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六卷 富強之路

  →第61章 - 伐交(1)←

  普魯士對法國的戰爭也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法皇在色當向俾斯麥投降了。消息傳來,曾紀澤異常激動。李鴻章奇怪:「就是咱們自己打敗法國人的時候也沒見你這樣興奮。」

  曾紀澤猶豫了一下,還是忍不住說出來:「李外相,您當初到南方巡視的時候,陛下和總理大臣曾經預言過法皇將被普魯士人俘獲,要我們準備的對法和約中加上讓法國人賠款的條文。

  李鴻章沒有一點吃味的意思,一聲嘆息:「陛下和首相果真是天人,以往我們與洋人開仗無不喪師失地,賠款求和,如今我們中華帝國終於可以讓洋人向我們賠款割地了!我李少荃在有生之年能跟上這樣的主公真是三生有幸,以戰勝者的身份在和約上簽字是何等的榮光?我等因此青史留名。 首發」說著,李鴻章竟然流出了兩滴淚水……

  除了鞏固新占地區的部隊之外,就是李曾的外事部分最為繁忙了。隨著法國、西班牙的戰敗,這個世界開始了新一輪洗牌。

  德意志帝國在法國的凡爾賽宮誕生了。這個新成立的國家一誕生就隱隱然有歐洲霸主的身段。這讓歐洲的「老憲兵」俄國和世界現任霸主大英帝國感到十分不爽。這兩個很快接近,簽訂了同盟性質的協約。歐洲的中小國家被迫選邊。雖然有些名義上仍然打著中立的旗號。只有中歐的奧匈保羅等國站在了新建立的德意志帝國一邊。大部分歐洲國家站在了英俄一邊。壓德國儘快與法國簽訂和約從法蘭西撤軍。至於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當然不會和他們的宿敵俄國站在一邊了。當初英法反對俄國,土耳其與英法並肩作戰,現在英國與俄國結盟,對不起,土耳其只好向新建立的德意志帝國靠攏了。德國人有點見好就收的意思了。俾斯麥實際上是個十分謹慎的政治家。現在單獨對抗整個歐洲顯然是不明智的,雖然東亞的中華帝國正在復興,在這場戰爭中的表現也十分搶眼,但是在德國君臣眼中中國傾全國之力只不過是對付了法國和西班牙在遠東的一支殖民軍而已,雖然戰果輝煌,但是畢竟是次要偏方向上的牽制性戰役。這個國家也太遙遠,未來也還是只能充當一個牽制英俄力量的角色。德國沒有強大的海軍,他們的眼睛緊盯著歐洲和南面的非洲。以及中近東地區。當然,德國人對太平洋上的若干島嶼也是很感興趣的。

  美國成了外交拉攏的主要對象。此時,在美洲對西班牙的戰爭以美國人的全勝告終。古巴、波多黎各都落入了美國手中。美國雖然在此次戰爭中與西班牙人作戰,但是並沒有參加中德條約,其實趁火打劫撈取好處的意思十分明顯。與我國之間還有一些協調,與德國人之間幾乎沒有什麼配合。但是,在法國境內的戰爭分出勝負之後,美國人很快派兵搶占了位於南美洲北部的法屬蓋亞那。接著,是法屬海地。對贈送他們自由女神像的國家,他們也是一點不手軟,甚至連像樣的藉口、理由都懶得找了。僅僅說是為了維護秩序。什麼秩序?美洲是美國人的美洲?英國人看到了自己的這個前殖民地的潛力,積極拉攏美國,倡導和平會議。也是,戰爭告一段落了,真的需要對法國和西班牙籤訂一個和約了。

  第六卷 富強之路 62伐交(2)

  與西班牙籤訂和約的談判首先開始了。 首發本來這次和西班牙的戰爭戰場主要在亞洲和美洲,但是談判的場所還是選在了歐洲。本來巴黎是個不錯的談判地點,但是此時的巴黎實在不安定。英國人積極介入,談判地方選在了北歐的斯德哥爾摩。

  討價還價。其實和約不和約的沒有什麼太大的關係,但是西方人好像有這種習慣,必須用和約把戰爭的結果固定下來,但是等到簽約一方,特別是戰敗的一方再次足夠強大的時候,這種和約還不是廢紙一張?好吧,就按他們的習慣,建立相對穩定的秩序好了。其實最終的結果還是實力說話。

  西班牙人絕對沒有實力收復已經被奪走的殖民地,而中、美兩國目前也沒有去進攻西班牙本土的想法。戰爭中丟掉的東西不可能在談判桌上要回來。戰爭中得不到的東西呢?

  首先是領土,菲律賓、古巴、波多黎各這些地方易手絕對是定局了。法國人暫時喪失了發言權,英國人不得不面對現實。俄國人在和約談判中插不進來手。所能討價還價的也就是這些地方未來地位的名義問題了。管他,反正實際控制才是最重要的。

  菲律賓就讓它獨立好了,但是英國明確承認了該地歸中華帝國保護,除了駐軍之外,外交與國防事務當然要暫時由中華帝國承辦。其實在與菲律賓新的合法政府的雙邊條約中已經有了規定。

  美國人本來有心直接吞併古巴的,此時也只好承認讓古巴獨立,只是在關塔那摩劃出了好大的美軍軍事基地。新成立的古巴政府當然也是美國人扶持的了。另外,對于波多黎各,美國人說什麼也不願意放手了,最後英國人和西班牙人不得不承認這裡成為美國的委任統治地。領土劃分大致談定,基本上就是承認了戰爭的結果。這世界,真的是拳頭硬的掌握公理啊,十九世紀,更明目張胆,赤裸裸。

  賠償問題倒是扯了好一段。西班牙人竟然想從承認讓出這些殖民地換回一些經濟上的補償。這個要求得到了中間人的英國的支持。德國人開始也勸說我們接受這個主張,適當地給西班牙一些經濟補償。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