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關於施琅挑鹽,民間流傳著一個頗為神奇的故事,記載於《西山雜記》中。一個寒冬的早晨,鄉民王老頭起來上茅廁,剛邁出房門,借著熹微的星光,忽見一隻花斑大豹臥於屋檐之下,他頓時失神,呆立在寒風中。然而,好一會兒過去了,卻未見花豹撲將上來,反聽到鼾聲如雷。王老頭甚感詫異,驚魂稍定後仔細一瞧,眼前分明是個衣著樸素、身材魁梧的年輕人坐在扁擔上打瞌睡呢。老人忙喚醒年輕人,讓進屋中。這個年輕人就是施琅。原來,他挑著鹽趕了半夜的路,又餓又困,見一農舍,便在屋檐下避風處歇息,因太過疲倦,不由得倚著牆角打起盹來。

  這是施琅早年化身豹形的傳說,後來在施琅與鄭成功交惡後的逃亡途中,曾再次出現與之類似的說法,在史料中均有記載。歷史上大凡英雄人物,民間傳說往往附會以神奇色彩,就像楊家將中的楊六郎,在傳說中即是白虎星下凡,每遇危急關頭,便化身白虎,以逃脫困厄。這類傳說就像人們所津津樂道的英雄出生神話一樣,表達了人們對其超凡能力的崇敬之情。在尋常百姓看來,英雄之所以成為英雄,必定得之於鬼神之力。施琅化身豹形等一系列傳說,傳達著人們對他的敬仰並將其神化。有人甚至據此推斷,施琅既為“豹精”,在鄭軍中聲高蓋主,因而才招致鄭成功的嫉恨和猜忌的。

  在艱苦的勞作中,少年施琅開始了對自己前程的構想——與其無緣讀書求官,不如順勢做亂世英雄。對於習武的選擇,成為施琅人生中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從而影響到他的一生。

  從史籍的記載來看,施琅棄文習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是家道敗落,延師就讀無以為繼。施德馨在《襄壯公傳》中寫道:“既而贈公遭受外釁,家落。公未及冠,學書未成,棄而學劍。”其二,棄文學武與其弟施顯的建議有關。“稍長,讀三國史,弟慨然有感,抵掌告余曰:‘大丈夫當磊磊落落,著勛名於千古。今四方騷動,正英雄建立時,吾兄弟膂力不讓古人,安用伏首三家村事經生伎倆為!’余聞言壯之。”施顯說這番話時年僅十歲,和施琅一樣力大異於常人,而且生就一副俠義心腸。施琅、施顯兄弟感情篤厚,施琅所著的《都閫安侯施公行述》就是專門記述施顯的。其三,更深層次的原因則是明朝統治搖搖欲墜,社會危機四伏,必然對施琅人生道路的選擇、人生目標的確立產生影響,正所謂時勢造英雄。當然最主要的應該是施琅的性格特徵決定的,從小喜歡玩槍弄棒、生性好動的施琅,最終“讀書未成”,“棄而學劍”。

  施琅十五歲那年,是崇禎九年(1636年),後金皇太極改國號為“清”,正式建立了清朝,並向明朝大舉進攻,連續攻下燕京附近州縣,俘獲人口牲畜十八萬。之後,皇太極又親率清軍進攻朝鮮。當朝鮮告急,可大明朝廷卻無力出兵相援。第二年,在清軍的大舉進攻下,朝鮮國王向清軍投降,皇太極前往朝鮮受降。這樣,清朝不僅進一步增強了自己的實力,擴大了勢力範圍,解除了南下進攻明朝的後顧之憂,更重要的是,明朝政府面對朝鮮求援而不應,充分暴露出這個曾經顯赫一時的大帝國的虛弱和無能,致使清軍攻占明朝的信心驟增。在國內,稅賦繁重,百姓還要額外交納以防禦北方及鎮壓農民起義的名義徵收的所謂“三餉”,即“剿餉”、“練餉”和“遼餉”,沉重的稅賦使得經濟委頓、民不聊生,聲勢浩大的農民起義終於全面爆發。1628年,由於陝西連年饑荒,高迎祥等紛紛率眾起義。他們攻城掠地,誅殺官吏,起義隊伍不斷發展壯大,已成燎原之勢。1636年,李自成接替被官軍誅殺的高迎祥成為起義軍領袖,號稱“闖王”,率領起義軍轉戰於陝西、河南、四川、山西等地,接連大敗明軍。崇禎皇帝束手無策。

  ---------------

  生於亂世少年棄文習武(5)

  ---------------

  與此同時,全國各地連續出現重大自然災害。1632年黃河泛濫,沿河軍民溺斃者不計其數;1634至1637年,山西、陝西、河南等地連年大旱,赤地千里,甚至出現父子、夫妻、兄弟相食的慘劇。然而,明朝的各級官吏卻毫不憐恤,依然橫徵暴斂,致使民不聊生,怨聲鼎沸。廣大百姓走投無路,紛紛揭竿而起,投奔起義軍,加速了明朝的崩潰。

  少年施琅對賦稅的沉重有著切身的感受,對沿海地區的亂局更是親睹親歷。從1629年到1635年,海盜劉老香等人不斷在沿海地區進行搶掠,令百姓難有一天的安寧日子。儘管崇禎皇帝親自過問防禦海盜的措施,明朝軍隊也屢次進行剿捕,但多勞師無功,收效甚微,直到最大的海盜集團鄭芝龍所部投降明朝以後,才由鄭芝龍領兵剿滅了劉老香海盜團伙,沿海地區的匪患稍事平息,但戰禍卻一直綿延未斷。

  嚴酷的現實使施琅認識到,在動盪的時代,習武比學文更為有用,更易出人頭地。據陳萬策《施襄壯公家傳》記載,明朝末年之時,施琅學成無人能敵之本領。施士偉《襄壯施公傳》里也說:施琅“見明季所在多竊發,遂學萬人敵。”施琅不再專注於謀生餬口,猶如當初學文一樣,懷著建功立業、光宗耀祖的信念,開始苦習武藝武學。

  關於施琅此間習武經歷,多有資料記載,其中以《西山雜記·觀音石篇》所載最為詳盡:施琅“遂拜識武舉人蔡秉元,盡得蔡家干戈諸法。琅之弱冠,偕蔡宣挾石爐,爐之重千有六百斤,其力足稱雄。”儘管《西山雜記》中所記載的資料多為街談巷議,其真實性不必細究,不過倒是從側面反映了施琅在年少之時已練就了一身好武藝。經過幾年的苦練,十七歲施琅已是十八般武藝無所不通,劍術尤為高超。此外,施琅從小力大無比,習武幾年中又刻意加強了膂力訓練,每天練習舉石爐,從二百斤到三百、四百斤……據傳,最後竟然能抱起重達千斤的石爐。各種行軍布陣、作戰方法、用兵謀略同樣無所不精,成長為一個武藝超群、多謀善斷的“智勇萬人敵”。施德馨的《襄壯公傳》寫道:“從其師習戰陣擊刺諸技,於兵法無不兼精。遂智勇萬人敵。”陳萬策的《施襄壯公家傳》記載:施琅“精曉五花陣法。以居濱海,尤善於水師,海洋中風雲氣候,講之甚悉。”施士偉在《襄壯施公傳》中所言更為了得,說施琅“窺測天文地理,講究陰陽順逆、陣伍離合之法……凡鉤距、騎射之技,旌旗、炮火之制,靡不兼通;生於海濱,波濤起伏,舟楫駕泊,知之尤悉。智勇沉雄,多謀善斷,慎明去就,不屑苟合。”總之此時的施琅已是智勇雙全,本領超群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