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皇叔已老,野心猶在。

  “劉備,這一刻,應是你窮途末路破釜沉舟的謝幕一戰,你是男人嗎?是男人就開城門來戰!死,死又如何?不要再用漢室,再用天下蒼生來作為掩飾你野心的幌子,你匡扶漢室,曹丕稱帝時你在做什麼?難道忠君為國的劉皇叔不應該抱著必死之心趕赴國難嗎?劉備,作為混跡天下數十年的一位梟雄,你若想跟我談條件然後再俯首稱臣,痴人說夢!你要麼現在降,我給你一個繼續回去織席販履的機會。要麼現在出城決戰,別讓我攻破徐州讓你斷子絕孫!”

  郭嘉不想跟劉備多費唇舌,說罷之後就坐了下來,只待劉備做個抉擇。

  “郭嘉,你!”

  劉備氣血翻湧,郭嘉這般直言不諱比用刻薄挖苦的言語奚落他更讓他感到憤怒,因為郭嘉說的都是實話。

  轉過頭,劉備畢生希望都寄托在了諸葛亮的身上,而此時此刻,諸葛亮風姿瀟灑,仍舊一副泰然自若的模樣。

  “軍師,眼下我軍該如何?”

  劉備神色陰晴不定。

  撤,撤去哪裡呢?

  或者說逃,無處可逃。

  即便郭嘉沒有騎兵,他劉備又能帶著兵馬逃去哪裡呢?

  城池屬地都被郭嘉占據後,只能淪落荒野的劉備,則就變成了匪!

  戰?

  守城還是出城戰?

  輕搖羽扇的諸葛亮神色平靜地說道:“主公,誓死守城,十日內必敗。還是出城決戰吧。”

  在徐州,已經有過一位梟雄在守城中最終隕落:呂布。

  當年曹操的兵馬不如現在郭嘉多,現在劉備的兵馬也不比當年的呂布多。

  呂布是被手下出賣,因為曹軍圍城,壓力每日劇增,不光是殺伐的壓力,還有心理壓力。

  劉備保證不了被重兵圍城後數日,他治下軍隊會不會發生兵變而出賣他。

  出城一戰,早死早超生,若真有奇蹟,則也只會在出城決戰中發生,守城的話,只會將兩軍的實力差距與日俱增。

  猶豫半晌,劉備思來想去,還是選擇了相信諸葛亮。

  徐州城城門打開,劉備所有兵馬,三萬人走出城,分別由關羽,張飛,陳到三人率領,而在三萬大軍身後,諸葛亮白衣清逸,騎在馬上也出到城外來,並且位於軍隊正中的後方,讓開道路的正對面,恰好是郭嘉。

  “諸葛孔明,我以為你會送一座徐州城給我呢。”

  郭嘉坐在戰車上雙手拄劍,朗聲朝對面的諸葛亮說道。

  當劉備從夏口撤軍去往合肥時,郭嘉那時懷疑過諸葛亮的用意。

  按道理,劉備占了合肥,斷了江東北上的路,則變相逼得江東只能打荊州的主意,這是對郭嘉布局有利,因此郭嘉鬧不清楚這個諸葛亮到底心底在想什麼。

  是想用震天之功來換取信任嗎?

  那麼當郭嘉兵臨徐州之時,諸葛亮不應該還在抵抗,可偏偏,現在兩者在戰場相逢,並且對峙。

  諸葛亮風輕雲淡地笑了笑,朗聲朝郭嘉回道:“光天白日,使君怎麼就做起夢了?使君,在下有一請,敢問使君是否有膽與在下一戰?”

  下戰書?

  現在這個情景下戰書?

  郭嘉覺得不可思議,只要他一聲令下,二十萬大軍頃刻間就能淹沒掉對面那三萬兵馬,而諸葛亮要與他一戰?單挑嗎?

  別的不敢說,郭嘉倒是不認為他和諸葛亮單挑會輸,只不過諸葛亮應該不會傻到真的用這種方式能讓郭嘉上當。

  “哦?願聞其詳。”

  郭嘉嘴角一揚,來了幾分興致。

  秋風蕭瑟,諸葛亮衣襟飄動,騎在馬上的他隨手一揮羽扇,在他面前的三萬大軍齊齊行動,聚散有度,一片煙塵之後,剛才三個方陣的大軍儼然變幻成了另一幅景象。

  先前打頭的三位大將關羽張飛陳到全部集中在了陣型中後方,主要兵力都在中路集結,分作魚鱗狀的小方陣,梯次配置,前段微凸。

  “哈哈哈哈!諸葛孔明,這戰書,我接下了!”

  郭嘉帶著一臉興奮之色站起身,劍指對面的諸葛亮,從容答應下來。

  然後,郭嘉扭頭笑著道:“燁兒,瞧出來了嗎?”

  郭燁神色凝重地點點頭,道:“此為魚鱗陣,首重進攻!”

  郭嘉繼而問道:“如何破之?”

  郭燁脫口而出:“此陣弱點在尾側。”

  郭嘉雙手一拍,對一旁的龐統道:“傳令下去,讓典韋率一萬虎衛在中間抵擋,高順率陷陣營從兩翼迂迴敵軍後方破敵!”

  對面三萬敵軍呈魚鱗陣緩步逼來,郭嘉這邊命令一下,令旗揮舞,典韋立即率領虎衛出現在了敵軍正面,而高順則帶著陷陣營立即殺出,從兩翼而過,直衝敵軍尾段。

  魚鱗陣強調進攻,尤其是集中中部力量撕破敵軍中路的防守,所以陷陣營從兩翼過,敵軍如果散開與陷陣營廝殺,則自亂陣腳,如若不管不顧,又讓敵軍偷了後方。

  諸葛亮瞧見郭嘉派出的兵馬竟然直擊要害,算是意料之中,但凡真正有勇有謀的將領面對軍陣,都要思考如何破陣,假如不能直擊要害,則會形成潰敗。

  這魚鱗陣,最大的忌諱便是從正面迎敵硬沖,而致命的地方,則是後方,倘若敵軍不知如何應對這種陣法,將會陷入十分被動的處境中。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