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頁
“啊?我聽說今上就是最近在學習諸位先帝的詩作, 臨摹所得, 沒想到模仿得如此相似啊。”
“不。”衛青搖了搖頭, “真跡《秋風辭》這世上僅有一副, 並沒有留存在漢宮之中。”
難道現在未央宮中的那位竟然是劉徹不成?衛青和張賀同時這樣想道。
衛青儼然坐不住了,他站起身來說:“張兄, 你是在哪兒找人臨摹的?帶我過去看看。”
有人特地跑來詢問《秋風辭》壁題一事, 很快傳到了未央宮中的劉徹耳中。
劉徹激動地詢問小黃門:“是什麼人來問?可有查清底細?”
他自然是叮囑了手下, 萬一有人來問,一定要偷偷跟在後面,打聽對方到底是什麼來頭。
小黃門連忙回答:“查到了, 共有二人,一人身份不明, 據說是來自西北的行商,另外一人則是侍郎衛玄的獨子衛賞,家住在尚冠里。”
“姓衛……”劉徹沉吟道,“他祖上是哪裡人?”
小黃門以為劉徹在意的是和母家是否有關:“回稟陛下,不是中山衛氏。”
“誰問你這個!”劉徹煩道,“這個衛玄的祖上都有哪些?”
“這衛玄來自河東衛氏,乃是長平烈侯三子衛登之孫。”
“原來是衛青的曾孫。”劉徹面上露出欣喜的神色,“快將此二人召入宮中,朕要見他們。”
“陛下,用什麼理由召見為好?”小黃門小聲問。
劉徹心想,現在王莽還盯著自己,不能太過張揚,免得引起王莽的特別注意,於是他思考了一下後說:“就說遇到個書法奇才,朕要和其切磋技術,因此召其入宮。”
“好,臣這就去辦妥。”小黃門匆匆離開了。
看著對方離去的背影,劉徹突然從坐榻上蹦了起來,將站在一旁的宮女嚇了一跳:“陛下這是怎麼了?”
“沒什麼。”劉徹嘿嘿笑道,“朕要沐浴,給朕找最好看的衣服來。”
宮女難得見小皇帝如此活潑,心裡暗笑,怎麼如此隆重?這不知道是還以為是見什麼心上人呢。
“陛下要召見我們?”衛青在自家宅院裡接到旨意之後,心裡更加肯定了宮裡那位便是劉徹了。
不過他到底替張賀著想,偷偷詢問:“你被王莽畫像通緝,進宮是不是容易暴露?如果你不想去的話,我找一個小廝替代你。”
“不了,我和張兄一同入宮。”張賀堅定地搖頭,如果宮裡那位是劉徹,他更應該去看一看,到時候再告訴他劉據也穿越過來,拜託劉徹幫忙尋找吧。
“陛下,人帶到了。”小黃門進來通報。
劉徹特地安排在承明殿召見,衛青一進來,劉徹就覺得一陣恍惚。
遠遠看去,衛賞實在是長得太像衛青了,當然走近看的時候,還是能看出明顯的不同的。
“臣見過陛下。”衛青下跪行禮。
“起來吧,朕召你們來主要是為了切磋書法。”劉徹假惺惺地說,“希望能夠安靜一些,其他人暫且退出去吧。”
“起來回話。”等到殿內再沒有別人,劉徹這才試探道:“朕聽說你的父親衛玄是大將軍衛青的曾孫?”
“回稟陛下,正是如此。”
劉徹看向衛青,似笑非笑:“你覺得長平烈侯和孝武皇帝,是什麼關係呢?”
張賀站在一旁眨了眨眼,怎麼覺得眼前這個小皇帝提問的語氣有些不那么正經,臉上還儼然一副調戲的樣子,好像有什麼地方不對?
衛青卻回答:“陛下問這些做什麼?難道也是觀孝武皇帝的作品產生的感悟?”
“正是。”劉徹走到衛青面前,發現自己身高不高,只能咳嗽一聲,踮起腳方才拍了拍衛青的肩膀,“愛卿覺得孝武皇帝的《秋風辭》做得如何?”
“自然是非常好的。”
“朕聽說當初衛大將軍聽完《秋風辭》,讚不絕口,對孝武皇帝說了句,‘陛下不要感傷,人總是要老的,就連臣終有一日也會年老體衰,再也不能陪伴陛下看遍這大好河山’,你知道孝武皇帝是如何回話的嗎?”
這是他們在封禪回去的馬車上兩人獨處時說的話,並沒有第二個人知曉。衛青此時已經完全確認了劉徹的身份,他抬起頭,眼睛亮晶晶地回答:“臣當然知道,陛下當時說,‘待朕找到那天上的仙人,然後還沒有為將軍延年益壽的辦法嗎?作為朕的將軍,你自然是要長久地陪伴在朕的身邊的,這也是大將軍身為人臣的職責不是嗎?’。”
話畢,兩個人深情對視,仿佛下一刻就要上前擁抱相認,卻顧忌身邊還有一個張賀。
劉徹有些尷尬地縮回就要抱住衛青的手,看了一眼張賀:“要不,你先退下吧?朕和衛賞還有幾句體己話要說。”
張賀便是傻的,到了這個地步也看出這兩人之間的貓膩了,難怪他覺得那《秋風辭》的字跡如此眼熟,先前光覺得是在衛賞家中見過了,這會才反應過來——上輩子他雖然沒有見過劉徹親筆寫就的《秋風辭》,但作為侍中,他可是見過劉徹不少手寫的公文的——只是他之前一時沒想到劉徹竟然穿越成了漢平帝而已。
“不。”衛青搖了搖頭, “真跡《秋風辭》這世上僅有一副, 並沒有留存在漢宮之中。”
難道現在未央宮中的那位竟然是劉徹不成?衛青和張賀同時這樣想道。
衛青儼然坐不住了,他站起身來說:“張兄, 你是在哪兒找人臨摹的?帶我過去看看。”
有人特地跑來詢問《秋風辭》壁題一事, 很快傳到了未央宮中的劉徹耳中。
劉徹激動地詢問小黃門:“是什麼人來問?可有查清底細?”
他自然是叮囑了手下, 萬一有人來問,一定要偷偷跟在後面,打聽對方到底是什麼來頭。
小黃門連忙回答:“查到了, 共有二人,一人身份不明, 據說是來自西北的行商,另外一人則是侍郎衛玄的獨子衛賞,家住在尚冠里。”
“姓衛……”劉徹沉吟道,“他祖上是哪裡人?”
小黃門以為劉徹在意的是和母家是否有關:“回稟陛下,不是中山衛氏。”
“誰問你這個!”劉徹煩道,“這個衛玄的祖上都有哪些?”
“這衛玄來自河東衛氏,乃是長平烈侯三子衛登之孫。”
“原來是衛青的曾孫。”劉徹面上露出欣喜的神色,“快將此二人召入宮中,朕要見他們。”
“陛下,用什麼理由召見為好?”小黃門小聲問。
劉徹心想,現在王莽還盯著自己,不能太過張揚,免得引起王莽的特別注意,於是他思考了一下後說:“就說遇到個書法奇才,朕要和其切磋技術,因此召其入宮。”
“好,臣這就去辦妥。”小黃門匆匆離開了。
看著對方離去的背影,劉徹突然從坐榻上蹦了起來,將站在一旁的宮女嚇了一跳:“陛下這是怎麼了?”
“沒什麼。”劉徹嘿嘿笑道,“朕要沐浴,給朕找最好看的衣服來。”
宮女難得見小皇帝如此活潑,心裡暗笑,怎麼如此隆重?這不知道是還以為是見什麼心上人呢。
“陛下要召見我們?”衛青在自家宅院裡接到旨意之後,心裡更加肯定了宮裡那位便是劉徹了。
不過他到底替張賀著想,偷偷詢問:“你被王莽畫像通緝,進宮是不是容易暴露?如果你不想去的話,我找一個小廝替代你。”
“不了,我和張兄一同入宮。”張賀堅定地搖頭,如果宮裡那位是劉徹,他更應該去看一看,到時候再告訴他劉據也穿越過來,拜託劉徹幫忙尋找吧。
“陛下,人帶到了。”小黃門進來通報。
劉徹特地安排在承明殿召見,衛青一進來,劉徹就覺得一陣恍惚。
遠遠看去,衛賞實在是長得太像衛青了,當然走近看的時候,還是能看出明顯的不同的。
“臣見過陛下。”衛青下跪行禮。
“起來吧,朕召你們來主要是為了切磋書法。”劉徹假惺惺地說,“希望能夠安靜一些,其他人暫且退出去吧。”
“起來回話。”等到殿內再沒有別人,劉徹這才試探道:“朕聽說你的父親衛玄是大將軍衛青的曾孫?”
“回稟陛下,正是如此。”
劉徹看向衛青,似笑非笑:“你覺得長平烈侯和孝武皇帝,是什麼關係呢?”
張賀站在一旁眨了眨眼,怎麼覺得眼前這個小皇帝提問的語氣有些不那么正經,臉上還儼然一副調戲的樣子,好像有什麼地方不對?
衛青卻回答:“陛下問這些做什麼?難道也是觀孝武皇帝的作品產生的感悟?”
“正是。”劉徹走到衛青面前,發現自己身高不高,只能咳嗽一聲,踮起腳方才拍了拍衛青的肩膀,“愛卿覺得孝武皇帝的《秋風辭》做得如何?”
“自然是非常好的。”
“朕聽說當初衛大將軍聽完《秋風辭》,讚不絕口,對孝武皇帝說了句,‘陛下不要感傷,人總是要老的,就連臣終有一日也會年老體衰,再也不能陪伴陛下看遍這大好河山’,你知道孝武皇帝是如何回話的嗎?”
這是他們在封禪回去的馬車上兩人獨處時說的話,並沒有第二個人知曉。衛青此時已經完全確認了劉徹的身份,他抬起頭,眼睛亮晶晶地回答:“臣當然知道,陛下當時說,‘待朕找到那天上的仙人,然後還沒有為將軍延年益壽的辦法嗎?作為朕的將軍,你自然是要長久地陪伴在朕的身邊的,這也是大將軍身為人臣的職責不是嗎?’。”
話畢,兩個人深情對視,仿佛下一刻就要上前擁抱相認,卻顧忌身邊還有一個張賀。
劉徹有些尷尬地縮回就要抱住衛青的手,看了一眼張賀:“要不,你先退下吧?朕和衛賞還有幾句體己話要說。”
張賀便是傻的,到了這個地步也看出這兩人之間的貓膩了,難怪他覺得那《秋風辭》的字跡如此眼熟,先前光覺得是在衛賞家中見過了,這會才反應過來——上輩子他雖然沒有見過劉徹親筆寫就的《秋風辭》,但作為侍中,他可是見過劉徹不少手寫的公文的——只是他之前一時沒想到劉徹竟然穿越成了漢平帝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