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大兄,我平白嚇你做什麼?”衛寶咧嘴笑道, “造反不起兵, 等著送人頭嗎?”

  衛姬皺了皺眉頭, 她知道平時都是自己這個弟弟和京城裡的官員還有諸侯王國的宗室互相通信聯絡,沒想到幾日不見, 衛寶的膽子竟然大到了這個程度, 而且說話的口氣仿佛手頭上有數萬雄兵一般。

  “弟弟, 我們區區一個王國和長安城的官軍作戰, 無疑以卵擊石。”她勸道,“不如用中山國僅有的兵力, 護送大家逃亡關外草原……”

  衛寶搖頭道:“這樣等於把衛家裡通外國的罪名生生送到了王莽手上, 我看他要樂開花了, 而且我逃走倒是無所謂,姐姐不擔心王莽一怒之下對留在未央宮裡的那位下毒手?”

  “箕子……”衛姬想起自己唯一的兒子,不由得也猶豫起來。

  這個時候劉成都開口道:“目前中山國擁有的兵力不過三千……”

  衛寶看向劉成都:“你不反對發兵?”

  “我不反對, 只是告訴你以我們目前的實力,還反不起。”

  “別說是三千, 就算只有八百,有了這城池為固,我也能保中山國一方平安。”衛寶極其囂張地說。

  劉成都眼神微震,似乎通過衛寶看向遙遠記憶中的某人影像,接著他輕笑著搖頭:“可是僅僅三千王國軍隊,我們根本沒有辦法打到長安。”

  “你的大侄子劉匡不是新任東平王嗎?如果你作為中山王牽頭反了,你覺得劉匡可以不被牽連嗎?他王國的士兵,也可以為我們所用,何況……”衛寶賣了個關子,將之前在自己臥室找到的幾封書信遞給眾人,“他王家也不是鐵板一塊。”

  劉成都接過其中幾封信件一看,眼前一亮:“原來不止王宇,紅陽侯王立、平阿侯王仁之前也都和你有過書信往來?”

  “正是。”衛寶回道,“王立是太皇太后王政君和成帝朝大將軍王鳳的六弟,而王莽只是王政君的侄子,親疏有別,現在王莽朝綱獨斷,難免王家其他人會生出別的想法。”

  “而王仁是王鳳的三弟譚之子,據說以為人剛直為莽所憚,哀帝時曾和王莽一起被征詔還京師,侍太后,今上登基時被王莽以皇帝的名義遣送就國。”劉成都和衛寶交換了一個瞭然的眼神,“此人和王莽有仇怨。”

  “還有梁王劉立,素來不喜外戚,現在對王莽更是頗多惡言。”衛寶說,“一旦我們起兵,此人亦可結盟。”

  衛玄聽弟弟這麼一說,頓時信心大增:“那我馬上去拜訪梁王,我們何時正式發兵?”

  劉成都卻搖了搖頭道:“我觀舅舅的意思,並非要揮兵南下,進軍長安。”

  “啊?”衛玄愣住了,“那是何意?”

  衛寶目光落在劉成都身上,留下讚許之意:“我的打算是,斬來使,討王莽,聯合周邊諸侯王,將中山國形成獨立王國之勢和中央對峙,至於進軍朝廷,我們還缺天下大勢。”

  “弟弟說的大勢指的是……?”衛姬心中微動,隱約有一個她之前想也不敢想的想法浮上心頭。

  “當然是煽動百姓一起討伐王莽的大勢了。”衛寶的目光投向窗外的黑暗,“如果我沒認錯的話,宮裡那位並非池中之物,我們先派人去長安和今上聯絡上,方才能想辦法弄出個可以讓我們牽頭清君側的幌子來。”

  “那派誰去?”衛姬拿不定主意。

  “我要率兵先坐鎮中山國,一時抽不開身。”衛寶說道。

  “就讓孩兒秘密動身前往長安吧。”劉成都主動開口請纓。

  “你還太小……”衛姬看向這個和自己兒子差不多大的諸侯王,心裡也不放心他只身前往。

  “阿母放心,今上比我還小的時候便在長安獨自面對王莽了,我只不過是去偷偷聯繫兄長,不會有什麼事的。”劉成都連忙保證。

  衛寶看了他一眼,說:“既然中山王堅持,就讓他去吧,只是此去頗有些我在長安的私下聯絡眼線,我需要對他單獨交代。”

  於是其他人都暫且離開,只留劉成都和衛寶二人單獨相對。

  這個時候,衛寶開口詢問:“你不是劉成都吧?”

  劉成都面上一驚,很快又恢復到一副雲淡風輕的樣子:“舅舅開什麼玩笑。”

  “劉成都在宗室里資質平庸,膽小怕事,若非如此王莽也不會選他來繼任中山王,他哪能那麼好心給衛姬送個得力助手來?”衛寶銳利的目光盯著劉成都不放,“你到底是誰?”

  被衛寶逼問,劉成都面上卻帶出了笑容:“據我所知,衛寶並沒有帶兵打仗的天分,如果只給他八百士兵,怕是要嚇哭他,你剛才那口氣,和衛寶根本不像是一個人,倒是很像故驃騎將軍。”

  西漢從開國到此時,只有一位驃騎將軍。

  衛寶看向劉成都的眼神從置疑、警惕轉向柔和,他看著眼前還是個半大少年卻穿著諸侯王盛裝的劉成都,心裡浮現了一個闊別已久的人。

  那年未央宮夏天荷花正好,總角幼童從白玉欄杆旁衣袖帶風地跑了過來,一頭撲進了盔甲少年的懷裡,手裡舉著的荷葉上還有圓滾滾的露珠,沾濕了紅色的戰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