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驚疑不定的陸遜卻牽了快馬向東疾馳而去,風馳電掣的陸遜咬牙切齒,他已然覺得不妙,如果江面上出現了敵軍,那麼這就有可能是太平軍的真正殺機。

  夷陵的戰況已經進入失控階段,他在與不在都一樣。

  但是現在,如果長江失守,那麼江東就危險了,他必須回去警示孫權,或多或少也要調集一些防守力量才行。

  當周瑜率軍來到岸邊時,大驚失色,岸邊燈火通明,太平軍嚴陣以待,火把照亮了視線,周瑜已然看到了騎在馬上朝他望來的郭嘉。

  “公瑾,別來無恙?”

  第七十五章 厚積薄發

  周瑜根本沒心思回應郭嘉的“問候”,視線越過岸上的太平軍,周瑜看到了江面上正遠去的戰船。搜索最新更新盡在

  如龍如蛇蜿蜒遠去,太平軍戰船尾端,張虎與張方並肩而立,兩個年輕人不知道,他們的身影仿佛帶走了周瑜所有希望。

  這船隊是去哪裡?

  還用想嗎?

  周瑜看著那戰船隊伍,如若所料不差,至少也是五萬的大軍!

  江東,就算把各郡的衙役集中在一起,也絕對不超過一萬,簡而言之,江東的覆滅,任他周瑜也無力回天。

  “公瑾,是去救建業,還是留下與我決一死戰?”

  郭嘉肅容朗聲道。

  周瑜目眥欲裂,他去救建業?怎麼救?

  心中打定主意,周瑜給旁邊的侍衛傳話,讓他回去轉告黃蓋呂蒙等人,走另一條路立即回援江東,而他自己,則要在此處先拖住郭嘉。

  “公瑾,要不投降吧,我是真的愛惜公瑾之才,不忍看你血灑疆場。”

  郭嘉這句話倒是真的發自內心,到了眼前這個局面,郭嘉也不需要惺惺作態。

  周瑜面色沉重,冷聲鏗鏘道:“江東只有戰死的將,沒有投降的將!全軍聽令,衝鋒!”

  周瑜一聲令下,三萬兵馬如潮水湧向太平軍。

  郭嘉渾不在意,太平軍身後是長江,而戰船八成都被郭燁帶走了,現在太平軍算是背水一戰。

  他的身旁,典韋率領虎衛,蕭仁率領近衛軍,許褚孟獲率領無當飛軍,加起來也就五萬的兵馬,面對周瑜的三萬大軍,郭嘉自然是勝券在握。

  “殺,斬盡殺絕!”

  郭嘉輕描淡寫地下令,而後五萬太平軍與江東軍針鋒相對衝殺起來。

  正面是虎衛攔截敵人,兩翼是無當飛軍與近衛軍,郭嘉騎在馬上靜觀戰場,表情如常。

  正面衝鋒,江東軍猶如撞上一塊鐵板,這樣狹路相逢的戰事,江東軍準備不足,太平軍剛剛上岸,也不見得能在排兵布陣上技高一籌,所以郭嘉的應對方式很簡單,虎衛作為中流砥柱,擋住敵軍正面衝鋒,而後利用兵力優勢延伸兩翼對敵軍形成大包圍之勢。

  喊殺慘叫震耳欲聾,兩軍針鋒相對,誰也難以抽身,郭嘉雙眼微微眯起,他已經洞悉了周瑜的打算,現在江東軍可謂亂作一團,毫無章法可言,簡直就是在亂戰,但是亂戰有亂戰的好處,那就是混亂密集,堵住了太平軍前進的道路,背水一戰的太平軍要前進,就要掃平這些敵軍,而周瑜,顯然就是要用這三萬兵馬來阻擋太平軍前進,拖延一時,就能讓黃蓋,呂蒙,凌統三方的兵馬回援江東,儘管,那也並不現實

  典韋和許褚都是太平軍中身經百戰的絕世猛將,這種混戰正是他們大殺四方的完美舞台。

  硬要說智將儒將往往在行軍策略上才華出眾,而真正的猛將實則是一把提升士氣的尖刀,數萬人的戰場中,一個猛將投入進去,其實掀不起多少浪花,不過,有猛將帶頭,則跟在他身後的將士會勇氣驟增戰力暴強。

  典韋雙戟亂舞,許褚橫刀立馬,二人所到之處掀起的腥風血雨令敵軍聞風喪膽,時常可見五步之內無人敢近,二人前進一步,敵軍嚇破膽倒退跌倒此起彼伏,而在二人身後的太平軍則猶如出籠猛獸猙獰可怖。

  周瑜死死握著佩劍,咬牙切齒也無濟於事,他這三萬兵馬並不是江東軍的王牌軍,真正的精銳都在黃蓋手中,而他連一個能夠拿得出手的驍將都沒有,怎麼與太平軍抗衡?

  以寡敵眾,兼戰力較弱,戰場上的風向只在轉瞬之間就傾向一邊。

  彷如狂潮怒浪湧向太平軍的江東軍驚濤拍岸一瞬間,之後便如退潮般開始潰敗。

  生死一瞬,周瑜腦海中想起了結義兄弟,那個他立志輔佐爭霸天下的君主,孫伯符。

  周瑜不僅是儒將,同樣勇冠三軍!

  見到江東軍開始潰敗,為了提升士氣,周瑜拍馬而出,亮劍如風。

  策馬奔騰風馳電掣殺入戰場,周瑜刻意避開典韋許褚所在的局部,徑直殺入太平軍普通將士密集的區域,硬生生殺出一條血路,所到之處,殘肢斷臂與血淋淋的頭顱四處飛舞,在周瑜奮勇拼殺之下,江東軍士氣得到了鼓舞,將士們再次提起勇氣停止了後退的步伐。

  大包圍之勢已然形成,郭嘉已經可以看到周瑜在包圍圈中渾身是血的模樣,那一抹染血的英姿,令人動容。

  這個天下,總有令人可敬可嘆的忠勇之士。

  周瑜的忠,自然是對孫家,郭嘉佩服則以,卻也並不嘆惋,這樣的忠勇之士,他也有,有什麼可羨慕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