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頁
楊青月被他扯住不放甚是無奈,非是不曉得楊逸飛心意,但更因此反而不好開口。兩人拉扯片刻,楊逸飛忽的先動了,拉著楊青月往一旁便走:“哥,這邊來說話。”
那一旁乃是一套石桌石凳,皆是歲寒三友舊物。如今人事不再,山石卻不改。冬夜寒涼,石面上早凝了層看不見的清霜,楊逸飛解下披風鋪在石凳上,轉身按著楊青月坐了下去,自己卻立在他身前,低頭細看。看了一會兒,嘆了口氣:“哥,才一個多月不見,你怎的清減了?”
楊青月失笑:“何來這一說!”
楊逸飛抬手輕輕抹下他斗篷上的帽子,冷月冰光照玉面烏絲,清透如夢色,可解相思苦疾。手指不含狎意的撫過臉頰,直滑到下頦處磨蹭幾下:“當真消瘦了,臉容都尖了許多。”
他兄弟二人,一母同胞而出,眉目相貌自有那一份緣自血脈的相似之處。但面龐模樣,楊青月肖母得三分清秀,楊逸飛近父得七分俊朗,一見便知。如今楊逸飛卻把此天生容貌拿來說事,楊青月一時也不知該笑他“胡說”還是怪他痴了,猶豫之際,肩頭一沉,楊逸飛一手撐了上來,壓足半身重量,俯身貼蹭。
楊青月承了他的力,不自覺後仰,後背卻正巧抵住石桌,難退分毫。眼見著俊俏臉龐分分靠近,到底心頭柔軟,也牽起一份情動,順意的半闔了眼。唇上已是一暖,熟悉的感覺和熱情洶湧而來,拖人滅頂。
只是縱然情難禁抑,到底分寸自矜,溫存片刻,難得是楊逸飛先直了腰身站起,一手小心翼翼整理著楊青月背後散發,一邊又為他收緊了斗篷領口衣襟,一切打理整齊,復把手塞入楊青月懷中揣著,嘆氣:“真想今夜就這樣隨你回去算了!”
但立刻又搖頭自個否了自個,笑了笑道:“隨口一說,我明日尚要再與千島湖的幾位掌柜碰頭,然後往師父的江南商會總部走一趟,最遲不過三天,對,三天,定會回去。”
楊青月拄頭看他,這兩年來檯面上的放手打磨,叫楊逸飛身上積起了許多成熟與擔當,人事往來,最煉心性,也最累精神。思及此難免心疼,抬起手臂去輕碰了碰弟弟的臉頰:“辛苦你了!”
楊逸飛一樂,反手捉住他手掌握緊:“都是些小事罷了,何足掛齒。何況……”他眉眼間俱是飛揚神色,“每一思及,我如今忙碌總總,原本是你應忙碌總總。因此你可脫了這些紅塵勞累,改由我擔當。喜悅尚不及,更有何苦!”再聲調一轉,溫柔徹骨,“哥,但凡是為你好,但凡可叫你好,可代你、替你、慰你、悅你,便是逸飛心甘情願之事。”
坦語剖心,最動人情,楊青月長嘆一聲,抬頭凝視楊逸飛。高空懸月如冰輪,便也落在他雙目雙瞳之中,剔透流光,耀彩生花。他沒再多說什麼,只在嘆息中悠悠道了一聲“逸飛”,各種情懷百轉,皆在其中。兩人心底各自相證相明,再不消多少言詞美飾說出口來,已心醉神馳,忘情難禁。
夜風吹水,自湖面上掃來絲絲縷縷的寒意,透人心脾,醒卻情濃。楊青月長身站起,一點點將自己的手從楊逸飛掌中抽出來,又拍了拍他的肩膊:“某出來多時,該回去了。”
“我送你……”
楊逸飛急急一句,還未說完,就被楊青月“呵”的一笑截斷了。“某不用舟楫,亦不需你送,你好生回去休息,打點精神明日忙碌就是。”他舉步要走,忽又停下,看了看楊逸飛滿臉不加掩飾的留戀徘徊,順手從袖口倒出一物,塞入弟弟手中,“回去吧,某三日後在懷仁齋等你。”
話說盡了,楊青月不再遲疑什麼,轉身向薄煙島北行去。夜深林密,他裹了玄色斗篷的身影很快便隱入疊疊暗色之中,望極不見。楊逸飛被他一句話釘在原地,只得目送,直待到目力難及,北風亦吹散了身邊最後一絲沉水香氣,才略帶惆悵的回神,攤開了手。
手中是一顆棋子大小的糖果,梅花形狀,小巧玲瓏。糖坯內摻了些冰片棗汁等靜心養神的藥料,剔透呈琥珀顏色。這梅花飴懷仁齋中常備,也是自己打小吃得最多的一種閒食,這時一見,便不由自主的丟進了嘴裡。一絲涼慡清甜頓時繚繞唇齒之間,心頭纏繞不散的點點鬱結散去許多,精神為之一長。楊逸飛將糖壓在舌底,又呼吸了口冰涼的水島氣息,揚了揚嘴角笑了。笑過,手腳利落收拾了身上和帶來的家什,循原路也下島去,再回千島湖駐地。
只是計算周密,抵不得突來一變。原本千島湖中諸事已畢,只差掃尾,楊逸飛估算的三日之期本該足夠。不想前往商會之時,恰遇周墨親身迴轉,約人會面,喚了楊逸飛同去。
師命難違,楊逸飛少不得恭敬隨行,往一處荒島上見了位不僧、不道、不俗的怪人。會面乃是師長一輩中事,不與他什麼相干,唯臨別時,那怪人贈了一卷絲絹算是打賞小輩的見面禮,周墨在旁不置可否,楊逸飛只好道謝收了,師徒二人才又迴轉。
這一來一去,路上耽擱兩日,再動身回長歌門,已是五天之後。眼看除夕將至,貧富人家,無不喧騰籌備起來。那一艘返家的大船,就在連綿的節慶氣氛中,悠然揚帆。
楊逸飛歸心似箭,此時也只能按部就班隨船慢走,好在這一遭回程,再沒什麼突發人事前來擾他。楊逸飛獨據了船中最寬敞舒適的一間艙室,窗外白浪擁欄,水聲連綿規律,不知不覺中催生睡意,叫他一手扶頭,就倚在案幾邊小寐過去。
夢者往往不知身是夢,亦不知真幻顛倒行徑。楊逸飛一覺入了黑甜,神思倒覺得十分清醒明白。看身遭處地,乃是有星無月的暗夜,茫茫樓台亭池之間。只是亭台等物,又似熟悉又有幾分陌生,難喚其名。
不知所謂隨意前行,走了許久,前方隱約有光。楊逸飛心中念動,立刻驅光而去,不想才邁出幾步,光亮已在面前,一同入眼的,還有沖天大火。火光之下,人頭攢動,亂作一團,拼鬥者有之,逃命者亦有之,還有許多人東倒西歪在地面牆角廊下,或傷或亡,一派狼藉。
楊逸飛大吃一驚,再定睛細看,場中除一夥黑衣覆面兇徒大肆砍殺傷人外,其餘大多身著白衣黛袍,正是長歌門中最熟悉不過的裝束。但長歌門人雖多,卻非人人習武,個個操刀,尚有許多手無縛雞之力的文生,在那些黑衣人屠刀之下,血光慘厲,一片淒聲。
何嘗見過門中這般慘狀,楊逸飛心頭一股血氣直撞,頓時就要飛身沖入。但身還未動,斜刺里不遠處忽聽一名婦人聲嘶力竭大喊:“寶兒!寶兒!往後面去,找你梅叔叔!”
楊逸飛一愣,匆忙扭頭,就見一處黑暗門廊下,數名長歌弟子簇擁著一小群婦孺且戰且退,狼狽萬分。更一名三兩歲幼童,慌亂中被衝散出了人群,正呆站在長廊與拱門錯開之處,不知所措,情況已是兇險萬分。驀的,人影一閃,一名青年女子身形疾快,脫出前方戰團,鞋尖在一條殘柱上借力一點,直撲幼童身邊,一把抄起,就地護在懷中一滾,一陣叮噹聲響後,身後地面已是插入數枚箭矢,端的千鈞一髮。
那一旁乃是一套石桌石凳,皆是歲寒三友舊物。如今人事不再,山石卻不改。冬夜寒涼,石面上早凝了層看不見的清霜,楊逸飛解下披風鋪在石凳上,轉身按著楊青月坐了下去,自己卻立在他身前,低頭細看。看了一會兒,嘆了口氣:“哥,才一個多月不見,你怎的清減了?”
楊青月失笑:“何來這一說!”
楊逸飛抬手輕輕抹下他斗篷上的帽子,冷月冰光照玉面烏絲,清透如夢色,可解相思苦疾。手指不含狎意的撫過臉頰,直滑到下頦處磨蹭幾下:“當真消瘦了,臉容都尖了許多。”
他兄弟二人,一母同胞而出,眉目相貌自有那一份緣自血脈的相似之處。但面龐模樣,楊青月肖母得三分清秀,楊逸飛近父得七分俊朗,一見便知。如今楊逸飛卻把此天生容貌拿來說事,楊青月一時也不知該笑他“胡說”還是怪他痴了,猶豫之際,肩頭一沉,楊逸飛一手撐了上來,壓足半身重量,俯身貼蹭。
楊青月承了他的力,不自覺後仰,後背卻正巧抵住石桌,難退分毫。眼見著俊俏臉龐分分靠近,到底心頭柔軟,也牽起一份情動,順意的半闔了眼。唇上已是一暖,熟悉的感覺和熱情洶湧而來,拖人滅頂。
只是縱然情難禁抑,到底分寸自矜,溫存片刻,難得是楊逸飛先直了腰身站起,一手小心翼翼整理著楊青月背後散發,一邊又為他收緊了斗篷領口衣襟,一切打理整齊,復把手塞入楊青月懷中揣著,嘆氣:“真想今夜就這樣隨你回去算了!”
但立刻又搖頭自個否了自個,笑了笑道:“隨口一說,我明日尚要再與千島湖的幾位掌柜碰頭,然後往師父的江南商會總部走一趟,最遲不過三天,對,三天,定會回去。”
楊青月拄頭看他,這兩年來檯面上的放手打磨,叫楊逸飛身上積起了許多成熟與擔當,人事往來,最煉心性,也最累精神。思及此難免心疼,抬起手臂去輕碰了碰弟弟的臉頰:“辛苦你了!”
楊逸飛一樂,反手捉住他手掌握緊:“都是些小事罷了,何足掛齒。何況……”他眉眼間俱是飛揚神色,“每一思及,我如今忙碌總總,原本是你應忙碌總總。因此你可脫了這些紅塵勞累,改由我擔當。喜悅尚不及,更有何苦!”再聲調一轉,溫柔徹骨,“哥,但凡是為你好,但凡可叫你好,可代你、替你、慰你、悅你,便是逸飛心甘情願之事。”
坦語剖心,最動人情,楊青月長嘆一聲,抬頭凝視楊逸飛。高空懸月如冰輪,便也落在他雙目雙瞳之中,剔透流光,耀彩生花。他沒再多說什麼,只在嘆息中悠悠道了一聲“逸飛”,各種情懷百轉,皆在其中。兩人心底各自相證相明,再不消多少言詞美飾說出口來,已心醉神馳,忘情難禁。
夜風吹水,自湖面上掃來絲絲縷縷的寒意,透人心脾,醒卻情濃。楊青月長身站起,一點點將自己的手從楊逸飛掌中抽出來,又拍了拍他的肩膊:“某出來多時,該回去了。”
“我送你……”
楊逸飛急急一句,還未說完,就被楊青月“呵”的一笑截斷了。“某不用舟楫,亦不需你送,你好生回去休息,打點精神明日忙碌就是。”他舉步要走,忽又停下,看了看楊逸飛滿臉不加掩飾的留戀徘徊,順手從袖口倒出一物,塞入弟弟手中,“回去吧,某三日後在懷仁齋等你。”
話說盡了,楊青月不再遲疑什麼,轉身向薄煙島北行去。夜深林密,他裹了玄色斗篷的身影很快便隱入疊疊暗色之中,望極不見。楊逸飛被他一句話釘在原地,只得目送,直待到目力難及,北風亦吹散了身邊最後一絲沉水香氣,才略帶惆悵的回神,攤開了手。
手中是一顆棋子大小的糖果,梅花形狀,小巧玲瓏。糖坯內摻了些冰片棗汁等靜心養神的藥料,剔透呈琥珀顏色。這梅花飴懷仁齋中常備,也是自己打小吃得最多的一種閒食,這時一見,便不由自主的丟進了嘴裡。一絲涼慡清甜頓時繚繞唇齒之間,心頭纏繞不散的點點鬱結散去許多,精神為之一長。楊逸飛將糖壓在舌底,又呼吸了口冰涼的水島氣息,揚了揚嘴角笑了。笑過,手腳利落收拾了身上和帶來的家什,循原路也下島去,再回千島湖駐地。
只是計算周密,抵不得突來一變。原本千島湖中諸事已畢,只差掃尾,楊逸飛估算的三日之期本該足夠。不想前往商會之時,恰遇周墨親身迴轉,約人會面,喚了楊逸飛同去。
師命難違,楊逸飛少不得恭敬隨行,往一處荒島上見了位不僧、不道、不俗的怪人。會面乃是師長一輩中事,不與他什麼相干,唯臨別時,那怪人贈了一卷絲絹算是打賞小輩的見面禮,周墨在旁不置可否,楊逸飛只好道謝收了,師徒二人才又迴轉。
這一來一去,路上耽擱兩日,再動身回長歌門,已是五天之後。眼看除夕將至,貧富人家,無不喧騰籌備起來。那一艘返家的大船,就在連綿的節慶氣氛中,悠然揚帆。
楊逸飛歸心似箭,此時也只能按部就班隨船慢走,好在這一遭回程,再沒什麼突發人事前來擾他。楊逸飛獨據了船中最寬敞舒適的一間艙室,窗外白浪擁欄,水聲連綿規律,不知不覺中催生睡意,叫他一手扶頭,就倚在案幾邊小寐過去。
夢者往往不知身是夢,亦不知真幻顛倒行徑。楊逸飛一覺入了黑甜,神思倒覺得十分清醒明白。看身遭處地,乃是有星無月的暗夜,茫茫樓台亭池之間。只是亭台等物,又似熟悉又有幾分陌生,難喚其名。
不知所謂隨意前行,走了許久,前方隱約有光。楊逸飛心中念動,立刻驅光而去,不想才邁出幾步,光亮已在面前,一同入眼的,還有沖天大火。火光之下,人頭攢動,亂作一團,拼鬥者有之,逃命者亦有之,還有許多人東倒西歪在地面牆角廊下,或傷或亡,一派狼藉。
楊逸飛大吃一驚,再定睛細看,場中除一夥黑衣覆面兇徒大肆砍殺傷人外,其餘大多身著白衣黛袍,正是長歌門中最熟悉不過的裝束。但長歌門人雖多,卻非人人習武,個個操刀,尚有許多手無縛雞之力的文生,在那些黑衣人屠刀之下,血光慘厲,一片淒聲。
何嘗見過門中這般慘狀,楊逸飛心頭一股血氣直撞,頓時就要飛身沖入。但身還未動,斜刺里不遠處忽聽一名婦人聲嘶力竭大喊:“寶兒!寶兒!往後面去,找你梅叔叔!”
楊逸飛一愣,匆忙扭頭,就見一處黑暗門廊下,數名長歌弟子簇擁著一小群婦孺且戰且退,狼狽萬分。更一名三兩歲幼童,慌亂中被衝散出了人群,正呆站在長廊與拱門錯開之處,不知所措,情況已是兇險萬分。驀的,人影一閃,一名青年女子身形疾快,脫出前方戰團,鞋尖在一條殘柱上借力一點,直撲幼童身邊,一把抄起,就地護在懷中一滾,一陣叮噹聲響後,身後地面已是插入數枚箭矢,端的千鈞一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