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民者讓瑪雅文明在16世紀以後數百年間真正地“消逝”了。

  直到1875年,西班牙人安東尼·德·雷開始報導他的“新發現”,瑪雅文明才引起

  了極大反響。他考察了位於今墨西哥恰帕斯境內烏蘇馬辛塔河左岸的帕楞克古城遺址,“發

  現”了那些瑪雅先民的偉大傑作。在他之後,美國人約翰·勞埃德·斯蒂文斯(John

  Lloyd Stephens)也遊歷了瑪雅地區,寫下引人入勝的遊記,掀起一股瑪雅熱。其實,

  在他們之前,還有一個叫莫德思托·盂德斯的人,於1848年作了探險考察。他沒有獲得什

  麼結果,無功而返,因為神奇傳說中的那座瑪雅城市蒂卡爾(Tikal)當時已被叢林、草莽、

  泥土所掩蓋。

  中美洲的熱帶叢林覆蓋,草莽泥土的掩藏,這些並不是真正造成“消逝”而需要“發現”

  的原因。草木泥土擋不住人們的慧眼,而來自文化的視盲症才最為有害。尤卡坦半島上最重

  要的現代城市梅里達(Merida),即墨西哥尤卡坦州府所在地,1542年建立殖民城市,是殖

  民擴張勢力在瑪雅地區的中心。梅里達的附近就有瑪雅古代最重要的幾座城市,包括瑪雅潘

  (Mayapan)、烏斯馬爾(Uxmal)這樣赫亮的名字。然而,戴了眼罩的人們對於眼皮底下的

  文化成就並沒有多看一眼,聽任它沉睡數百年之久。

  我們不難看出,對瑪雅文化重新燃起的熱情是伴隨著文化人類學的興起。只有到了19

  世紀,人們才漸漸獲得了新的文化眼光,人們才“發現”了瑪雅文明的價值。上述幾位西方

  探訪者,正是在那個意義上來到瑪雅的土地。

  可以說,瑪雅的“發現”是一種眼光的“發現”。

  我們已經在瑪雅發現了什麼?我們還可以在瑪雅發現什麼?我們不僅僅是在瑪雅的廢墟

  里找到了些古文明的蹤跡,而是找到了人類文化中那種依靠人內在的力量去解決生存與發展

  課題的自信,找到了一種無論多麼“神秘”都始終堅持實證的思想武器這一信念的意義。不

  斷去“發現”瑪雅,就是要不斷地拋棄偏見、成見,也同時拋棄醉眼朦朧或瞑目玄想的臆見

  和

  幻視。與發現一詞相連的是事實。

  謎一樣的消逝

  瑪雅文明的“消逝”,不知怎麼會被誇張到這樣的程度。不僅“消逝”,而且要說“突然

  消失”,“謎一樣地失蹤”,竭盡渲染、誇張、戲劇性之能事。

  究其實,真正的瑪雅問題學者只是提出了一些再正常不過的學術上的疑問。他們只是在

  研究的開始階段,未曾充分占有考古資料、文獻資料的情況下,對瑪雅人輝煌的古典時期文

  明在10世紀時衰落感到興趣。一時並無確鑿的材料來說明古典期文明衰亡的原因,於是便

  提出了種種假設,同時也就有了“消逝”這種不確切的說法。

  在人類文明史的研究中,類似的現象可謂司空見慣,並沒有人大驚小怪。好比說,沒有

  人會賴皮纏似地追問周口店洞穴中的那一群北京猿人是否神秘地“消逝”了四五十萬年,他

  們是否去外空旅行後又返回,成了18000年前的山頂洞人。如果這例歸謬尚不足以令人服氣

  的話,那麼,我們可以說,文化遺址往往是有興有廢,有始有終的。考古學家在瑪雅南部地

  區若干遺址看到它們衰敗的跡象,可以有許多解釋,就是不可以有任何夢囈般的違背事實的

  歪曲。真正的學人,不會為了保持某種神秘性,為了追求讀者廉價的好奇心,而故意無視日

  益清晰的事實去胡說八道,譁眾取寵。

  日益清晰地被揭示出來的考古事實表明,古典瑪雅文明在其鼎盛期之後,於9至10世

  紀迅速衰亡,這固然是一個重要的事件,但多少又被曲解了。衰亡僅僅發生在瑪雅南部地區,

  並不包括整個瑪雅文明在內。事實是瑪雅文明的重心北移了,當南部地區一大批文化中心沉

  寂之時,尤卡坦半島的北部原野上卻展開了燦爛的文明場景。像最著名的瑪雅潘、奇岑-伊

  扎、烏斯馬爾等城市,繼續興盛了500年,直到西班牙人入侵真正給瑪雅古文明畫上句號為

  止。這個在北方存在的瑪雅文明就是學界所謂後古典期。

  可見,通常把所有的瑪雅文化歷史都以南部低地的興衰史來解釋,該是多麼嚴重的誤導

  呀。

  或許是受了瑪雅文明消逝說的影響,一些介紹不自覺地誇大了古典期瑪雅和後古典期瑪

  雅的差異,也就是早期所謂古帝國與新帝國的區別。實際上,儘管10世紀以後的後古典期

  瑪雅文化帶上了來自墨西哥的托爾特克(Toltec)入侵者的文化烙印,但是,瑪雅文化的連

  續性並不因這點風格差異而有所變質。誠如我們在《誰是瑪雅人》一節中所指出的那樣,整

  個中美洲地區文化滲透非常普遍,一個嚴格的界限不僅難以硬性規定,而且也無此必要。否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