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三軍聽命,軍陣有層次地向函谷關

  i近,刀盾兵高舉盾牌護著大軍頭頂步步推進。

  函谷關城樓上一片咳嗽聲,儘管張遼已經安排了將士們用水濕過的布掩住口鼻,仍舊有不少人抵擋不了嗆人的黑煙。

  黑煙瀰漫,城頭守軍根本看不清前方的敵軍動向,弓箭手只能憑著感覺放箭。

  哪裡敵軍多,哪裡敵軍攻勢猛,他們根本不清楚。

  看著前方軍隊趟過陷馬坑,挪開拒馬槍,又開始用沖城錘猛烈撞擊拒馬牆,張頜信心滿滿。

  眨眼間,他做到了淳于瓊一個多月都沒有做到的事情,真正打到了函谷關城下

  黑煙遮天的幕布中忽然相繼墜落出數個巨石,哪怕是有盾牌頂在頭上的袁軍被砸中也是必死無疑。

  文丑一見,咬牙切齒地恨聲道:“張遼小兒,居然還有投石車”

  張頜卻見怪不怪,戰場上棋逢對手是一件正常而又令人欣慰的事情。

  若對手永遠都是蝦兵蟹將,那麼就永遠得不到戰場上的成就感。

  張遼有投石車,從城內投擲巨石攻擊城外的攻城敵軍,張頜的確沒想到,卻不會驚訝。

  函谷關東面的地形導致了大型戰爭器械運輸不進來,這是攻城方的不利,而當下的技術能力,打造大型戰爭器械需要耗費的人力都是難以想像的巨大,一個小機關,一個小零件有錯有差,都會導致前功盡棄。

  張頜不急,投石車的出現的確會給袁軍帶來傷亡,但是這些傷亡是可以接受的,袁軍掃平了函谷關前的障礙後,真正的攻堅戰才剛剛開始。

  而他堆徹的山丘,黑煙是在袁軍的頭頂,恰好sāo擾著函谷關的守軍,袁軍是順風,函谷關守軍是逆風,誰利誰弊,一目了然。

  滾油,落石,箭雨齊發,函谷關的守軍瘋狂地抵擋著攻到城下的袁軍。

  攻城方在撞擊兩道關門,後方源源不斷有士兵扛著雲梯跑上前線。

  張頜率軍的層次感體現得淋漓盡致。

  先鋒是刀盾兵推著衝車,後面又有弓箭手朝著城頭守軍放箭掩護,雲梯不斷送上來,在最後,張頜與文丑坐鎮,隨時準備破關後長驅直入。

  函谷關是一座雄關,哪怕現在守軍被黑煙sāo擾,卻依舊設下頑強的阻力。

  關城的兩道門,絕不是能夠輕易被衝破。

  城樓上架設的弩機,穿透力強,面對盡在咫尺的敵軍,甚至有盾牌都被直接穿破。

  城頭被黑煙侵襲,守軍阻擋不了敵軍源源不斷湧上來,張遼有三萬守軍,他早已安排妥當,每個副將偏將都各司其職,相繼交替率領士兵上去接替,被煙燻得眼疼難受的守軍可以有充分時間休養。

  城下屍骨累累,城頭也有被弓箭shè中的守軍栽落跌下,攀著雲梯做先登的攻城軍前赴後繼。

  攻堅戰在鮮血中持續進行……

  這一日,袁軍正式打響了攻占函谷關的戰鬥。

  這一日,張遼三萬守軍剩下了兩萬六千餘。

  一連三日,張頜都在用黑煙戰術sāo擾函谷關守軍,攻城收效越來越大。

  到了第四天的黃昏,函谷關東面城頭,豎起了袁軍大旗……

  張遼率麾下僅剩的兩萬兵馬撤離函谷關。

  第六十二章河北名將

  踏入函谷關,張頜百感交集。~

  他應該為攻下函谷關而興奮不已,但此刻他卻憂心忡忡。

  張遼是主動撤離函谷關,而不是兵馬殆盡。

  是什麼原因讓張遼放棄了抵抗?

  是郭嘉不願損兵折將嗎?

  還是另有yin謀?

  張頜猜不透,心中卻有一股說不清道不明的憂慮縈繞。

  文丑極其興奮地來到張頜面前,伴著爽朗的笑容拱手恭賀道:“雋乂立下此奇功,主公得知定會嘉獎雋乂。”

  張頜勉強地謙遜幾句,而後就見有麾下將士昂首闊步來到他面前稟報。

  “將軍,關內建築內皆藏有火油與焦炭,若不是將軍命部下仔細查探關內動靜,恐怕敵軍一把大火,我軍處境將不堪設想。”

  文丑悚然一驚,喝道:“張遼小兒竟如此狡猾設下圈套等著我等。”

  面sè一緩,文丑又朝張頜微笑道:“還是雋乂設想周全,入關先查探了一番,否則就中了張遼的毒計。”

  張頜表情發愣。

  毒計?

  這也叫毒計嗎?

  郭嘉當年差點兒葬身荊州,劉表不就是用這烈焰焚城對付他的嗎?

  難道張遼真的在效仿當年劉表在荊州設下的圈套?

  這個後果,東施效顰,張遼難道棋差一招沒成功嗎?

  張頜沒有放下皆備,他打入函谷關,就步步謹慎,三天時間,他折損了兩萬五的兵馬,張遼折了一萬,現在張遼剩下兩萬,而他還有三萬兵馬,打入函谷關,張頜也是先讓兩萬兵馬在關外駐紮,一萬兵馬入關先查探一番。

  此時情況與郭嘉在荊州時被算計又有很大不同。

  至少關內若起火,張頜有退路,從東面入關,再撤回關外就行。

  “張遼這麼做,也許是想拖延我軍罷了。”

  張頜輕聲說道。

  張遼撤軍不久,向西而去,出口是潼關,再往西,就是長安所在的三輔之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