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事實上,在整個事件中,最為令人費解的是主帥鄭成功的態度。首先,鄭成功性格剛毅,向來以治軍嚴厲而著稱,施琅管左先鋒鎮,陳斌率後勁鎮,均是鄭軍中勇猛善戰的高級將領,每一場戰鬥都需要他們帶兵拼殺,鄭成功怎會放任施、陳之間矛盾加劇,而不加以制止呢?是未予足夠的重視,還是對可能造成的嚴重後果估計不足?抑或坐山觀虎鬥?

  儘管事件發生時鄭成功似未苛責施琅,但從後來發生的一系列事情來看,陳斌出逃的後果對施琅來說幾乎是災難性的。

  就在鄭成功對施琅含恨之時,施琅卻不知收斂鋒芒,不懂韜光養晦,在戰略方針上又與鄭成功分歧,再次觸怒鄭成功,讓鄭成功藉機解除了他的兵權。

  順治八年(永曆五年,1651年)正月,位於兩廣的南明政權遭到清軍的圍剿,處境危險。鄭成功遂留鄭芝莞鎮守廈門,自己親率大軍南下,準備全力營救,同時也打算在相對富庶的南粵一帶徵收糧餉。當鄭成功領軍到達廣東南澳時,鄭鴻逵也引兵來會,兩人議定讓鄭鴻逵回廈門,協助鄭芝莞鎮守根據地,其部眾交由鄭成功統一指揮,攻打潮州、惠州,以實施“勤王”計劃。鎮守南澳的忠勇侯陳豹得悉其計劃後,尋機勸諫鄭成功放棄南下計劃。《先王實錄》中記載,陳豹入見鄭成功,說:“藩主統師勤王,先帝在天之靈,實鑒貺之。但聞二酋已破廣州,杜永和入瓊南矣。此去或恐不遇,而中佐根本,亦難捨也。不如將此南澳地方,聽藩主駐節,居中調度,豹願前驅,督同各鎮南下,詣會王師,俟有信,請藩親行未晚也。”應該說陳豹的建議具有合理性,但卻遭到拒絕。鄭成功表示:“我家世受先帝厚恩,捐軀難報,今有旨吊師,即使越山逾海,義當趨赴豈暇謀及身家?”從鄭成功的談話中可以看出,他本人亦知南下勤王計劃難以成功,因為“二酋已破廣州”,他深知此去不是“或恐不遇”永曆帝,而是必定不遇,但鄭成功強調的卻是“我家世受先帝厚恩”,足見其執意南下的原因是為報君恩。不過,鄭成功雖未採納陳豹建議,但也沒有責罰陳豹,反而稱讚其進言是效忠。

  ---------------

  嫌隙漸生施氏全家被囚(4)

  ---------------

  鄭成功這種不顧危險、執意南下的做法,為左先鋒施琅所竭力反對。施琅對南下的不利形勢有著清醒的認識,見陳豹直言勸諫未果,於是採取了委婉的方式向鄭成功進言,假借“託夢”勸說鄭成功放棄南下勤王之舉。據《先王實錄》中記載,順治八年“正月初四日,藩駕至南澳。左先鋒施琅入告曰:‘勤王臣子職分,但郎昨夜得一夢,甚然不利,乞復細思。’藩知來意,心含許之。遂令將左先鋒印並兵將令副將蘇茂管轄,其後營萬禮吊入戎旗親隨協將。施琅帶陳塤、鄭文星等俱回中佐。”阮旻錫在《海上見聞錄》、夏琳在《閩海紀要》對此事亦作了同樣的記載。由此看來,施琅假借託夢的方式勸諫鄭成功放棄南下計劃,因而冒犯了鄭成功。鄭成功對施琅的反感情緒久蓄於心,對於他的再度冒犯怒不可遏,藉口施琅託夢勸阻南下是心存膽怯,臨陣閃避,所說的話有動搖軍心之嫌,阻礙了自己的戰略部署,於是立即解除施琅的先鋒之職,摘去左先鋒印,將其遣回廈門。

  其實,施琅的建議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永曆政權從建立之初就存在著先天不足。永曆帝庸碌無能,在抗清活動中只知不停地逃命,人稱“走天子”。自政權建立幾年來,就在兩廣之間奔來逃去,實為流亡政府。施琅心下早已認定,依靠這種人建立起來的政權根本不可能恢復明朝江山,也是不值得去拯救的。事實上,江山之於永曆帝,不過是個吃飯的飯碗而已。至順治八年(1651年)春,清朝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繼茂陸續平定了原來廣東群雄林立、各自占山為王的混亂局面,廣西的大部分地區也被定南王孔有德占領,形勢更為嚴峻。永曆帝侷促於南寧,朝不保夕。其實不需要深謀遠慮,施琅僅憑一般經驗就不難看到,鄭軍海師距離永曆朝廷的行宮遙遠,如果鄭成功定要前去勤王,就必須同清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繼茂、定南王孔有德這三藩進行大規模的陸上作戰。而要想同陸上雄兵清軍作戰,收復失地,就必須依靠步兵和騎兵。而東南沿海缺少馬匹,鄭成功在組建騎兵時受到很大的限制,這也是後來鄭軍在同清兵作戰中往往失利的一個重要原因。鄭成功的舟師雖可稱雄於海上,但陸戰較弱是鄭軍的軟肋,征取糧餉又必需占領較大的地盤,且耗費的時間也長;企圖營救遠在廣西的永曆政權,不僅需要長途跋涉,還要穿越清兵的封鎖線,可以說是步步兇險,這樣的軍事行動幾乎是註定要失敗的。不僅如此,若鄭軍主力南下,其辛苦建立起的廈門根據地有可能遭到清軍的襲擊。鄭成功欲救永曆政權,置生死於不顧,其忠勇精神令人欽佩。但他全然無視客觀形勢的變化和自己軍隊的實際情況,一意孤行,執意南下,知其不可而為之,這對具有卓越指揮才能的軍事家來說,不能不說是個決策上的重大錯誤。

  鄭成功的性格中有為人急躁、易怒的一面,因而在處理問題時常常表現為剛愎自用、主觀武斷。而施琅雖恃才傲物,有不少缺點和錯誤,但到此時對鄭成功尚無二心,跟隨鄭成功縱橫天下,渴望著建功立業、光宗耀祖。然而,鄭成功“英年得志,局量未弘”,此時感到施琅屢逆其意,對其因不滿而怨恨,竟疑心其擁兵自重,無端生出猜忌,終於伺機削去了施琅的兵權,這是施、鄭矛盾發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結果。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