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擦,昨天下午壓電影的時候,電腦再次悲壯的掛了,送去修理,今天才拿到。俺這四年之前的老傢伙,的確該換換了!另外,本書即將結尾,小半如今正在寫其他的東東,所以每天只更了一章!另外,說句實話,這個月俺沒有收入,幾乎沒啥動力,所以才這樣懶散!

  正文 第五百零九章 亂局

  一張張白色的紙錢隨風飄搖,又緩緩落在地上,宮殿的屋頂之上。

  此時,無論是地上還是屋頂之上,都已經鋪著厚厚的紙錢了。

  皇宮之中,一片素白,檐角之下,掛著白色的帳幔和白色的花朵,那些樹上也掛著白花,裹著白色布帛,站立在迴廊之下的士卒,也是白色的木甲,手持包裹著白色布帛的長槊。

  今日,舉國同哀。

  昨夜,李世民辭世之後,眾人進入殿中,只見李治正伏在李世民的身上大聲哭泣這,而那些妃嬪公主,盡皆抽泣。

  見到這樣的情形,長孫無忌上前,請求李治處分眾事以安內外。李治聽後,哀號不已,卻不答話。長孫無忌生氣的說道:“陛下將天下社稷交給殿下,殿下豈能像匹夫一樣除了哭泣,什麼也不做!”

  李治聞言,擦乾眼淚,和長孫無忌一起處理起內外事情來。

  在宮內情況安定之後,天還未亮,李治便和眾人來到了兩儀殿。此時雨已經慢慢停了下來。

  等到天亮之後,在兩儀殿中,李治以太子左庶子于志寧為侍中,少詹事張行成兼侍中,以檢校刑部尚書、右庶子、兼吏部侍郎高季輔兼中書令。將朝中之事盡數收於東宮,同時宣布了李世民去世的消息。

  一天之後,發喪太極殿,宣讀遺詔,太子即位。

  就在同一天,李治令軍國大事,不可停闕;平常細務,委之有司。諸王為都督、刺史者,並聽奔喪,濮王泰不在來限。同時下令全國正在建造的宮殿水利,盡數暫停。

  短短三日時間,,李治便在長孫無忌等人的協助之下,掌控了整個長安。/只要等李世民葬禮一過,便正式舉行登基儀式,即位稱帝。

  按照唐禮,舉哀之日,為位於別殿,文武三品以上入,哭於庭,四品以下哭於門外。有司版奏“中嚴”、“外辦”。皇帝已變服而哭,然後百官內外在位者皆哭,十五舉音,哭止而奉慰。

  張允文穿著素白色的衣衫,跪在別殿外,腦袋壓得低低的。腦海之中,卻是空無一物。

  所幸的是,在李世民過世後的第二日,天便開始放晴了,若是不然,恐怕張允文他們現在還得跪在雨水之中。

  在哭了十五次之後,四下一片寂靜,便有一位翰林院的老學士顫顫巍巍的站起來,呃,是跪得太久,膝蓋發麻,接著大呼一聲“嗚呼哀哉”,引得眾人側耳傾聽之後,便開始滿口之乎者也,駢四驪六,說了一大堆話語,聽其內容,無外乎就是讚揚李世民的豐功偉績,在對李世民的逝世表示深切的哀悼之類的話語。對天朗誦之時,這位大人呼天搶地,情真意切,念到**之處,更是聲嘶力竭。

  文章念過之後,還附有五言律詩,也是沉痛吊念的主題。

  在這位老學士念誦完畢之後,又有些文官站起來,念誦弔詞輓歌。

  終於,等到這些有資格念誦悼文的大臣念誦完畢,這舉哀之事便算完成。過上幾日之後,便是臨喪。

  張允文他們也就可以暫時休息一下,等到臨喪之日,還有忙的。

  慢慢的起身,揉了揉有些麻木的膝蓋,看著滿目的素白,張允文慢慢向外走去。/

  這些日子以來,朝廷重心放在為李世民治喪之上,三省長官,各部尚書都加入到治喪的行列中來,留守的都是副職佐官。而李治,沒有心思處理國家政事,卻是一心撲到了治喪之上。

  國君離世,此乃國之大禮,不得不慎重。

  所以,如今朝廷中辦事效率不足平時的七成很多不緊要的事情皆被擱置。

  當張允文隨著人流出了皇宮,正準備上馬車,忽然看見一人氣喘吁吁的跑了過來。卻是一個身材胖胖的中年人,正是如今調查院的主事梅仁幸。

  見到他氣喘吁吁的跑過來,張允文心頭一動,,停住腳步,看著梅仁幸漸漸靠近。

  來到張允文身邊,這梅仁幸停住腳步,喘了兩口氣,低聲道:“大人!”

  張允文見梅仁幸面色鄭重,當下一指馬車:“咱們上去再說!”

  梅仁幸略一猶豫,緊跟著張允文進了馬車。

  上車之後,張允文卻是招呼道:“往調查院去!”

  車內,張允文和梅仁幸對坐,梅仁幸看看外面的車夫,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

  張允文見狀,知道這是梅仁幸謹小慎微,也不怪罪,而是笑道:“好吧,那就到調查院之後再說!”

  馬車“答答”作響,很快就到達了調查院。

  進入調查院之後,張允文和梅仁幸一道,來到了一個房間之中。坐定之後,張允文這才悠然道:“好了,梅大人,有什麼要緊事需要對我說的?”

  梅仁幸看了張允文一眼,低聲說道:“陛下病逝,而太子尚未繼位,如今朝中和四境,都有些不穩啊!”

  張允文點點頭:“這我倒是知道!不過你不用擔心,等太子登基之後,朝野便會安穩下來!至於我們周圍的那些屬國,到時候,我大唐軍隊自會前去收拾!”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