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單傑想過回家,也盼過回家,但這一切真正成為現實的時候,單傑的心裡卻沉甸甸的,仿佛丟掉了什麼。“難道我真要離開高原,離開朝夕相處的藏族人民?”一連幾個夜晚,單傑翻來覆去睡不著。他猛然發現,西藏的一切都讓他難以割捨,高原已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

  的確,在那塊留有他最美好的青春年華的高原上,讓他夢牽魂繞的實在太多了。尤其是藏族同胞對子弟兵那片真情,早已深深地烙在了他的心中。

  那年,他們部隊協助測繪大隊丈量“世界屋脊”,是藏胞們用自家的氂牛馱著他和戰友走遍了西藏的千山萬水。宿營的時候,鄉親們總是把最好的房子、帳篷讓給子弟兵,把最好的食物捧到子弟兵面前。更難忘的是,在日喀則修水渠,自己不慎摔成重傷,是鄉親們撕破僅有的一頂帳篷作擔架,奔跑著把他送到了幾十里外的醫院,為他獻血,給了他第二次生命。

  見丈夫悶悶不樂的樣子,張麗華知道單傑那顆心還在他的西藏和他的軍營。她一邊以妻子的百般溫存,設法讓他開心,一邊和單傑的戰友一起張羅著在浦東開發區幫他謀一份好工作。工作找好了,確定單傑繼續留隊電報也到了。鑑於工布江達縣武裝部工作在單傑領導下剛剛步入正軌,廣大幹部群眾又強烈要求單傑留下來領導縣裡的扶貧攻堅工作。西藏軍區黨委專門作出決定,讓單傑繼續留隊,來電徵求他本人的意見。單傑當即回電錶示:“一切聽從組織安排。”然而,對於如何做妻子的工作,單傑卻犯難了。他清楚,為支撐這個家,麗華剛進中年,身體就先垮掉了。嚴重的神經衰弱,使得她常常眼前發黑,每天要靠安眠藥入睡。有一次往壁櫥里放被子,從凳子上重重摔在地板上,半個小時爬不起來……還有這間14平方米的住房,放了孩子的小床,就連張桌子也放不下。孩子做作業,坐在放縫紉機的一角,把縫紉機當課桌,久而久之,連“坐相”也沒有了。妻子原指望自己回到上海會有個像樣的家,可這一走……

  那幾天,單傑拼命地做家務,每頓都精心燒上好幾道菜。一到晚上,就給小培佳講西藏的故事,講西藏軍區老政委譚冠三“生為西藏獻心血,死為西藏獻生命”,逝世後把骨灰埋在高原;講原西藏軍區司令員張貴榮,拉著馬尾巴在邊防檢查工作時,因勞累過度,心臟病復發,倒在雪山上,把49歲的生命永遠留在了邊疆;講為了西藏的和平和建設,已有5000多名軍人長眠在了雪域高原……妻子納悶,單傑這是怎麼了?

  一天,單傑對妻子說:“麗華,我帶你和孩子到蘇州玩幾天吧!”妻子更覺奇怪:自打確定了轉業,就是在上海,單傑也難得帶她和孩子出去轉轉,不用說到外地了。帶著疑惑的心情,張麗華和孩子跟著他到了蘇州。從未到過蘇州的培佳玩得十分高興,纏著單傑說:“爸爸,等你回來了,要像別的小朋友爸爸那樣經常帶我出來玩。”單傑張了張嘴,卻沒能說出什麼,回來的路上,他終於鼓起勇氣對妻子說:“麗華,組織上讓我繼續留隊……”話還沒有說完,張麗華淚就下來了:“我知道家裡留不住你……”她抽泣著說:“你放心去吧,我和兒子再等你幾年!”巍巍喜馬拉雅山、滔滔雅魯藏布江都在為單傑作證:為了西藏的繁榮與安寧,為了藏族同胞的幸福與文明,單傑把對家鄉、對親人的愛深深埋在心底,把博大無私的愛,獻給了地球之巔和那片土地上的人民。

  作為軍人的單傑無愧於職業的稱號:從軍路上的每一個崗位,他都干出了一流的成績。在工布江達9年,他帶領“一班人”把武裝部建設成了成都軍區的“人武部全面建設先進單位”,民兵訓練、救危扶貧、營區建設和正規化建設均在西藏軍區名列前茅。

  成都軍區和西藏軍區的領導告訴記者,單傑這麼多年從未向組織提出任何個人要求,他家中的許多困難,組織上是通過單傑事跡報告團到上海作報告才得知的。

  接受記者採訪,單傑真誠地說:“有首歌唱得好,什麼也不說,祖國知道我。共產黨的幹部,組織上已給予了很多,咋能再提個人要求?”

  (三)

  祖國和人民記住了默默無聞、無怨無悔,把整個身心都獻給了西藏的單傑和為支持他工作做出巨大奉獻的他的家。他的事跡報告在拉薩、成都、貴陽、昆明、上海都引起強烈反響。22場報告會,場場都有人被感動得流淚。

  在上海,單傑的名字和事跡如同徐虎、公舉東那樣為廣大市民所熟知,得知張麗華下崗,上海華中實業有限公司破格將她錄用。上海市政府、嘉定區政府籌款10多萬元,為這個特殊的“五好之家”購買了一套47平方米的新房,前不久,張麗華還被評為上海市“十佳軍嫂”……

  男兒有淚不輕彈。在艱難困苦面前從不掉淚的單傑,面對黨和人民的關懷和溫暖,幾番熱淚漣漣。結束了在內地的巡迴報告,單傑再次匆匆上路,向高原、向西藏,向他夢牽魂繞深深摯愛著的“地球之巔”義無反顧地走去。

  第64章 雪山紅旗永放光彩

  ——西藏軍區“崗巴營”愛國奉獻事跡紀實之一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