他,便料定她是遇到了難事。他雖年少,卻也算得上是飽歷世間事。去歲在家鄉行乞時,已是到了山窮水盡地步。若不是遇上程吟等人,怕也就此淪落了。卻不想後來因此事反倒柳暗花明起來。如今在王府里,既得良師教導,又有幾個同齡的益友相伴,心中便更堅定了從前忠善一生之信念。
如今德清老王爺雖並不管事,子侄中也無擔著要職的,但他這一系畢竟出過兩位公主分別嫁到了北地和東湖。除了晟光公主以外,如今翀光君之生母,就是老王爺之么妹。所以雖則老王爺之父乃承華帝僅有的一個同胞幼弟,算起來與今上都是一個祖宗,但畢竟已是隔了三代了,他便是高了一輩,本來也不得享受如今尊榮的。自翀光君之母亡後,北地與王府已無甚來往了。但彭果卻是聖上欽准了常駐府中的。他素來與府中世子關係和睦,因此若說到有關東湖消息,京中有哪處來得快些,便是德清王府了。
“姐姐憂心之事,確實並非全無道理。只是我在府中,雖與各位公子一處教習,但他們畢竟年少,所以外頭事情未必知道多少。不過我這裡有一人,對袁閬此人,倒是還略有所知。”趙易聽了程吟述說詳情後,便說道。程吟自然是急問他是何人,何處能訪得。
“我難得出來一次,定然不會讓姐姐再白跑。這人我已帶來了。”趙易說著,便叫在門外守著的雲哥進來了。
見程吟面露疑色,趙易便又解釋道:“我初入府時,管事的也分了一兩人與我。年前一日,卻恰碰見了雲哥投親到這裡來。不想因他身量不足,那些人便疑心他虛報年齡,不願意收他。那時我才跟著府上公子門出門回來,趕巧便撞見了此事。我因怕他回去不得活路,於是便說其頗合自己眼緣,求告了才要下了他。他到了我這裡後,每日倒也勤儉。只到了去歲末時,卻突然來與我哭訴一事,求我救他……”
程吟聽了趙易訴說,方才明白。原來這雲哥原名雲戈,原是東湖那邊人。自小便是孤兒,不知出身,撫育他的人便是袁閬手下。他在東湖時,也頗習文弄武。去歲時,他便被人送到了京師這裡,只說是彭果一個親隨的遠房親戚,因家中父母得了疾病去世,故而前來投靠。他在此處,不時有人過來找他,問他彭果及王府諸人動向。因他年齡小,跟的又偏偏是趙易這個外來戶,便沒送出去過什麼有用消息。因此到了歲末時,也不知是因東湖巨變還是對方見他究竟也無甚用處,便漸漸地無人來他這裡問津了。他本來心裡頗高興,卻不想突然被彭果那親隨發現他身份有假。因怕王府管事的追究,尚且不敢將明里他拿出去。不過暗暗地已是下了幾次絆子了。他怕自己終有一日要折在此處,便去求告趙易。趙易見他年齡尚幼,雖然行事懵懂無知,並非真的奸邪之人,便使了些小小手腕,替他將事情擺平了。由此方才相安無事到今日。
程吟聽了這前後因果,方才了解這雲哥為何獨獨對趙易死心塌地的。因此她便向其問起袁閬那邊事來。那雲哥看了眼趙易,見他沖自己點頭,便道:“將我養大之人,乃是一個獨臂獵人。也不獨是我,他所養之人,總有一二十個孩子,其中大半是男孩,也有幾名女孩。除他以外,有師父教我們這裡的話,並一些拳腳上功夫。而教我們讀書識字的卻是位半瞎的老先生,聽說是從別處擄來的。那獨臂獵人卻除了騎馬射獵外,並不通其餘這些,所以我想他也只是代人管我們罷了。我出來前一月間,曾另有一人與我們日日訓話,說大汗養育我們許久,到了該報答的時候了。那獵人倒似乎頗不以為意,只一邊削箭頭而已。這人對我們雖從無親手打罵,但底下幾個師父卻是凶得很。他每常見了,也並不多管。後來我便來了此處跟了趙小相公。”
程吟聽了便問他袁閬那邊派來接頭的人他可認識都是誰。雲哥便搖頭道:“每次來的都不是同一人。但是我雖在王府當差,但跟的是公子們,因此也容易出得來。所以他們只需自報了家門,我便知道是誰了。不過若是這些人此刻站在我面前,我自然是認得出的。”
程吟又問:“你說的那二十幾人,是都派到了此處麼?”
雲哥搖頭道:“我不知道。但那時還有人學塔塔及西域諸國的話。所以我想,他們必是要去那幾個地方的。”
程吟聽了,點頭謝了他。趙易看她再無話要問了,便叫雲哥仍回門口去守著。等他離開,他才開口道:“我昨日跟著他們府上世子爺的小公子出門,正碰上彭果從外頭回來,一臉急切盼望之色。小公子等他進去了,便隨口問起一個相熟的隨從有什麼事。那隨從說袁閬占了王都,自封大汗,彭果自然不快。我想此事人盡皆知,又有什麼可怪之處。卻不想今日早上只見一幫小廝們在門房那邊廝混,彭果身邊那幾個隨從竟都不見了。我想定是朝中要在東湖那邊有所動作,故而抽調了他的人去。且此事既然做得如此隱秘,想必不會是明目昭彰的出兵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