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的後方總出問題,曹cào不勝其煩,卻不能一絕後患背上弒君的罪名,天子會給他帶來麻煩,但是帶給他的利益更大。

  現在,曹cào的心思已經飛回了許都,他必須趕回去安定內部,遏制住謠言,並且敲打敲打天子與帝黨。

  可是,袁紹不會放他走。

  儘管袁紹在得知河北的謠言後也必定在心煩意luàn之中。

  曹cào是真的對郭嘉又愛又恨。

  這兩則謠言的打擊真的是正中要害。

  袁紹三個兒子,長子袁譚,次子袁熙,三子袁尚。

  謠言是傳世子大位給袁熙。

  袁熙不討袁紹歡心,那麼袁紹會不會懷疑這則謠言是袁熙自己放出來給自己造勢的呢?

  袁譚是長子,長幼有序,他聽到這個消息必定不服。

  袁尚是袁紹最喜歡的兒子,儘管他是幼,是沒資格爭世子大位的,在他前頭有兩位兄長,如果是袁譚上位,袁尚恐怕心裡的不服會少很多,但偏偏謠言中是袁熙,他的二哥,既然長子繼位的傳統被打破,那麼他應該也有機會。

  曹cào在措手不及的意外中,反而偷笑起來,恐怕袁紹比他還要焦頭爛額呢。

  不管怎樣,曹cào都去見了袁紹。

  他想chou身遠去,關中大戰什麼結果他已然不在乎,他的目的已經達到八成。

  現在大本營出了問題,他是真的想要撤。

  袁紹的確在得到河北傳來的消息後頭疼不已。

  怎麼處理這件事是其次,要處理,他首先要回河北。

  現在撤軍嗎?

  函谷關已經得手,關中近在眼前。

  他怎麼捨得撤?

  勞師遠征,他已經付出了近十萬的兵力傷亡,如果前功盡棄,那他何止是不甘心?

  曹cào隱諱地表達了返回許都的想法,戰前他答應了袁紹的三個條件。

  至少前兩個,出兵和把關中敕封給袁紹,曹cào都不打算食言。

  甚至更絕,曹cào這一次來,已經帶著把關中敕封給袁紹的聖旨,反正他隨行帶著無數空白聖旨,要怎麼寫,他可以隨心所yù。

  袁紹閱過曹cào呈遞給他的聖旨,二人之間的動作就跟傳遞普通信件沒區別。

  反正曹cào肯定不會自討苦吃擺出宣旨的姿態,袁紹也不會乖乖跪下接旨,大家都是明白人,沒有外人在時,也就別玩虛的那一套。

  收起聖旨,袁紹心裡並不喜悅。

  他現在不光沉浸在文丑戰死的悲傷中,還有河北謠言的煩擾瀰漫心田。

  曹cào也不跟袁紹虛與委蛇,簡單明了地說:“本初兄,天子yù組建新軍,我必須回許都穩住局面,你看,如果天子真的招募了軍隊,將來你迎天子去鄴城,有可能嗎?”

  袁紹凝視著曹cào。

  他的話,不假。

  天子沒有軍隊才會被挾持。

  有了軍隊的天子,是比所有諸侯都要難對付的大敵

  “孟德啊,眼看關中戰事即將落下帷幕,你還是再等等吧,我率軍速戰速決,平定關中後,你我返回屬地,也算凱旋。”

  曹cào來只是碰碰運氣,如果袁紹昏了頭真放他離去,那他就當走路撿到寶。

  離去的時候,曹cào腦海中一直回想著袁紹的話。

  “速戰速決,速戰速決……郭嘉,難道這才是你希望的結果?”

  第六十七章 忘戰必危

  劉表大軍在建平西面虎視眈眈,牽動了整個益州,其影響是覆蓋了關中會戰以及郭嘉的統治。

  諸侯林立的戰luàn年代,每一場戰爭,在戰場周邊看戲的諸侯很多人都能扮演一個重要的角sè,他們是變數,是改變戰局的意外之人。

  荊州因地理位置決定了劉表絕不可能是一個被忽視掉的諸侯。

  他現在可以打袁紹,致命。

  他也可以打郭嘉,同樣致命。

  這就是劉表現足以扭轉戰局和改變天下形勢的地位。

  可是千不該萬不該,劉表不該兩不相幫,屯兵建平西,是劉表給袁紹的交代,也是震懾郭嘉為難郭嘉的舉措。

  稱不上落井下石,倒是有點兒小鬼難纏的味道。

  巴東永安大營

  周泰蔣欽在這裡兢兢業業,刻苦練兵,治軍嚴謹。

  十年磨一劍。

  郭嘉謀而後動,既不窮兵黷武,也不懈戰忘憂。

  好戰必亡,忘戰必危。

  周泰蔣欽這些年的確沒仗可打,卻不代表他們已經沒了危機意識。

  現如今,張白騎就在他們西南不遠處的漢平縣,劉表的大軍就在巴東郡與建平郡接壤的附近。

  他們該怎麼做?

  是繼續防備劉表大軍入境還是率軍去鎮壓張白騎的叛luàn。

  他們做不了主,只好請示郭嘉。

  郭嘉給了他們一個意想不到的軍令。

  一個全天下應該沒有人會預料到的軍令。

  打荊州

  周泰在帥帳內看著軍令,目瞪口呆。

  蔣欽湊上去探頭也閱讀起來。

  “一個月內打到襄陽城下?所過之處,不分兵守城……”

  蔣欽怔怔地望著周泰,想看看好友有什麼反應。

  反正他是真的心神俱震。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