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別了,聖上……”

  衛宏走了,走的毅然決然。老李同志在喬裝打扮的玉龍衛的保護下,孤立城門之上,看著衛宏遠去的方向發呆,久久不肯離去。上一次,衛宏離開大唐三年,是老李同志把他給轟走的,老李同志只是覺得有些痛心疾首,並沒有什麼感慨。而這一次,衛宏的離開,卻令老李同志黯然神傷,因為這一次衛宏的離開,沒有期限……

  “朕曾經孤獨過,現在又要孤獨了嗎?”老李同志嘆了口氣,背影蕭條的離開了城門樓子。

  別看衛宏走的有多堅決,其實心裡波瀾萬丈,也很傷感,但為了家人,為了將來,為了自己這個小家可以長存於世,衛宏只能用堅決的外表偽裝那顆優柔的心。在路上,久久不語,顏如玉也知道衛宏和老李同志之間的感情,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而如今,因為自己,卻令這兩個心心相惜的男人,就此別離,顏如玉頗為自責,因此沒有打攪衛宏。

  儘管衛宏不信命,但衛宏知道有些事情是註定的,無法改變。每一句話,每一個不經意的舉動,都會推著命運的滾輪向著那個既定的結局前進。對於這種結果,衛宏欣然接受,並沒有絲毫怪顏如玉的意思,相反,衛宏慶幸老天爺將顏如玉送給了自己。在回到吐蕃的第一件事,衛宏就是將顏如玉帶回山谷,介紹給所有人認識。婉娘、李璇青、李若華早就知道了顏如玉的存在,因此沒有多大的反應,只要衛宏愛她,她們就能接受顏如玉。另外她們接不接受顏如玉,對顏如玉來說,似乎根本無足輕重。在顏如玉看來,只要能和衛宏在一起,任何人的眼光,包括衛宏的家人,都可以無視。

  婉娘選了個好日子,為衛宏和顏如玉舉行了一個盛大的婚禮。在成親的當日,顏如玉唱起了第一次和衛宏見面時,在宜蘭苑唱過的那首小曲兒:“清音幽,夢回斷腸幾多休,人生,人生何時有?”正是因為牢牢的將這些曾經有過的回憶記在心裡,才有了今天的終成眷屬。愛情需要經營,經營的時間越長,越牢固。

  蜜月期結束後,衛宏在賽馬噶的要求下,開始著手對吐蕃進行經濟上的改革和建設。其實建設好建設,難得是改革。無論是大唐人還是吐蕃人,又或許是天下人,最難以接受的就是改變。突然要將自己認為對的,並且執行一生的事情,改的面目全非,這種在心理上的衝擊還是挺難接受的。

  第四百八十三章為吐蕃當牛做馬(2)

  在這個時期,由於交通不便利,絕大多數國家的主要經濟來源,還是依靠農業。只要把莊稼種的好,這個國家的經濟基本就差不到哪去。吐蕃屬於多盆地地形,地跨青藏高原,橫斷山脈,雲貴高原,秦巴山地;因為這種複雜的地貌,令吐蕃在發展農業上面也頗為困難。簡單的種糧食是不可行的,因此想要改善吐蕃的經濟狀況,除了在農業上進行發展之外,商業也要起到輔助作用。但問題又來了,吐蕃除了複雜的地勢外,能夠進行商業操作的產物還真不多。突然想起某位大神說過的話,想致富,先修路。如果沒有便捷的交通,任何經濟模式都是無法優良運作的。

  但修路也是個問題,這年頭可沒有推土挖土機,沒有單掛。想要修路,純粹是靠人力。如此一來,修路這種事對於本來經濟情況就十分惡劣的吐蕃來說,固然成了勞民傷財的事情;不修路經濟就得不到改善,修路又會被世人詬病,成了進退兩難的事情。

  經過長時間的思考,以及和吐蕃在主管經濟這方面的大臣進行商討之後,最後決定由農牧業入手。地肯定還是要種的,畢竟人活著就得吃糧食;而畜牧業則可以提供額外的經濟收入。農牧二業只屬於利民政策,短時間內是無法見到效益的,需要長時間的積累。解決了百姓們的問題之後,就是國家的問題,有句話叫做想富國先富民,藏富於民是最理智的政策。一旦國家有財政問題了,只要稍微增加一點賦稅,國庫就會立刻充盈起來,而百姓們有錢,也不在乎一丁點的賦稅。但這需要百姓先富起來,問題是百姓暫時富不起來。所以就必須走另外一條路,在商業運營上先讓國家有點存錢,有了錢才能有底氣。

  衛宏在大唐建設的‘銀行模式’是不適合吐蕃的,畢竟吐蕃交通極為不便利,且百姓並無存錢。除了銀行模式,那就是實業商業經營了,就像後世的央企一樣,為國家創造幾個國家管轄的企業公司之類的機構,直接為國家盈利。

  在這個年頭,主要的賺錢行業有以下幾種。布匹、茶葉、瓷器、鐵器、買賣牲口。吐蕃的亞麻產量還是不錯的,可以走布匹行業這條路,另外茶葉也是可以的。其實以前吐蕃就做過關於布匹和茶葉的買賣,只不過規模不大罷了。只要將這兩個行業發展起來,還是可以創造很客觀的利潤。

  衛宏就是做布匹起家的,因此對布匹這個行業可謂是輕車熟路,再加上自己身邊的李家三姐妹,無不對布匹行業精通,也算是有了得天獨厚的先天優勢。幫助吐蕃扶持布匹產業。衛宏倒不怕把自己的宏遠商行給擠下去,畢竟任何一個行業,有競爭才有發展,良性競爭是商業不可或缺的有利因素。

  有了目標。就有了前進的動力,衛宏跟賽馬噶提議,布匹和茶葉兩個行業要同時進行。先開辦兩個商行,一個專精布匹。另一個專精茶葉,兩者是相互獨立的,不可以有絲毫的瓜葛。這就杜絕了權力的混淆的可能性。讓兩個行業自己走自己的。衛宏的提議被賽馬噶無條件接受,辦事效率也是相當快的,只花了半個月時間就同時建立了兩個商行。有了招牌,接下來就是招攬工人了,茶葉這玩意屬於季節性的生意,茶農採茶的時候,商行低價收入,進行囤積,等茶農采完茶了,市面上沒有低價的鮮茶了,也就到了商行賺錢的時候了。簡而言之,茶葉的盈利模式是囤積,賺時間的錢。所以茶葉急不得,必須等明年的茶葉下來,才能進入正軌。所以,現在主要還是忙活布匹行業。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