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頁
其實,楊廣表面上的歡樂,掩蓋著他內心的極度痛苦。近來,形勢愈加嚴峻,反亂烽火 遍地。正所謂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處煙塵,楊廣並非痴呆,焉能不知國基不穩,大廈將傾,焉能沒有危機感。只是如同人已病入膏肓,已無回春妙藥,只好聽之任之罷了。
連日狂歡,楊廣深感疲倦,這日過午在袁寶兒房中休息。他頭枕袁寶兒玉股,緊閉雙目,但心中煩亂,難以成眠。便對袁寶兒說:“愛妃,朕見嬰兒啼叫時,搖車晃動便可安然入睡,愛妃可效法之,使朕得以安枕,暫時忘卻煩惱。”
“萬歲,宮中哪有裝您的晃車呀。”
“你且將朕輕輕搖動就是。”袁寶兒遵旨,雙手不住地將楊廣推來推去,這法兒還真靈,漸漸地,楊廣呼吸均勻進入了夢鄉。
屋門突然被推開,袁寶兒不由大怒,是何人如此大膽,不經稟報便擅自入內,她剛要發火,當看見來者是蕭娘娘時,驚得不知所措。因為自她得寵,蕭娘娘從未光顧過她的寢宮。平時見面也極少,今日突然來此,令她實感意外。禮數所在,她也就顧不得會驚醒楊廣了,趕緊下地叩迎:“妾妃袁寶兒恭迎姐姐鳳駕,千歲千千歲!”
楊廣好不容易入睡,又從夢中驚醒,心下好生不喜,但對蕭娘娘也不便發脾氣:“梓童親自登門,莫非有要事相告?”
“萬歲,豈止要事,叛軍步步進逼,可以說是危在旦夕了。”
“梓童過慮了。”楊廣有意淡化形勢,“近來軍情朕已盡知,梁師都殺朔方郡丞唐世忠反,自稱大丞相。劉武周殺太守王仁基反,自稱定楊可汗。李密、翟讓於瓦崗反,攻陷興洛倉,李密自稱魏公,眾至數十萬。不就是這些嗎?朕派兵一一剿滅就是。”
“萬歲,你可知李淵反於太原?”
“啊!”楊廣著實一驚,“此話當真?”
“剛有越王楊侗急報送到。”蕭娘娘近前些說,“萬歲,李淵兵精將勇,據有太原,自號唐公,又有李靖相助,實乃心腹之患哪!”
楊廣深知李淵、李靖與眾不同,對他們的反叛,確實感到震驚。但眼下已是分崩離析的現狀,他也只能罵幾句快快嘴而已:“可恨李淵這廝,朕待他不薄,撥與重兵,委以重任,竟然犯上作亂,日後擒獲,定將其九族殺光。”
“萬歲,李淵尚屬遠火,如今江都卻是火燒眉毛了。”
“有何軍情?”
“賊帥李子通自號齊王,率二十萬反軍,從東面入寇江都,相距不過百里之遙。而賊帥孟讓又率匪眾十餘萬人,渡過淮河從北面入寇江都,可稱兩面夾擊。萬歲,江都危如累卵,妾妃不得不闖宮面奏,快想對策吧。”
楊廣聽後,沉默半晌,他沒想到局面竟這般險惡,看來江都已非久居之地,一個念頭湧上心來:“梓童,江北戰火連綿,獨江南寧靜,朕遷都建康如何?”
“遷都?”蕭娘娘搖頭,“似乎不妥,洛陽又置於何處?豈不成偏安態勢?半壁江山就撒手不管了?”
“那就到建康暫居,待北方狼煙掃盡,再回洛陽。”
“建康曾為陳朝國都,倒也繁華。只是自從國破,宮苑失修,殿宇破損,恐不宜聖駕起居。”
“這有何難,徵集十萬民夫,在建康修一處宮殿就是。對,權且稱為丹陽宮吧。不過數月,即可建成。”
“如今變亂四起,民怨沸騰,此時強征民夫,若激發民變,豈不雪上加霜。”
“無妨,選一忠心耿耿的大將督建,自然無事。”
蕭娘娘被觸動靈機:“就命宇文化及督建丹陽宮如何?”
楊廣急於再與袁寶兒親近,未加思索:“就依梓童。”而且,楊廣為圖清靜,就著蕭娘娘代為傳旨。少頃,宇文化及被蕭娘娘召見,當聽到命自己去督建丹陽宮,宇文化及大吃一驚,再三固辭:“娘娘千歲,按說萬歲旨意末將只能遵命,只是眼下叛賊逼近江都,末將不在萬歲身邊實難放心,建康之行還當另派他人為宜。”
“聖旨焉能更改,保護聖駕自有元將軍。你無需多講,速去準備,至遲三日後必須起程。”蕭娘娘以不容置疑的口吻一口回絕。
宇文化及回到住處,心中越想越不是滋味。明擺著這是蕭娘娘要奪他兵權,這一走地位一落千丈不說,怕是永無出頭之日。再一想,楊廣連讓自己見一面都不肯,而讓蕭娘娘擋駕,說明對自己已是恩斷義絕,那麼就難保在失去兵權後蕭娘娘對自己下手。宇文化及越想越怕,騰地從床上坐起,心中發誓:不!決不能引頸等死。他首先想到了元禮,認為很有必要先在元禮與蕭娘娘之間打個楔子。他搶先一步見到了元禮,這確是他的高明處。
宇文化及給元禮當頭一炮:“元兄,你大禍臨頭了!”
元禮發懵:“但不知禍從何來?”
“投毒事發,你故意絆倒下人之事敗露,萬歲與娘娘要對你我下手了。”
“你,你是如何得知?”
“愚弟在萬歲身邊安有耳目,他們要分而治之,先削我兵權,再收拾你。”
元禮覺得脖頸後直冒涼風:“此話當真?”
連日狂歡,楊廣深感疲倦,這日過午在袁寶兒房中休息。他頭枕袁寶兒玉股,緊閉雙目,但心中煩亂,難以成眠。便對袁寶兒說:“愛妃,朕見嬰兒啼叫時,搖車晃動便可安然入睡,愛妃可效法之,使朕得以安枕,暫時忘卻煩惱。”
“萬歲,宮中哪有裝您的晃車呀。”
“你且將朕輕輕搖動就是。”袁寶兒遵旨,雙手不住地將楊廣推來推去,這法兒還真靈,漸漸地,楊廣呼吸均勻進入了夢鄉。
屋門突然被推開,袁寶兒不由大怒,是何人如此大膽,不經稟報便擅自入內,她剛要發火,當看見來者是蕭娘娘時,驚得不知所措。因為自她得寵,蕭娘娘從未光顧過她的寢宮。平時見面也極少,今日突然來此,令她實感意外。禮數所在,她也就顧不得會驚醒楊廣了,趕緊下地叩迎:“妾妃袁寶兒恭迎姐姐鳳駕,千歲千千歲!”
楊廣好不容易入睡,又從夢中驚醒,心下好生不喜,但對蕭娘娘也不便發脾氣:“梓童親自登門,莫非有要事相告?”
“萬歲,豈止要事,叛軍步步進逼,可以說是危在旦夕了。”
“梓童過慮了。”楊廣有意淡化形勢,“近來軍情朕已盡知,梁師都殺朔方郡丞唐世忠反,自稱大丞相。劉武周殺太守王仁基反,自稱定楊可汗。李密、翟讓於瓦崗反,攻陷興洛倉,李密自稱魏公,眾至數十萬。不就是這些嗎?朕派兵一一剿滅就是。”
“萬歲,你可知李淵反於太原?”
“啊!”楊廣著實一驚,“此話當真?”
“剛有越王楊侗急報送到。”蕭娘娘近前些說,“萬歲,李淵兵精將勇,據有太原,自號唐公,又有李靖相助,實乃心腹之患哪!”
楊廣深知李淵、李靖與眾不同,對他們的反叛,確實感到震驚。但眼下已是分崩離析的現狀,他也只能罵幾句快快嘴而已:“可恨李淵這廝,朕待他不薄,撥與重兵,委以重任,竟然犯上作亂,日後擒獲,定將其九族殺光。”
“萬歲,李淵尚屬遠火,如今江都卻是火燒眉毛了。”
“有何軍情?”
“賊帥李子通自號齊王,率二十萬反軍,從東面入寇江都,相距不過百里之遙。而賊帥孟讓又率匪眾十餘萬人,渡過淮河從北面入寇江都,可稱兩面夾擊。萬歲,江都危如累卵,妾妃不得不闖宮面奏,快想對策吧。”
楊廣聽後,沉默半晌,他沒想到局面竟這般險惡,看來江都已非久居之地,一個念頭湧上心來:“梓童,江北戰火連綿,獨江南寧靜,朕遷都建康如何?”
“遷都?”蕭娘娘搖頭,“似乎不妥,洛陽又置於何處?豈不成偏安態勢?半壁江山就撒手不管了?”
“那就到建康暫居,待北方狼煙掃盡,再回洛陽。”
“建康曾為陳朝國都,倒也繁華。只是自從國破,宮苑失修,殿宇破損,恐不宜聖駕起居。”
“這有何難,徵集十萬民夫,在建康修一處宮殿就是。對,權且稱為丹陽宮吧。不過數月,即可建成。”
“如今變亂四起,民怨沸騰,此時強征民夫,若激發民變,豈不雪上加霜。”
“無妨,選一忠心耿耿的大將督建,自然無事。”
蕭娘娘被觸動靈機:“就命宇文化及督建丹陽宮如何?”
楊廣急於再與袁寶兒親近,未加思索:“就依梓童。”而且,楊廣為圖清靜,就著蕭娘娘代為傳旨。少頃,宇文化及被蕭娘娘召見,當聽到命自己去督建丹陽宮,宇文化及大吃一驚,再三固辭:“娘娘千歲,按說萬歲旨意末將只能遵命,只是眼下叛賊逼近江都,末將不在萬歲身邊實難放心,建康之行還當另派他人為宜。”
“聖旨焉能更改,保護聖駕自有元將軍。你無需多講,速去準備,至遲三日後必須起程。”蕭娘娘以不容置疑的口吻一口回絕。
宇文化及回到住處,心中越想越不是滋味。明擺著這是蕭娘娘要奪他兵權,這一走地位一落千丈不說,怕是永無出頭之日。再一想,楊廣連讓自己見一面都不肯,而讓蕭娘娘擋駕,說明對自己已是恩斷義絕,那麼就難保在失去兵權後蕭娘娘對自己下手。宇文化及越想越怕,騰地從床上坐起,心中發誓:不!決不能引頸等死。他首先想到了元禮,認為很有必要先在元禮與蕭娘娘之間打個楔子。他搶先一步見到了元禮,這確是他的高明處。
宇文化及給元禮當頭一炮:“元兄,你大禍臨頭了!”
元禮發懵:“但不知禍從何來?”
“投毒事發,你故意絆倒下人之事敗露,萬歲與娘娘要對你我下手了。”
“你,你是如何得知?”
“愚弟在萬歲身邊安有耳目,他們要分而治之,先削我兵權,再收拾你。”
元禮覺得脖頸後直冒涼風:“此話當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