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頁
9月15日上午,北洋艦隊的主力,計軍艦10艘,附屬艦8艘,在丁汝昌率領下到達大連灣。
16日凌晨1時,銘軍的十個營共四千人分乘五艘運兵船,向鴨綠江口的大東溝進發。
16日中午,艦隊抵達大東溝,到次日早晨,軍隊全都登陸。
17日上午8時,旗艦定遠上掛出龍旗開始返航。
海水湛藍,碧空萬里,海天線上,十數縷黑煙悠悠升起,幾隻海鳥在低空盤旋,好奇地注視這奇異的一幕。
煙柱由細變粗,由淡變濃,由遠而近,直到噴吐黑煙的巨大煙囪占據了海鳥狹小的視野,逼著它們竄上了高空。
這便是大清帝國北洋水師。
11時許,正在艦長室休息的丁汝昌聽見通信兵在門口大喊:“報告提督大人,管帶請您到艦橋上去,有重要事情匯報。”
丁汝昌道一聲:“知道了。”便走了出去。
艦橋上,“定遠”號管帶劉步蟾舉著單筒望遠鏡正向南觀察,丁汝昌走到他身邊,問一聲:“劉管帶,發現了什麼?”
劉步蟾遞過望遠鏡:“大人您看,水天線上有黑煙,數量很多,很可能是一支艦隊。”
丁汝昌仔細一看,正南方海天線上果然黑煙縷縷,粗摸估計,對方的艦船數量不下十七八艘。
丁汝昌放下望遠鏡,問劉步蟾:“你說有沒有可能是敵人?”
劉步蟾道:“很可能是日本艦隊,其他國家不可能向朝鮮派那麼多軍艦。”
丁汝昌舉起望遠鏡再看,過了好一會兒,搖搖頭:“說不定,還是早作準備為好,發旗令,命各艦艦長到旗艦來開會。”
在大清帝國艦隊的正南方向上,一支龐大的艦隊懸掛美國海軍旗,劈波斬浪,快速駛向大東溝。
這支艦隊分成兩列縱隊,每艘軍艦的艦首都有漂亮的菊花紋飾,每艘軍艦的艦橋上都站著幾個身著英式海軍服,黑眼睛黃皮膚的小個子。
這支艦隊有個響亮的名號:“聯合艦隊”,它屬於大日本帝國海軍。
那一列較長的縱隊是為“本隊”,從前到後,分為三個群陣。本隊第一群陣有三艘軍艦,領頭的是聯合艦隊總旗艦兼第一群陣旗艦“松島”號裝甲巡洋艦,其後依次為裝甲巡洋艦“嚴島”、“千代田”。接下來是第二群陣的四艘軍艦,以裝甲巡洋艦“橋立”為旗艦,其後依次為巡洋艦“比睿”、“金剛”和炮艦“扶桑”。再下來是第三群陣的六艘軍艦,以巡洋艦“高雄”為旗艦,其後依次為巡洋艦“葛城”、“大和”、“武藏”,炮艦“赤誠”,以及載運前來視察觀戰的海軍部次長樺山資紀中將的“西京丸”號代用巡洋艦。
另一列較短的縱隊為聯合艦隊之“第一游擊隊”,共四艘裝甲巡洋艦,以“吉野”為旗艦,其後依次為“高千穗”、“浪速”(
其艦長就是後來成為日本海軍元帥的東鄉平八郎)和“秋津洲”,這四艦乃日本聯合艦隊精華所在,平均航速達十九點四節,可以高速穿插到對方艦隊薄弱之處,以密集的速射炮火力消滅對方的弱艦,或伺機突襲對方主力艦,其裝甲可以抵抗中口徑火炮的攻擊,具有較強的戰場生存力。
兩支縱隊共有軍艦十七艘,其主要火力由十五公尺和十二公尺速射炮組成,“松島”、“嚴島”和“橋立”雖然各裝備一門法制三十二公尺口徑重炮,但是與“定遠“、“鎮遠”上一共八門克虜伯三零點五公尺重炮相比,無論數量、射速、威力都為之遜色。
第三卷 日出東方 第八十三章 海戰(二)
(更新時間:2005-10-18 13:04:00 本章字數:2374)
在大清帝國艦隊的正南方向上,一支龐大的艦隊懸掛美國海軍旗,劈波斬浪,快速駛向大東溝。
這支艦隊分成兩列縱隊,每艘軍艦的艦首都有漂亮的菊花紋飾,每艘軍艦的艦橋上都站著幾個身著英式海軍服,黑眼睛黃皮膚的小個子。
這支艦隊有個響亮的名號:“聯合艦隊”,它屬於大日本帝國海軍。
那一列較長的縱隊是為“本隊”,從前到後,分為三個群陣。本隊第一群陣有三艘軍艦,領頭的是聯合艦隊總旗艦兼第一群陣旗艦“松島”號裝甲巡洋艦,其後依次為裝甲巡洋艦“嚴島”、“千代田”。接下來是第二群陣的四艘軍艦,以裝甲巡洋艦“橋立”為旗艦,其後依次為巡洋艦“比睿”、“金剛”和炮艦“扶桑”。再下來是第三群陣的六艘軍艦,以巡洋艦“高雄”為旗艦,其後依次為巡洋艦“葛城”、“大和”、“武藏”,炮艦“赤誠”,以及載運前來視察觀戰的海軍部次長樺山資紀中將的“西京丸”號代用巡洋艦。
另一列較短的縱隊為聯合艦隊之“第一游擊隊”,共四艘裝甲巡洋艦,以“吉野”為旗艦,其後依次為“高千穗”、“浪速”(
其艦長就是後來成為日本海軍元帥的東鄉平八郎)和“秋津洲”,這四艦乃日本聯合艦隊精華所在,平均航速達十九點四節,可以高速穿插到對方艦隊薄弱之處,以密集的速射炮火力消滅對方的弱艦,或伺機突襲對方主力艦,其裝甲可以抵抗中口徑火炮的攻擊,具有較強的戰場生存力。
16日凌晨1時,銘軍的十個營共四千人分乘五艘運兵船,向鴨綠江口的大東溝進發。
16日中午,艦隊抵達大東溝,到次日早晨,軍隊全都登陸。
17日上午8時,旗艦定遠上掛出龍旗開始返航。
海水湛藍,碧空萬里,海天線上,十數縷黑煙悠悠升起,幾隻海鳥在低空盤旋,好奇地注視這奇異的一幕。
煙柱由細變粗,由淡變濃,由遠而近,直到噴吐黑煙的巨大煙囪占據了海鳥狹小的視野,逼著它們竄上了高空。
這便是大清帝國北洋水師。
11時許,正在艦長室休息的丁汝昌聽見通信兵在門口大喊:“報告提督大人,管帶請您到艦橋上去,有重要事情匯報。”
丁汝昌道一聲:“知道了。”便走了出去。
艦橋上,“定遠”號管帶劉步蟾舉著單筒望遠鏡正向南觀察,丁汝昌走到他身邊,問一聲:“劉管帶,發現了什麼?”
劉步蟾遞過望遠鏡:“大人您看,水天線上有黑煙,數量很多,很可能是一支艦隊。”
丁汝昌仔細一看,正南方海天線上果然黑煙縷縷,粗摸估計,對方的艦船數量不下十七八艘。
丁汝昌放下望遠鏡,問劉步蟾:“你說有沒有可能是敵人?”
劉步蟾道:“很可能是日本艦隊,其他國家不可能向朝鮮派那麼多軍艦。”
丁汝昌舉起望遠鏡再看,過了好一會兒,搖搖頭:“說不定,還是早作準備為好,發旗令,命各艦艦長到旗艦來開會。”
在大清帝國艦隊的正南方向上,一支龐大的艦隊懸掛美國海軍旗,劈波斬浪,快速駛向大東溝。
這支艦隊分成兩列縱隊,每艘軍艦的艦首都有漂亮的菊花紋飾,每艘軍艦的艦橋上都站著幾個身著英式海軍服,黑眼睛黃皮膚的小個子。
這支艦隊有個響亮的名號:“聯合艦隊”,它屬於大日本帝國海軍。
那一列較長的縱隊是為“本隊”,從前到後,分為三個群陣。本隊第一群陣有三艘軍艦,領頭的是聯合艦隊總旗艦兼第一群陣旗艦“松島”號裝甲巡洋艦,其後依次為裝甲巡洋艦“嚴島”、“千代田”。接下來是第二群陣的四艘軍艦,以裝甲巡洋艦“橋立”為旗艦,其後依次為巡洋艦“比睿”、“金剛”和炮艦“扶桑”。再下來是第三群陣的六艘軍艦,以巡洋艦“高雄”為旗艦,其後依次為巡洋艦“葛城”、“大和”、“武藏”,炮艦“赤誠”,以及載運前來視察觀戰的海軍部次長樺山資紀中將的“西京丸”號代用巡洋艦。
另一列較短的縱隊為聯合艦隊之“第一游擊隊”,共四艘裝甲巡洋艦,以“吉野”為旗艦,其後依次為“高千穗”、“浪速”(
其艦長就是後來成為日本海軍元帥的東鄉平八郎)和“秋津洲”,這四艦乃日本聯合艦隊精華所在,平均航速達十九點四節,可以高速穿插到對方艦隊薄弱之處,以密集的速射炮火力消滅對方的弱艦,或伺機突襲對方主力艦,其裝甲可以抵抗中口徑火炮的攻擊,具有較強的戰場生存力。
兩支縱隊共有軍艦十七艘,其主要火力由十五公尺和十二公尺速射炮組成,“松島”、“嚴島”和“橋立”雖然各裝備一門法制三十二公尺口徑重炮,但是與“定遠“、“鎮遠”上一共八門克虜伯三零點五公尺重炮相比,無論數量、射速、威力都為之遜色。
第三卷 日出東方 第八十三章 海戰(二)
(更新時間:2005-10-18 13:04:00 本章字數:2374)
在大清帝國艦隊的正南方向上,一支龐大的艦隊懸掛美國海軍旗,劈波斬浪,快速駛向大東溝。
這支艦隊分成兩列縱隊,每艘軍艦的艦首都有漂亮的菊花紋飾,每艘軍艦的艦橋上都站著幾個身著英式海軍服,黑眼睛黃皮膚的小個子。
這支艦隊有個響亮的名號:“聯合艦隊”,它屬於大日本帝國海軍。
那一列較長的縱隊是為“本隊”,從前到後,分為三個群陣。本隊第一群陣有三艘軍艦,領頭的是聯合艦隊總旗艦兼第一群陣旗艦“松島”號裝甲巡洋艦,其後依次為裝甲巡洋艦“嚴島”、“千代田”。接下來是第二群陣的四艘軍艦,以裝甲巡洋艦“橋立”為旗艦,其後依次為巡洋艦“比睿”、“金剛”和炮艦“扶桑”。再下來是第三群陣的六艘軍艦,以巡洋艦“高雄”為旗艦,其後依次為巡洋艦“葛城”、“大和”、“武藏”,炮艦“赤誠”,以及載運前來視察觀戰的海軍部次長樺山資紀中將的“西京丸”號代用巡洋艦。
另一列較短的縱隊為聯合艦隊之“第一游擊隊”,共四艘裝甲巡洋艦,以“吉野”為旗艦,其後依次為“高千穗”、“浪速”(
其艦長就是後來成為日本海軍元帥的東鄉平八郎)和“秋津洲”,這四艦乃日本聯合艦隊精華所在,平均航速達十九點四節,可以高速穿插到對方艦隊薄弱之處,以密集的速射炮火力消滅對方的弱艦,或伺機突襲對方主力艦,其裝甲可以抵抗中口徑火炮的攻擊,具有較強的戰場生存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