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梅仁幸卻是輕嘆一聲:“大人,你且看看這些!”說著,從旁邊遞過一沓紙張來,上面,皆是寫著密密麻麻的文字,“這是我們探子千辛萬苦收集到的情報!大人請看!”

  張允文拿起一份份情報,挨著看了起來,從第一張開始,越看到後面,眉頭就越皺得深。

  原來,當李世民身體狀況急轉直下的消息在長安城傳播開來之後,那些身在長安的各國使者便一直關心著李世民的情況。有人是希望李世民平安無事,有人是希望李世民早些死掉,不一而足。

  當李世民身死的消息傳遍整個長安的時候,這些人第一時間便將這個消息傳回了自己的國家。於是,各國紛紛派出使團來,以弔唁為名,前來查看大唐下一步的動靜,和李治這個皇帝的秉性。

  當然,這派出使團,僅僅是一個動作。據探子來報,吐蕃欽陵趁著李世民病重去世的機會,聯合唐旌,終於將庸旌滅掉,斬殺庸旌首領。地盤和人員得到了極大的發展。而西突厥那邊雖然沒什麼大的動靜,但是,出入龜茲成的突厥人忽然增多了,而新任的安西都護柴哲威尚未出發,只有原是高昌皇室的西州都督麴智湛按照郭孝恪的慣例兼領這都護一職,他人在西州,離龜茲尚遠。

  而東面,蘇定方卸任安東都護一職之後,由在高麗戰場之上,表現卓越的劉仁軌擔任。劉仁軌到任之後,採取了和蘇定方一樣的辦法,廣推漢化,推行農耕,壓制新羅百濟二國,可謂是蕭規曹隨,不過效果還算不錯。

  在李世民病重的消息傳開之後,新羅百濟二國盡皆磨拳擦站,興奮不已。要知道,當初李世民親征高麗,那是如何的威風,其聲望是如何之隆,新羅百濟二國,儘是不敢忤逆半句。如今,李世民逝去,眼下可有一個大好的機會,只要能爭取到新任皇帝的支持,那麼自己這邊就一定能夠打敗對方,從而一統朝鮮半島南部。如今,這兩國正緊密籌劃著名戰備和討好李治。

  除了這些消息之外,還有一條信息引起了張允文的注意。

  據西突厥內部的探子報告,如今,大食人已經向波斯發動了數次大的進攻,將攻占了波斯大部分領土,很多波斯人逃亡西突厥甚至西域。波斯已經派出了使臣,正往大唐而來,準備向大唐借兵,以抵抗大食人的入侵。

  這條消息被梅仁幸扔在最下面,看樣子不太受重視。想來也是,波斯雖然和大唐有所往來,但非屬國,且相距萬里,不重視波斯也倒是理所當然。不過張允文深知這大食入侵對西域地區的影響,所以,他決定促成此事。

  除卻這這邊疆的信息之外,如今朝堂之內,也是暗流洶湧。長孫無忌挾頭號託孤大臣的身份,在朝中開始提拔自己的人,打壓那些和他不對眼的大臣,這讓朝堂之上,開始不安寧了。

  看完這些,張允文長長噓了一口氣,李世民活著的時候,以其自身崇高的威望,壓住了國內外的大部分矛盾。如今一死,這矛盾就開始激化了,看來以後還有得忙啊!

  本書首發 。

  (45278941954)

  正文 第五百一十章 十年

  “殺——”

  震天的喊殺聲從一艘巨大的海鶻戰船之上驀地響起,在戰船一側,露出七八門黑洞洞的炮口。

  穿著一身輕甲的張繼要挎橫刀,站立在甲板之上,身後,大唐水師士卒手中握著鋼弩刀劍,大聲的吼著“殺——”。

  看著不遠處狼狽逃竄的幾艘海船,他猛的大聲吼道:“開炮!”

  船上的七八門大炮頓時齊齊發出一聲震天的轟鳴,炮彈至往兩里之外的海船飛去。

  “轟——”七八道水柱立刻在那些海船的旁邊升起,搖動大海,海船顛簸不已。然而,卻是一枚炮彈也沒有集中對方的船隻。

  見到這樣的情形,張繼也是不惱,朗聲向那些炮手笑罵道:“他奶奶的,這些混帳狡猾得跟泥鰍一樣,滑不留手的!你們還差點打中,算是不錯了!”

  聽到這話,炮手們卻是無言以對,個個羞愧欲死。他們哪裡不明白這是張繼在說反話,當下發誓,定要將前面那些海船給擊沉了。於是,炮彈再次上膛,準備射擊。

  若是仔細看張繼這支艦隊攻擊的那些海船,定然會發現,這些海船還是大唐水師的制式海船。海船之上,那拍竿、投石機等物已經被打得七零八落,斷為數斷。甲板上的水手更是穿著唐軍制式甲冑,雖然破敗不堪,但是還隱約可以辨認。

  如今已經是顯慶年,李治登基為帝,已經十年了。

  二十年間,大唐卻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自李治繼位以來,內撫朝臣,外鎮藩屬,廣興農商,大備兵戈,然數年之內,竟無半分動靜。

  其間,雖有水旱之災,庶民造反,然很快就被平息下來。接下來便是修養生息。經過五年的休養,國庫日豐,百姓漸富。

  這五年間,長孫無忌輔佐李治整肅朝廷,將朝廷上下,朝野內外,整理得井井有條。饒是如此,他長孫無忌在朝中安插的自己人,也絕不在少數。在四境邊疆,有阿史那社爾和契苾何力鎮守隴右,西域、吐谷渾,兩處皆是無憂,薛仁貴、劉仁願鎮守遼東,遼東亦無憂。至於漠北草原,亦有執失思力、蘇定方等人駐守并州諸地,內保長城,外連回紇,威震朔漠。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