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頁
嚴格來說,若論外戚和宦官的劃分,出身貧寒,並被宦官進獻給靈帝的何皇后一脈應屬宦官,而世家出身的王美人應算外戚,只是這裡面牽扯到了靈帝最寵愛的宦官蹇碩,因此袁紹腦子不清楚的時候,也有點宦官外戚傻傻分不清的感覺。只是老貓如今提起這段公案,並沒有想要跟令君深入探討這段宮廷八卦的意思。只是藉此變相肯定了劉協有一定的可取之處,不過心思太過陰沉,不是她欣賞的類型。在世家們看起來關鍵無比的宦官外戚之爭,站在歷史的角度,不過是一丘之貉,她哪一派也不喜歡。
至於最後這句,則是借了勾踐“臥薪嘗膽”之典,說越王勾踐被吳國打敗,被收作奴隸,每天睡柴火,添苦膽,(似乎口味略重?),不忘國恥,最終藉助文種和范蠡得以復仇,只是范蠡看得更清楚,在寫給文種的信里說說勾踐“可同患難不可共富貴”,因而成功後率先帶著西施美眉跑路了,“兔死狗烹”這個成語也是典出這裡。最後勾踐給文種送來了伍子胥自刎的寶劍,文種只得自殺,而范蠡化身陶朱公,安享晚年。
老貓這句話並沒有一句明確的拒絕,但是對於熟悉典故的荀彧而言,這已經是再明顯不過的拒絕,但在大義上,卻挑不出一絲錯。如今雖然不是戰國,但情勢複雜,不下於戰國,無諸侯之名,卻有諸侯之實。即便是荀彧自己,也對曹操說過“挾天子以令諸侯”的話來。只是,他沒想到,他與主公的默契,會被另一個人用到天子身上來。若是符合大義,便是一路人,否則……
漢獻帝一招鮮,吃遍天下,就算精明如賈詡,也在一開始被他所迷惑,只是對於老貓,這背後的利益糾葛看得太清楚,就變成了笑話,對於一直沒聽明白兩人對話的糖貓而言,不好意思,被洗腦太多次有免疫力了。她誠懇的對荀彧說道,“令君啊,就像曹劌論戰裡面說得那樣,小恩小惠是收買不了人心的。這點在大殿裡的蠟燭,每月的花費不菲。”說這句的時候,糖貓看到荀彧私下打量的眼神,玻璃窗,海綿沙發,牛奶和清茶,知道按照現在的生活水準,她和老貓的生活方式只有“奢靡”二字可以形容,還真沒臉說做人要節儉,“這些都是靠我們自己努力掙來的,可不是別人身上剝削來的。坦白說,今後我是不會再去德陽殿(東漢時的主殿,不知道許都臨時行宮的主殿的名字,暫時借來一用)。若是方便,令君可向郭奉孝借綠波廊的帳冊一觀,如果他同意的話。”
雖然說令君衣香看上去很像是楚留香的原型,但是對於糖貓來說,近距離接觸下來,他的性格更接近於花滿樓,看人更喜歡看好的一面,很少有人會討厭花滿樓,但是若那個上官飛燕丑得太離譜的時候,她就難免心癢想要揭穿那拙劣的易容術了。
送走了心事重重的令君,兩隻貓準備吃好飯之後再去找郭嘉開病假條,沒想到卻看見郭嘉站在樓上舉杯相邀。老貓和糖貓轉身到夾層的另外一頭,是郭嘉的專屬包廂,至於是否設了專用於竊聽的銅管,老貓表示傻子才會在密室謀劃大事,這按照套路是必然被人竊聽的節奏。
“郭奉孝,不急的話,等我們吃好飯再聊好嗎?”這是老貓上樓之後的第一句話,分分鐘就把郭嘉適才營造的風流倜儻的氣氛給破壞的乾乾淨淨。郭嘉拍了拍身上並不存在的氣場碎片,道,“那與嘉小酌一杯如何?”
“酒就不必了,熱湯有沒有?”糖貓雙手環胸,看著這個超不配合的病人,眯著眼,頗有些no do no die的意思,你個身嬌體柔易推倒(哪裡不對)的小身板就不要故作風流要喝酒了,再不行就讓人給你一碗酒釀小圓子過過癮算了。
“吃火鍋好伐?”老貓忽然想起上次安排燒鋼炭的火鍋已經準備好了,問過了糖貓,一拉鈴,召喚了樓下的服務生,給他們上了三個火鍋,這種火鍋還是她很小的時候才用過,不是使用天然氣,而是在中間的地方直接燒炭加熱,與後世的鴛鴦鍋,九宮格的複雜不能相比,但在這麼冷的天卻很是適宜。
“這是陌煮?”郭嘉早年也曾遊歷邊塞,對邊民的食物有一定的了解。忽然在中原腹地看到類似的事物,難得覺得懷念,然後一臉茫然的接過了圍兜。
“陌煮?什麼東西?你是想說魔芋嗎?這個東西我在這裡沒有找到過。”糖貓一邊幫老貓系圍兜,一邊回答,“我吃麻辣鍋底,你們呢?”糖貓表示,無辣不歡,最近從蜀地運來的花椒也到貨了,這冬天就該這樣
“我想他大概是想說‘陌煮’,是這裡對火鍋的叫法。”稍稍對歷史有一點了解的老貓,知道想要在這個時代“發明”火鍋,乃至於像卡門娘娘一樣靠火鍋店發家致富,是絕對不可能的。先是燃料供應的問題,就限制了這種食品的普及,再說夷狄的食物,在這個年代,跟高大上搭不上邊,容易湯汁四濺,還有味道,吃得起的人不會去吃,會吃的人吃不起。按照這個年代的成本算,他們這三個人吃一頓火鍋的價格,遠勝於後世吃一頓海底撈,而且,還是建立在沒有牛肉可吃的情況下。因為鼓勵農耕,所以禁止宰殺耕牛,牛肉乾,牛肉卷什麼的,除了用在“太牢”的祭祀上可以見到牛肉外,合法途徑是沒有牛肉可吃的。“我要酸菜魚,郭奉孝你能吃辣嗎?”未等郭嘉反應過來辣和辛到底有什麼區別,道“算了,給他來個三鮮,要吃辣自己加。”
……我是好久不見的分割線……
坦白說,在這個沒有火鍋店的年代裡無中生有,還真是一個困難的動作,但至少這樣比喝酒聊天好多了,中國人的交情,多是在飯桌上建立起來的。
“聽阿四說,天子賜了你們一對琉璃杯?”說到天子,郭嘉的語調微妙,作為這個時代少數能看清未來走勢的人,他與荀彧的態度截然不同,郭嘉的選擇是順水推舟,乃至於引導河流的走向。
“啊,暴躁,”老貓扶額,“吃飯的時候能請你別提那麼違背本貓審美觀的物質嗎?鈦合金狗眼已瞎,今天回去要洗眼睛了。”雖然說老貓在平時下意識的調低自己對人臉的解析度以至於有些美醜不分,但是今天看來她做得遠遠不夠。
糖貓則在一邊總結性發言,總之,“郭奉孝,幫我們開請假條吧。”混蛋,有錢點蠟燭,沒錢燒地龍,這是什麼樣的一種精神(病)啊。
作為常年的病假專業戶,郭嘉當然知道其中的貓膩,當時如果對皇帝的行為有所不滿的話,名士們通常可以用稱病的方式表示拒絕,不過如果君主們不是如同曹老闆那麼抽風的話,是不會追究責任的,比如說像今後會發生的那樣,追究司馬懿裝病的責任。但是,這樣的姿態,卻表現出了,絕對不會與漢獻帝為伍的姿態。“你這麼說,清楚你所表達的意思嗎?”他微眯著眼,似假還真。
說真的,在火鍋邊上談起皇帝或者效忠這種事情,怎麼看都有些不太正經,不過嚴格來說,在場的三個,對於皇權,都沒有這麼尊重的樣子,對他們而言重要的是自身的態度。
至於最後這句,則是借了勾踐“臥薪嘗膽”之典,說越王勾踐被吳國打敗,被收作奴隸,每天睡柴火,添苦膽,(似乎口味略重?),不忘國恥,最終藉助文種和范蠡得以復仇,只是范蠡看得更清楚,在寫給文種的信里說說勾踐“可同患難不可共富貴”,因而成功後率先帶著西施美眉跑路了,“兔死狗烹”這個成語也是典出這裡。最後勾踐給文種送來了伍子胥自刎的寶劍,文種只得自殺,而范蠡化身陶朱公,安享晚年。
老貓這句話並沒有一句明確的拒絕,但是對於熟悉典故的荀彧而言,這已經是再明顯不過的拒絕,但在大義上,卻挑不出一絲錯。如今雖然不是戰國,但情勢複雜,不下於戰國,無諸侯之名,卻有諸侯之實。即便是荀彧自己,也對曹操說過“挾天子以令諸侯”的話來。只是,他沒想到,他與主公的默契,會被另一個人用到天子身上來。若是符合大義,便是一路人,否則……
漢獻帝一招鮮,吃遍天下,就算精明如賈詡,也在一開始被他所迷惑,只是對於老貓,這背後的利益糾葛看得太清楚,就變成了笑話,對於一直沒聽明白兩人對話的糖貓而言,不好意思,被洗腦太多次有免疫力了。她誠懇的對荀彧說道,“令君啊,就像曹劌論戰裡面說得那樣,小恩小惠是收買不了人心的。這點在大殿裡的蠟燭,每月的花費不菲。”說這句的時候,糖貓看到荀彧私下打量的眼神,玻璃窗,海綿沙發,牛奶和清茶,知道按照現在的生活水準,她和老貓的生活方式只有“奢靡”二字可以形容,還真沒臉說做人要節儉,“這些都是靠我們自己努力掙來的,可不是別人身上剝削來的。坦白說,今後我是不會再去德陽殿(東漢時的主殿,不知道許都臨時行宮的主殿的名字,暫時借來一用)。若是方便,令君可向郭奉孝借綠波廊的帳冊一觀,如果他同意的話。”
雖然說令君衣香看上去很像是楚留香的原型,但是對於糖貓來說,近距離接觸下來,他的性格更接近於花滿樓,看人更喜歡看好的一面,很少有人會討厭花滿樓,但是若那個上官飛燕丑得太離譜的時候,她就難免心癢想要揭穿那拙劣的易容術了。
送走了心事重重的令君,兩隻貓準備吃好飯之後再去找郭嘉開病假條,沒想到卻看見郭嘉站在樓上舉杯相邀。老貓和糖貓轉身到夾層的另外一頭,是郭嘉的專屬包廂,至於是否設了專用於竊聽的銅管,老貓表示傻子才會在密室謀劃大事,這按照套路是必然被人竊聽的節奏。
“郭奉孝,不急的話,等我們吃好飯再聊好嗎?”這是老貓上樓之後的第一句話,分分鐘就把郭嘉適才營造的風流倜儻的氣氛給破壞的乾乾淨淨。郭嘉拍了拍身上並不存在的氣場碎片,道,“那與嘉小酌一杯如何?”
“酒就不必了,熱湯有沒有?”糖貓雙手環胸,看著這個超不配合的病人,眯著眼,頗有些no do no die的意思,你個身嬌體柔易推倒(哪裡不對)的小身板就不要故作風流要喝酒了,再不行就讓人給你一碗酒釀小圓子過過癮算了。
“吃火鍋好伐?”老貓忽然想起上次安排燒鋼炭的火鍋已經準備好了,問過了糖貓,一拉鈴,召喚了樓下的服務生,給他們上了三個火鍋,這種火鍋還是她很小的時候才用過,不是使用天然氣,而是在中間的地方直接燒炭加熱,與後世的鴛鴦鍋,九宮格的複雜不能相比,但在這麼冷的天卻很是適宜。
“這是陌煮?”郭嘉早年也曾遊歷邊塞,對邊民的食物有一定的了解。忽然在中原腹地看到類似的事物,難得覺得懷念,然後一臉茫然的接過了圍兜。
“陌煮?什麼東西?你是想說魔芋嗎?這個東西我在這裡沒有找到過。”糖貓一邊幫老貓系圍兜,一邊回答,“我吃麻辣鍋底,你們呢?”糖貓表示,無辣不歡,最近從蜀地運來的花椒也到貨了,這冬天就該這樣
“我想他大概是想說‘陌煮’,是這裡對火鍋的叫法。”稍稍對歷史有一點了解的老貓,知道想要在這個時代“發明”火鍋,乃至於像卡門娘娘一樣靠火鍋店發家致富,是絕對不可能的。先是燃料供應的問題,就限制了這種食品的普及,再說夷狄的食物,在這個年代,跟高大上搭不上邊,容易湯汁四濺,還有味道,吃得起的人不會去吃,會吃的人吃不起。按照這個年代的成本算,他們這三個人吃一頓火鍋的價格,遠勝於後世吃一頓海底撈,而且,還是建立在沒有牛肉可吃的情況下。因為鼓勵農耕,所以禁止宰殺耕牛,牛肉乾,牛肉卷什麼的,除了用在“太牢”的祭祀上可以見到牛肉外,合法途徑是沒有牛肉可吃的。“我要酸菜魚,郭奉孝你能吃辣嗎?”未等郭嘉反應過來辣和辛到底有什麼區別,道“算了,給他來個三鮮,要吃辣自己加。”
……我是好久不見的分割線……
坦白說,在這個沒有火鍋店的年代裡無中生有,還真是一個困難的動作,但至少這樣比喝酒聊天好多了,中國人的交情,多是在飯桌上建立起來的。
“聽阿四說,天子賜了你們一對琉璃杯?”說到天子,郭嘉的語調微妙,作為這個時代少數能看清未來走勢的人,他與荀彧的態度截然不同,郭嘉的選擇是順水推舟,乃至於引導河流的走向。
“啊,暴躁,”老貓扶額,“吃飯的時候能請你別提那麼違背本貓審美觀的物質嗎?鈦合金狗眼已瞎,今天回去要洗眼睛了。”雖然說老貓在平時下意識的調低自己對人臉的解析度以至於有些美醜不分,但是今天看來她做得遠遠不夠。
糖貓則在一邊總結性發言,總之,“郭奉孝,幫我們開請假條吧。”混蛋,有錢點蠟燭,沒錢燒地龍,這是什麼樣的一種精神(病)啊。
作為常年的病假專業戶,郭嘉當然知道其中的貓膩,當時如果對皇帝的行為有所不滿的話,名士們通常可以用稱病的方式表示拒絕,不過如果君主們不是如同曹老闆那麼抽風的話,是不會追究責任的,比如說像今後會發生的那樣,追究司馬懿裝病的責任。但是,這樣的姿態,卻表現出了,絕對不會與漢獻帝為伍的姿態。“你這麼說,清楚你所表達的意思嗎?”他微眯著眼,似假還真。
說真的,在火鍋邊上談起皇帝或者效忠這種事情,怎麼看都有些不太正經,不過嚴格來說,在場的三個,對於皇權,都沒有這麼尊重的樣子,對他們而言重要的是自身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