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曹操眉頭微皺,一股憂慮忽然縈繞心田。

  從長安發兵打到玉門關,這個路程絕不比從長安發兵打到許昌要短,官渡之戰後的階段,郭嘉只有兩個選擇,要麼收服西北,要麼趁著曹操攻伐河北的時候進取中原,兩者二選一,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因為發兵向西或向東之後,三軍必然經歷一場大戰,車馬勞頓殺伐殘酷,戰過之後,不宜再戰。其次,打下西北的屬地,或進取中原有所斬獲,都要在戰後立刻著手休養生息和安定統治,鞏固到手的勝利果實,以免肘腋生變。

  向西還是向東的選擇上,郭嘉選擇了向西,也就是因為郭嘉先動了,曹操才敢揮軍北上,如若郭嘉的兵馬不動,那麼曹操仍舊沉得住氣坐觀袁家二子在青州消耗下去。

  “眼下無近憂,卻有遠慮啊。這一喜一憂,讓我不知是該笑還是該愁。不過若是被我言中,郭嘉屠戮西北的初衷是他目中無人,那從長遠來看,反倒是一件好事。”

  曹操唏噓不已。

  近憂,郭嘉不出關,數年之內,關東關西相安無事。

  遠慮,郭嘉一統關西已成定局,而他下一次出關東進之時,恐會帶著一鼓作氣的架勢席捲中原與河北,甚至,有可能是整個天下。

  至於曹操口中的好事,也只是一個苗頭。

  用一種比較正式的說法是階級局限性。

  郭嘉的出身低,自小寒苦,如今身為天下第一大諸侯,就是一種考驗。

  考驗他能不能站在巔峰之時還把姿態放低,這是心態上一個轉變。

  如果屠戮西北是一個開端,是一個前兆,那麼曹操反而不擔憂了,給郭嘉五年,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郭嘉的統治會不攻自破。

  普通人抵擋不了榮華富貴的腐蝕,許多有崇高志向的人都拜倒在錦衣玉食高官厚祿面前,而郭嘉現在,如果從開拓創業的心態轉變向了享受成果的心態,那麼,這就是郭嘉最大的危險。

  不論秦漢之前,也不說魏晉之後,單說三國時代,許多梟雄都是在霸業未成之時便自取滅亡,譬如董卓,本是一軍閥,控制洛陽之後瞬間野心曝露,竊據龍庭荼毒朝綱,招來了滅亡之禍。袁紹,四世三公坐擁河北四州,在他打下基業的道路上聽得進逆耳忠言,鮮有武斷寡決之時,但他一統河北後盲目自大,最終在官渡將袁家經營百年的力量全部葬送,甚至提領益州牧的劉焉也是如此,占據益州天高皇帝遠,便行僭越之事,出行用天子儀仗招致漢臣不滿。

  在這二十年中,不少梟雄都是在稍有功績之時便驕橫自滿,一意孤行,不納忠言,最終導致滅亡。

  假如郭嘉在這個時候也重蹈董卓袁紹之流的覆轍,那麼曹操甚至可以預見關西那個橫空出世崛起西南的政權,將在輝煌大道的中途轉瞬崩塌!

  當然,這只是曹操的一個猜測,是因郭嘉征伐策略從優柔轉向鐵血讓他產生這種想法,究竟郭嘉會不會小人得志那般得意忘形,只有交給時間來給出答案。

  而曹操自身,不能只盯著郭嘉。

  郭嘉已經一統關西,他要做的,就是在郭嘉休養完畢之前吞下河北!

  時至黃昏,鄴城攻防戰進入了尾聲,兩方僵持不下,曹軍暫作撤退是勢在必行。

  曹操負手走出營帳,遙望鄴城,再看看天色,暮色之下,曹操扭頭問程昱:“馮禮所說時日快到了吧?”

  程昱拱手低聲道:“就在今日酉時。”

  曹操點點頭道:“不可大舉入城,先派千人入城查探動靜,若無埋伏再據守城門,我軍可長驅直入。”

  程昱領命後去給主持戰事的李典傳令。

  鄴城城頭,審配手忙腳亂地指揮著防禦工事,城外殺聲震天,城頭將士都緊張不已,審配來回走動累的氣喘吁吁。

  打仗,他不在行。

  就在黃昏日落之時,審配部下有一部將,名叫馮禮,在曹操大軍來襲之時,暗中投敵,答應做曹操的內應打開城門。

  不過曹操對他並不放心,生怕是審配出謀劃策的一出請君入甕的毒計。

  曹軍如潮水般退去,審配抹著汗瞧見這幅景象再看看天色,暗想曹軍是想要明日再戰了。

  可在此時,驚變驟起!

  城下的城門忽然從內打開!

  曹軍那撤去的部隊中,有千人隊伍直衝城門而來,審配驚得面無血色,低頭一瞧,看見了城門口騎在馬上迎接曹軍的馮禮,恨得目眥欲裂,牙齒都被咬碎。

  “放箭!放箭!”

  審配慌忙地喊道。

  城頭剛鬆懈下來的將士們又趕緊舉起弓箭朝下射去。

  弓箭的威力在於靶標要准,如果曹軍這一千將士只在城外也就罷了,多費些弓箭肯定能射殺掉,但城門已開,曹軍頂著箭雨進入城中,城牆上的弓箭手就束手無策了。

  眼看曹軍已經進入城中,在城門內與守軍廝殺,審配慌得左右張望半天,似乎在尋求解決之道。

  忽然他的眼角看到了擺放在城頭的巨石,靈光一現,他當即朝左右吼道:“搬石頭!堵住城門!”

  將士們三三兩兩合力抱著大石塊從城頭丟下去,恰好堵在了城門口,轟轟隆隆一陣響動之後,曹軍千人先鋒部隊被從中截斷,進入城中的六百多將士成了孤軍,被當場射殺在城內,而在城外那些曹軍則聽到身後號令又冒著箭雨撤了回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