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大約過了一個時辰後,老淚渾濁的張昭與同樣淚流滿面的顧雍走了出來。

  “孫吳兩族,罷免所有官職,遷回吳郡,享有侯爵食祿。”

  郭燁面對這兩人,開門見山地將對孫家的安排說了出來。

  孫權是孫家的旗幟,他死了,當下很難找出一個能夠有作為的接班人,而對孫家有著功勳卓著貢獻的吳家,也必然要進行打壓限制。

  張昭儘管心情十分沉痛,但郭燁的話還是讓他感恩地朝他行了一禮,郭嘉沒有趕盡殺絕,已經是仁至義盡,將孫吳兩家中不管是武將還是文臣都束之高閣,也算是一個不錯的結局。

  只要不興風作浪圖謀不軌,這兩族的人能夠靠著不菲的食祿過上富貴的日子,梟雄爭霸天下失敗,這樣的結局,還能苛求什麼?

  如此一來,張昭便消除了所有的後顧之憂,當年孫策為了防止孫家逐鹿天下失敗,就叮囑過張昭為了保全孫家可以投誠,而現在,張昭算是完成了孫策的遺命。

  要迅速把江東六郡安定下來,能有張昭的幫忙,必然會事半功倍,不論是官場還是民間,張昭對這些情況都了如指掌。

  在一旁的顧雍心中暗嘆:郭嘉,又走了一步妙棋。

  張昭主內,江東全境從官場到錢糧賦稅,張昭都是瞭然於心,有了張昭,郭嘉可以從容對付孫權死後江東的動盪局勢。

  就在郭燁與張昭商量如何平穩過渡這個局面時,王府右側的大道上,一匹快馬疾馳而來,馬上一人身著青衣,神情焦急,正是陸遜。

  郭燁很詫異陸遜會出現在此地,而陸遜在王府前下馬,看也不看郭燁一眼,直衝王府內,半個時辰後,陸遜失魂落魄滿面淚痕地走了出來。

  “伯言,家父時常將你掛在嘴邊,江東自古出豪傑,而你,便是這年輕一輩中的翹楚。江東孫氏已退出天下爭霸,如今天下傾覆,只剩曹魏苟延殘喘,不如,你來輔佐家父,共同開創一個新的盛世!”

  郭燁走到陸遜面前,開門見山地道出這樣一番話。

  可是陸遜並不領情,他抬頭冷笑,道:“我去曹丕面前,以家中背景,一官半職不在話下,何必非要去向你郭家搖尾乞憐?”

  郭燁滿目沉重,反問道:“一官半職?你的家族背景?曹丕治下,多少人祖上是三公九卿?你能排在幾位?你的後代又能排在幾位?以你之才,應是輔弼重臣,可你若去了曹魏,永世被局限,你的後代也一樣。你甘心嗎?”

  陸遜冷笑之色更重,道:“那又如何?”

  郭燁伸出一手,誠摯道:“伯言,與我一道,親手改變這歪曲的世道。”

  第八十二章 劍指徐州

  太平軍橫掃江東,各個郡城全部投降,偶有當地豪族暗中作票的便全部被典滿率軍以雷霆之勢掃平。

  在這個時期,不論誰跳出來,太平軍都會以戰爭姿態面對,不管你是土豪地主還是升斗小民,只要反抗,便格殺勿論,沒有任何迴旋余

  戰爭中,即便是素以仁義著稱的郭嘉也沒心情和人講道理。

  一個月內,江東皆平,所有郡縣全部上書建業,向郭燁表達了願意俯首稱臣。

  與此同期,在襄陽的郭嘉也派出了兵馬席捲荊南各郡,在收服江東的同時,郭嘉順利把長江以南的地域收入囊中。

  在建業城中準備調集兵馬前往合肥的郭燁突然接到了郭嘉的一條軍

  在建業軍營中,郭燁來回踱步,這道軍令是他意不到並且感到棘

  身邊能為他出謀劃策的人並不多,捉襟見肘之處是他如果要集思廣益,那就要找張昭,顧雍,陸遜三人商量。

  想起父親的用人之道,郭燁打定主意,所謂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既然已經到了這個地步,就沒必要對這三人隱瞞什麼,開誠布公換取信任是雙方的。

  把這三人叫道帳中,郭燁廢話不說,直接把郭嘉的軍令傳給三人過目。

  三個人看完後,表情都不輕鬆。

  因為郭嘉明確寫著讓郭燁做兩件事,第一件,網羅荊州與揚州的人才。第二件,打壓士族。

  第一件事,還算好辦,但凡沒有去河北的人才,還有那麼點兒出仕為官心思的人才,收攬起來並不難。

  第二件,則難度很大,首先江東和荊州都已經全面投降·名義上已經沒有了任何戰爭和禍亂,各地官員上書投誠,不管真心還是假意,總是無從詬病。

  為禍一方那是土豪惡霸·軍閥收拾起來非常輕鬆,士族則不同,為官一方則也難成大患,最怕的是結黨營私,連成一片後形成的勢頭則會造成政壇動盪。

  郭嘉一下子不可能把大片屬地的官員都撤換掉,否則會讓政務癱瘓,但為了防範這些原本效力孫權·效力曹魏,效力劉表等等的官員勾結起來密謀不軌,則必須早作打算,防微杜漸。

  上兵伐謀,攻城不如攻心,這個道理郭燁非常明白,現在沒有人分得清究竟誰會圖謀不軌,誰又是真心投誠安分守己·面對這個局面,首先自己不能被動,不能等到事情發展成患後再去處置·那就為時已晚。..

  張昭,顧雍,陸遜三人商量一夜,最終給郭燁出了計謀,郭燁則也全盤接受。

  一個月後,襄陽

  郭嘉與龐統在閒庭中散步,龐統將一份名單遞給郭嘉,上面是新晉人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