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頁
劉協尚未察覺,但以荀彧的敏銳又怎能不察覺兩隻貓語氣中的敷衍,他瞪了一眼裝模作樣的老貓,示意她不能這麼忽悠當今天子,糖貓扯了扯老貓,而後以一種更加平淡,不已被察覺的方式繼續胡諏下去。不僅是心高氣傲的老貓看不起漢獻帝,看上去有善解人意這項特質的糖貓也並不待見這個同齡人。這種智商上的優越感使得她對對方表現的信心十足的那種——虎軀一震,霸氣側漏的大招不感冒,對於精明且實際的糖貓而言,雖然對著袁熙偶然會有智商下降的情況產生,但在絕大多數的時候,都不會為一點小事所感動。指望她因為劉協看上去很可憐,就聖母病發作,想要幫助他什麼的,這是哪一年的古早漫畫設定嗎?令君大美人,忠犬的表情真的不適合你,真心的。她對漢獻帝的空頭支票一點不感興趣,最多也不過是聽到那條“五道槓”新聞時,腸胃不適的感覺。要知道,目前雖然打著大漢的招牌,可是給她們發薪俸的可是曹老闆,上級領導的慰問在每周的升旗儀式下已經成為審美疲勞了。
劉協的中心思想無外乎一下幾點,聽說你們是潁川書院的傑出人物,可惜他不能親自去感受氛圍,所以想要召見他們,看看到底有什麼不同尋常之處。不過從以糖貓的敏銳而言,她直接感覺到,劉協的言下之意,無非是聽說你們和曹丕不太對付,那真是太好了,如果能夠跟他老子不太對付,那就再完美不過了。只可惜……糖貓偷偷一笑,想要拉攏別人,都不知道仔細調查,她們都直接參與了丁夫人的迎接,怎麼看都是對曹老闆的好感度比較高的樣子。
從歷史書上的記錄來看,老貓對劉協的人品打了一個差評,他甚至不如勾踐,那個人尚知道“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這裡曹老闆的利用價值還沒有用完呢,他就忙不迭的想要弄死人家。標準的農夫與蛇的故事。現在做出禮賢下士的模樣,無非是在表面看來沒有士族背景,也許是認為寒族出身,沒見過世面,比較好拉攏就是了。曹老闆還真是好脾氣,也是看在荀彧的面子上,若是換了老貓在這個位置上,早就想辦法弄死劉協,偷梁換柱弄個替身或者聽話的傀儡坐在上面了。所以說,曹老闆還真是大好人。她沒有曹老闆那種深厚的底蘊,對於這種短視的君主實在是難以有敬畏之心。
末了,看在這是第一次面聖的基礎上,在荀彧的提醒下,獻帝賞賜了一些布匹,示意他們下次繼續暢談。不過實際上,有很大的可能是荀彧看到老貓頭山不斷積聚的怒氣槽。本來按照慣例,博士還有專職為皇帝答疑解惑的職責,荀彧在這件事上裝傻,但是看到漢獻帝把玻璃杯當作夜光杯賜下的時候,他身形不易察覺的一僵。這東西明面上是郭嘉的產業,實際上有一半的權利就在這兩隻的手中,這麼玩真的不要緊嗎?
無語,無力,這是兩隻貓現在的心情。照著之前貂蟬的教導謝恩後,也按照漢獻帝的希望,表達了柳永/李白願意為大漢江山鞠躬盡瘁的忠心。
對於他們既沒有稱臣的行為,劉協不悅的挑了挑眉,鑑於他們不是士族出身,他又及時為他們解釋了,第一次看到天子,難免有些緊張。許都這些年優越的生活,使得劉協比在何太后的陰影下求生的那些歲月來,警惕性下降了,絲毫沒有察覺出這個同步率極高的文字遊戲。
跪坐在她們前方的荀彧驚愕的張大了眼,似乎聽到了她們的冷笑,他又怎會不知道,在戶籍中,這兩個不是報出的這個名字,如今以假名效忠,擺明了不把當今天子放在眼裡,欺君之罪不足為俱的樣子。在之前同他們的接觸中,荀彧早就知曉他們不是那麼容易被鼓動的人,對於孔融和禰衡這種名士,也是絲毫不留情面,在真才實學的追求上,她們遠比主公更進一步,在珠算的教學上,荀彧與糖貓接觸的更多,他也清楚,糖貓根本不是表面表現出的那麼溫和。
至於老貓,能夠得到荀氏八龍中的慈明的賞識,傳他《易》《書》《春秋》三門科目,卻壓根不行拜師禮,但在荀氏門內,已經默認了這個關門弟子衣缽傳人的地位,而這些,他本來以為這些均會由他的堂兄荀悅(注1)繼承。
在殿外,荀彧走出一段距離後,停下了腳步,躊躇了一番後,開口道:“你們……”為什麼沒用真名?
老貓從侍者手中接過了劍,系在腰上,抬起手腕,看了看表,道:“令君,如今時候尚早,去綠波廊小酌一杯如何?”
注1:荀悅(148~209),中國東漢末期政論家,史學家。字仲豫。潁川潁陰(今河南許昌)人。幼時聰穎好學,家貧無書,閱讀時多用強記,過目不忘。漢靈帝時由於宦官專權,荀悅隱居不出。獻帝時,應曹操之召,任黃門侍郎,累遷至秘書監、侍中。侍講於獻帝左右,日夕談論,深為獻帝嘉許。獻帝以《漢書》文繁難懂,命荀悅用編年體改寫。乃依《左傳》體裁,寫成《漢紀》30篇,時人稱其“辭約事詳,論辨多美”。
作者有話要說: 今天是D生日,更新一章為自己慶祝一下。
漢獻帝真的超難寫,D就不讓他說話了。
看看存稿,預計還有十幾章就能完結了。但是下一卷腫麼辦?木有存稿了呀。
☆、第九十一章 效忠何人
去綠波廊的途中,三人儘管同坐一車,但相對無言,將所謂的御賜寶物丟給郭三讓他放回的時候,就連他也難免面色古怪,畢竟這其中的某項東西,是貓窩裡隨手放置的實用工具而已,就連綠波廊的包間頂上的吊燈,都是全部由這種玻璃打造。老貓和糖貓坐在一邊,對著一臉略有些苦大仇深的荀彧,相視一笑,堅定了決心,該是表明立場的時候了。
捧起精緻的懷爐,喝上一杯熱牛奶,貓咪們才感覺活了過來,“有錢燒蠟燭,沒錢裝地龍,究竟是智商不足呢,還是心理變態呢?”糖貓覺得直到現在,自己的牙齒還在不停的打架,一睜眼,感覺還有無數燭火跳動的視覺殘留,頓時頭昏眼花,也沒考慮到古今的用詞差別,“智商”和“變態”這兩個詞,跨越了一千八百年的時空,提前出現了。就算荀彧聽不懂真正的含義,也從糖貓的語境裡,讀出了滿滿的嫌棄。
老貓一手支著下巴,若無其事的說道,“上樑不正下樑歪麼,畢竟歹竹出好筍這種基因變異的事,絕對屬於小概率事件。”身為父親的漢靈帝,就如同他的諡號一般,是個名副其實的昏君,要讓劉協體現出文帝景帝那種資質,鑑於遺傳基因上,其實並不屬於同一支,就連返祖這種希望都被剝奪了。與他相比,會為了丁夫人抄寫保證書的曹老闆可要可愛的多。
“待會兒直接開病假條算了,”糖貓覺得再浪費時間在這個東漢金三胖上面是對她眼睛的一種摧殘,皇帝這種物種,對於氣場的要求果然是很高的。如非必要,糖貓覺得今後再也不想看見這張臉了。身為一個大夫,在必要的時候以權謀私一下,也不是什麼不可理解的事情麼。
綠波廊,貓家的專屬包間內,從另一側隱蔽的入口進入後,荀彧對著兩個眉清目秀的偽正太,斟酌著該從哪裡開始說起。談到荀氏上一代最出眾的人物,排行第六的荀爽最為有名。而荀彧自己,就從這位叔父身上傳承了《詩傳》,而他最敬仰的大堂兄(大伯荀儉之子)本來應當是理所當然的衣缽傳人,就如同蔡邕同王粲的關係一般。然而,在傳授了荀悅《禮》與《春秋》之後,從董卓之亂中詐死逃生的叔父並沒有將他一生最大的學問《易傳》和《尚書》傳給在荀彧看來,學識遠在自己智商的荀仲豫,反而是重新注釋了《春秋》,並將上述三門學問一併傳授了來歷不明的老貓。曾有這樣一種說法,說是人若經歷過了生死一線,多少會性情改變。而在荀爽詐死之後,他的性格和價值取向也有了180度的轉變,從老貓偶然流露出的價值取向而言,這位荀爽的關門弟子與立場堅定的保皇黨——荀悅(注1)堪稱南轅北轍,絕對不是一路人。而在他詢問叔父的原因時,得到的卻是這樣的解釋,因為他們兩人讀書只知尋章摘句,卻不知其中真意,焉可傳承他本意。
劉協的中心思想無外乎一下幾點,聽說你們是潁川書院的傑出人物,可惜他不能親自去感受氛圍,所以想要召見他們,看看到底有什麼不同尋常之處。不過從以糖貓的敏銳而言,她直接感覺到,劉協的言下之意,無非是聽說你們和曹丕不太對付,那真是太好了,如果能夠跟他老子不太對付,那就再完美不過了。只可惜……糖貓偷偷一笑,想要拉攏別人,都不知道仔細調查,她們都直接參與了丁夫人的迎接,怎麼看都是對曹老闆的好感度比較高的樣子。
從歷史書上的記錄來看,老貓對劉協的人品打了一個差評,他甚至不如勾踐,那個人尚知道“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這裡曹老闆的利用價值還沒有用完呢,他就忙不迭的想要弄死人家。標準的農夫與蛇的故事。現在做出禮賢下士的模樣,無非是在表面看來沒有士族背景,也許是認為寒族出身,沒見過世面,比較好拉攏就是了。曹老闆還真是好脾氣,也是看在荀彧的面子上,若是換了老貓在這個位置上,早就想辦法弄死劉協,偷梁換柱弄個替身或者聽話的傀儡坐在上面了。所以說,曹老闆還真是大好人。她沒有曹老闆那種深厚的底蘊,對於這種短視的君主實在是難以有敬畏之心。
末了,看在這是第一次面聖的基礎上,在荀彧的提醒下,獻帝賞賜了一些布匹,示意他們下次繼續暢談。不過實際上,有很大的可能是荀彧看到老貓頭山不斷積聚的怒氣槽。本來按照慣例,博士還有專職為皇帝答疑解惑的職責,荀彧在這件事上裝傻,但是看到漢獻帝把玻璃杯當作夜光杯賜下的時候,他身形不易察覺的一僵。這東西明面上是郭嘉的產業,實際上有一半的權利就在這兩隻的手中,這麼玩真的不要緊嗎?
無語,無力,這是兩隻貓現在的心情。照著之前貂蟬的教導謝恩後,也按照漢獻帝的希望,表達了柳永/李白願意為大漢江山鞠躬盡瘁的忠心。
對於他們既沒有稱臣的行為,劉協不悅的挑了挑眉,鑑於他們不是士族出身,他又及時為他們解釋了,第一次看到天子,難免有些緊張。許都這些年優越的生活,使得劉協比在何太后的陰影下求生的那些歲月來,警惕性下降了,絲毫沒有察覺出這個同步率極高的文字遊戲。
跪坐在她們前方的荀彧驚愕的張大了眼,似乎聽到了她們的冷笑,他又怎會不知道,在戶籍中,這兩個不是報出的這個名字,如今以假名效忠,擺明了不把當今天子放在眼裡,欺君之罪不足為俱的樣子。在之前同他們的接觸中,荀彧早就知曉他們不是那麼容易被鼓動的人,對於孔融和禰衡這種名士,也是絲毫不留情面,在真才實學的追求上,她們遠比主公更進一步,在珠算的教學上,荀彧與糖貓接觸的更多,他也清楚,糖貓根本不是表面表現出的那麼溫和。
至於老貓,能夠得到荀氏八龍中的慈明的賞識,傳他《易》《書》《春秋》三門科目,卻壓根不行拜師禮,但在荀氏門內,已經默認了這個關門弟子衣缽傳人的地位,而這些,他本來以為這些均會由他的堂兄荀悅(注1)繼承。
在殿外,荀彧走出一段距離後,停下了腳步,躊躇了一番後,開口道:“你們……”為什麼沒用真名?
老貓從侍者手中接過了劍,系在腰上,抬起手腕,看了看表,道:“令君,如今時候尚早,去綠波廊小酌一杯如何?”
注1:荀悅(148~209),中國東漢末期政論家,史學家。字仲豫。潁川潁陰(今河南許昌)人。幼時聰穎好學,家貧無書,閱讀時多用強記,過目不忘。漢靈帝時由於宦官專權,荀悅隱居不出。獻帝時,應曹操之召,任黃門侍郎,累遷至秘書監、侍中。侍講於獻帝左右,日夕談論,深為獻帝嘉許。獻帝以《漢書》文繁難懂,命荀悅用編年體改寫。乃依《左傳》體裁,寫成《漢紀》30篇,時人稱其“辭約事詳,論辨多美”。
作者有話要說: 今天是D生日,更新一章為自己慶祝一下。
漢獻帝真的超難寫,D就不讓他說話了。
看看存稿,預計還有十幾章就能完結了。但是下一卷腫麼辦?木有存稿了呀。
☆、第九十一章 效忠何人
去綠波廊的途中,三人儘管同坐一車,但相對無言,將所謂的御賜寶物丟給郭三讓他放回的時候,就連他也難免面色古怪,畢竟這其中的某項東西,是貓窩裡隨手放置的實用工具而已,就連綠波廊的包間頂上的吊燈,都是全部由這種玻璃打造。老貓和糖貓坐在一邊,對著一臉略有些苦大仇深的荀彧,相視一笑,堅定了決心,該是表明立場的時候了。
捧起精緻的懷爐,喝上一杯熱牛奶,貓咪們才感覺活了過來,“有錢燒蠟燭,沒錢裝地龍,究竟是智商不足呢,還是心理變態呢?”糖貓覺得直到現在,自己的牙齒還在不停的打架,一睜眼,感覺還有無數燭火跳動的視覺殘留,頓時頭昏眼花,也沒考慮到古今的用詞差別,“智商”和“變態”這兩個詞,跨越了一千八百年的時空,提前出現了。就算荀彧聽不懂真正的含義,也從糖貓的語境裡,讀出了滿滿的嫌棄。
老貓一手支著下巴,若無其事的說道,“上樑不正下樑歪麼,畢竟歹竹出好筍這種基因變異的事,絕對屬於小概率事件。”身為父親的漢靈帝,就如同他的諡號一般,是個名副其實的昏君,要讓劉協體現出文帝景帝那種資質,鑑於遺傳基因上,其實並不屬於同一支,就連返祖這種希望都被剝奪了。與他相比,會為了丁夫人抄寫保證書的曹老闆可要可愛的多。
“待會兒直接開病假條算了,”糖貓覺得再浪費時間在這個東漢金三胖上面是對她眼睛的一種摧殘,皇帝這種物種,對於氣場的要求果然是很高的。如非必要,糖貓覺得今後再也不想看見這張臉了。身為一個大夫,在必要的時候以權謀私一下,也不是什麼不可理解的事情麼。
綠波廊,貓家的專屬包間內,從另一側隱蔽的入口進入後,荀彧對著兩個眉清目秀的偽正太,斟酌著該從哪裡開始說起。談到荀氏上一代最出眾的人物,排行第六的荀爽最為有名。而荀彧自己,就從這位叔父身上傳承了《詩傳》,而他最敬仰的大堂兄(大伯荀儉之子)本來應當是理所當然的衣缽傳人,就如同蔡邕同王粲的關係一般。然而,在傳授了荀悅《禮》與《春秋》之後,從董卓之亂中詐死逃生的叔父並沒有將他一生最大的學問《易傳》和《尚書》傳給在荀彧看來,學識遠在自己智商的荀仲豫,反而是重新注釋了《春秋》,並將上述三門學問一併傳授了來歷不明的老貓。曾有這樣一種說法,說是人若經歷過了生死一線,多少會性情改變。而在荀爽詐死之後,他的性格和價值取向也有了180度的轉變,從老貓偶然流露出的價值取向而言,這位荀爽的關門弟子與立場堅定的保皇黨——荀悅(注1)堪稱南轅北轍,絕對不是一路人。而在他詢問叔父的原因時,得到的卻是這樣的解釋,因為他們兩人讀書只知尋章摘句,卻不知其中真意,焉可傳承他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