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明朝末期朝廷腐敗,黨爭激烈,皇帝昏庸,明朝的江山已成岌岌可危之勢,農民起義、滿清入關加速了其滅亡。在清王朝建立之初,由於受華夷之別傳統觀念的影響,一些漢人以狹隘的民族情感來看待明、清政權的更替,將滿族視為異邦,不承認入主中原的清政權可以代表中國,甚至將清兵入關視為異族入侵,把滿族貴族建立清朝統治視為亡國。特別是在士大夫階層,對清朝統治尤不能忍,幻想著恢復大漢民族建立的大明王朝,他們紛紛效忠於南明政權,反對入清朝為官,並視做官事清為“漢奸”,鄙夷這些“叛國”行為。同樣,在這種民族主義思想的支配下,當時及後來很長一個時期,鄭成功作為民族英雄所建立的偉大功績,不僅是從荷蘭殖民者手中收復台灣,主要的是因為他作為明朝孤臣堅持抗清而青史垂名。在當時多數漢人心中,鄭成功是明朝忠臣,是匡復漢權的象徵,是反抗異族統治、延續漢族歷史的民族英雄。到了清朝末年,有志之士為救國救亡,推翻清朝腐朽的封建統治,仍延續了“反清復明”這一口號,用以激發民眾情緒。為當時鬥爭的需要,鄭成功抗清的意義被人為地誇大,被奉為極尊崇的地位。於是本著“漢賊不兩立”及“為賢者諱,為尊者諱”的傳統觀念,對歷史人物的褒貶,自然而然就用所謂忠與奸、賢與佞等二元觀念進行簡單的區分,施琅既然背叛鄭成功投清,當然就是鄭成功的對立面,理當受到譴責和唾棄。

  任何一個民族都需要英雄。回望歷史,這些為民族而勇於獻身的英勇精神是應該也一定要去理解何頌揚的。儘管依當今大中華的視角觀察,這些英雄的行為對象、行為準則和行為內容難免狹隘甚至迂腐,可這種為理想、為族群敢於獻身的精神,無論對漢民族和大中華民族來說,都是重要甚至必需的。由此也就不難理解一些人在評價鄭成功與施琅時,自然會褒揚效忠明朝的鄭成功,而對為清朝統一海疆做出過傑出貢獻的施琅不以為然。以今天的社會現狀和對歷史的反觀,沒有必要把本沒有也不該有的兩人的對立繼續強化和誇大,形成一褒一貶、非此即彼的狀態。否則已經不是出於一種民族精神的弘揚了。部分人現今某種過分的褒鄭貶施,除去狹隘的情感因素外,不能不說也在一定程度上對一定的政治願景有著某種程度上的企盼,這一點在今天的台灣島內表現得較為明顯。

  隨著南明的滅亡,直至清朝末年,特別是晚清時期的腐敗,使得漢民族主義在中國得以延存並被強化,影響至今。在如此歷史文化背景下,對歷史人物與事件的認識也難免帶有較強漢族主體意識。受儒家思想的深刻影響,明朝最為強調忠君,朝臣中多有忠烈,雖後來不少人降清,卻非品質低下、貪圖榮華富貴之輩。在明朝將領中,誠然有兵部尚書史可法這樣“捨生取義”的烈臣,但降清的經略大臣洪承疇卻也不該被視為鄙俗之輩。洪承疇自幼讀經,博覽群書,從小就樹立了治國平天下的宏願。松錦之戰,從崇禎十四年(1641年)九月至第二年三月,洪承疇被困於松山達半年之久,明朝援軍因害怕清軍不敢前來,城中糧食殆盡,最後城破被俘。開始洪承疇堅拒不降,決心“殺身成仁”,甚至以絕食相抗。但後來他親身感受到皇太極的禮遇,再聯想到明廷的腐敗墮落、崇禎帝的殘暴乖戾,最終降清。洪承疇在清朝為官20多年,佐理機務,招撫江南,經略五省,提出諸多建議和舉措,比如建議清朝滿族官員也須“習漢文,曉漢語”,倡導儒家學說,淡化滿漢隔閡;為了緩和滿漢之間的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他主張對抗清武裝採取以撫為主、以剿為輔的策略,及一系列減輕百姓負擔、刺激經濟發展的措施,儘量避免過多的武裝衝突和流血等等,為促使清廷迅速完成祖國統一大業和安定社會秩序起到了積極作用。當然在那些堅持滿清民族主義的王公貴族眼中,漢臣依然是“貳臣”。與此相對應的是,那些明朝的忠臣們,還深陷於腐敗朝廷的黨爭之中,他們的忠誠並沒能減緩日益墮落腐化的明王朝覆沒的速度,反使百姓深受戰禍之害。所幸的是,時下中華民族各族一視同仁的觀念成為學界的基調,對洪承疇予以了客觀公正的評價,認為其所做所為某種意義上說順應時代大勢,對中華民族的安定和發展起了積極作用。

  ---------------

  親人遭戮憤然二次降清(5)

  ---------------

  對歷史人物與事件的評價,不僅要客觀地分析當時的歷史背景、社會環境,以及歷史人物的思想、認識、性格等因素,還必須要分析事件的演化、人物的行為是否順應歷史發展的潮流、是否是符合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對其行為做出公正的評判。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國家,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各民族都為中華民族的發展做出了各自的貢獻。滿族是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早在其入關之前就與中原地區有著廣泛而密切的聯繫,甚至皇太極也是清朝的地方官吏。清朝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朝代,其間,形成了中國現代意義上的疆土概念,創立了各民族和睦共榮的局面,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明、清政權更替,是中華民族內部矛盾衝突的結果,清朝以朝氣蓬勃的姿態取代了明朝的腐朽黑暗統治,是中國歷史發展的必然。不論是什麼人,只要他的所作所為有利於緩和民族矛盾,有利於民族團結,有利於國家統一,並促進社會的安定,都應該得到肯定和讚揚。施琅降清後,力主收復台灣、建設台灣,在客觀上既維護了中華民族的統一,又實現了台灣的發展,善莫大焉。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