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現在,有了益州豪族紛紛帶著錢糧來買地建屋,讓郭嘉肩上的負擔瞬間輕鬆不少。

  很快,益州豪族在徐庶和法正的規劃下,購置了產業,同時也確定了益州商業協會在長安集市建立統一商鋪的事宜。

  他們帶來的大批工匠開始在長安中修繕府邸,興建商鋪,忙得如火如荼。

  百忙之中,益州豪族們又送來了一份請柬,恭請郭嘉前往驪山遊玩。

  在長安呆了一段時間的益州豪族們發現荒棄的離宮無人管理,於是自發地派工匠去簡單修葺一番,趁著秋季到來前,請郭嘉去享受享受。

  “他們還真是別出心裁,花樣百出,我到長安這麼久,都把離宮給忘了,他們倒是一來不過月余,這長安附近有什麼風水寶地,卻摸得一清二楚。呵呵,行,去就去吧,對了,孝直,派人去漢中把馬鈞給我叫來,聽說他最近不高興,讓他來散散心。”

  郭嘉面對益州豪族殷勤的討好,說不心動是假清高,他們做到這個份上了,郭嘉何必掃興?

  第二十四章 驪山離宮

  半月之後,趁著暑氣未消,郭嘉帶著許褚典韋甘寧以及三千護衛前往長安外不遠的驪山。

  此次簡裝出行,意在遊玩,隨行還有將領家眷。

  天光明媚,山水秀麗,景色宜人。

  騎在馬上與許褚典韋甘寧三人並駕齊驅,郭嘉無奈道:“公孝一心撲在公務上,實在令我汗顏哪。”

  請高順同往,高順卻以鎮守長安為由堅決不去。

  以目前形勢,應該說高順是杞人憂天,緊張過頭了,可郭嘉卻十分感動,同樣對高順的敬佩再次加深。

  甘寧輕聲一嘆,道:“公孝兄乃為將者楷模,不過這人各有志,某奉行張弛有度,勞逸結合的治軍之道,所以公孝兄所練陷陣營乃精銳之師,卻不可多得,軍中出類拔萃者數不勝數,但能入陷陣營者,屈指可數啊。”

  兵貴精不貴多,這個理念一直是郭嘉提倡的,從練兵成效上來看,陷陣營是精銳中精銳,離不開高順以身作則,軍中表率當之無愧,可陷陣營折損後再想補充,也是難上加難,規模逐步縮小,不是郭嘉不想擴建陷陣營,而是陷陣營標準太高了。

  典韋咧嘴一笑,玩味地望著許褚道:“俺記得有幾次仲康老弟麾下兵卒與陷陣營發生衝突,陷陣營兩人把張康老弟這邊五個人收拾得狼狽不堪,呵呵。”

  “別提了,那裡面還有一個伍長,俺得知後,直接把他降職了,身為伍長,竟然第一個認輸投降了,這,這簡直是打俺的臉。”

  許褚提起這事就一肚子火,自已手下的兵不如人,不窩火才怪。

  但他也明白,陷陣營待遇高,訓練苦,遠非尋常之軍能比,別看典韋拿這事開玩笑,他的虎衛去和陷陣營幹一架,單挑也得趴下求饒。

  練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

  身後傳來孩童們的歡聲笑語,郭嘉若有所思,偏頭問甘寧:“公孝還未成親吧?”

  甘寧回道:“還未成親,他每日住在軍營之中,自家府邸月余不見回去一次。”

  微微蹙眉,郭嘉向左右叮囑道:“你們平日也勸勸公孝,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亂世不知還要多久才會結束呢,公事為先,私事在後,這沒有錯,可我等都有老去的一天,戎馬一生,晚年含飴弄孫,才是我希望看到的,別讓公孝耽誤了終身大事,若是晚年孤零,豈不是人生之憾?”

  許褚典韋甘寧三人一起答應下來。

  驪山山勢逶迤,樹木蔥蘢,宛若駿馬,以此得名。

  跟在郭嘉一行後面的是賈詡,他的身邊有幾個少年孩童在兩側同行。

  其中自然有郭燁,還有典韋的兒子典滿,許褚的兒子許儀,甘寧的兒子甘瑰,加上賈詡自已的長子賈穆。

  這裡面年紀最小的要數甘瑰,不過四歲,最年長的要數賈穆,已經十七。

  賈詡帶著家眷來益州,除了他自已因為教導郭燁的緣故時常出入郭嘉府邸,他的家人都是深居簡出,旁人很少注意過他的家人,還以為他是孤身一人呢。

  這是賈詡的自保之道,不論是他還是家人,都不攀結高門,低調得如尋常百姓一般。

  此次前往驪山離宮,郭嘉特意讓賈詡叫上家人一同前來,賈穆這才出現在了郭嘉眼前。

  跟在賈詡身邊的少年孩童們都知道賈詡是郭燁的師長,對賈詡深懷尊敬,此時他們聚精會神地聆聽著賈詡講故事。

  舉目仰望驪山,層巒疊嶂,樹林蔥鬱,賈詡話音清冷。

  “西周末年,周幽王娶了一位貌若天仙的女子名曰褒姒,可遺憾的是褒姒自進宮以來從未開言一笑,於是周幽王便採納了奸臣虢石父的計謀,無故點燃狼煙,引得四方諸侯前來救駕, 當眾諸侯汗流浹背趕來時,見到的卻是烽火台上的燈紅酒綠、歌舞昇平,於是憤然離去。這時,褒姒看見眾臣的狼狽樣,果真“撲哧”一聲笑了。為此周幽王大大獎勵了虢石父。後來犬戎入侵西周,當周幽王再次點燃烽火時,卻無人來救,西周至此滅亡。烽火戲諸侯,一笑失天下”

  不論秦漢還是春秋戰國至上古起源,在驪山的故事有很多,可是賈詡來到驪山腳下,能夠想到的,想要講述給郭燁的,只有這個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的故事。




章節目錄